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期

初試啼聲

2005年一個秋日午後,外子和我,在曼哈頓圖書館附近麥迪遜大道的義大利餐廳,與布魯克林會幕教會(Brooklyn Tabernacle)的前執行牧師布卡洛及師母英格莉(Carlo and Ingrid Boekstaaf)會晤。自從我翻譯了辛傑米牧師(Jim Cymbala, 布魯克林會幕教會主任牧師)所著的暢銷書《疾風烈火》(Fresh Wind, Fresh Fire)而結識他們之後,我們就成了好朋友,只要有機會見面,都不輕易放過。

晚餐時,我們彼此訴說近況。我把剛出版的《神國雜誌》創刊號介紹給他們,並逐一闡述這本雜誌的創辦理念、異象與宗旨。我滿懷熱情、竭盡所能地以英語分享雜誌的每一頁,心中暗自不安,深怕他們對雜誌的內容不感興趣。出乎意料地,卡洛和英格利都非常興奮,連忙問我何時以英文來發行這份雜誌。


我愣了一下,用英文?有誰要讀?但是他們夫妻倆立刻回應我,我所述說的雜誌特色也是英文讀者同樣需要的,也就是:刊登具前瞻性、突破性、挑戰性與實用性的文章,藉此來勉勵、挑戰讀者發掘本身的才幹,不斷地突破自身及外在環境的限制與傳統的框柩,在神所呼召的崗位上,盡力發揮恩賜來服事眾人、影響社會,藉此參與神國度的建立與擴展。從那以後,他們的話就一直放在我心上。


過去兩年來,有不少華人讀者先後問過我,是否考慮發行英文版的《神國雜誌》?因為他們很樂意介紹那些慣用英語的親朋好友閱讀這本雜誌。


去年夏天,二十一歲的冷馨怡,陪同他們的講員父母來到KRC文化實務營,旁聽《神國雜誌》的編輯會議,一起觀賞了一部電影《史瑞克》,馨怡自願以英文寫一篇觀後感與史瑞克教授上一堂課,我告訴她,我會認真考慮刊登。


我兒,十九歲的均安,是最敢向我「踢館」的人。當他將聖殿之外的神一文拿給我看時,我受到極大震撼。透過這兩位年輕朋友,我知道是神在引導英文單元的誕生。這單元的催生者布卡洛牧師雖於2007年8月安息主懷,但他們夫婦的異象與鼓勵對我意義重大,將永遠銘感於心。


為了讓慣讀中文的朋友先睹為快,我們特將兩文翻譯中文,成立此新單元「國度新聲」,深盼在華人教會界搭起不同世代間切磋交流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