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培育敬虔的下一代

「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
(詩145:4)

敬虔的家庭

一個敬畏神的家庭,也就是敬虔家庭,是蒙神喜悅的。敬虔家庭中的夫妻關係及子女教養,是終身學習的過程。單親家長雖然負擔較重,也同樣可以教養出敬虔後代(例如作者於本刊51期〈信仰與生命的代代相傳〉一文中講述到的陳織娘女士)。

教養敬虔後代的方式包括身教與言教,兩者都很重要,但實際經驗證明,身教重於言教,而言教在乎實踐。「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三書4節)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言行合一,也就是誠實正直的表現。身教與言教可以養成孩子的正直品格,也是蒙福之道,就如詩篇一二八篇1節所說:「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

如果父母言行不一,沒有行出神的道,子女也不會聽從父母的教導。例如父母希望孩子每天讀經禱告,自己卻做不到,就沒有要求子女的立場。筆者在孩子面前就有失敗的經驗。女兒讀中學時,曾說我是「偽君子」(hypocrite)。還有一回,我與女兒交談時,她很不客氣地說我是「無神論基督徒」(atheist Christian)。這是非常嚴重的指責—我當時已經信主十幾年,在女兒眼中竟是個無神論基督徒。兒子也曾很直白地批評我的缺失。兒女加上妻子對我的指責,使我深切反省、悔改。只有家人才真正認識你的優缺點,才會不隱瞞地指正,幫助你成長。

兒女長大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與孩子及孫輩的感情變得非常好,就是因為我們時常自行反省,在神面前認罪更新,彌補親子間的不和及疏離感,才有現在的好結果。

父母若沒有教導兒女,或自己沒有行出神的道,兒女將來便很可能從神的國度流失。我們發現若父母敬虔,子女敬虔的比率也較高。但許多基督徒家庭成長的中學生進入大學後,就離開神,不再進教會。美國青少年基督徒流失比率在67%-88%之間。大學畢業後,二十三到二十七歲的年輕人中,只有28%上教堂。1

青少年流失的原因包括:關係流失(失去友誼或住址變動後不知如何交新朋友等)、孤單(面對新環境,不知如何找一個適合的屬靈之家),但最大原因是與神的關係不堅定。這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在美國,青少年就讀基督教大學,較能避免在信仰上流失,但仍要視個人與神的關係而定。

▲參加教會團契,對日後兒女結交益友將有正面的影響。

夫妻要怎樣同心教養子女

1. 同心及一致性

教養子女方面,夫婦同心很重要。箴言六章20節說,「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因為誡命是燈,法則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表示父母親要一起教導,要「彼此商量,統一戰線」。如果是單親家長,也要在教養方面有前後一致的原則。

2. 因齡施教

孩子年幼時以身示範,例如睡前讀書。幼齡孩子記憶力非常好,每晚睡前陪孩子讀書,除了一些有趣的圖畫書外,也加入兒童聖經故事,如能讓孩子背誦經節更好。

此外,我從女兒育兒的經驗,學習到父母要將陪伴孩子視為優先。有一回女兒的老么在家無聊,要媽媽陪他玩遊戲。那時女兒正忙一個企劃稿,就敷衍小兒子說等一下,但她隨即醒悟,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陪小兒子玩幾分鐘,孩子就很滿足,不再打擾媽媽,自己去玩了。如果女兒當時還繼續工作,將會不時遭到兒子的要求干擾,反而浪費時間。父母要珍惜和孩子玩耍的時光,許多孩子進入小學或中學後,就不大喜歡和爸媽玩了!

3. 與孩子商量

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尊重孩子,凡事好好商量,並作孩子的好友及夥伴。對身材比大人矮小的兒童,特別是幼童,大人和他們講話要屈身或蹲下,這也是尊重小輩的態度。

4. 重視傾聽與溝通

父母要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方式,避免用教訓的口吻。記得把管教當作支援性的方式而非懲罰性的工具;孩子稍長,要避免體罰,特別避免在生氣時責打小孩。要控制語言,避免嚴詞責備小孩,應該用讚美多於責備的方式,使小孩知錯能改,而且有積極向上的心志。「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6:4)2

