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人和! 就是關鍵

芝加哥活水福音教會分合傳佳話

圖片提供/活水福音教會

▲活水以和睦為基礎,以國度為考量,持續宣揚「與神和好,與人和好」的福音。

從三十五個家庭的開拓,增長至逾七百人,活水福音教會(以下簡稱活水)從福音堂植堂起步,行過與另一教會的合併,再離開本堂而獨立。曾有教會在合併時,度過艱辛的磨合期,活水在這分分合合的歷程中,曾面對何種挑戰?亦有教會的分裂對會友造成傷害,那麼活水又如何在和平的前提下,在人數與靈命上增長傳佳話?未來,活水的弟兄姊妹又需要如何預備,好繼續擴展神的國度?

擴大帳幕之地


位於大芝加哥區西郊的瑞柏市(Naperville, IL),曾獲2006年《錢》雜誌(Money Magazine)評選為全美最佳居住城市第二名。自1990年代後期,受鄰近企業界提供的職場機會吸引,華人數目急遽增加。


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座落於芝加哥郊區柳溪市(Willowbrook, IL),於1970年代成立。當鍾舜貴牧師於2000年受聘牧養時,得知長執與弟兄姊妹計畫在距離教會不到廿英里的瑞柏市設立福音堂。他相信這不僅是教會成長必經之路,更是為了擴展神的國度,將福音帶進新興社區。

▲位於芝加哥郊區的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成立至今已逾四十載。因1990年代後期華人人口西移,開始籌劃設立福音堂。


他先在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推動「五年五化」的運動─崇拜活潑化、教育系統化、關懷落實化、團契小組化、宣教全面化,同時呼召一批會友前進瑞柏市,啟動擴大帳幕之舉。首先差派三十五家弟兄姊妹前往設立福音堂,租用林肯中學體育館,開始主日敬拜和小組聚會。這便是活水的前身。


目前擔任活水諮詢委員的鄒發森弟兄回憶,當時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意識到華人人口西遷的趨勢,嘗試開辦查經班,很快地,一個查經班就增殖為兩個。他看出這是神所開的門,於是樂意接受差派,成為第一批參加福音堂服事的同工之一。


福音堂持續成長之際,吸引鄰近的活水教會會友,於是在2002年接受福音堂邀請,兩教會合併。合併後得到活水教會捐獻的地產和物業,不僅及時成為青少年週五聚會與活動的理想場地,亦成為日後建堂的基地。

▲2002年活水教會受邀與福音堂合併,且捐獻地產和物業,成為青少年聚會與活動場地,奠定日後建堂基礎。


原本由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植堂的福音堂,於2008年與本堂正式分開,財務與行政管理獨立,定名為活水福音教會。2009年新堂落成,目前主日聚會人數:成人約有460名,青少年及兒童約為270名。

等候時機成熟


植堂之始,鍾舜貴牧師必須到兩邊教會輪流講道,福音堂的奉獻也歸入本堂,財務、行政與本堂一致。當時的共識是:一旦兩邊聚會總人數超過五百,便在中間點覓地建堂。福音堂時期的活水增長迅速,兩年內,聚會人數便已超過本堂。


2005年前後開始商議合併建堂。鄒發森積極尋找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多次看來合宜的地業,理當順利購得,到頭來卻因種種原由無法成交。


同時本堂對合併建堂亦有不同的看法。三十年的老會友看著教會一磚一瓦建造起來,捨不得多年聚會的地點;有些年長的弟兄姊妹慣於前往本堂敬拜,也不適合開車到更遠的地方參加聚會。


另一方面,福音堂已租用中學場地多年,實在需要一個屬於自己、切合增長需求的永久場地。若是本堂會友不願搬遷,到底是合是分?該如何跨出下一步?對牧者和兩邊的會友,都是相當大的挑戰。


若在彼時進行投票表決,福音堂人數多於本堂,肯定通過合併建堂,也確實有很多人建議就按法規執行。然而本堂弟兄姊妹是否必須放下心中所願,黯然接受多數人的決定?若要尊重本堂的權柄與意見,繼續分開聚會,福音堂數百位信徒的需要又怎能擱置不顧?


