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一樹風華
【2011 KRC同學會‧寫作營師長勉勵】
每年春天,窗前山腳下的杏樹,總會開出一樹風華。常想自己幸運,寫《溪畔天問》(Pilgrim at Tinker Creek)一書的安妮‧迪勒(Annie Dillard),要到處去尋找一棵會「發光的樹」。我卻總在季節成熟,時候到了,就可默默欣賞這熠熠生輝的樹。
有沒有想過,若能活出像杏樹如此白得發亮的一樹風華,有多好?天地間那種從容展露,自在寧靜,而且會忠心、按時地開花結果,完全是因為樹有自己的生命循環和時間。
我們呢?是否也知自己在天地間的生命形態與時間?我們知道我們生命的藍圖是怎樣嗎?
比撒列︰會幕的藝術總監
畢德生曾提到影響他身為牧者身分的,有一位是藝術家,而且是鮮為人知的藝術家1。這讓人不禁生疑,因為身分是一種深層的自我認同。是在神裡面找出神對自己一生的心意和藍圖。
若說到對身分的影響,應該是牧者影響藝術家,屬靈的教導影響文化生活的呈現,怎麼會是藝術家影響牧者的身分呢?
這位深深影響畢德生的藝術家又是誰呢?他是已作古三千年的比撒列,出現在出埃及記的最後六章裡。
畢德生會注意到比撒列,是因為他初牧會時,牽涉到建堂和帶領一群新的會眾。因此他讀出埃及記,想從摩西身上學習怎麼作一名屬靈領袖,卻不意間「撞上」了比撒列,這一位向來不為人知、講臺上也從未成為屬靈領袖的藝術家。這裡面對我們從事文藝創作的基督徒而言,其實有著不尋常的內情和啟示。
在出埃及記裡,可以看到比撒列是負責建造以色列會幕的藝術指導。出埃及記三十一章2至5節:「看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我已經提他的名召他。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做各樣的工,能想出巧工,用金、銀、銅製造各物;又能刻寶石,可以鑲嵌,能雕刻木頭,能做各樣的工。」
退一步總覽整本出埃及記,一共四十章,前面三十四章有許多精彩的神蹟奇事發生,有許多拯救和啟示的重要故事可說。但自三十五章起,便進入比較靜態的狀況;摩西開始教導安息日的重要。後面六章則呈現如何敬拜,由比撒列主導設計和建造會幕,提供以色列人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來敬拜神,用以回溯自己神子民的身分。
畢德生發現摩西是主導以色列民建國初期的奠基,比撒列這個藝術總監,則是信仰生活延續和成熟的建築師。這反映在我們的屬靈文化裡,先有救恩,後有敬拜。我們生命是怎麼得救,又怎麼得造就,定義了我們神兒女的身分。但是如何向世間反覆述說我們得救的生命故事,揭露我們信仰的內涵,重新肯定我們的信仰身分,則是屬於生命的敬拜。這也是文學藝術用各樣材質或文字,豐富又有創意來「道成肉身」的領域。
你就是神在廿一世紀揀選的比撒列
如此說來,先知、祭司與藝術家,在神國建造裡扮演了同樣重要的身分。傳福音、建堂和建造屬靈生活和文化,也是同等必要。
比撒列也許沒有像摩西那樣帶領以色列子民過紅海的拯救經驗,也沒有從神那裡領受「十誡」來頒布,把律法條例仔細記錄教導。但是,比撒列卻把信仰生活裡的各樣細節,全在會幕的建造上一一實現了,而且按照上帝所指示的,極為榮耀、華美。不論是幔子的織工、布料、尺寸、顏色、繡花、鈕扣、金鉤、銅鉤、皂筴木柱子等,或是會幕裡所置放的約櫃、祭壇、金燈檯、陳設餅的桌、桌上擺設的盤、爵和瓶。或祭司穿的聖衣、內袍、外袍、冠冕、掛鈴鐺、鑲寶石的胸牌、雕刻書法所寫的「歸耶和華為聖」的牌子繫在冠冕上等……都有象徵意義,充分物質化、生活化,並具體而微地呈現出我們的信仰。
這一切,都在建造一個美麗神聖的環境,來幫助百姓每一天敬拜那看不見的上帝,回溯救贖的經歷,並具體呈現信仰生活的華美和尊貴。
原來藝術家在參與創造敬拜生活的角色,以及在屬靈傳統的建造和傳承上,是如此重要!我們的文字,在某些方面來說,就在為世人拉起天地線,在其中搭建一個敬拜的空間。用生活裡的各樣材質,打撈遍撒人間的恩典精華,為千年聖徒在天地間留下一些深刻的履痕。
