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神聖的空間
在自然中與神相遇 【屏鏡中的關係】
站在永恆的聖者面前,人就會有所改變。
─傅士德
▲在自然中與神相遇。
有一些人,近距相處,讓人如沐春風,不知不覺受其感染,言談舉止間便也有了春風的氣息,可謂近朱者赤,近芝蘭者香。
這是神希望人親近祂的一個原因。摩西在西奈山與耶和華共處40晝夜,下山來臉上發光(參考出埃及記34:28-35),那是由人的身上折射出神的榮光。多年前,我曾在一個小組聚會中偶遇一位無名宣教士,初見之下甚是驚訝,好像她的全身散發著微妙而神聖的柔和輝光,讓我驚歎人的精神可以如此「美貌」。
這樣的體驗似乎有些神秘,也並不常見。摩西常常與神同行,但聖經只在一處提到他進入神的同在後,臉上發光。不過,當人靠近神,神的光就會照在他/她的心上,由心及行,由裡及外,人的生命就有了另一種可見、可喜的變化,如傅士德所言:「站在永恆的聖者面前,人就會有所改變。」
聖者無所不在、無限豐富的特性,讓人站在祂的面前有了很多方式。每一種性情的人,都有最恰如其分的途徑靠近祂;而「自然」之途,跨越人的性情,能將不同的人都帶至祂的面前。
▲聖伯爾納鐸(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說:「你在樹林裡面找到的東西會比書籍裡面多。」
自然的神聖特性
慈愛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先精心預備孩子生活的環境和家園。這正是神造人之前所做的。祂為人預備了自然與萬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祂神聖的愛與智慧滲透於天地之間。這是為甚麼人進入自然時,無論認不認識神,都會得到沁潤和啟發。自然,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因為出於聖者、富含聖愛與智慧而具有神聖的特性。
因此,自然科學─當人的智慧窺見神的定律時的發現─可以不斷發展;人文之花─得到自然啟發的靈思斷想─也不斷盛開。無數王羲之們「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而「游目暢懷」;無數善悟者也借景抒情、藉物說理,得到人生的觀照,如周敦頤說自己「獨愛蓮」,因見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花之君子者」;而臨摹自然的各樣藝術更是無需多言。
對於化育在自然中的神聖之愛與智慧,有不少耳聰目明者能確切心領神會,如聖伯爾納鐸(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他說:「我在樹林和原野學到了神聖的科學知識和聖經的道理」;看到「恩典之河不能往山上流,不能流上驕傲之人心中陡峭的懸崖」;體會到「你不能從大師那裡學到的東西,藤蔓和樹木會教給你」,「你在樹林裡面找到的東西會比書籍裡面多。」
當滿腹經綸容易讓人仰鼻傲世,包括靈性方面更隱蔽的自驕,親近自然的伯爾納鐸避免知識的陷阱和靈性的自驕,發出肺腑之言:人的「三樣最重要的美德是:謙卑,謙卑,以及謙卑。」
保羅說,自然是造物主永能與神性的彰顯(參考羅馬書1:20)。心中有神的人,當進入自然這一神為人預備的神聖空間,會更敏覺於神的臨在與啟示,所以神學家馬丁路德「在春天的每一片樹葉上」,都看到「主對復活的應許」。
自然作為上帝的親手傑作,其大美往往讓人屏住呼吸,頓生崇敬。以上帝之愛為力量源泉的作家、詩人安潔羅(Maya Angelou)感歎:「生命不在於你呼吸的次數,而在於有多少讓你屏住呼吸的時刻。」因為奇妙的自然而看到偉大的神,就是這樣讓人屏息的時刻。即使不完全認識神的人,也會因為自然的神聖特性而靠近祂,如理性的哲學家康德,因為「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而心生敬畏,推論出上帝的存在。
雲中祂寄錦書來
時至今日,人的世界日趨胖大和複雜,科技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在為人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極大的隔絕:人與自然的隔絕,人與自己的隔絕─眼睛因為外在人為之物的豐雜多樣而繚亂,失去了凝視內心的時間和能力。加之人對神的遠離,自然對人來說最重要的價值─作為與神聖者相遇的神聖空間,也越來越失落了。無數人即便到了自然中,也往往只是匆匆「一遊」,局限於短暫、膚淺的眼目之娛,許多在以某種方式「秀」過之後就煙消雲散。