鍾舜貴深知,不論早走晚走,或許都會達到一樣的目的。只是這一步的時機影響深遠,一旦倉促決定,反倒傷害會友間的和睦。他相信無論是分是合,一定以和平為前提,因為只有信徒彼此相愛,教會才能蒙福,成為社區中的好見證。


即使福音堂已發展到必須置地建堂,在迅速成長的勢頭,他仍願意以三年為緩衝期。藉由禱告和教導,不僅讓本堂會友了解福音堂的需要,也使福音堂的弟兄姊妹顧及本堂三十年悠久歷史與人情,確定並尊重彼此不同的異象。

在前景未明之際,活水亦曾遇到危機。鄒發森弟兄仍記得2003年時,主日聚會所在的林肯中學下了張通牒,請活水搬家,不願續租。當時福音堂人數已逾三百,若以其他學校為聚會點,需要借用體育館和所有教室,詢問過的學校都拒絕。他身為同工,奔波打聽後四處碰壁,眼看就要無處聚會了。當聯絡學區求問建議時,竟發現只是學校單方面不願出借。既然學校建築與設備隸屬學區,學區才有租賃與否的決定權。適逢學區總監是位虔誠的基督徒,鄒發森與他聯絡後取得他的支持:「讓華人教會一直留在這裡!」


這樣的支持使得活水安心等候。當本堂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與活水福音堂的會友做好心理與靈命的準備,終於在2008年得到本堂祝福,活水成為獨立教會,由鍾舜貴繼續牧養。

▲活水於福音堂階段曾租用中學體育館,主日崇拜前弟兄姊妹需提早到達設置場地,委身服事,沒有怨言。

維繫互重關係


華人素有「勸合不勸離」的觀念。鍾舜貴認為,既然異象不同,與其共處一個屋簷下吵吵鬧鬧,不如和平分開。即使如此,恐怕仍有信徒心裡過不去。為避免造成會友情感與信心上留下分裂的陰影,鍾舜貴先協助本堂聘請牧師。新牧師就任後,曾有一段時間每月一次兩邊教會交換講臺,不再是本堂與子堂的關係,卻儼如姊妹教會。


他也常常以合一為題,教導弟兄姊妹放下過去成見。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與獨立後的活水兩邊會友仍然維持良好情誼,時有往來,每逢婚喪喜慶的場合,也都出席致意。


活水獨立後,第一大考驗便是建堂。會友中多有熱心事奉者,其中不乏高級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都切望獻上自己的意見,幫助教會營造堂殿。這些意見當然好,只是在求好心切之餘,或者說話口氣較強硬,或者把相對真理堅持得如同絕對真理。有時在數度溝通後,仍有僵持不下的局面。


鍾舜貴強調三個原則:尊重職分與呼召、尊重專業、尊重多數。他個人如此行,也如此教導弟兄姊妹:尊重建堂委員會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喜好,不參與非屬自己職分與專業範圍內的決定。


固然教導與實踐的榜樣到位,仍有同工在意見不被採納後選擇離開教會。鍾舜貴雖覺惋惜,亦不強留,祝福他們在新的教會中繼續成長服事。

▲教會資源豐富,很多事工皆辦得較具規模,有聲有色。例如活水的青少年和兒童事工,都由全職同工負責,吸引許多人加入教會。

培訓新生力軍


教會增長學裡有「兩百大關」一詞,即指教會聚會人數達到兩百時是發展關卡,很容易人數停滯,上上下下難以突破。鍾舜貴於2000年接手牧養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時,便有此看見。除了推行「五年五化」,為教會注入活潑生氣,也盼望以福音堂植堂來挑旺弟兄姊妹擴張神國度的心志。


只是一下子差派三十五個家庭去植堂,且都是敬虔愛主、有服事熱忱的青壯年同工,這對任何一個教會而言,都是大失血。而對本堂中華基督徒國語教會,又是否構成人力、資源短缺的危機?


