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期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神恩澤僑胞,福音遍全歐

專訪基督教華僑佈道會COCM王光霞總幹事

三十年前,科羅拉多州一個小城市的教會,主日崇拜後,筆者信步至圖書館參觀。琳琅滿目的英文書中,赫然出現四個中文字《古木常青》,原來是王光霞姊妹蒙召到「基督教華僑佈道會」事奉主的見證集。閱畢深受激勵,期望有一天能親眼見到這位敬愛的屬靈前輩。想不到美夢成真!


去年底在費城郊區召開的「2004年華人差傳大會」,有機會代表本刊訪問在該會服事近四十年的總幹事王姊妹;雖然《古木常青》早已絕版,本文分享卻可算是該書「續集」,更是「現代的馬其頓呼聲」,讓我們從中得到激勵和提醒,向神回應,參與大使命事工!


歐洲宣教現況與挑戰


請簡單介紹基督教華僑佈道會(以下簡稱COCM)的事工。


王:COCM是一個不分宗派的差會,藉開荒佈道、建立教會、栽培訓練及文字工作,把基督的福音傳給在歐洲的華僑。歐洲 97 %的華人仍未接受福音,本會異象乃是「神恩澤僑胞,福音遍全歐」(Reaching the Chinese to reach Europe),1950年由已故王又得牧師創立,他也是倫敦中華基督教會的創建者。


現今在歐洲約有二百間華人教會、團契和查經班,當中很多是由COCM開荒佈道後成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差會的組織不斷擴大,海外委員會增至十個;工作範圍擴及東歐,現有同工約五十位,來自不同的國家,透過多元化的事工,向在歐洲的華人廣傳福音,對象包括本地華僑、華裔青少年、餐館業人士、留學生及中國大陸人士等。

英國和歐陸的華人福音工作是如何萌芽的?


王:我們先到華人比較多,但沒有華人教會的地方探訪。先認識當地的一兩個基督徒家庭,派短宣隊與他們配搭事奉;多次撒種有人信主後,再跟進、組織起來,訓練他們去傳福音,帶領查經聚會。起初成立團契,漸漸發展成主日崇拜,並鼓勵他們自己聘請傳道人,成立教會。使命達成後,我們的同工就轉移目標,到另一地方開荒佈道。


歐洲的華人,包括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大概有八成從事餐飲業。COCM自1969年起便開始了向餐飲業者傳福音的工作。談到這裡,一定要提到張堯勳牧師。他在1960年代末期開了兩間餐館,經過兩三年禱告尋求, 決定全時間傳道。第一年他就探訪了七百位餐飲業者,是第一位全時間的餐福牧師。1990年COCM成立了餐福團契,組織短宣隊特別向餐飲業者傳福音。他們礙於工作時間,無法在星期天參加主日崇拜,我們就鼓勵他們在週一或週二聚會崇拜。

▲王光霞夫婦與筆者(右)同攝於在費城近郊舉行的2004年華人差傳大會。

這些年來你們事奉的對象和方法有何改變?


王:歐洲的華人不少是長期定居的,但亦有很多會回到原居地或移居世界各地。由於華人的流動性,使COCM的工作顯得更急切、更有挑戰且更具策略意義。從1950至1970年代,我們工作的對象,主要來自香港和馬來西亞的留學生;他們信主後,動員他們參與開荒植堂的工作。以英國為例,1970年代我們在二十五個大城市設立了基督徒團契,藉學生向當地居民傳福音。


當地居民大多是餐飲業者,我們鼓勵留學生每週六在教會開辦中文班,教導他們的子女。平日由教員探望學生的家庭,建立關係,畢業典禮時再帶出福音;不少家長看到基督徒老師的愛心和關懷,深受感動,因而接受耶穌作救主。雖然學生流動性大,但當地居民信主後,便有了固定的教會成員。


1980年代,我們開始了下一代土生青年人的工作;而過去這十年,大陸留學生則成為我們的重點福音對象。

北美與歐洲的華人社區有何異同?


王:與歐洲的華人教會相比,北美華人教會的知識分子比例高很多。歐洲華人教會大多是基層人士:在英國,雖然新一代華裔逐漸成為專業人士,但70%的華人都與餐飲業有關;義大利有十多萬華人,但多數在工廠做製衣、皮革等工作,有些人積蓄稍夠,便自己開餐館或從事貿易。


至於法國、德國等也有華人知識分子,但都不及美國。尤其是東歐,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華人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他們大多在當地做小生意,小有成績後再開餐館。

未來十年,英國和歐洲大陸華人的宣教前景有何挑戰?當如何回應?


王:目前要面臨三個很重大的挑戰:


一、大陸留學生的牧養工作
過去幾年,從中國留歐的學人倍增。九一一後,美國收緊了學生簽證;據說每十個申請去美國讀書的人,有八個被拒簽。但申請去歐洲,特別是英德兩國學生,每十個人當中有八個是被批准的。所以單在英國,就有十多萬中國留學生,還有不少來這裡讀中學。這是我們的褔音族群,但合適的同工很欠缺。


二、下一代華裔的福音工作
後現代的歐洲道德敗壞,教會沒落,很多教堂被出賣,甚至改為清真寺。歐洲非常需要福音,既然神興起華人教會,我們就要負起普世宣教的使命。由於下一代歐洲華裔吸收了當地文化及語言,並且生根成長,理當協助他們向歐洲人還福音的債。


三、歐洲教牧同工的培訓工作
歐洲的傳道人不多,兩百多間華人教會只有三分之一有自己的傳道人,因此從1983年起,我們開設了神學延伸課程;1998年,得到香港建道神學院的支持,開辦聖經文憑課程,並在2003年正式定名為COCM聖經學院,設有一年證書、二年文憑和三年學士的課程等,盼望可以積極培訓當前急需的教牧同工。

四十年服事心路與見證


知道您在COCM事奉主已經近四十年,為何這事奉如此吸引您?