而面對神聖,人不能匆忙;深度的聯結也需要在相遇時的專注和意願,哪怕短暫。
以前特工人員用隱形墨水傳遞消息,接消息的人要用特製藥水才能讀出畫後之畫、字間之字。靈魂的啟蒙即詩人大衛所說靈魂的「甦醒」(參考詩篇23:3)─看到神的存在和生命的真相。許多生命的轉折點,都因為某一時刻靈魂被聖者觸及,如電光火石頓然照耀,剎那洞明,世界不再一樣。
記得當我意識到自己真有靈魂,意識到「靈魂」不只是一種生命的詩意表達,而是有個神聖的來處時,就彷彿被授予奇妙的顯影液,獲得了全新的眼光。於是進入自然時,發現天地顯示出它令人驚歎的「真顏」,能看見隱形墨水所繪就的絕世畫卷,看到山水後面的別有洞天。於是光陰流轉間,畫面更鮮活了,整個大地生機煥發,閃爍著奇妙而剔透的天光,難以言喻。
更重要的是,「甦醒」讓人看見山水中飽含的造物主的情感,深刻而浩瀚。「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看見的就不只是「雲起」,還能看見神這位大書畫家如何運勢凝神,飽蘸筆墨,將內心的萬千氣象與修為,傾於淋漓酣暢的撇捺之間。因而自然這本書從知識性的「博大精深」,到感情上動人心弦的「博大精深」,生命的主人、締造者、維持者及靈魂的歸依,祂的王者風範及父母心腸,體現在微花纖草的細節及巨嶺長河的大手筆中。
因為有了祂的「情意」為背景,惆悵的「雲中誰寄錦書來」,變成了喜悅的「雲中祂寄錦書來」;人生之悲秋的「雁字回時」,變成了恩典豐盛的「月滿西樓」。
進入自然,其實是沿著聖者留下的路標和線索,「站到永恆的聖者面前」。
▲雲中祂寄錦書來。
自然與靈修
都說上帝留下了兩部書:有字的《聖經》與無字的自然。人靈修往往是讀聖經,不多的人會真的以「讀自然」來靈修,而且「讀你千遍也不厭倦」。那些雙修聖經與自然的人是有福的,他們能更多地親近神。
基督徒,顧名思義,基督的「徒弟」,效法基督的人。故其靈修進步的尺度就不在於外在行為上是否多做一些善事─因為「做」是非常表面的行為,甚至是可以假裝的─而更在於內在生命(靈性)是否越來越像基督。裡面改變了,外在的行為、態度等自然就有體現,包括做善事。
這正是神的心意。舊約的種種律法在於規誡人的行為(外在表現),卻因在救贖和讓人得生命的事上「軟弱無能而廢掉了」,「一個更好的指望被引進來」(參考希伯來書7:18),就是神將愛子賜給人作代罪者與救贖者,為的是讓得蒙救贖的人可以自由「效法祂兒子的模樣」(參考羅馬書8:29)。這成為基督徒靈修的主旨。
而效法必須始於聽從,所以神吩咐門徒「要聽從祂(基督)」(參考馬太福音17:5),基督也用「效法」的教法培育門徒,對他們說:「你們當……學我的樣式」(參考馬太福音11:29),「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參考約翰福音13:15),「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34)
靈修既然是要效法基督,那麼耶穌基督的「樣式」是怎樣的?
在祂的豐富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到(但不局限於)以下一些特徵:
1. 心裡柔和、謙卑。(參考馬太福音11:29)
2. 饒恕,哪怕是殘傷和奪去自己性命的人。(參考路加福音23:34)
3. 對神、對人主動的、深到捨命的愛。(參考馬可福音14:41;10:18)
4. 慈悲,關注人心靈和身體的需要。(參考馬可福音6:34;馬太福音14:14)
5. 對神深刻的信靠,相信神凡事都能,並在祂背過臉去不看自己的時候,也可託付靈魂。(參考馬太福音19:26;路加福音23:46)
6. 常常與神獨處。(參考路加福音3:21;5:16;6:12)
7. 體恤並建立人(彼得三次不認祂,祂建立彼得為教會的磐石)。
8. 以俯身服事的方式來領導。(參考約翰福音13:15)
9. 常常為人、為事禱告。(參考路加福音22:32;23:34;24:30)
10. 出於愛對神順服,哪怕是赴死,並死於酷刑。(參考路加福音22:42)
這麼一看,我們難免疑惑了:人能效法到位嗎?能做到嗎?
