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心靈的大廚
W220寫作進深及編輯班綜合報導
編輯人如同大廚,不斷準備有益於讀者健康的心靈食物,又如一位品管師檢查—來稿有無錯別字?標點符號是否清楚、正確?引用的經文,文中出現的人名、時間⋯⋯是否無誤?檢查內容是否合乎常情?常理?潤飾文章是否緊湊連貫?有無重複不必要的累字、贅文?是否合乎主題?小標題是否有力?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進而營造風格,注意文章內容是否文趣兼顧,可知性、可行性、可親性及可讀性皆掌握平衡?又如一位傳道人,藉著沒有時空限制的文字傳遞異象,引起讀者的共鳴及行動上的回應。
作個貢獻者
因為是進深班,所有同學都是再次參加文字營,大家都覺得有回家的溫馨感,這是在其他的營會所找不到的。既有度假的感覺,又有緊湊課程上的學習;既有身、心的休息,又有靈性上的釋放,視野上的放寬。每一位同學都具無窮潛能,是一本精采生動的書。資質高又聰明伶俐的人來到文字營中,可被雕塑成文字的精兵;資質中上等、平庸的,也可以被文字營的老師發掘出內在的潛力,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
編輯班開幕禮拜中,營主任高俐理以「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來勉勵大家。天父要我們用已有的恩賜、才幹來榮耀祂!祂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個藍圖及獨特的計畫。只有藉著委身加上恩賜,才能滿足祂的心意。我們要作個Contributor(貢獻者),而不是只作個Consumer(消費者)。我們要委身於基督,效法祂的樣式作小基督,影響周遭的人,委身於祂恩典的執事,委身於祂成愛的使者,委身於祂所託付我們的。學習約書亞信靠神,靠信心展開行動(參考約書亞記一章10∼11節),「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參考傳道書十一章4節)。不要把我們的恩賜如同銀子被埋在地下。有異象、感動,就去做!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蘇文安老師(左一)示範訪談文字營出生的編輯人。
三鮮麵?擔擔麵?
第一天晚上有三位編輯學姊:甲華、仙對及海蘭現身說法,有血有淚地談編輯。有人第一次編輯如同無助地來到冰火島,又冷又熱地不知如何是好。又形容擔任編輯如同當麵店的老闆:炸醬麵、三鮮麵、肉絲麵、擔擔麵⋯⋯要有「麵麵俱到」的本領。只有細心!細心!再細心!要有耐心、毅力,帶領團隊,方能從「不知為了什麼」到「終於知道為了什麼」。
從編輯上學習到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上,活出美好有力的生命。要有使命感,靈命及使命有如鷹的一對翅膀,在神的國度飛翔。編輯人要有敏銳的靈,不過敏,不打擊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編輯人更要勇於打破自己的成見。
參加文字營,不僅可以認識新的朋友,建立人脈。寫作、編輯時如有問題可以隨時請教老師們,享受「終身的售後服務」。
▲同時舉行的寫作進深編輯班與藝術營師生,在如畫美景中歡聚留影。
選什麼料?如何烹調?
