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期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異軍突起的家教會

【e世代教會模式之一】專訪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楊彰興醫師

本刊採訪小組:蘇文哲、沈琅、翁靜育

教會如何突破、蛻變,一直是有心服事的你我關心、思考的課題。三十多年來在紐約史德頓島(Staten Island)辛勤參與教會服事的楊彰興醫師(上圖),對教會的運作模式一直在做深刻省思。2004年,他毅然脫離傳統教會的窠臼,積極推動家庭教會,本刊特別專訪楊醫師分享其理念與做法。

每個禮拜日,我們去教堂做禮拜,一個教會少則幾十、多則幾千會眾一起崇拜並聆聽牧師講道,這大概是一般基督徒在信主後就連帶接受過來的模式。然而,在這個「天經地義」的模式中,一股股無形的張力卻成了束縛教會發展的網─


‧不少教會把大部分奉獻用在自己教會的租金、維修、建堂、神職人員及行政同工支薪的花費,所剩經費不足以宣教,傳福音的大使命要如何完成?


‧因著依靠會眾的奉獻,奉獻多的人發言往往更有份量,牧師、傳道人在牧會時不敢得罪會眾或長執會,教會運作產生了偏差。這樣的教會,神的真道要如何傳開?


‧因著對教會人數的盲目追求,有的牧者不滿被其他教會「偷羊」。這樣狹隘的利益觀不打破,教會與教會之間很難團結合作,神國怎麼會壯大?


‧因著一些職業的需要,有的醫生護士、餐飲業者必須在週日守在崗位,然而不去主日崇拜常被視為不敬虔,這樣的掙扎又有誰知道?難道在週間不可以敬拜主?


‧因著20%的人服事80%的人,牧長同工服事到身心崩潰、顧不上家庭的現象時有所聞,這難道就討神喜悅?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與現有的教會模式有多大關係?現有的教會模式該做哪些改變?未來的教會又要往哪裡走?

教會模式新探尋


我們不得不承認,好的傳統是一個國家與文化的珍貴遺產,它沈澱了先人智慧的結晶;同樣,基督教現有的教會傳統也是基督教的寶貴財富。根據文化學的研究,傳統可以被分為顯性與隱性兩部分。顯性傳統包括服飾、食物、儀式等外在表現;隱性傳統則指表面之下所蘊藏的理念、意義或價值觀。教會傳統也可分為顯性與隱性兩方面,即教會模式與其內涵。


缺了隱性傳統的內涵,顯性傳統則成了沒有意義的空架子;例如,在現有傳統教會的模式下,若忘記得人是為主贏得靈魂、使生命悔改,單單追求教會人數的壯大,那麼,人數再多都是空的。而許多真心委身的牧者服事了幾十年,教會仍然沒有起色,又該怎麼辦?顯性傳統若阻礙了福音的廣傳和教會的成長,或是過度堅持而造成教派之間互相抨擊、自以為義,則此模式的改變與未來走向必定成為一個亟待思索的課題。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開始了e世代教會模式的探尋和嘗試。來自紐約史德頓島的楊彰興醫師,便是這樣一位先行者。2004年,在聖靈的引導下,楊彰興醫師讀到《改變世界的家:邁向廿一世紀的教會新架構》,在這本書中,作者所提到的「家教會」模式讓楊醫師豁然開朗,在許多禱告、請教、尋索與服事省思中,決定將家教會的模式加以實踐。


家教會是以家庭為核心概念,聚會地點與時間都更為彈性的模式。楊醫師相信,不論是傳統教會或家教會,各種教會模式都有其存在必要。有鑒於美國家教會趨勢已風起雲湧,他很樂意拋磚引玉,分享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以下簡稱史德頓島家教會)的理念與落實。

1. 愛宴交流,肢體互通
聚會開始時間一般定在週間晚上七點半至八點,早來的人可參與十五分鐘會前禱告。之後立刻進行愛宴,肢體交通。因為用餐時間最輕鬆,有助於彼此敞開心,交流生活近況,也可藉此分享禱告蒙應允的見證,或請求代禱的需要。下班後直接來此共進晚餐,可節省時間不必回家煮飯;一家一菜,可節省預算;家長負責提供白飯、茶水或湯品,可節省精力減輕服事重擔。

