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歸~作者和他的教會生活歸~

▲教會是否能在外面擺上幾把椅子,邀請那些遊蕩的信仰追尋者,坐下來,聊一聊?

她,離開了

她,是八Ο後美國暢銷的作家,一個對信仰認真,對真理的實踐充滿熱情,關愛在教會邊緣遊走,或是在外面遊蕩的信仰追尋者。

這位原在網路上以博客書寫受許多千禧代喜愛的作者,曾經被美國基督教或非基督教主流媒體,包括CNN邀請談論「千禧代為甚麼離開教會」的話題。多年來,她關切著許多因著同性戀、種族等議題,還有各種無法在傳統教會裡得到接納,而遊蕩在外的「精神難民」,毫不畏懼地用筆展開教會內外信徒爭議性話題的對談。

她,作家瑞秋‧赫爾德‧埃文斯( Rachel Held Evans),在《尋找星期天》(Searching for Sunday: Loving, Leaving, and Finding the Church)書裡寫下這段話:

「他們(教會裡的朋友)提醒我,基督教並不能單單被相信,基督徒要在世人面前生活、分享、吃喝和交談。他們提醒我,要盡可能地脫離一個人當基督徒的景況:我需要群體生活。我需要教會生活。」

但,2014年,曾經強烈被聖餐、聖詩、中古世紀簡樸的教會傳統吸引的她,離開了教會。她決定進到外面這些「信仰流浪漢」聚集的網路社交媒體中,在博客、推特平台上搭建教堂,讓成千上萬人安心談論他們對真理的困惑、對現實的掙扎,並述說他們在基督徒群體中曾經受傷的故事。

深愛她的音樂人和作家妹妹說,即使離開了傳統意義上的「教會」,即使與福音派基督徒之間有著看似無法達到共識的掙扎,姊姊瑞秋的心裡從來都深愛教會,知道那是神所設立的家。

真實接觸過這位作家的人都知道,面對神學立場和教會理念不同的痛處,她的文字和本人一樣,都不抱持敵對的心態。一位曾數次在網路上以文字與她「筆戰」的基督徒作家曾說:「即使我們的看法差異一直存在,瑞秋總是幽默和善地提出邀請,希望彼此不要逃避一些敏感又具爭議性強的話題,能夠一同探索出路。」

家,就是家

我不想陷入瑞秋贊成同性戀婚姻和政治種族議題的爭辯;說真的,有點害怕提起她時,只要稍微有點同情的語氣,就會被當成和她神學立場一致的作者。

很多時候,必須「選邊站」,就是作者在很多教會裡的痛苦和掙扎。在那裡,牌一掀開常常只被允許非黑即白。

無論如何,我是作者,我愛教會。從第一次去教會那天開始,就沒離開過教會。三十多年來,那是我屬靈的家,不單在神學概念裡,也在現實生活裡。除了自己肉身的家庭之外,我把時間精力和情感,都投給了所在的教會。

換過幾次教會,原因都和搬家造成的地理距離有關,從來沒有因為吵架,而選擇「離家」出走。雖然這不代表我總是同意自己所在的教會,贊同教會的每一個理念,喜歡每一位教會的弟兄姊妹,或是熱衷於每一家所在的教會對我的期待。

就像肉身的家吧!和父母、兄弟姊妹的看法可能不都一樣,甚至連生活習慣有時也會彼此踩腳。年紀越大,見聞經歷越多,想法越獨立,氣起來也曾羡慕別人的家更好,衝動時還會想乾脆一走了之。

可是,家,就是家。心裡知道沒得挑,即使是挑來的,也總有合不來之處。

因此看到有些在不同教會之間流浪,甚至乾脆作遊民的基督徒,心裡不免嘀咕他們幹嘛跟自己過不去?老公可以挑,學校可以選,工作可以辭,家,換來換去不是把感情都磨薄了?

