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因愛而信,因信而行

【天國行動力—親子篇】系列1

口述╱陳德堅‧整理╱林敏雯

▲如同幼兒在爸媽鼓勵中邁出一步又一步,愛與信任是帶出改變的基礎。

有甚麼方法可以讓孩子聽話?要做甚麼來改善和孩子的溝通?親子關係真的能變好嗎?

相信不少父母懷著尋找「武功祕笈」的態度,參加親子關係講座、購買教養兒女書籍,心想:只要找對技巧,學到招式,即可得到美好親子關係。

果真如此?知識真是力量?若要知行合一,豈不先要得到知識?為何有了技巧、招式,還是行不出、做不到?

從與自己孩子的相處,以及服事青少年的經驗中,我觀察到要改變親子關係,技巧、招式的知識當然重要。然而如何付諸實踐,關鍵其實在於更深層的愛與信任。期待藉由本系列文章,和有心尋求美好親子關係的讀者,一起學習知識,彼此鼓勵,知而能行;從腦到心,從心到手,帶出真實的改變―幫助自己改變;幫助孩子改變;建造更好的關係。

第一篇著重於改變的基礎―愛和信任。後續文章將按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看到父母不同的角色和使力點:

兒童期:在教導中一同成長(Teach);
青少年期:在鼓勵中一同成長(Coach);
大學及成年:在放手中一同成長(Empower);
作為同伴一同成長:看見、感受、改變(See, Feel, Change)。

深願這些內容也能啟發所有讀者,在任何關係上,得以付諸行動,帶出真實的改變。

相信他能行走

有一個親子關係的誤區,以為知道更多方法,改變就更容易,其實不然。實際生活中,頭腦的知識越多,如果沒有內化為下意識的習慣和行動,越容易讓人陷入失望、嘗試、又失望的循環。真正的改變,往往是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好父母,並信任孩子能改變開始。

孩子初學走路時,父母可曾先參加講座、閱讀書籍、上網找資料,學習「如何教會孩子走路」?當然有資訊幫助父母認識孩子的發展階段,也有運動增加孩子的力氣和協調性。不過通常的情況是孩子在夠強壯時,就會想要移動;先是爬,再來扶著家具站起來,然後巍巍顫顫邁出第一步。周圍的家人立刻歡呼、拍手!孩子看到這麼熱烈、積極的回應,繼續嘗試第二步。

讓我們把孩子學走路看為一種改變。首先,除非有身心障礙,孩子內裡都具備「行走」的能力。父母看到其他的孩子能走,自己能走,因此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能走。孩子的第一步可能為無意識的嘗試,然而從家人的正面反饋,他得到鼓勵,願意再做一次,好聽到爸爸媽媽說:太棒了!好看到他們興奮的笑容。

就這樣一步又一步,孩子走路需要的力氣和協調性繼續加強、成熟,不多時就滿屋子跑,讓爸媽都追不上了。許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相信自己(作為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學會走路(改變)。

為何行不通

曾幾何時,可愛、自然成長的孩子,開始「不聽話」?要她專心做功課,不要花那麼多心思、時間在Instagram上?不聽!要他回到家把鞋子放好,書包不要隨地丟?不理!要她參加數學比賽,不要跟同學去看電影?甩門!要他在教會司琴?不肯,偏要去廚房洗碗!

每到親子講座的問題回答時間,一個個家長提出各式各樣的情況,總是希望得到一招見效的方法,好改變孩子的行為、態度、觀念。講員也給出對症下藥的原則、建議、步驟。然而是否奏效?

父母回家面對孩子前,不妨先想想:我真相信講員說的方法嗎?我相信孩子能夠改變?很多時候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按著去做一次。但因為缺乏環境配合,例如配偶不認同,自己太忙,沒有時間和耐心等等,這些嘗試就曇花一現,很快又回到以前很習慣但不正確的教養方式。

父母有了知識,卻覺得不適用、行不通, 懷著沮喪再尋找下一本「25個問題解答」、「30個教養工具」的書籍,再等候另一個更權威、更著名的講員,再提出相同的問題。癥結到底在哪裡?為甚麼聽講員介紹這麼好的方法,聽了依然沒有用?