2. 堅守聖餐,記念主恩
愛宴結束後,立刻進行聖餐儀式,由當天帶領的家長主持,每次聚會都守聖餐,這是家教會的特點之一。「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參考哥林多前書11:23-26)聖餐的設立是遵行主的吩咐,以提醒會眾記念主耶穌在十架上為我們受死,激勵大家更要活出主的樣式,在寶血的遮蓋下再次連結於主耶穌基督,生命更新而變化。

3. 聖靈感動,心靈誠實
八點半敬拜讚美,是聚會最重要的時間。敬拜是為了經歷神的同在,以心靈、誠實與敬畏的心來會見主。家教會的敬拜不限於特定樂器、形式或技巧,即使開放場地的家庭沒有樂器可伴奏,甚至沒有司琴同工也無妨。大家翻開詩歌本獨唱、點唱或齊唱,或站或坐皆可。重要的是在敬拜中遇見神,完全釋放地親近神,凡是被聖靈感動的人都可以分享神賜下的話語、啟示或生命亮光。


4. 彼此餵養,多元學習
信息時間,以大家商量選定的優良屬靈書籍、福音節目來進行分享、討論與自我省察。例如以「建立充滿愛的家庭」為主題,由各家分享家中現況,檢討自己過去一週有沒有落實神的教導?在親子關係、夫妻關係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楊醫師相信,家教會的多元學習更切合弟兄姊妹生命的需要,彼此餵養則可避免傳統教會由單一牧師主講,信息可能流於一言堂、偏頗或缺乏互動的弊病。有時候,他們也會從外地請來牧者、傳道人或事工領袖一起參與聚會,先敬拜神,主裡交通,再進行事工分享。最後是報告及彼此代禱,大家領受祝福,聚會於九點半至十點結束,歷時約兩個半小時。

5. 聯合敬拜,大型節慶
除了每週定期的聚會,還可以幾個家教會聯合起來,於感恩節、聖誕節舉辦大型福音節慶,邀請未信主的親友參加。聯合敬拜人數可小可大,大的話就到餐館去,預定容納一兩百人的場地。只要凝聚眾人的感動與共識,服事方式可以相當多元。

6. 探訪服事,福音出擊
此外,家教會還可以不定期展開福音出擊:或組成探訪服事,探視老人、關懷貧病或社區服務。由於家教會在週間聚會,許多在週末或週日舉辦的社區活動,如:乳癌防治健行,可以彈性參與,打破一般人覺得基督徒不參加公眾活動的印象,增加更多福音的觸角。


7. 信徒受洗,其樂融融

家教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結出福音的果子。感謝讚美主!今年剛過的復活節,有位姊妹在史德頓島家教會受洗了。這位姊妹的孩子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為母親禱告了十多年。母親因為家教會的溫馨與愛,聚會三次就在楊醫師與弟兄姊妹的見證下,受洗歸入主耶穌的名下。

家教會六大特點


相較於傳統教會,家教會的模式更容易執行,不虛耗資源,亦沒有資格與門檻的限制,可以歸納出下列六大特點:

1. 服事輕省樂無憂
相對於傳統教會20%的同工服事80%的會眾,家教會的模式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史德頓島家教會從五個家庭開始第一個家教會,當時有三家願意開放場地,由場地主人擔任家長,輪流帶領聚會。這樣的好處是減輕各家負擔,避免傳統教會因單一家庭服事過多或小組長負擔太大而無法享受主的同在。假使其中一家需要度個長假,聚會也不必因此停頓,可以換到其他開放的家庭,互相支援。


從一個家教會建立開始,弟兄姊妹皆被鼓勵參與服事,在服事中成長。因為聚會人數僅由幾個家庭組成,管理相對簡單;家教會以愛為基礎,弟兄姊妹彼此熟悉,生活與信仰結合。這樣下來,80%的人服事20%的人,服事壓力不致過大,每個人都很樂意服事,可避免傳統教會太多服事壓在少數人身上而服事到崩潰的情形。

2. 時間自由增殖快
家教會的存在目的,是為了隨時隨地、更自由地敬拜神!弟兄姊妹可根據彼此工作需要及行程安排,決定每週聚會時間。個人若需要臨時加班,亦可換到不同時間舉行的家教會。喜歡參加聚會或有心傳福音的基督徒也可參加兩三個家教會,相當有彈性。


人數方面,主耶穌說:「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18:20)按著聖經,只要兩個人以上就可以進行家教會。一般家庭空間最多容納八到十二人,史德頓島家教會的做法是每超過十四人,就分殖成兩個,再邀請新朋友來(不同家教會可自行商議適合人數)。從2004年至今,史德頓島家教會已增殖為四個,每個家教會狀況不同,其中一個還選定每週一上午十點,在大型購物中心的美食廣場聚會;幾對退休夫妻相約健行,再一起享用餐點並聚會敬拜神!


