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期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揭露臺灣性別平等教育真面目

讓孩子這樣「毒」書,放心嗎?

受訪者/鐸聲

採訪/雨沁

2011年暑假過後,臺灣教育部擬於中小學性別教育中納入「同志教材」。教材內容不僅引起社會咋舌:「國小教情慾、同性戀會不會『太超過』?」更嚇壞老師與家長,認為是「打著認識同志的訴求,其實教的是性解放,會讓孩子的性別認同混亂!」


教育部推動的同志教材有三套,包括國小版《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國中版《性別好好教》和2008年已發行至全臺的《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九月正式實行後,國小由導師融入各學科中講解;國中則一學期至少要開四小時的獨立課程學習。


這套號稱「性別平等教育」的同志教材多處內容鼓勵青少年發生性行為、引導他們發展多元情慾(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戀1),混淆兒童性別認知,甚至倡導多元家庭(男男婚、女女婚、性愛分離伴侶2),這些鼓勵「性解放」的言論,令許多守護子女的父母,尤其是基督徒家庭怵目驚心,憂思忡忡。


一群家長、老師、學者和關心青少年教育的親友與社會人士,自發組成「真愛聯盟」,質疑教案內容,提出四條訴求。認同理念的連署人士,於七月初已逾22萬人。此事件不僅在臺灣掀起狂濤駭浪,也引起海外華人矚目與關切。本刊特別走訪高度顧惜真愛家庭的鐸聲弟兄,深入探討內情,盼能連結普世基督徒以真理與誠實守望聲援。

臺灣原是保守的社會,如今卻於國中小學教育課程中加入性解放教材,為何走到這一步,癥結何在?


「性別平等教育法」於2004年在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同志取得法律地位,就按照計畫獲取教導地位,進入校園步步「改造」下一代。當年立法院通過這條法規,一般人可能以為這是男女平等的法律,就連馬總統也解讀為兩性平等教育。其實,在其法規施行細則中規定學校課程裡「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在社會大眾毫無覺察時,性別平等竟以人權為包裝轉化成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的平等訴求。


不少同志出國學習一些悖逆倫理的性觀念,比如贊成人獸交的中山大學教授何春蕤等。而教育部那些迷信歐美的人認為這些學者先進又有博士學位,便將性議題主導權交予他們,制定出偏頗的課程綱要(課綱),甚至外包給同志團體,依據課綱編寫性別平等教材。

▲臺北市在2000年舉辦全亞洲第一個由政府支持的同志公民運動「同玩節」,第一本《認識同志手冊》也應時誕生,之後逐年增修內容,書名也極盡奔放魅惑,透過市政管道和教育輔導系統的網站連結,發放至各教育系統及社區誘騙學子與大眾。(圖片來源:http://www.dop.taipei.gov.tw/ct.asp?xItem=995210&CtNode=23832&mp=100021)


一般善良的家庭原先沒有警覺,幸好,神伸手保護,祂藉由香港的弟兄姊妹提醒,他們讀後大驚失色。幾個對家庭有負擔的機構就連結組成「真愛聯盟」,其中包括不願使用有毒教材荼毒學生的老師團體,不願子女被誤導甚而好奇模仿的憂心家長團體等,站在第一線堅決發聲反對,同志們懷疑是教會主導阻撓,在基督教與天主教間的教會搜尋,遍尋不著,他們怎麼會想到這雙運作的手是在天上呢?

同志圈中大談「同志公民運動」(又稱「同志運動」),請問究竟是什麼樣的運動?