答案是:不能。
這就帶給基督徒靈修一個特點:絕不是單靠自己的力量來增加靈命的程度,以致可以像基督那樣去愛、去信、去捨己、去尊榮上帝,並讓人獲益。不,人靠自己做不到。基督徒靈修的實質與根本是:由聖靈帶領,由聖靈幫助,由聖靈成全,人所要盡的本分是有被帶領、願順服的意願,和與之相符的行動。基督說:你們要到我這裡來得生命(參考約翰福音5:40)。到祂那裡去,就是「站到永恆的聖者面前」,就是像葡萄枝子連到葡萄樹上,讓葡萄樹的生命流到自己身上。
所以,靈修是一種神與人的「合作」。人是有靈性的「陶泥」,可以選擇是否願意順從陶匠的手指。當願意順服,陶泥就能在陶匠手指的引導中成型,並脫胎換骨,在「火」─各種生活、服事的際遇中,出落為陶瓷精品。
如此的神、人合作,人雖為主體,聖靈則為主導,所以靈修之果可說是「聖靈的果子」,其構成的成分「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參考加拉太書5:22-23)它們會構成陶瓷上獨特的圖案,具有「信、望、愛」三大特點(參考哥林多前書13:13),其中,信心的「創始成終」都在於基督(參考希伯來書12:2)。
靈修既然是跟隨聖靈帶領的行為,那麼安靜下來聆聽聖靈的「聲音」就成為必須,所謂「沉默有時,說話有時」(參考傳道書3:1)。這也正是耶穌基督所立下的榜樣,祂常常放下一切事奉,退到曠野(自然)禱告,與神相會、對話。(參考馬太福音5:1;路加福音5:16;6:12)
的確,心懷聖者進入自然,就是進入與神的對話和會晤中,就是葡萄枝緊緊聯結葡萄樹,就是讓生命進入一種靈修狀態。
▲「甦醒」會讓人看見山水中飽含的造物主的情感,深刻而浩瀚。
通向無形上帝的有形中介
生活、事奉中往往有巨大的需要,放下一切進入自然,這種「抽身而去」似乎「不屬靈」,但實際上,這是最屬靈的事─與神親近,讓靈性的生命得以強健,從而「靈」靜致遠。所以耶穌說,在人所做的所有事中,「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到祂跟前去,這是人「上好的福分」,沒有人能夠奪去。(參考路加福音10:42)
對於愛神的人,自然成為通向無形上帝的有形中介,奇妙地引導靈性的翅膀輕輕煽動,讓人聞香覓蹤,通向靈鄉的幽軒,在那裡與生命的主人相會。這樣的相會悄然無聲卻非同凡響,帶給人一種深度的滿足,體會到「活著」的真味和生命的熱忱。因為見過永恆,人一定會獲得新的高度和角度來凝視自身和環境,這樣的「凝視」具有相當的顛覆性。
被永恆顛覆過的眼光,能透過幽玄的物理,看見它們指向的永恆智慧和超然神性。於是,自然就不僅能撫平心中的躁煩之氣,讓「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它還會讓甦醒的靈魂油然而生對創造主的讚美之歌,那心底的歌聲在天際與穹蒼匯合,同述祂的榮耀和偉大,一掃內在的塵屑、繁瑣和雞毛蒜皮。
所以現代「幸福學」說:敬畏之情是人能夠幸福的重要元素。失去敬畏,人就失去了當處的位置;而「錯位」帶來的,往往是痛苦和煩惱,甚至是絕望與深淵。
哲學家尼采說:「與惡魔搏鬥過久,小心自己變成惡魔;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回以凝視。」他講到人與甚麼糾纏,就容易被甚麼沾染。
凝視繁雜俗慾,還是凝視遠山高天?凝視深淵還是凝視永恆?這是人可以做出的選擇。在深淵和永恆之間,如果選擇常常凝視深淵,抑鬱、黑暗和絕望會從深淵中伸出枯槁之手抓取你;如果常常選擇凝視永恆,永恆就會顛覆我們的短淺,引導我們的靈魂向著光明緩緩上升。
自然是永恆引導我們的一種方式,對「錯位」的糾正,避開墮入深淵的陷阱,是對深淵的超越。
猶記某年遭遇萬般艱難,心情常常像被深處的繩索纏住往下拉。那年生日正好在復活節後。「復活」二字讓我好像在時間的縫隙裡瞥見非凡的意義,驚鴻一閃,像接到了一份不可拒絕的邀請。所以那天我放下一切,獨去高天闊海之間,將這樣的意味品個夠。
