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誰來述說我的故事?

照片提供/潘曉玫

但願中華故事在美國文壇如旭日東昇,氣勢磅礡一幕幕上演,牽引其他族裔走進華人世界。

科學家焦急尋找販售怪獸藥材的地下中藥行,疾步穿過店鋪林立的老舊騎樓,「周寶堂」、「南北樓」、「鍋味粉麵」等大小霓虹招牌,看得人眼花撩亂。「砰—!砰—!」大怪獸沉重的腳步聲自遠處震動街道,香港巷弄裡,小水窪激起一圈圈漣漪。「砰—!砰—!」腳步聲逐漸接近,高高掛著的紅燈籠激烈搖晃,躲在地下避難所的東方面孔全部摒住氣息!(電影《環太平洋》,Pacific Rim,2013)

▲電影《環太平洋》加入中國元素。

鏡裡中華


近年來,許多好萊塢動作大片紛紛染上中華風:國際特務在上海巷弄中追逐、西塘月色下傳情(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第三集,Mission Impossible III,2006);藍色皮膚的納美人駕著飛天異禽,如夢似幻,翱翔於山林雲霧飄緲間,美景取自黃山與張家界(電影《阿凡達》,Avatar,2009);變形金剛在北京總部由「中國製造」,正反雙方大戰於青山古寺(電影《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2014);年輕女孩在臺北101高樓下遭劫持,意外獲得超能力(電影《露西》,Lucy,2014)。


中國崛起,不僅好萊塢將鏡頭深入中華,華人新聞也日益受重視。但新聞報導向來負面居多,中外皆然:環境汙染、間諜駭客、仿冒商品、黑心食品、香港示威、兩岸關係緊張;SNG車實況連線,海外華人媒體採訪移民文件造假、月子中心違法、富二代名車鬧事、中國豪客飆高美國房產、亞裔學生在大學擠掉其他種族名額。


中華文化號稱五千年悠久歷史,華人也自1850年前後開始移民美國,但美國主流對華人印象究竟如何?華裔除了是優秀學生、模範員工、引進功夫、分享美食,究竟對美國主流社會有何貢獻?又造成什麼影響?除了電影鏡頭、新聞報導,還有什麼方法能讓美國主流社會更加了解華人與中華文化?

▲賽珍珠所著的《大地》與林語堂的《京華煙雲》皆刻劃中國社會因戰亂動盪不安,也描述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百般壓抑。

故土故國


多年以來,許多華裔作者在美國文壇默默耕耘,不僅深入介紹中華文化,更揭開華人內心世界,引起跨族裔的讀者共鳴。


1931年,美籍宣教士之女賽珍珠(Pearl S. Buck)完成小說《大地》(The Good Earth),以淳樸厚實的筆風,述說農村夫婦王龍與阿蘭的一生。王龍與阿蘭珍愛土地,在饑荒、動亂中生兒育女,辛勤耕耘,累積財富,漸漸成為大地主。賽珍珠自襁褓時期就在中國長大,是第一位以小農視野、貼近中國土地脈搏寫作的西方作家,她也因本書贏得普立茲獎及諾貝爾文學獎。


1939年,林語堂經賽珍珠鼓勵,持續以英文創作小說《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由賽珍珠夫婦成立的出版社發行,描述三個北京家庭數十年間歷經戰亂、顛沛流離的過程。林語堂以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可惜事隔多年,《京華煙雲》在現今美國主流社會已不聞名。


同樣生於十九世紀末,賽珍珠出自白人家庭,卻擁有豐富的中國經驗;林語堂旅美多年,能觀照中西觀點。兩位作者年紀相近,均在傳道人家庭中成長,多年為友,彼此鼓勵,源源不絕地自中華文化中尋找題材,著作等身。當時通訊不發達,他們的作品分別成為美國庶民一窺神祕中國的重要管道。《大地》、《京華煙雲》刻劃中國社會的動盪不安,也描述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百般壓抑,納妾、纏足、賤賣女兒等,使美國同情二戰時期的中國,更同情中國婦女。

▲2014年由總統歐巴馬手中接下「美國國家藝術獎」的《女勇士》作者湯婷婷。

母親的魂


1976年,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發表小說《女勇士—鬼影幢幢下的少女回憶》(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描述一位華裔少女站在家族回憶、中華歷史、傳奇故事與當代美國的交匯點,如女戰士般勇敢突破傳統與歧視等刻板印象的障礙。湯婷婷是華裔移民第二代在文壇創作的先驅,2014年由總統歐巴馬手中接下「美國國家藝術獎」,可謂實至名歸。

