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家有i世代?畫好三個圈,三條線

一則笑話

那天讀到一則笑話─

教育好孩子,我得讀些啥書了?下面據說是專業的建議:

第一階段,《親密育兒百科》、《孩子你慢慢來》、《讓孩子做主》;
第二階段,《莫生氣》、《佛經》、《老子》、《論持久戰》;
第三階段,《心臟病的預防與治療》、《高血壓降壓寶典》、《強迫症的自我恢復》;
第四階段,《活著》。

問一朋友:「你在哪個階段?」答曰:「看來是第四,因為你還能得到我的回答。」

孩子,非常奇特的關聯,明明在你身外獨立來去,卻從沒走出你的心,直接影響你的心情。感覺處在「第四階段」的父母,孩子通常正值青春期或後青春期。要幫助孩子擁有自己的寶貴芳華,前提是懂得。可許多父母卻發現,自己不懂孩子。

▲i世代普遍關注社會問題,社交平臺讓他們與世界、國家的事件接軌,各種消息均可以輕易進入他們的臥室。

不懂千禧代?那懂i世代嗎?

常聽父母和管理者說,千禧代難懂難管,行為匪夷所思。他們聲浪未靜,i世代已悄然代替千禧代,進入青春期、青春後期。

每代人都被所處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所塑造,i世代相比以往三代人(1960-1994),有更多問題讓父母揪心。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特溫吉(Jean Twenge)等,i世代指出生於1995至2012的人,與他們緊密相關的是許多以i開頭的英文字:iPhone, individualism(個人主義),income inequality context(收入不平等的社會背景),inclusiveness(接納),insecurity(缺乏安全感)等。

基於一千一百萬份問卷調查,對1960之後的四代年輕人問幾乎同樣的問題,並通過面談和小範圍實驗來確認問卷結果,特溫吉寫下著述,書名概括了i世代的特點:《i世代:為甚麼今天高度連接的孩子,正成長為較不反叛,較包容,較不開心,而且完全沒為成年做好準備的人,這對其他人又意味著甚麼》。註

書中對i世代的分析,有三項讓我印象深刻:

一、i世代的心理健康比以往三代人差。他們與移動平臺一起成長,新媒體讓他們一方面高度連接,一方面卻非常孤單、焦慮和壓抑,社交能力和睡眠很受損。網上內容往往激發他們對幸福和自身形象等的不現實期待,常覺被遺忘和冷待。


二、i世代長大的速度更慢。相比前三代人,他們不願長大,不願開車,不願打工,對性行為也不太有興趣。而這不是地域性、文化性問題,不同種族、地域和階層皆如此。他們比以往的世代更願與父母相處,但覺得社會體系對他們不友好,感覺對生活沒有控制權,對未來沒有太大盼望。


三、i世代更尊重、接納不同於自己的人。他們更開放,接納邊緣生活方式,接納不同於自己的人。在這方面,前代人的言論常常會冒犯他們,而前代人也覺得他們「脆弱」。

簡言之:i世代讓父母揪心,他們不夠獨立,得心理疾病的比例高,完全沒為成年做好準備。


那,父母該怎麼辦?

▲媒體讓 i世代的孩子一方面高度連接,一方面卻非常孤單、焦慮和壓抑。他們的心理健康普遍比以往的三代人差。

一個原則,三個圈,三條線

青少年抑鬱─一個阻礙其成長和獨立的重要因素,有許多原因,重要者包括:社交生活,以及對社會和世界的看法(世界觀)。

i世代對社會和世界的看法較悲觀,他們普遍關注社會,因為社會問題經由高度發達的通訊網絡與社交平臺紛至遝來,包括國際戰爭、恐怖活動、種族與階層的衝突、各樣自然災害、治安事件、以及各樣負面觀念等,可直接進入他們的臥室,安全問題潛伏在他們意識深處。

與此同時,他們生活在社交媒體上,習慣以數位化方式進行溝通,對社交媒體讓人欲罷不能的潛心設計,抵抗力比成年人更差,受其塑造的程度更高。例如,發了一則消息,某朋友怎麼還沒點讚,都會造成心情低落。而社交媒體是24/7的龐然存在,許多人的生活都罩在它無處不在的斗篷之下。

世界觀、朋友圈,直接影響他們如何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社交媒體上的陽光笑臉,在實際心情中,可能完全相反。

要有效地幫助他們,作父母的雖然不能解決那些國際、社會大問題,但可以引導他們改變導致抑鬱的思維方式。堅持好一個原則,畫好三個圈和三條線,是行之有效的一種實踐。

▲父母要堅持在情緒上與孩子「同夥」,主動聆聽、適當提問,切勿一味說教。

幫助力原則:跟孩子是「一夥的」

所謂「一夥的」,不是指完全同意孩子的觀點和推理,而是在情緒上與孩子同夥。這需要做好兩點:
1、積極而專注地聆聽,提供理解和情緒支援;
2、適當提問,以開放式問題來幫助孩子理清思緒。惟有在孩子感到被理解、你也確定聽懂孩子心結的情況下,才提出建議或不同意見,進行引導,而非說教。