e世代生活節奏快,城鄉差距因網路大幅減少,世界地球村使眾人密切往來,像家一般溫馨的家教會更容易吸引慕道友前來。相較於傳統教會,家教會的增長和發展更快。當人數增長到一定程度,在原家長的帶領和培訓之下,一個新的家教會可以分出去,開始自己的聚會。家教會平時服事中的操練,可幫助每個人獨當一面,分殖時自然有適合的家長出任。這模式簡單易學,有心傳福音的人參加幾次後,也可展開家教會。這樣一分二、二分四地增殖下去,家教會可望成為21世紀傳福音的新利器。

3. 潛移默化暖人心
每次聚會提供場地的那個家庭,開放的不僅僅是家庭,更是整個生活方式。他們的家庭互動完全透明敞開,這樣真切的生活見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位弟兄姊妹。擔任家長的人完全出於自願,非靠投票決定。重要的是有心把家奉獻給神使用,使家成為神的祭壇,如此可避免傳統教會小組長由牧者選派,無心或過於忙碌而服事無以為繼的困境。


家教會從吃飯到信息討論,大家都能盡情分享,這種歸屬感讓每位成員樂意不斷前來,彌補了傳統教會因人多受冷落而流失的缺憾。有位在傳統教會服事十多年的同工,多年菸癮戒不掉。後來跟著太太來到家教會,在弟兄姊妹支持代禱下,終於說出心中重擔。這位弟兄受到鼓勵,決定完全不藉助尼古丁貼劑或藥物,單單倚靠神來戒菸,只要一有菸癮就立刻禱告,目前已超過三年都沒碰菸(一般公認六個月到兩年就算戒菸成功),而他能突破心防、勇敢面對自己的軟弱,正是家教會敞開、溫暖與愛的環境所致。


楊醫師還親自帶領過幾位離開教會很久的基督徒回到神的面前。有一對基督徒夫婦,先生因著過去在教會受傷的經驗,已經很久不去教會。如今卻受到家教會溫馨、親切的互動氣氛,現在常來聚會,也喜歡聚會。

4. 初代教會是鼻祖
傳統教會模式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然而,初代教會其實是家教會的鼻祖。教會歷史上,第一個禮拜堂乃於西元325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宣佈以基督教為國教以後,接收異教廟宇而成,目的是為了確保所有老百姓都走出家中聚會,開始上教會。


然而,並不是只有去到教會建築物的地點聚會,才算是上教會;最重要的是一群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願意奉主的名聚在一起,隨時隨地在生活中敬拜,在生活中傳福音,也就是在任何時間、地點、環境、人數都可以敬拜主,也都可以跟未信者接觸。這正是家教會所要突破並回歸初代教會的重要觀念!


5. 奉獻自由零開銷
家教會不存在教堂租金、維修、建堂、同工支薪等問題,奉獻方式也更自由。當然,不同的家教會對奉獻做法肯定略有差異,本文僅以史德頓島家教會為例。為了避免快速分殖後金錢流向的紛爭,減少家長的管理負擔,史德頓島家教會本身不收奉獻,從不設自己的銀行帳戶。他們藉由每一、兩個月舉行的聯合家長敬拜來呼籲奉獻,有計畫地鼓勵弟兄姊妹自行奉獻給更有需要的地方;算起來,只有極少部分用於家教會之內弟兄姊妹或慕道友的急難救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奉獻到家教會之外。


舉凡憑信心作主工、未領固定薪水的宣教士(如某位八十六高齡,仍殷勤宣教服事主的傳道人)、忠心事主的福音機構(如真愛家庭協會)、成效卓越的基督教文化媒體(如神國雜誌、好消息電臺)、急難救助、社會賑災、社區公益,甚至是自己過去主日崇拜的傳統教會等,皆可奉獻。弟兄姊妹也可以推薦合適單位,讓大家按著聖靈的感動奉獻。


至於奉獻收據,由於史德頓島家教會不收奉獻,自然沒有開立免稅收據的困擾與問題。家長推薦的那些福音或慈善機構多是合法經營的單位,會開立正式的免稅收據。不過楊醫師特別強調,若對方是異象高遠、使命堅定的機構或憑信心生活的傳道人,就算無法開立免稅收據,史德頓島家教會也不會因此消滅聖靈的感動而拒絕奉獻。