「怎麼可以不去教會?」這句話被用來作為真假信徒的第一層次篩選之後,讓很多人成了星期天做禮拜的基督徒。

網路時代來了,線上講道、敬拜、基督徒查經禱告社群,更成為另一種離開教會的方式。

好,我試試

後來我漸漸明白,因為青少年時期就待在教會裡,生命中有部分已習慣了教會生活。像肉身的家,從小出生在那裡,「習慣」就像釘子,穩穩地把我釘在那兒,若非不得已,不會選擇血肉模糊的撕扯。

這才讓我能共情一些在成年後才信主,或中年才從世界裡想要「回家」的弟兄姊妹,理解到他們重新適應教會生活本來就困難。如果碰到磨合,甚至得不到接納的狀況,的確,轉身離去似乎是一個更容易的選擇。

尤其對敏感,有自己想法的文字人、藝術創作者,更難。

過去,我很少去咀嚼這個難,已經悄悄地把它包起來,塞在床底。

因為愛教會,我很少讓那個文字的自己冒出水面。或者更白話地說,我總是勸自己,在教會裡,別去想自己是個作者。

難道不是嗎?消防員回到家裡只想到自己是家人,別要求家庭生活裡,家人老記得他是消防員。

作者寫的書,如果配偶不愛讀,不該因此覺得他不和我同心,或是我沒被配偶接納吧!我這樣告訴裡面那個寫作的人。

於是,當教會裡有人對我說:「妳對文字事奉有負擔?那來幫我們編個刊物吧!」散文的人躲在裡面皺眉頭,對那些屬靈八股的見證和講道文字會打噴嚏的人在裡面揉鼻子。我卻笑著回答教會的邀請:「好的!我試試。」

於是,當教會裡有人對我說:「妳念了神學?那怎麼不教成人主日學?」裡面那個寫作的人拼命搖頭喊:妳不是要把所念的神學揉成人讀得懂的故事寫出來嗎?我假裝沒聽見她的聲音,乖巧地對教會的邀請點頭:「好的!我試試。」

於是,我參加了兒童事工、作了青少年輔導;帶查經、辦佈道會、帶敬拜、當小組長、區長⋯⋯在教會裡戴過不同的帽子,扮演過各種角色,做過許多事情,看起來都和作者這個身分無關。

然後允許另外一個我悄悄地讀文學書,在外面的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寫博客,出書。

噓―平時,我請她乖巧地待在裡面,陪我生活在教會裡。

漸漸,因為深入,我從「教會會友」的角度看到了「教會領袖」的角度,從教會為甚麼不能這樣那樣的叨絮,理解了牧長們帶領教會的不容易。

漸漸,因為理解而產生諒解,讓我裡面的人更願意安分地隱藏起來。

但她也曾經按捺不住,差點兒衝出來吼叫。

當聽到有人批評除了屬靈書籍讀其他的書都沒啥用時;當有人認為福音本身就有大能,不需要「拐彎抹角」講故事做甚麼預工,用那些不直接講的文學語言時;當教會裡只看重是非黑白,卻不在乎生命的轉換需要一個緩慢的被等候的過程時。當有人對我說:妳寫了那麼多年,帶了幾個人舉手信耶穌?

當有屬靈長輩認為主耶穌要來了,趕緊開小組傳福音,沒空等妳慢慢用文字改變人心時。

有那些時刻,裡面的作者不但想衝出來罵人,還揪著我的領子說:走吧!走吧!找一個懂妳呼召的教會去。

但是,回到阿爸父面前禱告時,祂總是提醒著,如果相信讀者的成長需要預備、等候,那麼,教會也需要妳同樣的耐心和愛心。

愛,栽培我

三十多年過去,裡面的人安靜地待著。教會的確沒在文字技巧上培育我成長,也沒鼓勵我多寫幾本書,甚至還瓜分了好多可以寫作的時間和體力。

但是,教會扶養了我這個人,給了我成長時需要的保護;教會生活磨掉了我許多稜角,給我機會學作僕人,並阻擋了文字恩賜成為我的驕傲。教會讓我實實在在地觸碰不同的人,使我的讀者不僅僅存在寫作時的想像裡。

