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解讀ABC
【影像詮釋】系列2
▲法國穴畫。(圖片來源: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39332438)
▲藝術家以新鮮角度呈現所體驗的世界,圖為梵谷的太陽花和歐姬芙的紅罌粟。
(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4pW9JCGBBnu9s6297)
所謂「視覺藝術」,涵蓋繪畫、雕塑、攝影;大型藝術佈置、拼貼;公共空間藝術、街頭壁畫藝術;電影、電視等,種類繁多,很有得看。在閱讀或詮釋眾多的視覺藝術種類時,可以先掌握一些共同基本觀念。
藝術家再現世界的表述
在視覺文化中有個名詞—「再現」,意指用影像重新了解、描述和定義這個世界。
再現,不只是寫真或模擬,把事物的原貌老老實實地反映;而是在再現的過程中,也帶有創作者的詮釋。就像回憶書寫,雖是描寫過去,其中也一定有重新解讀和建構意義的成分。
譬如說從法國穴畫、中東石板、古埃及墳墓到中國國畫,全都是藝術家對這個世界的觀感和表述。在表述中,創作者會想要重新表現這個世界,也重新創造這個世界;用各樣創新和創意的手法,再現這個世界。
也因此,無論是梵谷的太陽花、莫內的池中蓮花、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的花,還有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潑灑畫,都在嘗試讓我們經歷這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用我們從未想過、見過的新鮮角度來體驗。
因此觀賞,和讀文字的最大不同,就是觀看者不要急著進入解碼和分析,而要先問:觀看後有甚麼感覺?是喚醒你對於美感的讚歎?還是挑戰你熟知的美感,讓你覺得:這是甚麼鬼東西?
然後,我們可以留心於畫中呈現的不同元素組合。好比達文西的〈最後晚餐〉,整幅畫呈現的不是凍結的一瞬間,而是門徒正在進行對話、有所互動的一刻。從畫中可見到每個門徒好像都在問:「那要背叛耶穌的,是我嗎?」
再瀏覽整幅畫的布局,是否有對比和平衡?左邊門徒和右邊門徒的擺放,與後面兩面牆的牆柱配搭,皆有其次序。耶穌又是怎樣被放在桌子的中央,也就是畫面中心。他的頭上沒有其他耶穌畫像的光環,但是從後面窗戶透進來的光達到了同樣效果,強調耶穌身為人的部分,卻是個會發光的人。這賦予耶穌和門徒不一樣的視覺感。
然後注意一下耶穌的衣著,紅袍搭配藍袍,賦予耶穌榮耀和權能的威儀感。祂的眼神低垂,和眾門徒的驚訝不安,形成一個對比。祂的左手伸向麵包和酒,似要建立聖餐的儀式;另外一隻手則看似在祝福。這是達文西對基督的詮釋─一個醫治者和祝福者。
還有很多畫中的細節可以咀嚼。例如背叛者是哪一位?背對著觀看者有沒有特別意義?彼得手上的刀,是否象徵後來在客西馬尼園中會用到?多馬往上伸的手指,很可能是後來戳向主耶穌傷口的那一隻等。這是達文西「再現」主耶穌故事的一幕。
▲細看〈最後晚餐〉,這幅畫帶出甚麼感覺?咀嚼其中不同元素,達文西如何「再現」主耶穌故事的一幕?
掌握脈絡訊息(contextual information)
有一點需要了解,就是每一件視覺藝術品,都不只是藝術家個人的創作,也是他生存時代的文化產物。
舉例來說,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因為天主教主導整個歐洲文化,繪畫的主題是以聖經故事和信仰為主。浪漫主義時期,則出現巨大、黑暗、沉思、喧囂的繪畫,傾向於模仿「浪漫」特徵。同樣特色也進入當代的建築和文學。就像洞穴畫描繪的是當時的打獵捕魚、取暖和祭祀一樣,充分反映當時的文化背景。
在藝術裡,也有個名詞叫「模仿」(Mimesis),好像風景畫是大自然的再現。當然也有人說立體派或超現實主義─畢卡索之類的畫家,畫得作品讓人看不懂,好像脫離了模仿世界。但從創作者的眼中望出去的20世紀初,可能就是混亂、失序、暴力、疏離和碎片化。畫作很可能就在反映那個破碎的世界。
因此在解讀視覺藝術的時候,我們需要擁有一點關於畫家的知識,包括他們畫作的流派:寫實、浪漫、古典風格、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等。還有不同地域:歐洲、東方、非洲等。若能對不同地域、流派畫作的特色,都稍有些涉獵,就像前往哪個地方旅行前,先認識當地的風土民情。而若能掌握一點不同流派的畫畫技巧或者媒體創作技巧,才可能挖到最多寶貝,也才有對話的能力。
再造和科技改變了觀看方式
在視覺藝術批判上,文化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所寫的《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是經典作品,提到許多對影像突破性的反思觀點。
其中提到女人在現代廣告中所擺的誘惑姿勢和扮演角色,是對文藝復興或啟蒙時代繪畫的再造,也都是男性藝術家希望的「理想」女性。1 因此大部分是裸體畫,擺出很多不自然和不舒服的姿勢,眼神且經常直視觀賞者(當時認為是男性)。
這些女性模特兒和神話人物,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代表女性刻板印象的姿態:安詳的母親(聖母馬利亞)、百無禁忌的秘書(女伶、國王的情婦)、完美的女主人(「觀看者─擁有者」的妻子)、性感尤物(維納斯、飽受驚嚇的半裸仙女)等。好像廣告全倚賴油畫的視覺語言,也是油畫藝術傳統的迴光返照。
另外一個觀察涉及到,當一件藝術品被一遍又一遍地複製時,會發生甚麼樣的作用?例如把蒙娜麗莎(Mona Lisa)印在T恤上;把梵谷的畫作放在咖啡杯上;製作愛德華德‧孟克(Edvard Munch)的〈吶喊〉巨大放大玩偶;能夠在美國的每個住宅大廳掛上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吻〉(The Kiss)的海報。這些進入生活,被普及化的使用方式,會如何改變藝術的意義?