6. 決策迅速動員快

由於每家人數在十人上下,決策過程迅速也帶動了福音事工的效率。家教會廣納弟兄姊妹的意見,透過討論、傾聽與彼此順服來達成共識。舉例來說,一位擔任家長的姊妹電話中分享有負擔去探訪老人院,幾分鐘內,大家立刻召齊有相同感動的人,準備展開福音出擊。不像過去傳統教會的長執會,因為人數多必須執行多數決,討論冗長,長期下來服事者的時間、心力上耗費太多在次要事務上,反倒離大使命漸行漸遠。


家教會幾乎不必開同工會等行政會議,而是全力投入福音事工,可以透過每一、兩個月只限家長參與的家長聯合敬拜來進行各家現況交流,觀摩學習、主裡交通、分享討論、解決困難、呼籲奉獻與代禱。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消息一傳出,大家立刻自發奉獻,不到兩天,兩千多美元就透過福音機構轉送到災區。因為不需要經過傳統教會開會層層批示,家教會辦事效率往往更高。

家教會的領袖養成


讀者或許會問,在家教會迅速擴張以後,如何培養更多合格的家長,來適應家教會增長的需求?這些家長難道不需要上過神學院?


家教會的領袖養成觀,主要源自跟隨耶穌基督的榜樣。主耶穌呼召門徒:「來跟從我。」正是要我們從做中學。好牧者不一定是高學歷,也不一定非受過神學訓練不可。家教會的學習方式很多元,有心當家長的人不用刻意到神學院去修課,可以直接從服事中實地操練,從生活中向主學習。


根據2001年3月29日巴納民意調查顯示,美國超過40%以上的牧師沒上過神學院。暢銷書《活出美好》的作者約翰‧歐斯汀(Joel Osteen)牧師不是神學院出身;楊石林牧師沒有念神學院,卻成立了廿六間教會,皆為深感搶救靈魂的迫切之故。


「很多傳道人在神學院畢業後就被派到教會去了,他們只學到概念,卻缺乏真實的生活經驗。最好是先有工作經歷,帶職事奉,再進修神學裝備。」正如楊醫師多年的專業體會,「惟有親身經歷過病痛、體恤病人之苦,才懂得當更好的醫生,才了解病人最需要什麼幫助。現今醫學院也意識到,過去七年醫學專業知識的灌輸,不是訓練傑出醫師最有效的方式。最新的醫學教育,是讓醫學生從入學第一年就參與實習,從臨床實習中,往往學得更扎實。」


同樣的,神學生有社會上的歷練,才能真正體會民間疾苦;否則,給予弟兄姊妹的諮詢與建議將脫離現實。不可抹煞的是,每個念神學院的人都有心服事神,但要破除「服事神得具備神學院資格」的迷思;因為流於知識的傳授,很容易忽略生命的見證與榜樣。


以前,傳福音是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現在是把家教會這模式傳出去;真正有心傳福音的基督徒,很容易學會。家教會的服事操練對一般傳福音已綽綽有餘,其實,主耶穌根本不偏重學問好的專業人士,祂乃是看重我們跟著祂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做個好門徒,藉此把福音傳開來。


很多傳統教會的牧者也是蒙神呼召、感動而獻身,從實際的服事中透過退修會、佈道會、聖經講座等「在職訓練」來進深,不一定得接受幾年的神學教育或專門訓練才是最有效的牧會訓練。很多教會都遇過這個問題,為了符合所有聘任資格,反而找不到合適牧師,更何況現在連牧師都不夠了,神的大使命誰來接棒?


那麼,全職事奉的牧者在家教會中可不可能找到自己事奉的空間?支薪情形又是如何?


楊醫師強調,家教會異軍突起是順應e時代的趨勢而生,傳統教會仍會存在,兩者並不衝突。部分史德頓島家教會的弟兄姊妹還是會回到傳統教會去參加主日崇拜,主要是跟神國的大家庭團契,一起慶祝主耶穌復活或參與兒童主日學、敬拜團等,彼此服事。楊醫師也常在主日,前往孩子位於布魯克林的傳統教會參加敬拜。因此,牧者或傳道人並不會失去事奉的空間。


「至於現有傳道人,不妨支援當地的家教會,成為家教會的『宅配牧師』、『福音智庫』,因著自己的服事專長,當家教會有需要時,協助教導聖經、參與探訪、福音佈道、退修會訓練等。家教會特別強調沒有專任的牧師,牧者和傳道人可擔任顧問的角色,達到聯盟的作用。」