做好第一點事關重大,因為這是孩子向父母打開心門的前提。

林琳(化名)有一天接到大學生女兒主動打來電話,又驚又喜。原來女兒自高中後就開始與她疏離,且常抑鬱。她努力幫助女兒,卻收效甚微,惟一能作的就是禱告,並繼續不斷以不同方式表達愛─包括保持女兒所要的距離。女兒偶爾透露一下心情,她不再急於為女兒「解決問題」,而是聆聽和共情。

關係不負有心人,女兒願意和她溝通的次數漸漸增多,並在一個極度難過的夜晚,主動打來電話,其內心的重擔讓林琳大吃一驚─「我真的覺得這個世界沒幾年了,北極融冰已經過了可以挽回的臨界點……我想我會活著看到這個世界結束。還有,有些朋友間的事情很困擾我。這個問題其實不談也罷,如果世界即將結束,甚麼學習呀交友呀,一切的一切,都太不足為道了,不是嗎?」

原來,世界的問題已是女兒的個人問題─新聞中的槍擊事件、司法系統的黑暗面、大選小選的結果、環境污染、貧富懸殊、石油公司侵犯民權、世界貧困問題、全球暖化,飛鳥遷徙行為錯亂、生物鏈問題、各樣自然災害、朋友家裡的家暴……。還有,教會怎麼比世界對女性還歧視?

再好的弓箭手也需要知道靶子在哪裡。父母若沒得到孩子信任,再好的建議也是沒有收件人地址的家書。得到信任,是施行幫助的第一步。

畫好三個圈:存在圈、影響圈和關心圈

後面兩個圈的說法來自美國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 1932-2012),他在《與成功有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提出,人若以自己為圓心,外面有兩個圈:一是自己能使之產生變化的圈,叫影響圈(the circle of influenc);一是自己關心、但未必能影響的圈,叫關心圈(the circle of concern)。關心圈通常大過影響圈,因為人所關心的通常超過所能做的。

柯維指出,高效率的人不會聚焦關心圈,陷在力不從心的感歎中,而會在影響圈內努力,腳踏實地去行動,這樣就會讓影響圈擴大,進軍關心圈,對原本無法觸及的領域產生積極影響。

他的說法影響廣泛。不過在這兩個圈圈外,我們還需注意一個圈:存在圈。

存在圈的力量

存在圈─存在但超乎關心圈和影響圈的一切。這個圈最大,是無限。它的力量,在於為智慧和盼望留下了空間,讓人不靠自己的聰明對事情速下斷語,知道即使現在覺得無解、無望的問題,其實未必無解、無望,許多超乎我們知識和智慧的因素正在起作用,包括人,更包括神。

這方面的反例很多。比如,1943年,IBM董事長托馬斯‧奧森(Thomas Watson)宣稱:「五臺計算機足以滿足整個世界市場。」1927年,靠無聲電影致富的哈里‧華納(Harry Warner)斷言:「哪個傢伙願意聽到演員發出聲音?」飛機剛發明時,法國高級軍事學院院長福熙(Ferdinand Foch)將軍、一戰協約國軍總司令認為:「飛機是一種有趣的玩具,但毫無軍事價值。」

這些都是在關心圈內的斷言。這類的斷言有時會成為笑話,有的則導致情緒問題,甚至釀成悲劇。

聖經記載,大先知以利亞剛剛勝過偶像巴力的先知們,但被王后耶洗別恐嚇,恐懼孤單,以為普天之下就自己為耶和華大發熱心,跑到一棵樹下抑鬱求死(參列王紀上19),直到神照顧他的需要,並告訴他,祂在以色列為自己留了七千人,是不拜巴力的。以利亞在自己關心圈內下的定論,使得他一度求死。但神提醒他,在他的認知外,還有更寬闊的世界,許多有價值的事情在發生。

《魔戒》裡的剛鐸攝政王,因為擁有窺視未來的水晶球,知道敵強不可抗而絕望,自己要自殺不算,還要將重傷的兒子與自己一起燒死。作者很偉大,用這個人物描述了人類被自己的關心圈所壓垮的現象。沒有對存在圈的認可,人會更驕傲,卻更脆弱。

知道存在圈,會讓孩子有謙卑之心,這樣的心可以有宇宙之主的力量為後盾,得到祂的扶持(參詩篇147:6),面對無能為力的重重問題,也「必因耶和華增添歡喜」(以賽亞書29:9),這歡喜,是韌性和「恢復力」的來源。

這樣的心態結合下面的行動指南,能切實幫助孩子成人。

▲教導孩子一條化繁為簡的行動指南:心懷存在圈,聚焦影響圈,進駐關心圈。

化繁為簡的行動指南

明白了這三個圈,等於給孩子一條化繁為簡的行動指南:心懷存在圈,聚焦影響圈,進軍關心圈。

關注社會問題的孩子,通常關心圈遠遠大過影響圈。就像林琳的女兒,雖然她的關心程度較深,但不算特例。i世代的孩子普遍關注社會公義問題,加上處於青春期,身心都還在成型還沒成熟,對外界較敏感,這時候,關心圈越大,無力感越重;無力感越重,無望感越深。加之覺得社會體系不友好,前景堪慮,比較缺乏長大成人的動力。

所以,關懷他們需要做到幾點:

1. 態度上,肯定他們對社會的關注。孩子的感受在父母眼裡可能顯得偏激,有些父母自己對社會問題也感無力,孩子的感受更增其煩心,可能會簡答粗暴地說:這些關你甚麼事?你自己的事都弄不好,還去管這麼多?

