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要佳美,這點不可缺
【屏鏡中的關係】11
供圖╱李文屏
「這就像在美國的一段長城—沒城的長城。」這是朋友對我們腳下這座山的形容。
我尤其喜歡這座山到達山頂後的那條路,一直走在山脊上。 360 度的風景盡收眼底:層巒疊嶂,綠水靜謐;風在耳邊滑過,鷹在腳下翱翔。爛漫山花讓思緒芬芳起來,創造之美讓人心曠神怡,不禁發出驚歎。
達到山頂前的風景不一樣,雖美,但只有到了山頂,宏大的格局才完全展現。
婚姻似也如此。大多數婚姻是在山谷中或山坡上—雖有可圈可點的好,只有少數到達了山頂,境界和立意超乎山腳的想象,收穫的也是高處的歡悅。這樣的婚姻的特點中,不可缺的是:彼此成全。
彼此成全,首先是「彼此」
一些婚姻中,配偶婚前倍得欣賞的特質,屏鏡中的關係婚後沒幾年就成了頗遭嫌棄的特點。婚前清純、脫俗,婚後變成沒用、不理事;婚前誠實、體貼,婚後變成不知變通、胸無大志。想起大學學長的話:「男生現在喜歡妳寫詩,婚後卻喜歡妳為他做飯。女生現在喜歡你有才,婚後卻喜歡你為她賺錢。」
詩和才氣屬於愛情,而做飯、賺錢才屬於婚姻?詩和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做飯和賺錢是柴米油鹽的實際,兩者不能兼容為一?對許多人來說,的確不能;因為對方的存在是為了滿足「我」的需要,來成全我,而且只成全我。
我,就像一個系統,能滿足我需要的,將她/他納入,成為系統中的一部分,按照我的期待存在和改變。當我的需要改變,對方就需要改變;若有不合我要求的,就必須變得能適合我。過程中,我會通過各樣方式來讓對方改,如軟硬要求、冷暴力、暴力、弱勢操縱、強勢操縱等。
這樣的婚姻(見圖一)顯示:其中一位必須變「小」,或者兩人都變小,婚姻才容得下雙方,否則必然破裂。若是要保全婚姻,被迫變小的一方或雙方,就必然在人格、興趣、自由度、自主度、事業等遭到壓抑。
只此不彼的例子
有位先生因為太太的美貌和經營能力心生愛慕,苦苦追求。婚後有了孩子,他覺得太太在家照顧孩子比較好,太太也有同感。於是在事業上風生水起的太太成了沒有收入的家庭主婦,昔日為應酬而做的打扮改為家常的隨意,許多從生意中建立的社會關係也漸漸失落。後來先生事業不順,開始嫌棄太太沒用,不順眼,「除了在家享福,甚麼都不能」,言語暴戾,經濟上斤斤計較,嚴密掌控。太太無法忍受人格貶損和經濟壓制,決定反出他那以我為王的系統,選擇離婚。
有些妻子也以我為尊,先生甚麼都得聽我的,都要順我的意,不聽就是不愛我,就鬧,讓先生覺得「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箴言25:24)這種按自己不斷變化的需要來要求配偶的婚姻,很大程度上將對方工具化―對方不是愛的對象,不是人生路上相互扶持的同伴,而是為我所用的人形工具。只成全自己的婚姻,不僅到不了山頂,連婚姻本身都可能保不住。
這些婚姻誤區非常明顯,有些婚姻誤區卻很隱蔽。例如一些基督徒丈夫讀到聖經說男人是妻子的頭,太太應該順服,從而認為太太凡事應該聽我的,讓太太壓抑興趣、才華、個人需要來適應他的需要和安排。許多太太也想遵行這句聖經教導,努力順服,心中卻非常壓抑;有些太太則說:「先生是頭,我是脖子,脖子說頭要怎麼轉,頭就怎麼轉。」這聽起來像是權力之爭。
這有甚麼不對嗎?
