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期
神國英文 Project Arctos

天堂將充滿我的假朋友

保持酷炫與真誠

作為一個90年代出生的人,我應該算是年紀夠大,可以回想起不同世代青少年所引領的各種時尚潮流。有時幾年內某個風格會被視為超酷,但等下一批年輕人崛起時,他們又會有完全不同的審美標準。特別是在棒球帽的戴法上,意見總是南轅北轍。這可是校園裡孩子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大概現在還是):你喜歡帽子反戴還是正戴?帽簷上抬還是下壓?帽沿要平直還是彎曲?貼紙要留著還是撕掉?我還記得90年代末期,「New Era」品牌的棒球帽開始流行時,那些閃亮亮的大貼紙成了一個標誌。當時的「New Era」代表著高品質的街頭時尚,如果你想讓所有人知道你戴的是正版貨,就絕對不能把貼紙撕掉。那張貼紙就像是一枚真品認證章,告訴大家:這頂帽子是真的。

每當我回想起教會裡的某些友誼時,我就會想到這張代表「真貨」的貼紙。我想到那些曾經與我一起禱告的人,那些接待我到家中作客的人,那些主動約我見面的牧師。如果當時我能看出哪些人是真心的,哪些人只是參與週日「節目表演」的一部分,那該有多好。這正是現代教會的一大諷刺:我們本該是一個以關係為基礎的群體,卻在「建立關係」這件事上做得一塌糊塗。我曾經參與過多少屬靈社群?有多少曾經親密的牧師或領袖,即便分開時沒有不愉快,如今卻再無聯繫?那些我曾被迫要「友善相處」的小組成員、代禱夥伴和團契同工中,有多少人至今還留在我的生命裡?

當然,現代社會的流動性與年輕家庭忙碌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不得不接受人際關係的變化。但為什麼我們不覺得奇怪——我們在教會裡談論「分享生命」與「彼此投資」,但這些關係卻早就內建了 賞味期限 ?我真希望在校園團契時就能明白這個道理。當時,團契分配一位「門徒栽培」的輔導員給我——一個完全隨機指定的人,卻被要求向他傾訴自己最黑暗、最羞愧的罪惡。然而,不過一兩年後,他就為了更好的機會離開了,這種情況在我身上發生了三、四次。還有那些曾經想與我「單純聚聚、真實相處」的牧師,結果不過是想拉攏我加入他們的教會。這不是真正的友誼,這只是披著真誠外衣的關係行銷,卻成了今天教會中「健康關係」的範本。用《麥田捕手》的話來說,這簡直是一場「冒牌貨遊行」。

假朋友:讀約伯記

聖經裡其實有一卷書在談論假朋友——那就是《約伯記》。這卷書常被認為是一部探討苦難與神義論的哲學巨著。故事講述了一位義人約伯,他在一連串的悲劇中失去了財富與兒女,並遭受極大的痛苦。然而,若你細讀經文,會發現約伯的悲慘遭遇其實只佔了頭兩章,接下來近三十章,幾乎全是約伯與朋友們的辯論

當約伯陷入困境時,他的三位朋友——以利法、比勒達、瑣法——特地趕來「安慰」他。然而,他們所帶來的並不是憐憫與同理,而是一連串的指責與論斷。他們認定約伯一定是犯了罪,才會遭受如此懲罰(8:3-6);他們指控約伯自以為義(15:4);甚至直接說他是個惡人(22:5)。這些真的是朋友嗎?他們不是安慰者,而是「苦毒的安慰者」(16:2)。這樣的情景,至今仍然在許多教會上演——組織忠誠往往被看得比受傷者的靈魂更重要。牧師不可能出錯,所以你必須順服。你沒來小組很久了?聖經說「[隨便填個經文]」是罪。

在這個充滿醜聞與分裂的時代,許多忠心的基督徒不得不承受這樣殘酷的真相:教會裡的朋友,很多都是天氣晴朗時的朋友。只要你還符合他們的標準,他們就會擁抱你;一旦你被邊緣化或離開,這些友誼就瞬間化為烏有。教會常說,我們的屬靈友誼是「永恆的」,是要延續到天堂裡的;但現實中,這些關係卻脆弱得連一陣微風都經不起

真朋友

那麼,什麼才是真朋友?在《約伯記》的結尾,神親自斥責了那三位朋友:「你們議論我,不如我僕人約伯說的是」(42:7)。有趣的是,他們之前所講的那些話,其實在神學上並沒有錯——神確實懲惡賞善。然而,他們錯在自以為能替神發言。神不需要人來為祂辯護,更不需要人在別人傷口上撒鹽。他知道,當人們處於極度痛苦中時,他們需要的不是說教與責備,而是陪伴與同理。神是孤獨者的神(詩篇68:5-6),祂垂聽痛苦者的呼求(詩篇55:17)。

在約伯記第2章,這三位朋友原本展現了極大的同情心與憐憫:

「他們從遠處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向天撒塵土在頭上。他們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句話也不說,因為見他極其痛苦。」(約伯記2:12-13)

他們真正的錯誤,是在開口講道理的那一刻。許多在現實中面對苦難與創傷的人,不需要一場道德訓誡,他們只需要一個願意陪伴他們的人。

學像耶穌,成為真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在別人遭遇人生低谷時,仍然選擇留下來的人。耶穌就是這樣的朋友,祂是孤獨者的神。祂總是主動接觸那些被社會排斥的人:被疾病玷污的人、精神錯亂的邊緣人、被遺棄的婦女、被鄙視的稅吏。祂走向那些孤獨的人,並與他們同坐席。

我渴望自己也能有那樣的憐憫心。但坦白說,我常常做不到。我太保護自己的時間,太懷疑人性,太自私、太挑剔。我和那些假朋友又有什麼分別?有時我仍然難以置信,耶穌竟然願意為我這樣的人捨命。我只感謝祂,因為天堂裡,還有一個假貨也能進去的位置。


Scoot Yi 居於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在那裡從事寫作並教授弱勢群體識字教育。他曾是醫學生,也曾擔任牧師,現為一隻貓的「貓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