教會裡,很多愛不下去也要愛的經歷,在我的筆尖上塗抹了愛的膏油。

教會生活裡,我有機會走出自我,陪伴他人,這些經驗灌注了我的文字真實的牧養能力。

很多創作者都害怕窒息感,怕被勉強,尤其怕從教會來的一些以真理為名的鋼條。我曾經也怕,怕到想在教會裡作一個局外人就好。如今驀然回首,我多麼感恩那些在教會生活中經歷到的限制―這些限制讓我有機會把自己縮小,看見教會要容納的是幾十人、百人、千人;明白了教會不是為滿足許多個人需要而設立。那裡,是聚集許多人一起注視基督,單單深情於基督之處。

教會生活給了我自己關起來創作的過程中得不到的生命彈性,操練了一個文字僕人需要的韌力。

創作是一個主動追求完美、完善的行為。在教會生活中,我卻操練了被動跟隨的功課,並且願意和坑坑孔孔的人事物一起等候進步。

教會生活拓寬我對愛的看法和領受的模式;教我學會聆聽、接納,體驗為父的心腸。

還有一件從教會生活萃取出來的恩典:我受挑戰要以真理去溝通,並驗證自己的感覺和經歷。

我當然也有跟教會過不去的時候。但神一遍又一遍,溫柔地用我能懂的方式告訴我:教會是基督的新婦,我會負責她的成長到底。

▲耶穌常常走在罪人當中,與罪人吃飯。你我是否願意向在教會外流浪的人招手,說:來吧!

來,進來吧

身為作者,我沒辦法假裝不聽到教會牆外的聲音,不能只是一個享受對教會有歸屬感的人;我,也是個對教會有期待的人。

「我更喜歡有傷痕和容許骯髒的教堂,因為這樣的教會是走上街頭的,而不是一個受到束縛和執著於自身安全的、不健康的教堂⋯⋯除了不想害怕被認為誤入歧途,我更希望我們能被這樣的害怕所打動:

「害怕被困在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裡,沉默不語;害怕被關在苛刻的審判裡,害怕自己習慣了那些感到安全的宗教習慣裡。

「而此時,在我們的門外,人們正在挨餓,耶穌正不厭其煩地對我們說,給他們點吃的吧。」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 講的這段話,深深地打動著我。多年教會生活裡,我的確發現在四面牆內,人們常常把力氣放在對和錯的爭辯上,並且急著就忘記還有許多和自己一樣需要這樣的歸屬,卻在外面流浪的創作者。他們敏感,需要被接納,想要對話,痛恨一刀砍下來的是非兩半。

與其對他們講道,把對和錯分別出來,好讓我們這些教會內的人感到安全。而我們所跟隨的耶穌,卻常常走在罪人當中,與罪人吃飯;安定和安全,從來不是祂的目標。

我受到提醒,不要因為自己習慣教會,需要教會,被教會生活滋潤了生命,批評他們太自我中心,我願意跟隨主,去建造更溫柔的屬靈群體,向許多在外流浪的人招手說:來!來吧!

她,作家瑞秋‧赫爾德‧埃文斯,在37歲那年,因著突來的流感和藥物過敏去世。

離開教會生活五年後,瑞秋躺在佈滿鮮花的棺木裡,被抬進聖公會大教堂。

她,終於再次回到教會。


睿欣,文字工作者,文章曾散見報章雜誌,曾任《宇宙光》雜誌、《真愛》家庭雜誌專欄作者,現任《北京根基》雜誌作者。同時多年經營「私塾夫人」博客,「給我,你的真心」博客,「是祢」博客,並有臉書「搶幸福」專頁書寫。著書《遊子足音》,《理家理心》,《管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