關注社會是孩子的優點,也避免讓孩子成為極端個人主義者,所以一定要給予肯定。未來社會是孩子生活在其中的社會,他們關注也是應該的;父母如果愛孩子,也當關注。

2. 認知上,與他們討論所關注的問題,往客觀、正面的方向引導。討論中要注意堅持上面提到的「一夥」原則。林琳與女兒是一夥的,共擔憂患。她以全球氣候暖化、人之愚蠢可能造成世界滅亡的問題,與女兒進行了探討,將科學界的爭論,國際、國內的措施等,都拿出來討論。這個過程中,不說教,不裝懂,一起探尋,因為關鍵在於陪伴和同行。

林琳那次並沒有說服女兒,但是,女兒不再覺得自己是在單獨面對即將傾覆的世界,對自己的結論也不那麼斬釘截鐵了。那份猶豫,就是此時的她極度需要的希望;那種有人陪伴的感覺,在她靈魂的暗夜,給了她壁爐的火光與溫暖。這樣的體驗,讓她願意繼續向母親敞開心扉,使得林琳繼續有機會陪伴和幫助她,日益往健康的方向成長。

3. 策略上,將孩子往能切實採取的行動上引導。過度思考,或過度沉溺於情緒,過度逃進虛擬世界裡,都會導致心理不健康。引導孩子在真實世界採取行動,是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步驟。林琳在合適的時機,向女兒介紹了三個圈原理,引導女兒化關注為動力,在關注世界的同時,採取行動─在自己的影響圈內做好該做的事:學好知識,提升能力,保持身心靈都健康,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關心圈的事,否則可能被自己的關心壓垮,未出師心先「死」,實在冤。

三條線:我的,別人的,上帝的

這是責任界限。世上萬事不過三種:神的事、別人的事、自己的事。這種分法出處不詳,但很有用,把複雜事態簡單化,去掉紛繁見本質。

我的事:我的健康、學習、工作、習慣及習慣的結果、選擇及選擇後的結果、情緒、觀念、行為及後果等。
別人的事:屬於他人的以上各項。
上帝的事:宇宙的演化、自然規律的運行、神蹟、改變人心、拯救人類和世界等。

分清這幾類事,畫好界線,會少許多糾結。讓i世代懂得管好自己的事,不僅能化解許多不必要的抑鬱,也能幫助對自己負起責任,真正長大。

林琳的女兒所關心的事,有些屬於神(如世界終結與否),有些屬於全人類(如全球氣候暖化),有些屬於他人(如石油公司侵權,朋友的家庭暴力,別人對她的看法),有些屬於她自己(如何面對這些問題)。這些屬於或不屬於她的事,都在她的關心圈內。關心是好的,不過她需要將不屬於她的責任放下(不侵犯別人的邊界),將屬於自己的部分拿起(對自己的事負責)。

也就是說:
第一,將神的事還給神,但可以將關心圈內的事都拿出來向神禱告;將人類的事還給人類,但負起自己那一份責任,譬如自己注意環保,呼籲環保,如果以後自己的影響力增加了,可以幫助立法,甚至登上世界舞臺,發揮更大作用。
第二,將他人的事還給他人,比如石油公司和朋友。她還是可以繼續關注,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幫助,比如簽名抗議侵權,為朋友提供家暴熱線、庇護所及諮詢資訊等。
第三,將自己的事管好,比如自己的情緒、學業。把不屬於自己的事歸還,是情緒健康很重要的一步。

畫了這三個圈、三條線後,林琳的建議讓女兒感覺輕鬆多了。天地廢去的日子,只有創造它、主宰它的上帝自己知道(參馬太福音24:35-36),而且廢去之後,將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敗壞掉的人性及它造成的破壞,也會全然換新(參啟示錄21:1),那才是真正徹底解決世界問題的終極辦法。而神已經行動了(參約翰福音14:3),她,作為這個世界的旅行者,上帝找回來的女兒,不必擔負上帝才能擔的擔子,而是要以感恩的心,珍惜天父賜予的每一天,發揮才幹,在天地更新之前,忠心地貼一些力所能及的「創可貼」(OK繃),甚至做些更大的「包紮」和「手術」,使世界少一些苦痛。

溫馨小建議

可以幫助孩子在心裡放置三個籃子,上有「上帝」、「別人」、「自己」三個標籤。當內心糾纏不清的時候,把那些事情分類,放進不同的籃子裡。然後只處理自己籃子裡的事,並為另外兩個籃子裡的事禱告。


註:書的原名為: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慕穌:視人生如旅行,沿路以文字分享和「教練」方式,幫助人提昇生活力和幸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