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帶來改變
【教會篇】
採訪/周瑋瑋
口述、供圖/麥芬妮
編者按:田納西州布倫伍德浸信會(Brentwood Baptist Church in Nashville, TN)有個事工叫「擁抱」(Embrace)—以愛服事有特殊需求(以下簡稱特需)的家庭。本文是對事工部主任(Special-Needs Ministry Director)麥芬妮(Tiffany McCullough)的採訪。
貴教會是甚麼時候開始特需事工的?為甚麼事工名叫「擁抱」?
麥芬妮(以下簡稱麥):大約在2012、2013 年左右,我們教會開始非正式地輔導一些特需家庭(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直到2016年9月,這項事工終於醞釀成熟,正式開跑。蒙神眷顧,因為十八年的特殊教育和專業背景,我有幸被委任為教會的首任特需事工部主任。
這項事工命名為「擁抱」,因為它意味著我們要用耶穌的愛去擁抱有特殊需要的家庭。
當初貴教會基於甚麼動因開始這項事工?
麥:最初有一個家庭帶著他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來到教會。關懷同工和他們談話後,發覺不僅這個孩子,而是整個家庭都有進一步被關懷的需要。執事會經過深思討論禱告後,認為特需事工未來在教會將有一定運作功能,並能帶領更多特需家庭進入教會。這項事工於焉誕生。
1. 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彼此在玩樂中互動。2. 「好朋友關懷網」幫助老師及志願者建立與特需孩子的交流。
這項事工是如何在貴教會具體運作的?
麥:通常當一個特需家庭來到教會,我們會請他們先填寫一份家庭背景表格,詳細標明孩子的個人特殊需要,及家庭喜歡的活動等資訊。接著,由我和每個家庭及孩子進行一對一的面談,更多了解他們整體和個人所需,進而提供符合他們需要的具體方案。
感謝神的信實供應,我們的事工團隊目前有四位具特需專業背景的兼職輔導,分別負責學前部、小學部(幼兒園至五年級)、中學部(六年級至十二年級)及成人部(大學生以上)。輔導員們在特教領域有豐富學養和經驗,能默契地合一共事,計畫教案,使不同年齡的特需孩子受益。
同時,我們也有一群忠心服事的志願者擔任孩子們的「好朋友」。「好朋友」關懷網讓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教會裡有安全感並得到支援。透過與「好朋友」們的緊密互動,特需孩童會更有自信,甚至學習去關愛別人。
3. 雖然你我不一樣,在基督裡我們都是一家人。4. 我們的特需家庭成員跨越種族、文化與年齡的藩籬。
特需家庭的父母對你們事工,最感激的是哪些部分?
麥:我們的事工對象不僅是孩子,更是整個家庭,包括父母及手足。我們深信特需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有權利來到教會,享受與神親近的機會—不論是敬拜、查經或小組團契。事工的挑戰是,一旦特需孩子有狀況發生(情緒躁動或生理特別反應),我們不得不打斷家長們的聚會,以應孩子緊急的需要。除非有特殊狀況,我們盡力讓特需家庭的每個成員來到教會與神重新接軌,建立對神信靠的關係。
有個特需家庭,曾經去過好幾家教會,都得不到關注與餵養。兩年前,他們全家來到我們教會,沒有多久,因個人及整體需要立即被滿足而留下來聚會。
為了事工擴展所需的人力,我們持續在會員中尋找有相關背景的弟兄姊妹加入服事的行列,比如特教老師、一般老師、職能訓練師、體能訓練師、護士、學校心理輔導及醫院專屬治療師等等,這群對特教有認知的肢體,能以專業的視野來服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目前在貴教會固定聚會的特需家庭有多少?
麥:現階段,我們有四十一個特需家庭,每個家庭有一個或多個不同年齡層的特需孩子。
你們如何培訓參與這項事工的同工?
麥:我們會有新同工培訓課程,非常具體地講解此事工的使命、期望、規則及有效的特教教學策略。
我們堅信,這項特殊的事工並非「以一應百」,乃是「因材施教」。我們的目標不是局限於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或僅是提供單向看顧的服務;而是希望提供一個讓特需家庭有歸屬感的環境。希望這群上帝所愛的寶貝,其價值被他人重視並珍惜。同時,我們要傳達一個訊息:神的孩子不因他們的弱勢被貼標籤,乃因他們的長處能力被認同。舉例來說,我們常常安排特需孩子在主日做迎賓或派發單張的工作,我們如此接納、重視並認同這些孩子,吸引了更多的人來教會,因為在這裡他們感受到愛和擁抱。
5. 她是上帝給的珍貴禮物。
這項事工的亮點特色是甚麼?