同志與「同志運動」是兩回事,同志的性取向有問題,但他們不一定全都認同「同志運動」。「同志運動」是一群受過傷害的同志,因內在傷害未癒而激發的反作用力,同仇敵愾,致力打垮傳統家庭價值,尤其是基督教的價值觀。


他們打出「教會逼迫」的口號,危言聳聽,無所不用其極。確實,歐美某些保守教會曾經歧視、排斥同志,致使受傷同志贏得很多同情。臺灣同志遂從歐美得到靈感,如法炮製,宣稱受到教會逼迫,製造受害者的形象。


同志運動等同於「性解放運動」,基本是性濫交。同志運動在歐美五十年期間以相當有組織、有策略的方式推動,從政治、法律、教育等各層面,滲透、摧毀家庭價值。美國愛家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指出,教會最初不在意,當同志推出哈佛、耶魯等社會菁英顛覆真理時,教會招架無力,節節敗退。教會痛定思痛,聽說現在美國有許多虔敬愛主的優秀基督徒律師投身悍衛真理,平均每個星期打贏一個訴訟,情勢開始逆轉。


臺灣同志原本屬於少數,但是已有人在社會上佔據重要位置,加上崇洋心態,以為美國如此,他們為何不可?臺灣的民情善良,同情弱勢,就連馬英九先生任臺北市長時,也使用納稅人的錢補助同志遊行活動。全世界同志看上臺灣這塊和善的樂土,於是紛紛造訪、爭相傳告、熱烈支持,期望將臺灣培育成同志運動的重要據點!

教會在這場爭戰中扮演什麼角色?


臺灣人以民間信仰為主,基督信仰佔少數,我們要很小心,以免引發宗教之爭。在這次爭戰中學習到家長、老師和學者站立在第一線,機構在第二線,教會在最後,每個角色站好地點,分工合作凝聚力量。教會以禱告及傳講信息支援,可以鼓勵弟兄姊妹連署,但不必出面。


幸好,非基督徒的支持率很高,連署的人數還超過基督徒,所以沒有給同志任何教會逼迫的口實。當同志團體攻擊教會攪局時,就有父母挺身相應,表明自己並非基督徒,指出性解放教材是「亂講」!的確,「教育權」、「受教權」賦予父母,兩權高過「人權」,爸媽不同意的意識形態,絕不可以強迫灌輸給孩子。

在「性別平等教育教材」議題的爭戰中,最讓你感觸良深的是什麼?


有兩個層面特別讓我感動:


神的手親自介入─早在3月,就有兩位女牧師在禱告會裡提出連署建議,那時大家懷疑這有用嗎?兩位女牧師立刻著手推動,沒想到,這顆當時看似無用的種子在五月發芽開花,截至六月中旬已有超過20萬人連署,在一個月之間就讓教育部翻盤。


還有,神處處興起彼此未曾聯繫的人才,比如「真愛聯盟」的發言人齊明弟兄、「走出埃及」的厲珍妮傳道等成為同工;興起不在計畫內的媒體聲援,比如《親子天下》雜誌,其中的一篇文章就增加了數萬人的連署;甚至興起我們不認識的政壇人物關注,多位立法委員手持真愛聯盟的四點訴求質詢教育部……這都不是我們的計畫,更非我們的策略,倒是有如讀以斯帖記,看見神一步步親自在導演這場精彩的重頭戲。


職場宣教的力量─這次在教育界的弟兄姊妹紛紛挺身而出,比如新竹有三位教授、副教授不眠不休地將三本教育部發給老師的輔助教材都仔細看過,提出專業性的批判,集結成書。後來教育部委託她們改寫課綱,她們也是不眠不休地義務完成。職場的勇士毫無保留的委身,發揮了最大的戰力,果效豐碩,讓我很感動!

▲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提供此本偏離倫常正軌,倡導「同志運動」的書籍讓老師下載教導學生,不少老師恥於使用。(圖片來源:http://w4.nhush.tp.edu.tw/joomla/images/stories/2010.png)

網路時代縮短了距離,拉近了人心,你期待海外的愛家人士如何支援並與你們比肩同行?


香港許多學校由宣教士建立,成為教育主體,而且有個對抗同志運動的組織─明光社,所以能暫時攔阻同志教材;臺灣的同志運動按照美國戲碼進行,先得到法律地位,再佔據教育地位,最後得職場地位。


北美、香港和海外的弟兄姊妹可以幫助的地方很多,期盼你們能─


分享經驗,舉凡成功、失敗、歡欣或痛苦的經驗都請匯報給我們。臺灣愛家人士的經驗不多,而且由於不知道就心生恐懼。之前,誰在記者會中講話,誰的網站就被打爆,誰的內部通訊就遭破壞。華人本性溫和不喜爭執,難免會想逃避,互相推諉,但是這次情況太嚴重、太離譜,是挺身而出的時候了!


