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
基督教芥菜種會
受訪者/吳小萍
採訪/楊韓甲華
圖片提供/基督教芥菜種會
▲芥菜種會同工稱孫理蓮宣教士為「信心之母」,以她的信心為榜樣。
「妳一定得來,上個星期有三個人自殺,再上個星期有三個人自殺,更上個星期有四個人自殺……,妳一定得來!」在樂生療養院服事漢生病人(即痲風病,因尊重病患,臺灣已更名)的蔡牧師焦灼地懇求著。孫理蓮宣教士(Lillian Dickson, 1901-1983)閉上眼睛,已經夠忙了,不知道怎麼能滿足蔡牧師的請求?
一個喜愛濟慈、愛蜜莉狄金森、華滋華斯的詩詞,有著美麗文采、纖細情感的女子,丈夫孫雅各牧師方才出門前,雙手攏著她小手的餘溫,耳際仍響著他愛憐的聲音:「真可惜,主只給了妳兩隻手,卻賜給了妳一顆偉大的心!」
▲少年之家於1957年設立迄今,專門收容流浪少年,為他們補習功課,爭取升學機會,或教導油漆、木工等技能。圖中的少家孩子正在學習木工。
就是這一顆不凡的心,讓身高不過五英尺的她,上山下海,走遍臺灣本島、離島、城市和鄉野,服事數以萬計的「弱勢中的弱勢」。她懷持芥菜種的信心,用了一生的愛,不僅回應蔡牧師的請求,如母親般地照顧漢生病人,還有原住民、貧童、孤兒、流浪青少年、烏腳病患、視障者……。為臺灣那些最絕望無助的人奔波奉獻五十年後,至終與丈夫、兒子歸葬於這塊她深愛的土地上。
孫理蓮以馬太福音十七章20節的信念創立基督教芥菜種會:「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芥菜種雖小,卻遍灑四方,看似輕微,卻極其堅韌。
本刊以書面與網絡電話採訪執行長吳小萍女士,暢談孫理蓮宣教士,以及至今仍屹立且繼續茁壯的芥菜種會現況和未來的前景。
▲愛心育幼院於1957年設立迄今,專門收容棄嬰、孤兒、受刑人子女、弱勢家庭兒童、有被賣風險的女孩以及遭遺棄的身障孩子,撫養他們直到成年。圖中孩童正玩繞圈子遊戲。
KRC:孫理蓮宣教士早於1948年就展開原住民醫療服務,1962年更以「基督教芥菜種會」名義立案,成為臺灣第一個社會福利組織,服事臺灣社會逾一甲子,請問貴會樹立了哪些楷模典範?
答:孫理蓮曾經說過:芥菜種會跟隨聖經的教導,將神的愛付諸行動,單純地去做眼前的工作。因此六十年來,芥菜種會不斷地察看當下社會的需要,特別專注在弱勢、貧窮、孤獨的人,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
「以助人的方式事奉神」是每一位同工的信仰告白,傳送信仰的種子與神恩典的過程中,也許成為某些事工的先行者,或是讓受助者記得芥菜種會,我們不敢說芥菜種會樹立了什麼楷模,然而,孫理蓮在許多人的生命裡,樹立了「愛人如己、信心與盡心服事」的典範。
KRC:有人稱孫理蓮是臺灣的德蕾莎修女,為什麼她沒有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呢?
答:當孫理蓮在世時常婉謝政府的褒獎,她和蔣介石夫人、臺灣省主席,還有其他高官的關係良好,但是她並不張揚,這就是她的美德。另一個可能的原因,當年臺灣不被國際承認,也沒有很多國際性組織,能見度不高。相對的,德蕾莎修女在世時,印度有許多國際性組織,使她容易被世界看見而受到肯定推崇。
我想,妳這個問題中的對比,是在強調孫理蓮對臺灣的人道關懷,與德蕾莎修女之於印度的貢獻一樣的重要,她們兩位都是選擇終生為窮人服務,僅為向世人見證神的大愛,不為博取世俗的榮耀,就如聖經說:當你用右手行善時,不要讓你的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參考馬太福音6:3)。更何況我們所要得的,乃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參考腓立比書3:14)。
KRC:處於e時代,社會急速變遷激蕩中,已成立逾六十年的芥菜種會展現出哪些新創意與構想?與其他教會或福音機構如何連結合作?
