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具有再造力的靜默

【屏鏡中的關係】

編者按:作家李文屏將從本期起於本單元開闢專欄,深入剖析人與神、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係䑐,以及信仰中發人省思的問題與現象。

邂逅靜默

很多年前,當我初信耶穌,帶著幾分理想主義的雀躍從世界走進教會,卻赫然發現身後的世界也在眼前的教會中。世界的文化有內在的傳承性,源遠流長,凡人都難倖免,因此世俗文化到了教會就像一道味道濃郁的菜,並沒端上來,氣味卻在教堂的這裡或那裡撲鼻而來,甚至繚樑。那時,我醒悟到文化的影響力非同凡響,不小心它甚至可以滲透「聖潔」的信仰。

而這樣的醒悟也讓耶穌的教導更具穿透力,吸引我的心渴慕祂「世外」的特質。

後來遇到一些對我這個「屬靈幼兒」極具挑戰的事,如巨浪砸下,靈程上的小舟幾乎顛覆,體會到根深柢固的男權文化心理與人性深處狡詐的罪性,以及它們與屬靈爭戰糾合在一起的波詭雲譎。我的心不由往深處沉。對比沉甸甸的心,常規的聚會與活動顯得異常表面化。我發現內心渴望一種深刻的真實,不由自主從各樣活動中抽身出來,有半年之久。那是我第一次避開人群,進入信仰的曠野,「主啊……」這一聲深長的呼喚,成為那時期的「背景聲音」,開啟、伴隨我那一段歷時數月的靜默。

當然,這樣的靜默不同於一些其他的靜默,它有一個極其獨特的要素:對神的呼喚及與神的對話。這樣的靜默,用傅士德的話說,「具有再造力」。它其實是一種朝聖之旅,邊走邊嚮往神,撇開了許多活動,只為更專注地默想祂,默想祂的話。

▲信仰路上可能遇到一些極具挑戰的事,如巨浪砸下,但在神裡面的安靜卻具有再造力。

我那時會這樣做,不是因為屬靈,而是因為饑渴─急於確定我所信仰的值得成為人生的支柱。所以,有時候我一天只想一句耶穌的話,反反覆覆,好像是要把自己揉進那字句裡,或讓那些字句滲進我的裡面,讓我真的得到它們。這個過程中,省察內心的活動自然發生了,會不由自主對祂說很多掏心窩子的話。例如:

「請容我暫時退回我的蝸居,本是愛的神啊,我在世途行走,我的心在不知不覺中撿起了許多不當撿的東西,卻丟掉了祢。

請讓我回到內心,讓我在蝸居中獨自與祢說話。這是該與祢單獨相對的時光。讓我獨自將心中的櫥櫃一一打開,讓櫥櫃裡的東西在祢的光中一一照曬。

請讓我無語地靜坐在祢的身旁,讓那些該做的事和該有的活動等在一旁。如果不是帶著祢的香味過去,我又何必過去呢?如果祢不讓我的心充滿祢的安寧和智慧,不讓我的手充滿祢的憐憫和慈悲,我的手要做的事,該是何等的重擔和苦役呢?」

「讓我等候祢,只等候祢。本是愛的神啊,若是祢不對我講話,我就是一個失聰的人,我的言語也沒有準繩,我的心情也有了善變的水性……祢並不撇下我獨自去了,祢說過祢不會的。祢的聲音要在我的夢笛中對我輕輕耳語,……祢又要用我懂得的色彩,把我必經的臺階畫給我看。沒有這樣的臺階,我又怎麼能夠到達祢為我預備的目的地呢?」

後來我知道那樣安靜的尋求狀態,尤其是將內心活動放在主的燈下的默默靜觀,其實有一個靈修詞彙來描述:「意識省察」。

▲以神為中心,安靜尋求,通過「意識省察」,關注神的作為、內心動態,及對神帶領的信心與期盼。

但它不是一般性的自我分析,「自我」並非中心,如葉美珠牧師所言:「意識省察的禱告是一種學習留意及辨別每日神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也認識及反省自己的內心動態,並期待及相信神會在明天繼續引導自己的生活。這是一種將過去、現在及將來的生活整合在神同在的一種禱告。」1

也就是說,意識省察關注生命中三方面的事:神的作為、內心動態,及對神帶領的信心與期盼。它的中心是神。

回頭去看,當初我那半年「停止聚會」,實際只是停止了與人的聚會,密集加強的卻是與神的聚會,是直接來到耶穌面前來「得生命」(參考約翰福音5:40),並做了許多意識省察,看到神的作為和自己內心各樣的正負光景,經歷神的同在並期待祂的帶領。這個過程,信仰不只是頭腦中的信,而是進入了情感層次,神的寶座更深地安置在我的內心,我也更多地經歷了祂,感情上與祂更緊密地相連。一首鋼琴曲的名稱可很好地描述這一情感關係:〈奇異的關聯〉。

