23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在水一方有另一片天空

遊訪威尼斯與帕度亞

攝影╱周蘭惠

▲黃金教堂前廣場。(圖片摘自網路)

眼睛貪婪地掃視著頂上每一寸鑲嵌金箔的壁畫
─不得不承認,美,是一種極大的震撼!

威尼斯,約有紐約中央公園的佔地,在這島上散佈著無數巧奪天工、令人讚歎的教堂與建築,其中又以金碧輝煌的聖馬可教堂最具代表。一個灑滿二月冬陽的午後,走在教堂前的聖馬可廣場上(Piazza San Marco),身後是一家吊著水晶燈飾的老咖啡廳(據說是當時19世紀文人的最愛,拜倫、狄更斯流連的場所)。一位身著黑色三件式西服套裝的侍者,彬彬有禮地站在面前,用英文問候:「妳好,女士,要來杯咖啡嗎?」直覺告訴我,這杯咖啡一定不便宜,但又怎能輕易放棄在這歐洲最浪漫的廣場上,被拿破崙稱之為歐洲「最美麗的客廳」裡來上一杯的邀請?

咖啡中的文化體驗


順著侍者領位,在咖啡廳所屬的「延伸店面」正式入座。除了「主菜」拿鐵咖啡外,侍者端來一只水瓶、加上水杯、兩個糖包,整套放在餐桌上。望上去,彷彿是有「點餐」的格局,算一算,一杯咖啡約合美金13元的價位。貴雖貴了些,但我告訴自己,不能單從表面的價格計算,因為裡面包含了許多「成份」,喝下這杯,也同時喝下了歷史、文化、藝術、人文……撇開義大利人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交通誤點、經常罷工……等,義大利吸引我的主要原因─除了擁有秀麗的自然景觀,也同時繼承了濃郁的藝文氣息。


喝完咖啡,一定記得順便借用洗手間,要知道,在此旅遊勝地「繳水費」可不便宜喔!不信?上一次公廁可是要付1.5歐元,換成美金是2.5元,若換成臺幣可到7-11買一個便當還有找呢!無可奈何,出門在外,也只能「客隨主便」囉。

▲威尼斯嘉年華會,隨處可見盛裝打扮的外來遊客。

巧遇嘉年華


除了盡情閱覽周圍來往行人與滿地逛走的鴿子之外,也正巧趕上一年一度威尼斯著名的嘉年華會。不時可以看到許多從頭到尾身著華麗復古衣飾,帶著全臉或半臉面具的盛裝人士,擺出各種姿勢誘人入鏡。好奇地問K(她是熱心接待我在威尼斯的美籍友人,住在島上已四年,說著一口流利義文):「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她回答:「絕大多數都是從法國來的。」難怪,從那些裝扮看來,果然有著16世紀法國濃烈的奢華風味。令人稱奇的是,來來往往都不曾遇到「撞衫」的場景!由此可見這批玩家可真是「玩很大」!

▲價格不斐的面具—10,900歐元。


很顯然地,K已是以威尼斯人自居,對於這些來此路過狂歡、擾人清靜的觀光客頗不以為然,所以特意帶我避開主要線道,專找些靜僻水巷、小橋穿梭。威尼斯的巷弄與橋樑,真是多到難以計數,只有像K這種識途老馬,才懂得遊走其間。正因如此,也就這樣與盛會擦身而過,無緣相遇。講起來,心中還是有那麼點遺憾,畢竟,觀光客如我,也想湊湊熱鬧嘛。

▲大眾捷運—貢多拉。

▲內行人帶路,才能享受到的正宗威尼斯美食。


不過,跟著K,也經歷到許多在地人享受的人情風味。例如:K建議我坐短程跨河的貢多拉(Gondola),只給50分歐元,除了省下步行的時間外,還可以順便體會站在船上搖晃的感受。暗自揣測,如果去乘坐專門載觀光客的貢多拉(裝潢華麗,有船夫唱情歌的那種),我想,K可能會跟我絕交!另外,吃,在威尼斯可是要會找門路。K帶我去一家專門供應南方食品的店舖(大體而言,在義大利,越往南走,食物也越價廉味美)採買一種特別美味的起司。嗯,有內行人領路,滋味硬是不同。

美的震撼


除了滿足肚腹之慾,屬靈食物也要補給。相約在一個主日,特意去參加聖馬可教堂唱彌撒曲的晚間彌撒。也許是教會日漸式微,整個偌大教堂,現場只有三十來位會眾,且以長者居多。總之,與白天觀光客大排長龍的陣仗,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在這個被稱之為「黃金教堂」的會堂中,反正聽不懂神父講的義大利文(還是拉丁文),眼睛貪婪地掃視著頂上每一寸鑲嵌金箔的壁畫─不得不承認,美,是一種極大的震撼!也難怪神在建造會幕的時候,詳細規劃,選才又選材,只因為祂是一位在意美與不美的神。在這絢麗空間下,禁不住在心裡向神禱告:「主啊,用我,用我,用我創作出驚喜的作品來讚美祢!榮耀祢!因為祢是配得一切的榮美!」