答:2011年,清楚領受神所賜「連結」與「網絡」的異象,我們以「雙福」的概念,即福音與福利服務,與那些對於社區宣教有負擔的教會及福音機構連結,形成臺灣最大的社區服務網絡,成為一個綿密的基督肢體。芥菜種會將盡力投入培訓、諮詢、資源轉介連結及經費籌募等,與眾教會及福音機構在福音與助人的事工上並肩努力。
2012年,我們訂定未來四十年的目標,並計畫於五年內在臺灣五大都市─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及花蓮成立區域服務中心,與當地教會成為合作夥伴,落實服務社區化和在地化,以基督的愛來做助人的工作,撫慰心靈創傷的人,達成我們的使命─以芥菜種的信心與希望,建立兒童照顧、青少年健全發展與家庭支持性服務網絡,重建家庭功能,展現生命價值,讓慈愛與公義永流。
首先,我們將在新北市新莊區愛心育幼院的原址啟動「愛心育幼院暨北區兒少服務大樓」改建計畫,服務內容包括兒少安置、社區家庭兒童與青少年服務、幼教服務……等,以提供功能更完善、層面更寬廣的社會服務。
花蓮習藝所也要擴大幫助失業、需一技之長或第二專長的青少年、婦女、待業民眾等學習技藝的機會,透過公益培訓如單車導覽、烹煮咖啡、烘焙、手工藝等,以社會企業的模式經營,提供職場實習的機會,將營運所得作為社會服務用途。此外,還希望藉由芥菜種會的萬里、花蓮兩個營地,規劃適合教會、學校、機構的活動與課程,裝備信徒,廣傳福音。
KRC:您們需要什麼樣的資源達到目標?
答:我們需要─
‧ 財務的支持,特別在營地的建設部分,希望有基督徒企業家願意奉獻支持,讓更多來到營地的人,得到身心靈的安息,經歷與神美好的交通。
‧ 人力資源,期待不同專業領域、願意委身的基督徒參與。
‧ 守望代禱,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神滿滿的祝福恩典、聖靈的啟示與帶領,誠邀世界各處的弟兄姊妹,為我們禱告。
KRC:芥菜種會與政府合作哪些項目?為什麼政府委派貴會執行?這代表的意義為何?
答:能與政府合作,獲得經費支持以及數度贏得獎勵,代表對我們這個非營利機構(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責信(accountability)以及服務品質的肯定。我們有部分與政府合作的項目,幫助我們了解政策的走向,衡量自身服務的優劣,得以不斷精進。最重要的是能帶著基督徒的精神進入社會國家,成為轉化改變社區的力量。
目前我們與政府重要的合作包括─
‧ 接受轉介:本會愛心育幼院及少年之家長期以來服務政府轉介的兒童與青少年。
‧ 參與實驗:如在社區中設置團體家庭,提供多元化安置服務的方案。
‧ 接受委託:2012年辦理培心家園安置中心,對有緊急收容需求的少年在新北市提供一個安全、隱密的安置處所,並在安置期間提供生活照顧,以協助少年身心安頓,脫離危機狀況,獲得人身安全保障。
‧ 申請經費:在花蓮提供老人社區服務。
當我們走入人群,走入社會後,從民眾的迴響得知,一般人對基督徒的印象是有信用、正直、樂意助人、值得信賴、肯犧牲,以及願意回應社會疾苦需求的一群。因為看見我們所做所行,許多人不分信仰拿出金錢、米糧、物品來支持我們,個人捐助幾乎佔了奉獻總額的90%,我們相信,其中許多是曾經接受過芥菜種會幫助而回饋的人。目前我們也展開公開勸募活動,尋求大型企業的合作與長期贊助。
KRC:您於2013年5月擔任芥菜種會的執行長,從新鮮人敏銳的感受,請分享最難忘的經歷。