麥:一年三次,我們會舉辦不同的活動來滿足特需家庭及個人的需要。因為有許多特需家庭無法從事一般家庭所謂的常規休閒,比如全家觀賞一場電影或音樂會,或是去看棒球賽或是煙火表演等等。這些看似輕而易舉的消遣,對特需家庭卻是項奢侈的娛樂。
目前我們已舉辦的活動有:去市立棒球場觀看棒球賽,去水上樂園,去公園內看電影,還有數度聆聽弦樂團或交響樂團表演。為了讓家長和孩子們盡興,事工團隊總會盡全力準備充分的遊戲教材、食物、相關輔助設備(如讓對噪音敏感的孩子有安全感的耳機,讓情緒躁動者專注的觸覺式玩具)等。同時,我們會安排足夠的志願者,使父母在休息時間有機會與其他家庭互動。總之,我們盡量挪開各種障礙,讓特需家庭及孩子充分享受社區群體活動所帶來的益處。
另外,每月一個週五晚上,我們在教會中有「輕鬆一下」的聚會。專門歡迎父母們把家中的特需孩子及手足們都帶來教會,從三歲到初中皆可,提供適齡活動與遊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彼此認識互動,父母則可在這段時間一起約會、逛街、購物、看電影等,不僅讓疲憊的身心有「喘口氣」的機會,更能補強兩人親密關係。家長們對這精心安排的黃金三小時,無不珍惜感激,更無需顧慮要付保姆看顧費用。
值得一提的還有「好朋友關懷網」,它連結特需孩子與志願同工的關係。對一些特需較高的孩子,它提供了一個固定關懷看顧的互動關係,這樣的配置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在這種正面持續關注的情況下,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得以建立。據觀察,因著「好朋友關懷網」所發展出的正面情誼交流,許多孩子的負面行為愈來愈少。
同時,我們很慶幸擁有好幾個感官統合訓練教室,有一應俱全的訓練器材,滿足特需孩子不同的體能刺激,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學習安靜,以便能好好學習並與他人互動。
這項特需事工,如何成為連結社區與教會的橋樑?
麥:特需家庭極渴望在社區中找到支援補給站,能與別人分享自身掙扎,交流生活中面臨的挑戰。他們渴望能走出家中的四面牆,與其他類似的家庭交流互動,使心中的壓力重擔得以紓解。
每週三晚上,我們歡迎特需家庭的家長來參加查經聚會,進一步有彼此團契的時間。對父母而言,這是寶貴的時刻,因為在團契中他們能藉著神的話彼此勉勵,建立基督中的友誼。
為了確保家長們無後顧之憂,專心查經分享,我們安排「好朋友關懷網」中的志願者來陪伴看顧他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們事工的首要使命便是:讓這些家庭在他們的社區中得到正面的支持與鼓勵。
2019年,我們預計籌劃一個專為特需兒設計的「復活節尋蛋活動」,因為這個特殊族群常在這樣的年度盛事裡,因有限的心智體能,被大群冷落或忽略。
現階段事工面臨甚麼樣的挑戰?
麥:正如其他事工一般,我們需要更多忠心委身的同工。由於對特需家庭及個人認知有限,許多弟兄姊妹有畏懼,抱持「我不會」、「和我無關」、「我很怕萬一……」等心態。
其實不必如此,因為我們不乏有經驗的特教工作者來規劃設計,志願者只需以一顆單純服事的心,來體恤特需家庭的難處,在不足的人力資源上給予信實的幫補。工人一旦有顆願意服事的心,上帝則會來加添力量。
▲我們的事工盡力滿足特需家庭每個成員的需要。
對於有意開始特需事工的教會,妳的建議是甚麼?
麥:我建議積極去尋找在這方面已經有成熟事工的教會,透過多方諮詢、面談甚至親自拜訪,進一步認清發展方向。虛心請教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對方所給予的建設性反饋,能帶出意想不到的收穫與驚喜。
許多人有這樣的一個謬思:只有奉獻與資源充足的大型教會才能成功地建立特需事工。在我看來,儘管這項事工需要基金,但從我多年服事的經驗看,構成這份事工的要素乃是愛心及同理心。
以下幾點是教會建立特需事工的重要策略:
1. 善用社區資源平臺,比如:大眾傳播媒體(雜誌、報紙、廣播、臉書、微博等)。
2. 學習在基督無條件的愛裡,去愛周圍有特需的家庭。正如我們的事工命名為「擁抱」(Embrace),意味著用耶穌的愛去擁抱特需家庭。
3.藉著特殊家庭或個人的見證故事,邀請社區中的鄰居、好友、同事到教會。
4. 透過實際的愛心幫補行動,讓特需家庭與社區接軌。不要忘了,許多在一般人眼裡看似平常的活動,對特需家庭而言,可能是個奢求。
在服事經驗中,甚麼讓妳印象特別深刻?
麥:去年,我們的特需孩子有機會在主日帶領敬拜,不論年齡,所有的孩子都參與。他們認真帶領敬拜的態度,令會眾激動落淚。更奇妙的是,那天有個特需家庭初來乍到,不僅被我們孩子的表現深深吸引,更確信我們的教會是神為他們全家早就預備的。
相關網站:
1. 布倫伍德浸信教會特需事工
http://brentwoodbaptist.com/ministries/special-needs
2. 布倫伍德浸信教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brentwoodbaptistchurch/
3. 布倫伍德浸信教會臉書
主任牧師/Mike Glenn與特需事工主任/Tiffany McCullough訪談
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mike%20glenn%20and%20tiffany%20mccullough
受訪者小檔案:
麥芬妮(Tiffany McCullough),目前是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Nashville, TN)布倫伍德浸信教會(Brentwood Baptist Church)的特需事工部主任(Special-Needs Ministry Director)。她畢業於泛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取得特殊教育學士及碩士學位,著重於行為及情緒偏差的研究;同時也取得翠瓦克拿撒勒大學(Trevecca Nazarene University)教育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自2001年起,麥芬妮曾擔任過特教教師、行為治療師和副校長等職。她也是位出色的小提琴手,曾多次參與田納西當地的管弦樂團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