王:歐洲不是一個容易事奉的工場,我能持守崗位,是因為清楚知道這是神的呼召。我的父親是牧師,事奉神近五十年之久;當他去世前,我曾問他:「你作牧師很不容易,經歷過日本侵華、中國內戰重重苦難,為何仍能持守下去?」


父親的回答很簡單:「因為這是神的恩典和呼召。」


我是COCM創辦人王又得牧師的第一位長期同工,他去世前盼望我能接替,才由董事會委任我作總幹事。也感謝主,呼召同工從美國、香港、東南亞來這裡加入團隊,一起事奉。能得到他們的愛戴、支持與託付,是神的恩典。儘管遭遇種種困難、人事經濟的壓力、個性的軟弱,但每當安靜在神面前時,神的呼召便再次臨到。

誰是在事奉上對您影響最深的人,為什麼呢?


王:我生長在一個牧師家庭,父母親和大哥都對我有深刻的影響。到英國定居後,王又得牧師對我影響最深;他對神委身,願意付代價跟隨主,持守信仰,至死忠心。他去世後由我接替他的工作。


另一位對我影響很深的人,是前內地會海外基督使團的宣教士李亞農牧師(Arnold Lea),他的服事是我所敬佩、切盼效法的。李牧師自1970年退休後,到香港的神學院教了五年書,1975年完全退休後重返英國。我請他作我的個人顧問,把他豐富的宣教經驗、怎樣與同工配搭事奉、怎樣開展新工場等經驗與我分享。

回顧過去的事奉經歷,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王:我接了王牧師的棒子後,負起整個差會的工作,經濟壓力很大。1970年代大部分經濟的支持斷絕了,但我們要向好多位同工支付薪金。當時負責會計的英國弟兄對我說 :「恐怕這個月無法支付同工的生活費了。」我把實情告訴同工,並說如果他們要離開,我很諒解。想不到同工們說:「如果妳繼續事奉,我們也一同繼續下去;不管有沒有生活費,我們一起事奉神。」


他們的鼓勵和支持,給我很大的安慰,但壓力仍在身上。晚上不能睡覺,起來迫切禱告,期望第二天收到奉獻的支票,還是沒有。直到第三天,果真收到一封奉獻信函,放著一張大額的支票,足夠支付同工該月的生活費。信上說請我不要找出他是誰;兩年前他在一次聚會中聽我講道,決定要支持 COCM 的工作,但一直都沒有能力。現在有能力了,故寄上支票。


還有一次,我要去北歐芬蘭一教會分享。我手拿很重的行李箱,在赫爾辛基(Helsinki)機場趕坐下一班的飛機。看見電動樓梯很高,心又很急,只好用英文大叫:「Please help me!」幸而一位高大的芬蘭男人聽懂英文,跑來幫我拿行李。我爬上樓梯到達閘門時,已筋疲力竭。我大叫:「我要去瓦薩市。」機場服務員立刻用通話機,請機長暫延起飛。一位服務員帶我來到我的座位後,對我說:「妳一定是中國大使的夫人。」我立刻回答說:「不,我就是大使。」我的意思是「我是基督的大使」,但服務員不疑有他,立刻讓我順利上機。真是感謝主!

北美的華人教會和信徒可以如何支持你們?


王:北美的華人教會,蒙神恩惠,得天獨厚,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都更豐富。我們衷心呼籲北美的弟兄姊妹,與我們一起擴展神的國度。請在禱告中求問,神是否呼召您來歐洲服事祂,最低限度作短宣,幫助那邊的事工。


也許有北美的教牧同工、神學院畢業生,看見歐洲的需要,受神的感動,歡迎參與我們的工作,加入我們差會,作為北美華人教會差派的宣教士。我們很需要人力,歐洲有許多事奉的機會。


此外,禱告是一切事奉的基礎,請多為我們代禱。如果華人教會有差傳事工,也可以考慮把COCM放在差傳預算中,給我們一些經濟上的支持。過去我們收入不足,每年有赤字;2004年就有十多萬英磅的赤字。我們有近五十位同工,北美華人教會可以認領一位我們的同工,為他們禱告,並在經濟上奉獻支持。


COCM的互聯網:www.cocm.org.uk.
電郵地址:cocm@ cocm.org.uk.

COCM 目標與各項事工

1. 向歐洲華人傳揚主耶穌基督的福音。
2. 建立培植能自立的歐洲華人團契或教會。
3. 鼓勵歐洲華人團契或教會密切聯繫,相助合作。
4. 連結歐洲當地福音派教會、組織或機構。
5. 協助華人基督徒裝備自己,在當地事奉神。


開荒佈道、建立教會 第二代華裔事工
餐館事工      活水書室
推廣祈禱事工    學生事工
國語事工      宣教實習
栽培訓練      期刊發行

COCM聖經學院


作者小檔案

余國亮,廣州出生,香港長大。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目前於美國太空總署從事研究。文章常刊在《飛揚》雜誌,近作為與高俐理合譯、飛鷹出版的《教會大地震》;與文字營師生合著、天恩出版的《晨曦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