編者的角色如使用語言圖像來比喻;是個廚師(選料、配料做出最合口味的食物/文章);是個農夫(選種子,辛勤耕耘);是個裁縫(選布料,裁成合用的衣服);是個傳道人(服事沒有圍牆的教會);是個教練、園丁、木匠、建築師、老師、指揮、餐館老闆⋯⋯
編者最重要的職責是:掌握刊物特色,追求文編、美編的品質,建立事奉的團隊,如期出刊,掌控編輯流程。
編者應努力培養的能力:內功與招式,靈力、耐力、洞察力、創意、筆力、採訪力、人際經營力、策劃力、執行力、進修力。
編輯人要「新、廣、深」,在思想上、觀念上心胸要寬廣,原諒自己的過去,跳出框框,真誠地以過去累積的資源作為借鏡,想得深,體會得深才能打動別人的心弦。書刊已這麼多,為什麼要多我們這一份?出版這一份刊物的特色,賣點及存在的理由?編輯除了交稿、審稿、退稿、改稿等文編,還要進行策劃、寫作、採訪、美編、印務、發行、財務、作者培育、讀者互動等工作。
▲寫作進深編輯班與藝術營結束前學員分想心得,有笑有淚。
見習《大長今》
編輯人如同韓劇《大長今》中廚師、醫女的角色,不放棄期待食客心中和臉上的笑容,憑著誠意對神的委身及帶給人生命上的影響力,絕不對食客呈上有害的飲食;呈上食物者(作者、編者)要堅持準備最有益心靈健康的作品與刊物。
編輯如同一位心靈的大廚,是用誠意、創意及時間來為讀者預備有益於心靈上的讀物。蘇文安老師此次編輯課程是以《大長今》韓劇作為示範教材,以金庸小說為輔。
在宮廷爭權奪利的環境中,長今本著要為食客準備最健康食物的原則,不論對方是韓國皇帝或是明國的使臣,她本著一番誠意、汗水和愛心為他們著想。編輯和作者也應如此為讀者著想。
因為妒嫉她的成就,她的伙伴屢次排擠打壓,但她在低谷中再次站起來,越過了由人組成的高牆。一個看似柔弱卑微為奴為僕的女子,卻在內心深處厚藏著無盡的智慧和動人的毅力,在權貴顯赫之人面前,展現奇特的才華和影響力。
長今裡面有一顆堅持原則、正直誠實的真心,所湧流出的創意如清泉、如鳥鳴,讓人耳目一新。《大長今》讓我們看到基督徒文字事工,不需譁眾取寵就能風潮席捲的可能性!
《大長今》還讓我們看到,在別人最小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真誠勝於一切,創意加上誠意和時間乃是成功祕方。
我想編⋯⋯為什麼⋯⋯
在文編實務課堂上十分鐘的自由速寫,蘇老師要同學們寫出心中的編輯夢。以下彙集各位同學們的答案:
我想編全球基督徒生態報導,因為五大洲、七大洋都是神國度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關懷基督的肢體。
我想編一本小書,訪問一百零一個少年,每個人敘述他與人互動第一次最難忘的經驗,好讓人更了解這個世代的孩子。
我想編一首情歌,歌詞中充滿了愛意與感謝,送給我的另一半。
我想編一個專欄,鼓勵人離開世界的跑道,轉向神的國度,有具體的步驟路線,有事工,有人脈可以聯絡。
我想編一份兒童刊物,述說兒童天真爛漫的天地,在遊戲、玩樂中的學習與成長。
我想編一份長者刊物,述說長者的悲歡歲月,奮鬥與掙扎的心路歷程,以供晚輩借鏡參考。
我想編一份露營通訊,藉著神創造的大自然,在沒有電視、電腦及電話的干擾之下,全家可以盡情的溝通,一起同工,同心架設帳篷,燃燒營火(此刊物可以分享露營資訊,是旅遊休閒最經濟實惠之途。好的營地可供垂釣、徒步走山中的小徑;騎馬、Jet ski boat、汽艇、網球,甚至打高爾夫球⋯⋯)。
取法金庸小說
以往讀金庸小說,被其扣人心弦的情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刻劃所吸引,聽到蘇老師分析一些人物的特點和寓意,頓覺耳目一新。講到金庸小說的巨大影響力,可以作為和福音朋友交通的管道。在金庸勾勒的武俠世界中,看到人性的善惡、生活中的甘苦,進而更深一層思考人生的意義。
蘇文安老師說,金庸作品已成為華人世界的集體記憶,自一九五五年迄今,小說、電影、電視連續劇、學術論述、舞臺劇、歌曲、漫畫⋯⋯已融入海內外、三代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武俠小說的五大特色:中國化、武藝文學化、附會歷史、男女平等、虛擬江湖。
金庸武俠小說的五大特色:蓋棺論定、改頭換面、扣人心弦、借古喻今、為通俗文學闢新境,均可作為我們寫作的靈感。
蘇老師也就金庸武俠小說做了深刻的宣教及信仰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