5. 家庭祭壇

許多敬虔的基督徒家庭都有家庭祭壇,全家人每天晚上或定期聚在一起讀經禱告,這是教導兒女真道的最好方式。(筆者在兒女成長過程中經常出差,沒有做到這點,至今覺得非常遺憾)。將福音傳給兒女,使他們有永生的盼望,是最優先的事,我們可稱之為「第一個鈕扣原則」,就是知道人生的目的是榮耀神及以神為樂(參哥林多前書10:31及羅馬書5:11),當我們先照顧神的國度時,神就會照顧我們屬世的需要(參馬太福音6:33)。箴言十四章26節也說:「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箴言四章13節指示我們:「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它是你的生命。」

6. 共同敬拜事奉

約書亞記二十四章15節應是我們每個基督徒的心聲:「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我們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主日敬拜神的習慣,樂意及期盼去教會。少年時期(初高中)最需要朋友,帶領孩子參加教會的少年團契,因為同儕關係,他們很自然也喜歡去教會,除了敬拜神,也與朋友相會。若勉強孩子上教會,不僅效果有限,而且易導致孩子對教會反感,容易在上大學後流失。

7. 選擇益友

兒女成長過程中,交友非常重要。參加教會的少年團契及兒童主日學,對日後兒女交友都會有正面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以及之後在職場工作,都要鼓勵他們尋找益友及可以幫助他們成長的導友(mentor)。父母也要鼓勵兒女遇上決策問題時,尋找諮商,孩子的導友、學校的師長、教會的牧長都是諮詢對象。「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3:20)

8. 性向測驗

高中時期,面對選擇大學,最好能為孩子進行性向測驗。美國的高中都有這些服務,幫助孩子尋找適合恩賜及興趣的學校,以及未來職業。市面上也有一些測驗,有些是免費的,有些需付費,都值得參考。美國冠冕財務事工及臺灣冠冕真道協會都提供付費的生涯規劃性向測驗(Career Direct),應用聖經原則設計,讀者可以考慮使用(臺灣www.crown.org.tw/12;美國www.careerdirectonline.org/)。美國冠冕還提供一項免費的個性檢視(Personality ID),但與上述較全面的生涯指引測驗不同(www.careerdirectonline.org/personalityID/)。

▲父母要尊重孩子,和幼童說話時注視他們的眼睛,若能夠屈身蹲下,孩子當更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重視。

作良善、忠心及有見識的管家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神是我們兒女生命的擁有者,是祂將兒女託付給我們父母親管理,我們只是管家,因此要懷著良善、忠心的態度,有見識地經營管理家庭、婚姻及子女。

在將屬世的財產遺留給後代之前,要先把屬靈的財產—生命之道及信仰傳給兒女,同時也要教導兒女如何運用聖經原則來理財,目的在榮神益人,因為錢財也是屬於神的。(這方面請參考註3中的相關著作及文章。)

作為父母親,最重要是將永生的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如此代代相傳,才是蒙神賜福的路徑。我們作父母的都有失敗的經驗或作得不夠的地方,但如能知錯能悔改,在神面前忠心事奉,教養小孩,相信神會大大賜福。

註:
1. 幾個資料來源:reachrightstudios.com/9-important-church-statistics-2017/;www.christianitytoday.com/edstetzer/2014/may/dropouts-and-disciples-how-many-students-are-really-leaving.html;coldcasechristianity.com/2017/are-young-people-really-leaving-christianity/
2. 參溫英幹,「稱讚家人的60句話」,原載《真愛雜誌》37期,2007年9月,網頁ykwen.blogspot.com/2008/05/60.html。
3. 參見溫英幹,《享受財務自由的12堂必修課》,臺灣冠冕真道協會,2017年12月出版。(訂購在臺灣冠冕,crown.org.tw;在美國使者書房 afcinc.org)或參考溫英幹,「合神心意的理財與奉獻」,《使者雜誌》2014年11-12月, 網頁www.ambassadorsmagazine.org/分類文章/理論與探討/合神心意的理財與奉獻-溫英幹/。(理財的聖經原則以及如何達到財務自由,以便有更多資源來事奉神)


溫英幹,臺灣東華大學榮譽教授,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董事會主席及《神國雜誌》人才單元企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