還有著名的〈美國哥特式〉(American Gothic,Grant Wood,1930)這幅畫,可能很多人沒看過真品,但網路上俯拾皆是。這種過度曝光效果,會怎樣影響我們去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欣賞原作的感受?
原本經典畫作的特殊性和惟一性,是否會因過度複製而受破壞?因為原畫還有一種產生自特定時空,產生自某個地方的時代意義。現在被大量生產,多少會改變大眾對畫的回應,也把高級藝術降低為大眾藝術,很多人是從明信片或卡片上接觸到這些經典藝術作品。
柏格認為大量複製視覺藝術品,會削減原作品的力量。尤其在數位時代,大量複製,還會變更改造藝術的形像。文學及文化理論學者米歇德塞圖(Michel de Certeau)說這叫文本盜獵(Textual Poaching,或譯文本侵入)和文化挪用。2
▲網路上俯拾皆是的〈美國哥特式〉這幅畫,過度曝光的結果,會怎樣影響欣賞原作的感受?
他形容這有點像盜獵者租了一間公寓,占據某個文本,然後在其中放進自己的家具和擺設。很多流行文化觀看者可以自行占據那個文本,藉此創造新的文化產品來回應,也把這文本變成自己的文本。
譬如許多粉絲會根據特定影集節目或影像作品,重新剪輯、製作出新的作品。網路上也有越來越多觀看者/消費者會取用廣告、流行文化和新聞媒體的影像─配上新文本,也改變了其意義。
還有的,透過新的情慾角度,重新解讀原來連續劇或網路小說中的角色關係。這些都是「盜獵」的具體象徵,根據原始文本創造新的劇情,並賦予新的意義。
曾經有學生和我反應過,中國大陸喜歡改寫日本漫畫或動漫,也可以改寫真人影視劇,叫做「同人文」。也有身為網路小說作者的學生向我提過,他們常會改寫網路小說,把自己帶入角色來發展不同的情節,都屬於文本盜獵。
疫情時,大家宅家無事,名畫角色扮演(cosplay)大為流行,都是業餘人士出於好玩性質,用擺姿拍攝再創造名畫的影像。然後透過社交網站廣為傳播,與朋友分享。重要的是,再創造都是用個人影像來代替名畫中的角色。
然而經典作品的文本盜獵,很多會成為拙劣的模仿。以〈美國哥特式〉為例,各色稀奇古怪的複製仿造,在看過這些後,你還會想看原版嗎?所以要思考的問題是:藝術是否在乎是真品?藝術的價值因真品更多,還是更少?
有點可以確定的,一個影像大眾化地存在,一定會影響我們怎樣想、怎樣看這幅作品─無論是更好,還是更壞。
以下為視覺藝術欣賞入門提點:
1)創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是甚麼?
2)他用甚麼技巧傳達主題?
3)影像中的人物有何特色?甚麼種族、性別、社會階層?像你嗎?為甚麼?
4)這是甚麼時代和地理背景的畫?
5)影像中的主要衝突在哪裡?關係到甚麼問題?
6)你喜歡這個作品嗎?為甚麼?
註:
1.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164-165 頁。
2. 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觀看的實踐》(Practices of Looking,臺北,臉譜出版社,2013),94頁。
莫非,資深作家。現為「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專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著作《在永世裡拋擲一個身影》一書獲2012 年湯清文藝獎。另有散文曾獲臺灣「聯合報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等。小說曾獲大陸「冰心文學獎」、臺灣「宗教文學獎」等。著有文字事奉系列《你的故事,你的傳承》、《天國的影響,上帝的時間》等。一生的夢就是看到基督徒「全民閱讀」和「全民書寫」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