從第一步開始

原因就是:聽了沒有在用!父母從「知道」到「做到」中間的鴻溝,需要的不是更多頭腦知識來填,而是以心勇氣為橋梁。能激發勇氣的,就是自己和孩子都得到且感受愛、信任、鼓勵。

回到孩子學走路的例子。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改變,並幫助他在改變前預備好情緒、行為的成熟度。當孩子邁出改變的第一步,給予正面回應,營造積極的環境,讓他得到鼓勵,邁出第二步。如同走路的力氣和協調性是越練越強健,孩子無論是態度或行為的改變,也需要持續實踐才能熟練。其間當然會跌倒,父母及時的安慰、鼓勵,讓孩子願意站起來,再試一次。

而父母自己也如此。先相信自己能按著講員建議做出改變,嘗試第一步。若能找到人從旁給予正面回應,營造積極的環境,稱讚他們做對了,鼓勵他們堅持嘗試,父母做出改變的力氣和協調性,也會與日俱增。

許多人以為,改變了認知,就可以改變行為。其實認知的改變,需要通過行動帶出來。頭腦接收的知識,並不會自動改變認知。先從微小的行動開始,重複中得到肯定,建立了認知的框架,也就確認行動的合理性。有位教育家曾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當父母和孩子看見自己能改變,也感受到正面回饋,就會願意持續改變。不要輕看小小的第一步,無論多麼不穩,甚至摔倒了,卻能啟動接下來的第二步、第三步,然後走得穩,走得遠,走得久。因此,父母能找到彼此鼓勵的夥伴,是持續行動重要的一環。

從做(Doing)到作(Being)

親子關係不單是要兒女「聽話」;改變也不僅在於解決個別的行為、態度。家長能否把焦點從「父母做」(parenting)轉為「作父母」(parenthood)?

可曾想過為何孩子願意在積極的環境中成長、改變?這豈非出於對父母的愛與信任?出生後得到爸媽的關懷、照顧,接收溫柔的言語、舉動,孩子甚至尚未知道這就是「父母」,就已感受到愛,親子關係在信任中得以建立。孩子願意做許多事,好得到持續的笑臉、擁抱回應。成長的各個階段,如說話、走路、自己吃飯,都得到正面鼓勵,也就願意嘗試更多、更難的行為,好比收拾玩具、做家務、認字等。

▲從「知道」到「做到」中間的鴻溝,需要的是以內心勇氣為橋梁。

而父母親撫抱、養育的種種行為,是出於意識到自己是父母,受到心中的愛驅動,願意與孩子建立信任、培養關係。

然而在父母眼中,當初那個喜愛「幫忙」的孩子,隨著年齡漸長,怎麼現在叫都叫不動?問話不回,教她道理還頂嘴?在孩子眼中,過去輕聲細語,一點點小成就馬上回以拍手、稱讚的爸媽,何時變成只會嘮叨、批評,設定一大堆不合理的規矩?

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衝突的內在原因,可能是他們觀察到父母言行不一,而慢慢失去對父母的信任,也越來越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親子如何回到以愛和信任為基礎的關係?此時父母想的,可能就是該怎麼做(parenting)。若是回到作父母(parenthood),也就是為父為母之心,是否能有不同的回應?

家長可曾想過,到底為甚麼要孩子「聽話」?大多數人會說是為孩子好。可有多少人願意承認:有一小部分是為了怕自己丟臉?在企圖改變孩子行為的拉鋸中,最終目的為何?焦點放在「自己所做」(Doing),總有改不完的行為,和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挫敗。焦點放在「自己所是」(Being),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並以愛回報,信任父母的指教,活出精彩、喜樂的人生。

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改變,也營造積極環境,鼓勵改變。孩子確實感受父母的愛,願意嘗試改變,就算不完全,仍相信父母的接納不會變。

過程如同帶領者鼓勵、陪伴被帶領者,最終目的是來到上帝面前,相信祂會改變我們。如同歌羅西書1章28節所說:「我們傳揚,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