這次長長的靜默後,當我重新回到教會,信仰生命已經有了明顯的成長。我心中尊敬但不再仰望牧者或者「明星傳道人」,而只仰望三一神,只仰望基督。我對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也更認識,因而更真誠地謙卑,奇異的是,也更接納;而對人也更寬容,更理解,更有愛。我以發自內心的熱情投入新一輪的教會服事中,成為一個更好、更健康的姊妹。

當然,從外在行為看,半年不去教會,非常「不屬靈」。也因此,我這一細線般的小溪被賦予了一種理解力,可以想像大洋般深闊的神的世界,不再根據一個人是否參加所謂的「屬靈」活動來看他(她)是否有心跟隨基督,知道許多人在教會大牆之外追求神,經歷神,神也在教會大牆外廣施恩惠,祂的手牽領牆內的羊,也牽領牆外的羊。祂的世界比我們的世界寬得太多,簡直無法對比。

但上述用詞「教會」,僅僅是狹義的,或者是普通用法上的。「教會」的原意是信仰、跟從上帝的人群,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一直有「教會生活」─與信仰基督的作者們在書中、文章中交流聚會,共同渴慕真神;也與一些主內姊妹及女性傳道人有些非正式的團契。這類的「教會生活」是相當重要的,我在曠野,卻非獨行。

但最美好的,還是與神的直接交流,它們把時光變得貴重。在這樣的過程中,神讓我進入更純粹的心靈世界,活著有一種別樣的新鮮感,久別的詩意因此也浮現出來,我寫下了一些詩篇,有感而發,它們是我的禱告,我的靈修,我的驚歎,也是我的感恩。例如上述對神的傾訴,例如這篇〈以乾淨的心愛祢〉,篇目表達了我對自己的期盼:

以乾淨的心愛祢
又在祢的愛中得到潔淨

與祢約會之後
晨鏡中雖然我容顏平平
然而它所散發的美
卻讓我自己也感到驚異

凝視鏡中那是我也非我的影像
我的心中浮現著祢
我是多麼幸運啊
祢的光芒溫柔地彌漫著我整個胸膛
又潤物無聲地滲透我的骨髓
我就在祢的光芒中安身立命

這個早晨就如許多早晨一樣
在人跡和想像之外,我默默地,幸福地
進入祢所在的永恒裡

這讓我如何不輕輕歎息:
幫助我,幫助我繼續
以乾淨的心愛祢

其實這些隨手記下的心靈之語,在靈修傳統上也有一個詞來描述,叫「靈程札記」。

當然,不論是我的意識省察,還是靈程札記,都是樸素自發的,未必完全與靈修教導中總結出來的步驟一樣。神不拘泥,注重精髓,只要能讓人靠近祂,經歷祂,更緊密跟隨祂,都好。不過,傳遞下來的靈修傳統經過了無數人的實踐,跟著練習就像走在一條鋪好的幽徑之上,值得嘗試。

▲隨手記下「靈程札記」,能夠深入心靈幽微之處,與神更親近、生命日漸成長。

靜默中的恢復、療癒

在神腳前的靜默,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包括上面提到的意識省察和靈程札記,以及未提及的歸心禱告、默觀經文、默觀自然等(實踐體會將於其他篇幅再敘),其實共同點都是完全聚焦在與神的交流與禱告。

這樣的靜默讓人獲得安慰、盼望、勇氣與力量。主耶穌自己在得知施洗約翰的死訊時,內心似乎起了狂瀾,所以「就從那裡上船,私下退到荒野的地方去。」獨自在神面前的靜默之後,隨即就能因憐憫而醫治那些尋祂而去的眾病人(參考馬太福音14:13-14)。歷經狂瀾和坎坷的大衛也說:「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於神。」(參考詩篇62:5-7)

大衛的話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我自己也深有體會,能靜默在神的腳前,才能恢復服事中的疲倦,並面對各樣的風暴。翻看日記,裡面留下了一些我經歷的恩典,其中一部分仍然是散文詩形式的靈程札記,例如〈光陰被洗滌過了〉:

我的心靈蹣跚地回到祢的花園。我是從困途中歸來,陪伴了困途中的人。祢所給我的香草都用光了,我在疲憊中渴望著祢,帶著一路走來的滿身塵泥。

祢用薰衣草的芬芳迎接我,祢的氣息清潔著整個大地。我在樹木的根部又與祢相遇了,祢清泉的聲音從深處將我更新和洗滌。

我是多麼滿足於祢的泉聲,在祢這簡單的音樂中我可以從容又安靜地閉上雙眼,細細地感覺祢的泉水從時間的那頭流淌過來,流淌過來,永恒,連綿……

年輪似乎在我的朦朧中旋轉,被充塞與污染的時光在祢的手中飛濺無聲─光陰也被洗滌過了。

光陰被洗滌過了。我在縹緲的睡意中感受著圍攏過來的安詳,脫去泥塵的靈魂就像雨後的新蓮,又像嬰兒明澈的眼……

而生命中的風暴和曲折,也成為經歷上帝之恩的機會,回頭去看,才知道自己曾有過〈被托住的夜晚〉,是一個被恩典托住的人:

讓夜幕落下,讓月亮升起
讓我藏進祢柔密的翅下 歇息
讓眼淚流出,讓悲傷浮起
讓我在祢無邊的溫柔裡
脫下堅強的外衣

中秋夜啊,好圓的月
滄海桑田的人間 一再枯榮情變
而她皎皎高潔,像祢的愛
永不爽約

持受承諾的代價 痛
抱痛匍匐爬上祢的雲山之巔
月輝帶著祢的愛俯身親吻
用永遠的情與思,和亙古的念與愛
緩緩托住了
這個悲痛的夜

因而我可以哀而不傷
在月光的觸摸下,從深淵裡緩緩浮起
並沿著月光鋪就的小徑
慢慢抵達祢為我預備的 幽境

夜晚,往往是最脆弱、最真實、最隱私甚至最孤獨的時刻,如果曾有創傷,它也有可能在這樣的時候以某種形式偷襲復發,這樣的夜晚對沒有神的人一定加倍難過。於我而言,在靜默中養成的依靠神的習慣,讓我能夠比較快速地恢復心中的安然,若不是日記留下了那些片段,它們可能就在生活的車窗外一閃而過了,不留痕跡。而它們不該被忘卻,例如〈歲月內外〉所錄的恩典:

我又在夢中痛哭了,長久都沒再經歷的悲傷與痛楚,又如洪濤將我席捲了去。

祢把生命的盛宴呈放在我的面前,可是我還沒有坐定,它卻已經杯盤狼籍。我是如此驚痛,伸出的手卻像狂風中的柔荑一般無力;於是,我只有用痛哭來拒絕和抗議那個叫做命運的東西。

然後我醒來了,我被自己的哭聲驚醒。剛剛恍覺我已經不是夢中的那個女孩,祢的吻就已輕輕地蓋在我的眼簾。我感覺到了,在祢的唇上,我的淚水有多麼鹹。

真實與夢境交錯,在祢的臂彎中我安靜下來,夢變得恍惚,而寧靜變得真實。歲月的河流再次從我的面前默默地流淌過去,而我又重新置身於歲月之外。

閉上仍然有些淚濕的雙眼,我讓自己沉浸在祢永恒的平安裡。

祢一定在我微笑的嘴角看到了我那不是問題的問題吧?─祢究竟用甚麼方法,讓我這片失去樹枝的花瓣,得以在歲月的外面與祢相遇,有祢為伴?

▲靜默的實質,其實是讓靈魂斂翅入「巢」,回到神坐王位的過度,沐浴在祂的愛與大能中,重新得力,讓生命煥發生機。

靜默的實質

世事如流沙,危機也在地球的各個角落此起彼伏,但神為祂的兒女內心建造了「不能被震動的國度」(參考希伯來書12:28)。靜默的實質,其實是讓靈魂斂翅入「巢」,回到這個有神坐在王位的國度,沐浴在祂的愛與大能中,從而像面對面相處一般,明白祂,愛祂,親近祂,也重新得力,讓生命煥發生機。

但靜默的出發點卻不應該是為了「重新得力」,而是愛神,尊崇祂而為自己與神劃出「高品質時段」。重新得力不過是愛祂尊崇祂而自然具有的結果,是祂賜給愛祂之人的禮物。

而愛,其實可以很簡單,很單純。對我來說,有時候就體現在很日常的一句「晚安」的問候中,而這問候因為愛也會變得甜蜜:

總想對祢說點甚麼才肯讓一天落幕,有祢陪伴,我多麼願意在光陰中行走。

小鳥在它樹上的小家裡,依偎著父母,恬然滿足;我依偎在祢的話語裡,單獨卻不孤獨。

這是我與祢相會的時間,時光那無形的手指輕輕撫過,如流水緩緩,細緻溫柔。

月光下那島嶼半環的海灣銀波瀲瀲,恰似我微微蕩漾的心語,在這寂靜無人的時分,向祢道一聲:晚安!

對神的愛的渴求與靜默,這樣的靜默說是「靜默」,其實不是沒有聲音,而是充滿神聖的音樂,讓靜默的單獨不是孤獨,讓靜默者在靜默中經歷神豐富的再造的恩寵。


*本文原載於豐榮團契網頁 https://www.ficfellowship.org,蒙允使用。

  1. 葉美珠:意識省察─「擁著麵包入眠」,https://www.ficfellowship.org/Reflection-with-the-Divina.html

李文屏:作家、生活教練、豐榮網刊主編、本刊特約撰述,曾任本刊執行編輯。認為自己是旅者—身旅,心旅,靈旅。旅程也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