▲史格羅維尼禮拜堂內部。(圖片來源:http://www.cappelladegliscrovegni.it/eng/index_e.htm)

傳說中的不朽名畫


仰首教堂的天花板,總讓人想起畫家喬托(Giotto, 1267-1337)1,尤其是以喬托色調中藍與金的組合,更讓人神往與沉醉。極想目睹喬托的作品,正好,喬托最具代表的溼壁畫是在史格羅維尼禮拜堂內(the Scrovegni Chapel),位處於離威尼斯坐火車約三十分鐘叫帕度亞(Padua)的市鎮上。(許多知道行情的旅客,都會選擇住宿帕度亞,再坐火車來威尼斯島遊玩,用以節省在島上較昂貴的旅館費用。)我與K都非常喜歡喬托,K甚至告訴我,喜歡喬托勝於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所以,很樂意陪我一起去帕度亞。至於我,喜歡喬托的畫風─素樸、寧靜,在凝重中不失親切。


選期不如撞期,托2月還不是旅遊旺季的福,不需要事先預約,就可以參觀禮拜堂。義大利人對古蹟藝術的保護不遺餘力,在這格局不大的禮拜堂中,就表露無遺!為了保護畫作,在進去觀賞壁畫真蹟之前,觀賞者必須在等候室裡將體溫調節到一定的適溫,工作人員不但限定每批參觀的人數,同時也限定參觀的時間─每次僅限十五分鐘。


此種情況,讓人聯想到佛羅倫斯一家叫「三張板凳」的餐廳(因為店面的限制,只容得下三張板凳)。此餐廳以號稱世界珍味之王─白松露(truffle)2 聞名,老饕爭相來此店用餐,想當然耳,要吃,就得先訂位。雖然有人說義大利是靠著祖產餘蔭過日,但憑心而論,義大利是一個懂得視藝術品為「松露」的民族,對於文化古物相當珍惜與尊重;相較之下,現今中華民族急功近利,為了表面的建設,竟然可以摧毀無價的根源,真是天差地別啊。

▲喬托名作:耶穌與猶大(左)、聖嬰誕生(右)。

(圖片來源:http://www.cappelladegliscrovegni.it/eng/index_e.htm)


終於盼到進入禮拜堂的時刻。喬托用故事敘述的手法,將聖經文字的福音以繪畫方式呈現,挑高的天花板上與四周的牆壁,分別述說著三個主題:「聖母馬利亞」、「耶穌傳」、「最後的審判」。多麼希望時間能夠凝結,可以從容不迫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但,正是知道時間有限,在那短短的十五分鐘內,必須毫無選擇、聚精會神地與喬托相對。也對,好的藝術品就應該用好的態度去對待,從參觀者的角度出發,比去看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壁畫─那種人擠人、肩碰肩的場面好得太多了!

建議您,去到威尼斯,除了觀賞島上各處風光外,看完氣勢磅礡的聖馬可教堂,喝完廣場咖啡後,別忘了,要留下半天時光,輕裝前往在帕度亞的史格羅維尼禮拜堂。雖然看似兩者「格局」不同,但,都是在述說同樣的「主題」─在藝術的領域裡,惟有謙卑自我,將眼光轉向最高的造物主,才能引出最高的讚歎,才能美得扣人心弦……。


1. 喬托(Giotto, 1267-1337),義大利畫家與建築師,人稱歐洲繪畫之父,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山鼻祖。喬托突破了拜占庭藝術僵化形式,他是第一個在平面空間上畫出有深度空間的畫家,從他以後,文藝復興藝術宣告誕生。2. 松露,又稱為「餐桌上的鑽石」,對於生長環境非常挑剔,只要陽光、水量或土壤的酸鹼度稍微有變化就無法生長。它是一種很害羞的菌類,躲在土裡不敢露面,要用狗或豬靈敏的鼻子把它找出來,是歐洲最貴的食材之一,因而受到許多大廚推崇。


作者小檔案

周蘭惠,來自臺灣,現居波士頓。全職藝術工作者,熱愛色彩,鍾情繪畫,使用個人符號訴說與神與人與自然的關係故事。喜歡好友、美食、寫作、喝下午茶、聽爵士樂。有錢時旅遊、看好秀,沒錢時散步、做白日夢。用心品嘗生活、認真享受生命。曾任波士頓大學駐校藝術家、臺灣東華大學駐校藝術家,2007古根漢繪畫創作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