誰知看似危機,正是發掘才幹的契機。在關鍵時刻,本堂許多弟兄姊妹開始投入服事的行列,已服事多年的老同工突破習慣,以新眼界抓住機會培訓一批生力軍。


活水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躍進成長,無可避免地受到批評,質疑到底領了多少人信主,還是增加的人數都來自別的教會。鍾舜貴坦率地說,教會增長,資源豐富了,很多事工能辦得較有規模,有聲有色。例如活水的青少年和兒童事工,都由全職同工負責,自然吸引人加入。同時每年受洗人數也超過三十,足見神的國度確實擴展了。


執事慎玫於2004年加入活水,是因從講臺與主日學的教導受益。她認為信實傳講神的話是活水的強項,亦是吸引信徒與慕道朋友留在活水的主要原因。


自2008年起,鍾舜貴開始在活水推行「八四二計畫」─八年內聚焦四個主題各兩次。這四個主題分別是崇拜年、教育年、關懷年、宣教年。每年主題不同,主題年重複時重點也不同。例如第一輪的教育年鼓勵弟兄姊妹讀好書、聽神學講座,教會網站也提供相關資訊。第二輪的教育年便著重培育門徒,以兩三人為一小組,彼此扶持跟進。


除了個人靈命成長,活水同時鼓勵會友以實際行動影響社區。例如2011關懷年,如了關懷自己、家庭之外,還進一步關懷大自然、關懷社會。落實行動是在教會設置電池回收,為環保盡力。另在暑期辦跳蚤市場,弟兄姊妹捐出家裡的舊衣物,讓社區裡的人以低廉的價錢購得,不單資源再利用,也是與社區居民建立互惠關係的好方法。

以國度為考量


根據2012年的調查,活水所在方圓兩、三英里內的華人已達七、八千,可見福音禾場之廣。活水目前主日分兩堂敬拜,好容納持續增加的會友。鍾舜貴已開始向弟兄姊妹傳遞植堂異象,期待在適當的地點與時機,繼續擴展神的教會。


不僅來到教會學習主道的人數越來越多,活水更善用網路宣教與培訓。教會網站為了本地信徒的方便,公佈聚會時間地點、聯絡方式和活動照片;活水亦放眼天下,提供證道錄音及神學講座,宣揚神的信息,無遠弗屆,目前點擊率可達一天20000次。許多來美探親的長輩回國後,仍然固定在網上收聽鍾舜貴的教導,天涯若比鄰,感覺一樣親切。

▲有鑑於聚會人數不斷增加,牧者開始向弟兄姊妹傳遞植堂異象,期待在適當的地點與時機,繼續擴展神的教會。

宣教亦是活水堅守的原則,建堂貸款的利息負擔再大,宣教預算卻從未減少。鍾舜貴盼望在宣教禾場找到本地福音工人,支持培植他們建立教會。


如同當初動員全體會友投票,為獨立後的教會定名時,冀望新名字不設定族裔和語言的界限,期待成為福音如活水湧流之地。


鍾舜貴牧師回想活水在福音堂時期借用中學體育館聚會,每主日早晨各小組輪流設置場地,詩班也提早來練習。原本冷清的空間,頓時充滿活力與生氣。弟兄姊妹如此委身,持續了八年。


慎玫姊妹也表示,從福音堂時期起,許多會友長期投身服事,即使是排椅子、架音響,也沒有人抱怨,沒有人不樂意。她擔任執事後,縱使覺得很忙、很累,心裡仍滿有喜樂。她表示學到的是不同於一般職場所講的管理領導理念,而是以神的話為本,以耶穌為榜樣的僕人領袖態度。心懷植堂願景的活水,接下來的挑戰便是再呼召、培育一批同工委身服事,齊心廣拓神的家。

▲活水福音教會的命名不設定族裔和語言的界限,期待成為福音湧流之地。


【後語】教會成長,也意味神的國度開展。從一個教會的經驗,盼能成為眾教會的激勵與啟發。的確,活水福音教會成立伊始是佔地利之便,前往華人社區興盛之域。成長至一個地步,在與母會分與合的抉擇中,活水把握「人和」的關鍵,選擇等候神的時機,讓弟兄姊妹的心理與靈命預備好,在彼此祝福下和平分開。

然而正是由於這群委身的信徒,以和睦為基礎,以國度為考量,才能持續宣揚「與神和好,與人和好」的福音。更期待福音如活水湧流,不止於大芝加哥地區,更運用不同渠道,擴大國度帳幕,直到地極。(願進一步了解活水福音教會的讀者,請上教會網站http://www.lwechurch.org/。)


作者小檔案林敏雯,投身文字事奉,專注寫作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