有幾位牧者和傳道人非常喜歡來史德頓島家教會,他們都是認同家教會的理念而來。但方式並不像傳統教會,單純藉由這些神職人員釋經講道並主導整個聚會。而是一起參與家教會的敬拜、禱告、信息分享,讓大家在主裡交流。當這些牧者面臨服事上的需要時,史德頓島家教會就發動弟兄姊妹奉獻支持,而不是提供他們固定薪水。

神國藍圖開新局


「傳統教會是星期天聚會,但是在家教會推廣增殖之後,因時間彈性、地點自由、適用於任何教派、教會文化等特點,期望每個基督徒一生中能至少成立一個家教會的經歷,可以很快看到全世界不僅是星期天,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有一群人、一群愛主的人在傳福音、在敬拜神。這是何等令人振奮的圖畫!」


這是楊醫師最深的願景。求神祝福各位為神國盡心竭力的牧者同工,在聖靈引導下決定是否採用這初代教會盛行的模式,盼此文引發您的反思和探索,為e世代神國藍圖開創新局面!

【楊彰興醫師由衷的感謝】
  感謝神的啟示與帶領,從2004年到現在,有許多牧者與傳道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給予彰興直接、間接的幫助:提供歷史、聖經等有關家教會的資料,加上鼓勵、建議、代禱、祝福與勸勉,使史德頓島家教會從無到有,每日成長。
  下列牧長、家人與弟兄姊妹常在我心中浮現,感謝不已:
范野聲傳道、楊永慶牧師、高俐理姊妹、楊石林牧師、蘇文安牧師、王國華夫婦、曾平凡牧師、陳仲輝牧師、張亞倫牧師、Pastor Adolf Pagliarulo、郭淵棐與劉永齡老師等。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史德頓島家教會的所有家人、弟兄姊妹,若沒有他們愛心、同心一起在生活中同享敬拜神的喜樂,這一切都將只是理論。

    如同神的挪亞方舟
家庭教會不只是從新約時代一直生存到君士坦丁大帝時代而已,我的歷史觀察也告訴我,基督的身體─教會─在黑暗時期能夠真正生存下來,也是因著家庭教會。會眾式教會中的家庭教會,就像是神的挪亞方舟,使團契一直沒有死亡,信心的火燄也得以持續燃燒。~《改變世界的家》64頁

聖經中的家庭教會
馬太福音10:13       「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
路加福音10:7         「你們要住在那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不要從這家搬到那家。」
使徒行傳16:32       「他們就把主的道講給他和他全家的人聽。」


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一個家庭聚會中
使徒行傳2:2           「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


基督徒定期在家裡聚會
使徒行傳2:46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提摩太前書3:15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改變世界的家》81至84頁,因篇幅有限,僅摘錄部分經文。

如解決缺乏領袖的問題
家庭教會是由長老所領導,而他們只是:比多半人年長,卻不一定真是上了年紀。長老不一定是具有講臺魅力或是學識淵博的老師。一般謙卑、可靠的父親或母親,就可以稱職地擔任這個職分。他們可能信主多年,擁有成熟的基督徒生命,通過人生的種種試煉……,並不是非要從神學院畢業,才可以執行宗教職分。這樣的領袖很容易找到、也很容易培養的。
~《改變世界的家》31頁

【參考資料】

‧《改變世界的家─邁向廿一世紀的教會新架構》(Houses that Change the World)渥夫根‧辛森(Wolfgang Simson),以琳,臺北,2001
‧“Why Home Churches are Filling Up”, Time Magazine, March 01,2006,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167737-3,00.html
‧“Search for the Right Church Ends at Home”,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29, 2001,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C05E2DC1E39F93AA15757C0A9679C8B63


受訪者小檔案

楊彰興醫師,出生於臺灣南投竹山鄉下,在傳統模式的教會長大,是第三代基督徒。家族中擔任教會傳道人及醫師的人數,三代加起來近六十人。於卅多年前來美學醫,是核子醫學及放射科醫師,長年致力於防癌協會的推動。定居於紐約史德頓島,曾歷任當地美國教會、臺英雙語教會的長老並主持建堂。幾十年的服事閱歷與省思,都使他愈來愈掙扎於傳統教會模式的局限,因而多方禱告,開始了這條尋索突破的道路。歡迎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或參與家教會的弟兄姊妹直接來信給楊醫師,電郵是: homechurch@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