分享恩賜,舉凡教育、法律,尤其是立法等職場上有經驗的專業人士與我們連結,指點我們。


發出聲音,其實海外更保守,若能連合給教育部寫信也會有影響力。這個時代就是要發出聲音,不能緘默。若是這一代以為事不關己,袖手旁觀,下一代將面對很艱苦的爭戰。

▲國中小學童處於從「同性群友期」進入「同性密友期」的發展階段,過早接觸這些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的教導,可能會讓孩子在心理上錯認自己是同性戀或雙性戀。圖為國小版《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65至67頁的漫畫內容。

處於末世狂濤迷失的世代,你認為基督徒面對任何爭戰的得勝祕訣是什麼?

在任何爭戰中及彼此相愛的基礎上─


彼此同心:我們合一的程度決定了我們行使神權柄的程度。耶穌吩咐我們同心合一地禱告,才可以「在地上所綑綁的,在天上也要綑綁,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參考馬太福音16:9)否則在自然界、物質界、人類界、靈界都無法爭戰,一個教會的弟兄姊妹與同工們同心合一就會興旺教會,一個城市的牧師們、長老們同心合一就可以得到城市。


彼此信賴:網絡建造起來打仗會很快速,最近臺灣教會動員順利是因為過去十年連結的結果,若不信任委身的教會與機構,他們也無法做事,所以在真愛中聯盟是得勝的保證。

請分享你由衷的感動。


不管是面對性別平等教育教材,還是同志運動,我覺得教會要先得著並活出神的真理與恩典;家庭要先經歷神帶來的生命更新;個人要在自己、家庭、職場上先經歷福音的大能,才可能向這個世界發聲,影響這個世界。


我們是出外去為主耶穌的福音作見證,而不是說大道理。求主幫助我們先經驗祂自己,才向世界宣講祂的真理。

【註】
1. 藉由易裝打扮、注射賀爾蒙,甚至變性手術等方法來反轉天生的性別角色者。2. 將性需求與情感需求分開來滿足的家庭。

「性別平等教育」到底教了什麼?

當臺灣的父母目送孩子走進校園時, 他們是否知道這些孩子學了些什麼?
請點擊觀看:性教慾(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PpIg2Oqq0)

真愛聯盟的訴求

1. 我們尊重且不歧視個人的性別傾向,但是反對在國中小教育階段中,加入多元情慾、多元家庭、多元婚姻的教材。

2. 立即停止發放現行不當的教師資源手冊教案、教材至全國中小學,停止辦理相關的研習活動,並重新編輯。

3. 重新編輯時,應以相當的篇幅納入「不同於性解放概念」的性別教育論述。性別教育專家不能只含括單一觀點者,應邀請家長、青少年兒童心理發展學者,以及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課程專家、擅長倫理議題的專業人士參與。

4. 至於解決性別歧視/霸凌、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刻板印象的現實問題,應更積極落實教導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與合宜的性教育,而非只是消極於教導性解放、安全性行為及同志教育。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已責成教育部重新討論「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綱與教材修訂,但在重修課綱與重編教材落實前,繼續推動連署,是一股持續表達訴求的催促力量。


請用行動關心下一代,上網連署http://tulv.tw/ (臺灣真愛聯盟官方網站)

本期國度社區推介延伸讀物

‧林敏雯(2009):「悍衛婚姻的基甸勇士」,《神國》,15: 62-66。
‧邱清萍(2009):「神分開的,人不可配合」,《神國》,16: 44-48。
‧楊韓甲華(2010):「還我家庭的榮美」,《神國》,19: 79-86。
‧廖美惠(2010):「恢復青春的榮耀」,《神國》,19: 72-75。
‧關啟文(2003):「婚姻定義:華人教會如何回應同性婚姻的挑戰」《真理報》http://www.truth-monthly.com/issue120/0309mt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