▲《女勇士》與《喜福會》不約而同討論母親與女兒間的愛恨情仇。


1989年,譚恩美(Amy Tan)創作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奠定她在美國文壇的地位。《喜福會》探討四對母女因時代創傷、文化隔閡造成的誤解與傷害,也討論女兒們怎樣在美國社會中尋求認同,嘗試理解母親,走入母親的內心世界。與湯婷婷相似,譚恩美也是華裔第二代知名作家。《喜福會》充滿了戲劇張力,拍攝為電影後,譚恩美後來居上,比湯婷婷更更負盛名。


湯婷婷、譚恩美的父母在廿世紀中期移民美國,她們同為華裔移民第二代,均嫁入非亞裔家庭;她們親身經歷文化衝擊,能以西方的眼光與流暢的英文,深刻描繪身處兩種世界的對比。戰亂與壓抑女性的鬼魂隨著母親進入美國,深深折磨在種族歧視及不同文化下成長的女兒。


《女勇士》與《喜福會》不約而同探討華裔母親與女兒之間的愛恨情仇:女兒既愛母親,又恨那過時而格格不入的教養方式,在兩種文化與語言中尋求認同,試圖與母親和解,邁向自己的人生。譚恩美官網記載對她影響最大的,是父親的靈與母親的中國魂(The Holy Ghost of my father and the Chinese ghosts of my mother),這與《女勇士》副標題所謂的「鬼影幢幢下的少女回憶」不謀而合,兩位作者極欲掙脫的「魂」,正是那原生家庭、歷史文化所帶來的傷害。

▲《百年金山:我的美籍華人家族奮鬥史》詳盡描述華人勞工移民美國的辛酸血淚。

破繭而出


1995年,鄺麗莎(Lisa See)發表小說《百年金山:我的美籍華人家族奮鬥史》(On Gold Mountain: The One-Hundred-Year Odyssey of My Chinese-American Family)。這位僅有八分之一華裔血統的美國作家,詳盡考察家族與華人勞工移民歷史,以小說家的手法,敘述曾祖父鄺泗白手起家的艱辛,在飽受歧視及不公平待遇下創業,娶得白人妻子,一圓美國夢。

▲《虎媽戰歌》成書之際正當多元主義抬頭,華人文化和華語是入時的,作者充滿自信地介紹中式教育種種優點。


2011年,蔡美兒(Amy Chua)撰寫《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中式教育優劣頓時成為國際話題,支持與反對者各持己見。身為華裔第二代暨猶太媳婦,蔡美兒以中式教育為榮,企圖沿用相同的方法教育一對女兒。

▲2013年出版的《初來乍到》一書中,黃頤銘以華人罕見的喜劇手法,呈現華裔學子遭遇的文化衝擊。


2013年,黃頤銘(Eddie Huang)的作品《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 A Memoir),以華人罕見的喜劇手法,呈現華裔學子遭遇的文化衝擊。這位父母來自臺灣的華裔移民第二代樂觀開朗,不僅擁有成功的臺式餐館、主持美食節目,首次出版書籍,美國廣播公司(ABC)甚至購買版權,拍攝成第一個華裔喜劇節目。


這幾位作者的年紀、背景差距雖大,卻同樣以中華文化為榮,自信能以華人特殊的經驗與智慧來豐富美國文化。鄺麗莎完全是白人長相,不會中文,但始終書寫華人故事,在中國及華裔移民史中尋找題材。她近年幾部小說:《雪花與祕扇》(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2006)以《湖南女書》作為骨幹;《牡丹還魂記》(Peony in Love,2008)受《牡丹亭》一劇啟發;《中國娃娃》(China Dolls,2014)則描寫在舊金山夜總會討生活的華裔女子,創作靈感源源不絕。


《虎媽戰歌》成書之際正當多元主義抬頭,中國勢力崛起,第一代移民母親所代表的華人文化是入時的、華語是值得驕傲的。同樣論及母女關係,作者一改《女勇士》、《喜福會》等負面多於正面、悲傷多於歡樂、懷疑多於肯定的聲調,充滿自信地介紹中式教育的種種優點,認為培養頂尖人才唯有如此。


屬於千禧世代的作者黃頤銘,善用網路、熟悉媒體,接受過律師訓練的他卻勇於追求自我,在紐約開餐廳介紹臺灣美食。他沒有被歧視壓垮,可以健康地自我解嘲,在傳統沉重、嚴肅的華裔作品中,令人眼睛一亮。

