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底層決定要素
【屏鏡中的關係】系列4 如何看待自己
一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如何,最底層的決定因素,是如何看自己。
對自己的看法如何影響人際關係?
肖華(化名)來接受我教練服務時,非常憤怒、痛心和悲傷。現在美國不僅被新冠病毒席捲,如火如荼的政治活動與分歧也像野火蔓延,她也被捲入其中。一位好友因與她意見不合,罵她「愚蠢」,並在微信將她拉黑、絕交。
愕然,之後憤然加傷感:友誼原來這麼脆弱,容不下不同意見!以往多年的情誼是真的嗎?她很想反擊。
轉折點在於當她能回到對自己的看法:「我是一個滿有價值的人。我沒有敵人,只有對手,而我的對手只有一個:我自己。」
對「我是一個滿有價值的人」的進深探討,讓她達到以下結論:別人來結交或斷交,是基於別人對我的看法。看法是一種意見,人人都有意見權。我尊重人的意見權,包括自己和前友人的,但不一定要同意其意見,也不必憤慨。前友人覺得我愚蠢,只是她的看法而已,我也有權利堅持對自己的看法。
再者,人人都有自由擇友的權利。不與我做朋友不等於我不值得,而是兩人不合適。退一步,即使對方覺得自己不值得,那也只是對方的觀點。觀點不等於事實。
所以她對前友人的斷交能夠從憤慨轉為接受─接受前友人的意見權及擇友權,但不認同她對自己的看法,從而於憤怒中得到釋懷,走向泰然。
「我沒有敵人」:這意味著無論別人如何看待她,是否與她斷交,是否把她當敵人,不會影響她的自我立足點:沒有敵人─她不把這人當成敵人,更不會花精力去與之爭鬥。世界上值得用心記取的美好事物有那麼多,她的心有選擇性,不作情緒垃圾桶。
「我只有對手,而我的對手只有一個:我自己。」把焦點放在自己要做的事上,讓自己比昨天開闊、充實、更上一層樓。這讓她更進一步脫離斷交事件對她的影響。
因此,從「我是誰」的角度來看待這一事件,新的「景觀」出現了。「自我看法」像一個錨,將翻騰情緒之舟安定下來,接下來再接受與友情等方面相關的教練服務,便能安然度過這道友誼的險灘,以篤定、安寧的心態在與前友人共同的群組裡面與人互動。
她告訴我兩件事:
1. 因為她沒有憤慨地反擊回去,與前友人的關係沒有更加惡化。甚至為她們之間友誼的重建提供可能性。
2. 她的態度贏得了其他人的尊重,獲得更多基於認同她人品與胸襟的友誼。
人際關係往往具有骨牌效應,在因己而起的事件中,如何看自己就像第一塊骨牌,發生在內心,卻決定我們以甚麼樣的風貌與人來往,如何與下一塊骨牌碰撞。而在因他人而起的事件中,它又決定自己是不是一碰就倒的那一塊,有足夠的穩,成為讓浪止步的岸,或讓事件出現轉機的一個拐點。
如何看自己深刻地決定著:1)我們在關係中的感受;2)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3)會如何行事為人及對待人際衝突;4)當生活的風雨臨到,重心是否穩健等等。這會依次影響、甚至決定人際關係的走向。
自我看法的類型
一、如何看待自己的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人所固有的價值感。既是「固有」,它就獨立於外在的因素。它是人的尊嚴,深植於靈魂中。能在這個層面肯定自己,人才能有很深刻的安全感,行事為人的根本出發點在於自己是誰,而不完全在於別人怎樣看自己或對待自己。
例如肖華,經過教練協助後,她回到自我的價值層面,即「我是誰」的核心層面,於是朋友對她的寵與辱失去了威力,對絕交一事的回應有了成熟的風度。
納粹集中營倖存者、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E. Frankl)說:「在任何既定的情況下,人們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而如何選,卻與如何看自己息息相關。著名電視傳道人喬伊斯‧麥爾(Joyce Meyer)與弟弟,從同樣的問題家庭出來,她的創傷甚至更重。她的正面影響力遍及全球,弟弟卻毒癮纏身,離開姊姊幫助他創造的新生活,最後在一間廢棄建築中孤獨身亡。喬伊斯一直持守的,是她在基督裡的身分─神的女兒。她如此看自己,也如此選擇人生道路,在與人的各樣關係中,這一點也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包括與性侵過她的父親的關係。
人若不能肯定自我的核心價值,往往需要更多外界的認同,也容易掉入不少關係的誤區,如:
‧成為討好者、懦弱者、人云亦云者,或對人容易訴諸軟性操縱。
‧成為高傲者、欺凌者、不可違逆者,或對人容易訴諸力量控制。
當然,人很複雜,每個人的人性弱點有不同的「發作」程度。不同的是,能肯定自我核心價值的人,能回到與這價值相符合的心態和行為上,通過這核心價值一次次建立自己,從而建立趨向健康的人際關係。反之,不能肯定自我核心價值的人,容易在生活的風雨中失去重心,失去自己。
▲人際關係往往具有骨牌效應,如何看自己就像那第一塊骨牌,發生在內心,卻決定以甚麼樣的風貌與人來往,如何與下一塊骨牌碰撞。
二、是否能中肯地看待外層價值
除了有上述人之所以為人的固有價值─一種內在的、可獨立於外在際遇巍然聳立,不被外在條件增加或削減的價值,它不被外在條件所衡量,屬於「不能震動的國」(參考希伯來書12:28);此外,人也同時還有外在的、變化的、可被衡量的價值─有關技能、資源方面的價值。這些價值可與外在事物進行交換,是可以「上市」的,按照當下的流通標準來衡量。例如:
1. 工作技能。這些技能滿足某種需求,因而可用以交換,得到自己的生活、發展所需。它通常需要一定的教育和培訓才能獲得,逐一發展、增強。
2. 擁有的資源。例如土地、思想、人力(人脈)、經驗、顏值等,也可用以交換,可被衡量,即可以「上市」。
這些外圍價值會在人際社會參與交換與交織,即與其他人的技能和資源互通有無,彼此服務,從而成為社會中可以做出貢獻的一員。
人際關係往往建立於外圍價值的相關性和連結性上,如工作關係(技能交織),貿易關係(資源交織),朋友關係(思想、興趣的交織)等。這些可交換、可連結資源和技能的多寡,也往往決定了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與等級如何。由此,對人際間的給予和收取、你來我往會有比較客觀的看法,較不容易陷入脆弱玻璃心或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心態中。
這也可以解釋為甚麼女人在被剝奪教育權、受限制在家庭內時,社會地位很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她們沒法通過教育和培訓,得到可在家庭外的社會體系進行交換和連結的技能,加之社會習俗把她們當成財產而不是財產擁有者,例如女兒得不到遺產的習俗,也使得她們沒有權利、沒有多少資源來交換和連結。給予女性教育權、財產權、投票權的制度,賦予女性擁有可交換價值和連結性,對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舉足輕重。
▲納粹集中營倖存者、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尔(Viktor E. Frankl)說:「在任何既定的情況下,人們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
對價值認識的常見誤區
對價值認識的常見誤區,在於將外圍可衡量價值,等同於內在的固有價值,不能中肯地看待自己和別人,因此才出現恃才傲物、擁權貶人,或低三下四、諂權媚俗的現象,這是將可衡量的技能和資源價值凌駕在不可衡量的固有價值之上,甚至完全根據這些外層價值來評估一個人。「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箴言17:5),說的就是以一個人外在資源的缺乏,來代替其固有的上帝賦予的價值。
不幸的是,固有價值因為不在市場進行交換,是超乎市場的,所以只看重交換價值的人會對之「盲目」。各種人性的醜陋可能就毫不掩飾地展現出來,或者粉飾一番表演出來,在個體生活上如此,也可能落實在社會制度上。這在歷史上並不罕見。
而能看到人的內在價值之人,位高權重也可謙和有禮不自驕,或處貧困窮窘不自賤,明白人與人在這個意義上是平等的。這固有價值在聖經裡有非常明確的說明:人是神按祂的形像所造的,男女一樣(參考創世記1:27)。
人對神形像的反映如同一滴水對大海的反映,在微觀程度上,體現上帝固有的尊貴。這個形像沒有上下高低之分,沒有性別、種族、年齡、教育、地域、貧富等條件之分。相信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文化,更容易對人有普遍的尊重。而只見人的可交換價值的文化,更流行「勢利眼」。即使相信上帝的人,若不小心,也會走不出人類等級文化的薰陶,繼續在一定程度上勢利著。
▲我們認知在基督裡的身分,能決定我們如何選擇人生路。
中肯的自我價值觀帶來甚麼
人如果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固有價值和可交換外在價值,才可能寵辱不驚。固有價值感,讓人明白無論寵還是辱,往往是由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外圍價值而起,並不能碰觸內在價值,因而不輕易膨脹,也不輕易萎縮。
而能中肯看待人的外圍價值,會尊重這類價值的特性,明白它可以被衡量,可在人際間進行公平交換,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會有以下表現:
1. 工作上,員工會敬業,作老板的不虧待員工。因為交換講究公平,付出勞動得到報酬、付出時間得到回饋。為人提供價值,你才能得到別人提供的價值,關係才能長久下去。
2. 生活中,沒有佔便宜的心理。禮尚往來,不叫人吃虧。對家人與朋友也如此,不把家人與朋友的付出當成自己理所當然的權利。血緣與愛,不是利用的理由。這不是說凡事本於交換,而是說要懂得尊重,懂得感恩,懂得回報,這是關係中的連結因素。
3. 成為終身學習者,要提供價值,需要有價值可以提供,而學習是提高自己外圍價值的途徑。它還能讓人享受生命過程中不斷「生長」的樂趣,每到一個層次,會遇到不同的「價值景觀」,會有新的價值收穫。
健康的自我觀念,是決定人與他人關係的基本要素,包含兩方面:
1. 是否能對自我固有價值進行完全的肯定和持守。這是尊重他人、寵辱不驚的關鍵。
2. 是否能對自我外圍價值有中肯的認識。這是不虧待他人又自強不息、積極上進的基礎。
當擁有了健康的自我觀,我們心裡會變得明晰簡潔,也較容易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
李文屏,作家、生活教練、豐榮網刊主編、本刊特約撰述,曾任本刊執行編輯。認為自己是旅者─身旅,心旅,靈旅。旅程也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