從對抗到雙贏

我和自己的兩個孩子相處,也曾遇過各種挑戰,覺得孩子越來越不受「控制」。事實上,正因如此,促使我參加親子講座,從講員身上感受讓我渴望擁有的生命特質,從而開始學習領導力(參閱本刊 63 期管家單元文章〈發現嶄新的生命意義〉)。最終得到的不僅是學位,也不止於讓孩子聽話的實際方法,更是認識並活出真實的自己,從而影響孩子,影響所接觸的人。

要求孩子把桌子收拾整齊,是我們家長期的衝突引爆點。孩子小時候或許還能用「我說你聽」的模式,後來他們不聽了,還反過來說:「爸爸,你的桌子也很亂。」如果焦點在「做」,我會想方設法要他們做出我期待的行為。然而想到自己是父親,該怎麼讓孩子知道我對他們的愛,鼓勵他們繼續信任我?身為父親,能否接受孩子的出發點並不在指責,而是要解決雙方不同的期待?

我們開了個「家庭會議」。當中,孩子有平等的發言權;我願意聽他們的感受,他們也用同樣的方式問我的想法。我願意反省:他們說得有道裡;也願意聽取建議:你們覺得書桌要是甚麼樣子才叫收拾?親子間從對抗到雙贏,目的不再是誰聽誰,而是尋求相互理解和共同益處。

現在談起,聽起來是段美好的經驗。當時可非如此。我學習謙卑,放下父親強勢的身段,該認錯就認錯,與孩子來到神的面前,求聖靈工作,改變我們。

看見→感受→改變

有了愛與信任為動機和動力,改變的過程也不一定順利,甚至可以預期路途顛簸。如何避免因挫敗感而放棄?

或許可以把期望降低。回想小兒學步,不也從搖搖晃晃的一小步開始?父母不會因為走不穩而責備孩子,跌倒了也趕快扶起,鼓勵他繼續嘗試。

孩子漸長,要求他們做出任何改變時,是否也能回到當初的耐心與恩慈,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溝通代替指令,給孩子機會累積心智、力氣、靈命的成熟度?

如此,在自己改變,也陪伴孩子走過改變時,親子間的焦點不再只是做甚麼(parenting),而是彼此的關係(parenthood)。孩子成長的同時,父母也成長了。

誰生來不會犯錯,不需要改變?父母因孩子做不到、做不好而生氣、沮喪時,想想自己在那個年紀,是否也曾做不到、做不好一些來自父母或師長的要求?

或許有人會說,孩子都長大了,錯過了與他們一同經歷改變,和改變親子關係的機會了。我想鼓勵你:永遠不嫌遲!只要願意,哪怕只有一小步,都是開始,都有可能改變。因為我們信的是修復、重建的神。

主耶穌道成肉身,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地住在人中間。在聖潔、全能的神面前,誰能誇口自己的完備?神竟選擇以恩慈待我們,給予一次又一次回轉的機會;耶穌選擇放下強勢,以憐恤的心傳遞真理。

父母看見耶穌的榜樣,感受祂的愛,願意信靠神,按祂的真理行。孩子看到父母的榜樣,感受也願意信任父母的愛,便以行動回應。哈佛大學教授John Kotter發現,傳統的「分析→思考→改變」,不容易帶來行動,許多人是光聽不動。他提出「看見→感受→改變」(See → Feel → Change)的方法,具體步驟將在未來文章中逐一解釋。

我們因愛而信任,因信任而行動。能切實感受到愛、明白自己是尊貴且值得信任的人,對改變會持開放態度。在這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改變,也都成長了。

系列後續文章中,將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繼續鼓勵、陪伴父母帶出真實的改變。


思考與行動
1. 周圍是否有哪個家庭的親子關係,是你想學習的榜樣?請寫下他們的特質。
2. 在親子關係中,訂一個小的里程碑,從一個小的行動開始改變,例如:孩子放學回到家,以笑容和擁抱迎接他,而不是問話或要求。
3. 祈求上帝賜下願意改變的力量,和願意為改變付出代價的動力。


陳德堅,Executive Leadership領導力碩士,斯坦福大學Dr. B.J. Fogg教授認證的Tiny Habit Life Coach。國際真愛家庭協會特約講師及青少年團契的總教練。是一雙青少年子女的爸爸、教練,和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