那一天讓我終身難忘。一天下來,靈魂好像泡了柔暖又超凡脫俗的溫泉,出落得神采奕奕,亭亭玉立。聖靈帶領我進入愛的真理和真理的愛中。那把我變成地平線上一個點的地方,那讓我顯得渺小卻絲毫不減非凡價值的地方,讓花語、鳥語、水語和風語等種種物語,都傳遞著祂的神諭和私語。
那一天,我處在完全的靜默中,又處在完全的表達中,內心與神的萬般交流,超乎言辭。原來,自然中的靜默是這樣一種豐富的語言,深刻地表達著話語所不能表達的一切。
當我驅車回去,又重新可以從容、溫柔、安靜而篤定,獲得全新的能力來面對該面對的一切。當以永恆為立足之地,人的腳下會很寬,深淵遠遁。難怪大衛對聖者說:「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寬廣。」(參考詩篇4:1)
▲靈修是一種神與人的「合作」,如同陶匠把陶泥塑造成器皿。
在神聖的空間擁有神聖的時間
歷代以來,朝聖者們用各樣方法幫助自己,包括修設默想式迷宮(Labyrinth)─一方人為的「神聖空間」,幫助人向神敞開和降服。默想式迷宮路雖迂迴,卻能到達中心,被稱為「三重途徑」(Threefold path),因為它具有三重功能:淨化(Purgation)、啟發(Illumination)與合一(Union)。合一,指與神的聯結,是進入祂的臨在,被祂完全接納。
而自然是由神親手建造的聖殿,佈滿了各式各樣超乎人手的不規則默想式迷宮,人進入這樣的聖殿,走在每一條通向存在中心的小道上,同樣也是走在不同的「三重途徑」之上,淨化、啟發、合一的事同時在發生,敬拜也成為人最自然的行為。
事實上,所發生的事可能比人意識到的還要美好,因為當人在基督裡重生,身體成為聖靈的殿(參考哥林多前書6:19),人進入自然,外在的聖殿就與內在的聖殿交相輝映。這裡裡外外的神聖氣息,讓敬拜者變得越發純粹,因而靈魂的歡悅也具有了難以言說的深度─那是與聖者相遇、人在祂裡面、祂在人裡面的奇妙,被啟蒙的靈魂充滿「天」人合一、彼此相愛的快愉。
淨化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具有的效果。我曾在徒步中遇過一見就想掬捧入口的山泉,泉水經由層層岩石的過濾後,純淨剔透,讓人驚歎原來好水勝過好酒。
當人像一道攜帶俗塵雜質的水流進入自然,因為朝聖的意願而將自然分別出來成為一方神聖的空間,這個空間裡面流淌的時間也神聖了,於是人穿行其間就是不斷過濾和潔淨的過程。從這樣神聖的時空出來,層層過濾後的心靈得以重新清澈,像一道清泉。長久以往,其效果必然體現在一個人的性情上。
正是行走於自然這一神聖的空間,讓我成為一個比昨天更好的人。雖然這樣的轉化是漸進的,但十年一回頭,發現還是今非昔比,「不忍回看舊寫真」。
▲歲月如水,水常常滾燙,但滾燙的水顯出的恰恰是你的茶性,你會在歲月中逸出茶香。
天地有情待人歸
對於靈魂甦醒的人,自然是有神聖情誼的神聖所在,「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是為耶和華的旨意而存。它能幫助人尋求「上好的福分」,即神的臨在,因而是絕佳的靈修場域,讓人得到淨化、啟發、重建和聖愛的熏陶,心裡越來越柔和、謙卑、有信、有望、有愛。
「茶」字拆開,是「人在草木之間」。常常進入自然,人在與神的會晤中成為日漸醇香的茶。歲月如水,水常常滾燙,但滾燙的水顯出的恰恰是你的茶性,在歲月中逸出茶香,讓「水」變得豐潤─在時間中,你成為上帝送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這,可能是「為鹽」、「為光」的另一種表達。
近朱者赤,近聖愛者豐潤。天地有情,待人回歸,常常進入自然,人的身心靈都會不一樣。
李文屏:作家、生活教練、豐榮網刊主編、本刊特約撰述,曾任本刊執行編輯。認為自己是旅者—身旅,心旅,靈旅。旅程也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