不再沉默


2014年10月,《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以亞裔基督徒為題,作了《不再沉默》的一系列報導,認為「雖然亞裔在美國社會逐漸抬頭,但在福音派教會中仍屬弱勢,亞裔人士極少能在大會中擔任主要講員、贏得媒體注目,甚至成為基督教暢銷書作家。」

▲身為華裔移民第二代,陳恩藩牧師既是《瘋狂愛上神》等暢銷書作家,也是廣受愛戴的知名風趣講員。文化不是他的重點,神才是。


不過,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就是例外。身為華裔移民第二代的他,既是《瘋狂愛上神》(Crazy Love,2008,臺灣中國主日學協會)、《被遺忘的神》(Forgotten God,2009,臺灣中國主日學協會)、《破解地獄》(Erasing Hell,2011,香港浸信會出版社)等暢銷書作家,也是廣受愛戴的知名風趣講員。文化不是他的重點,神才是。


《今日基督教》同時指出,「亞裔基督徒正因為雙重文化的背景,具有特別的恩賜,可以接觸傳統教會接觸不到的群體。」陳恩藩牧師講道及寫作的重點從來不在移民或文化,但我們不妨設想,他是否因為文化衝擊,可以對信仰再三反思,提出主流牧師難以見到的盲點?是否因為經歷過歧視排擠,更能感同身受,特別體恤弱勢群體的需要?


一些美國亞裔基督徒曾在2013年聯署一封〈給福音派教會的公開信〉(An Open Letter to the Evangelical Church),呼籲美國福音派教會不要集體忽視,甚或無意中歧視亞裔會眾,信中也列舉幾項教會領袖或基督教出版社的不當之舉,而遭列名的個人或機構,也紛紛撤回書刊或公開道歉。這顯示教會群體的良性互動,以白種人盎格魯文化為主流的福音派教會,正虛心聆聽亞裔弟兄姊妹的心聲。

我的故事


後現代社會中,最廣為大眾接受的傳播媒介就是故事了,就連傳遞知識也不例外:學齡前幼兒跟著卡通人物凱蘭,在溫馨的劇情裡學中文(Ni Hao, Kai-Lan);為了挽回讀經人口,Zondervan出版社發行《故事聖經》(The Story,2011),把聖經改寫為前後連貫、一氣呵成的小說,成為近年廣受歡迎的主日學教材。這個時代彷彿回到遠古以前、圍繞著營火聽長輩說故事的年代,誰說得好,誰就能吸引眾人的眼光。


聖經本身就是許多屬靈偉人因自身經驗及神聖啟示,以各種聲調與「樂器」所譜成的一首華麗交響曲,少了任何一位作者,我們對神的認識就難以透徹。綜觀新舊約,不難發現一位又一位的屬靈偉人,對聽眾再三重述自己的見證,以及神在以色列中的作為。以故事述說神,本是基督信仰傳統。


教條令人食之無味,理論令人如坐針氈,在後現代社會尤其如此。華人基督徒能否按著信仰傳承,述說自己與家族的故事,數算生命中的恩典?我們能否創作精彩的故事,吸引下一代及其他族裔的眼光,讓他們迫不及待認識豐美的華人歷史文化,一聲聲叩問:「然後呢?」

穿鏡而入


《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記》(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中,愛麗絲告訴小貓咪:「要是你把咱們房門開大點,就會看到鏡子房間的通道。那條通道看起來跟咱們的一模一樣,可是,你要知道,再過去一點兒就完全不一樣了。」愛麗絲後來真的穿鏡探險,發現鏡子裡的天地是她完全無法想像的,跟原本熟悉的房間相比,除了擺設以外,沒有一樣相同。


當其他族裔好奇地從華裔小說作品的鏡子觀望,他們眼見的,跟華人真實世界究竟有幾分相似?當以盎格魯文化為主流的美國福音派教會敞開心聆聽時,誰來述說我們的故事?許多作家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以自己獨一的語調、獨特的視野,勇敢道出華人故事。他們誠心誠意、大聲疾呼,不畏批評,勇於引導話題,在主流社會爭取發言權,使福音事工有所進展。


當其他族裔在鏡子外觀望,你是否願意攜著他們的手,進入鏡中一窺究竟?但願華裔更受美國主流重視,在這多元的社會裡,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願中華故事在美國文壇如旭日東昇,氣勢磅礡一幕幕上演,牽引其他族裔走進華人世界,紛紛讚歎(套用《變形金剛》的流行話):「你們真有深度!」(You are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作者小檔案
潘曉玫,MBA,會計師,內部稽核師,電腦稽核師。曾經跟著工作遊世界,現居加州,於能源產業任職,規劃傳統及再生能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