答:早年孫理蓮憐憫原住民家庭的孩子學業成績太差,聯考時十之八九落榜,無法進入中學就讀,1963年就於花蓮北埔設立「墊腳石」學校,免費為男孩子補習中文、歷史等,讓他們有能力與一般學生競爭。之後又設立「女子習藝所」訓練女孩子成為幼稚園保姆、護理人員以服務鄉親,還提供縫紉等謀生的課程。二十年來這間學校隨著社區大量需求而逐漸轉作年長者和托兒事工。
想不到,2007年方才得知政府都市計畫變更,這塊土地無法再作為社會福利用途。同工歷經五年的迫切禱告,運用各種管道,參加過無數會議,仍未得到花蓮政府善意的回應,毫無轉機之餘,只好於2012年3月遣散員工,黯然關閉安養中心和托兒所。
兩個月後,就在我剛代理總幹事不久,接到花蓮縣長的電話要見我。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去了。開門見山,他先向我道歉,讓我嚇了一跳,接著感謝芥菜種會為花蓮原住民和縣民六十年來的付出與貢獻,並說這些原是政府的責任。他承諾盡全力幫助我們。
2013年5月我們很興奮地收到公文,這塊土地地目更改成為社會福利專用區,於6月1日開放申請,我們一天也不耽擱,立刻備妥文件,就在那天遞上。9月在原址重啟習藝所技職訓練;花蓮社區老人的關懷行動不但持續進行,更擴大與教會合作,進一步關懷服事社區裡的弱勢家庭兒少。
遲來的公義,隱藏著神美好的賜福,也激勵、震撼了我這新手執行長。
▲保姆學校於1956至1983年間設立,培育原住民女孩返鄉擔任幼稚園老師,當時芥菜種會支付379位老師薪資,於250間長老教會開辦幼稚園,照顧兒童多達8000名。圖為花蓮保姆學校學生在練習教課。
KRC:請您給基督徒當負起社會責任的忠告與勸勉。
答:孫理蓮曾對她的女兒瑪莉安說過:「如果妳活著只是在乎自己的享樂(吃喜歡的食物、穿喜歡的衣服,做那些讓妳快樂的事情),那就是愚蠢和自私。人生要活得毫無遺憾,遺憾就是:我可以做更多,卻沒有去做。」
為人妻為人母的我,深深體認到這世代的基督徒要警醒、謹慎,又要有忍耐和恩慈,為要建立美好的家庭,堵住社會的破口;用聖經教導栽培我們的子女,不以成就、收入、地位作為選擇職業的標準,而是看見世界的需要,成為世人的祝福。
瑪莉安曾與芥菜種會同工分享,人生時時都面臨抉擇,她鼓勵我們永遠要選擇神為自己預備的A計畫,也許在世人看來這是不智之舉,然而其中必有神的賜福,神必為我們負責,我想,沒有比這條路更美好的了!(親愛的神國讀者,倘若您滿心感動,願以捐款、認養或捐物的方式支持基督教芥菜種會的事工,請上網 http://mustardorg.pixnet.net/blog/category/830664 點擊右上角「我想參與」,即有清楚指示。)
溫馨推薦讀物
威爾森著,蒲腓力譯,《天使在她身旁》,基督教芥菜種會出版。
蒲腓力著,《芥菜仍在茁壯中》,基督教芥菜種會出版。
受訪者小檔案
吳小萍,在進入社福機構前,從不知道有「社工」這種職務,一腳踏入,至今十五年,期間建立了家庭,育有兩位可愛的男孩。神讓小萍從助人中更認識祂,並療育小萍生命中的傷口,顯明祂的帶領與預備。小萍的使命在於建造激勵團隊,以創新的思維發展助人的工作,最開心與「樂意用恩賜服事神」的人一起工作。此圖為吳小萍與少年之家的青少年歡度聖誕。
記者小檔案
楊韓甲華,2000年參加高俐理老師創辦的文字營,至今仍然堅持握著筆,學習服事最小的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