我們在「時間」裡留下的語言,顯然不是律法教導,而是故事與各樣形象,是歷史長廊裡所掛的幾盞溫暖的燈,可以照亮陰森與蒼涼。我們的筆,就是我們行走江湖的足印,帶我們去到所有我們不在的地方,潑灑愛與盼望的信息。也是我們穿越龍潭虎穴的小舟,在人心深處,聲聲呼喚迷途的浪子。
我們的身分,就是神在廿一世紀裡揀選的比撒列。
再看經文中的比撒列,能用金銀銅等金屬,還有木頭、寶石等媒材製作各樣巧工。可以說是一個精通各樣材質藝術的巧工,多麼讓人羨慕!然而,他雖然是藝術總監,但所有會幕的原始創意卻來自於神。建造什麼樣的藍圖,使用什麼樣的材料,用什麼樣的技術,或輕或重,或淺或深,或簡或繁,全都來自神的靈充滿而創作。
比撒列所擁有的智慧、聰明和知識,也全是來自神。這說明了什麼呢?如果揀選的是神,神心目中對我們每一個人,也一定有一個類似「會幕」的藝術藍圖要我們完成。然後相關需要的恩賜才幹與智慧,神定會按照祂的心意賜予。最重要的,祂還會賜下聖靈來相助,完成祂所託付的「會幕」。
找到自己服事的「會幕」
然而,我們是否清楚自己的「會幕」是什麼呢?如果清楚,老實說創作裡所有對才華的焦慮,或自憐懷才不遇,便應該不存在了。若有,表示我們或者對自己的「會幕」理解得不對,要不就是對神沒有信心,要不就是沒有神的靈同在,你是哪一種呢?
畢德生曾在一次牧師大會裡分享,他原本想從事文學創作。但是寫過幾本不大成功的小說,就無疾而終。後來因為一個機會,他開始牧會。文學中的好問,以及作者的創意,皆讓他無法「有樣學樣」。宗派裡的規矩與牧會裡的官僚,一再刺激著他不甘心就這麼「混」下去。於是,他開始不斷尋求一個簡單的問題:「什麼是牧師?」
為了回答這問題,他開始撰寫《反璞歸真的牧養藝術》、《追尋呼召的探索之旅》、《建造生命的牧養真諦》等一連串談牧養的書,後來有了「牧者中的牧者」稱譽。連到了近八十歲時,所出的回憶錄書名都叫做《牧者》(The Pastor,2011,尚無中譯)。
在回憶錄中,他說:
「我現在不能想像不作牧師。遠在我有自知之明前,我就是一名牧師了,只是一直找不到一個名字。然而一旦名稱出現,所有看起來散亂的相關經驗和回憶,便漸漸成形了,匯集成為我漸成為的一個人,像找到一隻完美合手的手套─一個呼召,融合我所有生命的片段,成為一生的志業:牧師。」
對於畢德生來說,顯然「牧師」就是他的「會幕」,他的身分。但是他對牧養的貢獻,不只是稱職地成為一名牧師,還用文字寫出如此多用各種角度詮釋「牧師」職分的著作,更有多樣創意鮮活的解經文字,包括已售出幾百萬本的《信息版聖經》。影響的不只是牧師,還有千千萬萬在信仰裡追求更深刻的信徒。
「會幕」呀,要找到我們自己的「會幕」!同樣是文字,是寫創作小說,還是寫某種主題的書?是寫自己的文章,還是翻譯別人的文章?是寫書,還是寫書評?沒找到「會幕」前,可能也會像畢德生寫小說,寫得不怎麼樣,又無以為繼。一旦找到後,如此簡單的一個題目「牧師」,也可以豐富多樣地寫上一生。
找到「會幕」以後,若能信靠順服,神自會加添建此「會幕」所需的所有恩賜和才華。創作裡的許多焦慮,也自會被潔淨,所建造出的「會幕」,更會出乎意料之外,祝福許多我們想像不出的人。
盼我們每一位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會幕」,活出屬於個人一樹的風華,在天地間為主熠熠發光。
註
Eugene Peterson, The Pastor: How Artists Shape Pastoral Identity, Ed. By W. David Taylor, For the Beauty of the Church, (Bakers: Grand Rapids, MI 2010) p.89-94.
作者小檔案
莫非,十八歲由臺灣赴美,曾任加州休斯飛機公司電腦工程師六年,後專事寫作,現定居洛杉磯。著有散文《不小心,我撿到了天堂》,與小說《六個女人的畫像》、《殘顏》等書。是標準的書癡,生活在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