婚姻中的「頭」
「頭」是領袖;按聖經標準,婚姻中的好領袖要愛妻子愛到捨己,為了對方的好處和願望捨棄自己的好處和願望。換句話說,夫妻關係中的好頭,頭裡面不是裝著大寫的我,惟我獨尊的我,而是裝著妻子的好處,為她著想。這樣的「頭」以愛為標誌,愛妻子愛到捨命。標準甚高,姿態甚低,與壓抑妻子的願望、興趣、需要來適應自己,實為南轅北轍。
耶穌明確教導:作頭就彷彿作僕人,能低下來為所帶領的人洗腳;世俗的領袖可以高高在上,但基督徒領袖不一樣,誰願為大,必作服事人的僕人。
先生若是要作妻子的頭,按基督徒的領袖標準,絕非惟我獨尊,妳小我大。丈夫要意識到這一點,妻子亦然,才能以在價值、地位上與丈夫匹配的幫助者,帶著尊重和愛意好好交流,幫助觀念上有偏頗的丈夫,一起往健康的方向建設婚姻,而非對錯誤逆來順受。
基督耶穌來是要讓人(包括丈夫和妻子)得生命,而且得的更豐盛。豐盛生命是與生命之源(神)相連,充滿生機,活出神給予的潛能,並發揮和使用神賦予的才能。夫妻的任何一方,都不該因婚姻而讓生命萎縮、壓抑,甚至枯萎,而當因為婚姻而更加豐富、茁壯。
神設立婚姻絕不會與祂「讓人生命更豐盛」的旨意相矛盾。讓人萎縮、壓抑,甚至枯萎的婚姻不是好婚姻,讓人豐富、茁壯的婚姻才是。
一位姊妹兒孫滿堂了還滿世界走—不是旅行觀光,而是做慈善、辦教育,傳揚神的恩典和公義。先生非常支持她,她也很支持先生的事業和服事(任福音機構董事)。時不時聽她說從某國直接飛到另一國與先生團聚,陪伴他。他倆彼此充電、彼此成全,兩人都充分發揮神給自己的恩賜,並支持和鼓勵對方也發揮恩賜。這真的體現「比翼雙飛」的美好。
其實領袖學講究如何發掘團隊潛力,帶領團隊向前。丈夫真要成為婚姻中的好頭,不是只要求妻子順服自己,而是思考如何幫助妻子發揮天賦(神賜)才幹,好讓婚姻充滿活力。
有彼有此的美好
健康的婚姻著重「彼此」—滿足彼此需要,為彼此著想。有彼無此,有此無彼,長期下來婚姻都不會健康。我為我想,你為你想,是一種照顧模式,通向疏離、隔絕、冷漠;我為你想,你為我想,是另一種照顧模式,通向親密、聯結、溫暖。
有則故事說,兩組人要以手柄很長的勺子吃飯,勺柄長到無法自己餵自己,讓人一籌莫展。其中一組突然傳來歡聲笑語,原來他們不餵自己,而是餵坐在對面的人。每個人都吃到了想吃的東西,過程還非常有趣,比自己餵自己吃得更開心。
婚姻中的彼此關顧也類似。作為人,無論妻子還是丈夫,都有人之為人合理、正常的需要,如溫飽、安全感、愛與被愛、歸屬感、成就感(能貢獻)、價值感等。婚姻雙方都有權利,也有責任照顧自己的需要。
但不能只照顧自己的需要,心中一定要有對方。好婚姻不是忽略、犧牲對方的需要來滿足自己,也不能完全忽略、犧牲自己的需要來滿足對方。這樣的關係不健康,走不長。我為你想,你為我想,我照顧你,你也照顧我,這是有彼有此。都有彼此的婚姻才可能是有質量的好婚姻。
彼此成全,其次是「成全」
成全,是因為珍惜對方而願意幫助對方達成心願,是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幫助對方體驗生命,快樂幸福,包括成全對方的潛能。對方沒自信時給予鼓勵,需要協助時提供幫助;通過實際行動,幫助對方完全發揮生命活力,和神所給的命定,充充實實,無憾無悔。
彼此成全,是成全對方也成全自己,但不「只成全對方」或「只成全我」。「只成全我」是健康婚姻的大敵,「只成全對方」則是把自己消融在對方的世界裡,壓抑、犧牲自己,若非萬不得已,這也不健康。如果對方真正關心你,你的自我壓抑不會讓她/他開心的,綻放生命才為之所樂見。
彼此成全是「情緒成年」之人的樂趣,特點如下:
1. 彼此因對方而擴大相互的世界,讓自己得到成長,這是讓人變大、讓彼此世界變大的健康婚姻(見圖二)。他們不需要將自己或將對方變小來適應彼此,而是有機整合彼此的世界,成為更大的共有空間,在這個動態空間裡創造新生活。
2. 懂得自己和對方的需要,並懂得如何滿足這些需要。不指望對方滿足自己的一切,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滿足對方全部需要。他們尊重對方有自己的一部分世界,有自己的朋友,有獨處的時間與空間,不要求對方甚麼都跟自己一起做,心在一起就好。
3. 懂得彼此的責任和界限。對方的情緒和思想是對方的責任,不是我的責任,我能做的是支持和幫助,反之我也不要求對方對我的情緒和思想負責。配偶能幫助我,支持我,但不是責任人,我才是。
4. 懂得交流和交流的必要性。婚姻中許多問題源於交流不到位,總是保持交流渠道暢通,是建立和諧關係必不可少的條件。
願你擁有彼此成全的好婚姻。
李文屏,教練培訓師及國際教練聯盟認證職業教練(PCC),美國西方神學院認證高級生命教練(ACTC),美國基督徒諮詢師協會會員,退修會及文化營講員,書籍及雜誌專欄作者。生命教練網站:www.betterlivingcoa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