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遠矚,永續經營
【反思篇】從水晶大教堂宣佈破產談起
▲加州水晶大教堂以上萬塊玻璃組嵌,讓會眾能在藍天下共享崇拜而聞名遐邇,惜因負債過鉅宣告破產。
(圖片取自http://de.academic.ru/pictures/dewiki/67/Crys-ext.jpg)
經濟危機殃及全球,依靠奉獻運營的福音機構,瀕臨倒閉的不在少數。最為典型且轟動的例子是2010年10月18日,位於加州花園樹林(Garden Grove, CA)著名的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身負4800萬美元的債務,宣佈申請破產保護。推究其緣由,固然因為奉獻減少,但其主要原因在於機構運營、事工項目設立、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種種問題。近年來福音機構的年度財務報告中普遍呈現赤字,有的支出甚至是收入的300%。如此「債臺高築」式的服事策略是否合適,特別是在經濟一路下滑的時候,值得三思。
以下幾點是筆者個人的淺見,看似老生常談,其實是奠基於聖經真理,歷久彌新的基本原則。有時,回歸基本面,反而能撥雲見日,回歸正道。
信靠與反思同行
福音機構在面對財政赤字時,理當信靠神的供應,但是也應該反思機構的決策,是否符合聖經不輕易舉債的教導(參考箴言22:7)?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捐款和處理債務,在信靠中有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機構才可能成長,這樣的信靠也更為成熟和堅實。
異象與理性並重
要想成就福音事工,基督徒首先要有信心和異象,也要重視理性的平衡。很多事情都值得做,但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有能力做。筆者曾觀察到一些福音機構憑藉滿腔的熱忱開展了福音項目,可惜缺少理性的思考、計畫和協調,無法善用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至於項目中途夭折,或是使機構陷入困境。正如聖經中的教導:「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箴言21:5)
及時調整
經濟蕭條的情況下,捐獻減少,那些花費特大的項目是否可以考慮放手,或者暫時減緩進度,好設立停損點,爭取重新出發的可能性?根據現實狀況而做適當的調整是明智之舉,這並非退縮或失敗,而是作神忠心而有見識的管家。想想看,沒有糧草的兵馬怎能打勝仗呢?領導人的觀察力和應變能力至關重要。同時,基督徒要常常檢驗我們從事事工的內在動機─是為了榮耀神?還是為增加自己的功績與光環?
避免浪費
筆者常常收到呼籲捐獻的刊物和活動單張,有時一週會收到同一機構的多封信件,若能避免相同內容的信件重複發送;合併不同內容的信件一次交郵;或善用網絡通訊,便能節省開支。此外,如果員工之間能多溝通、多交流,就會發現許多無謂的浪費,激發許多節約的好點子,更彼此鼓勵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尋求專業協助
許多福音機構負責同工的專才不在管理和運營,若能邀請基督徒專業人士來指點分析問題的癥結、設計減少費用的支出,更提出有效使用捐獻的建議。從投資回報率考慮,請專業人士幫助是花小錢辦大事,更何況會有基督徒願意無償提供專業的諮詢。在美國,一些高等院校設立神學(M. Div.)與管理學(MBA)雙學位,就是希望教會和福音機構的負責同工既懂得傳揚福音,又懂得運營管理。
共度難關
筆者並不贊同以裁員減少財務赤字。員工是機構的重要財富,在危機中,可採用降薪或減少工時來替代裁員,一起度過難關,會加強員工對機構的忠心。其實,從財務角度來看,結果都是一樣。何況,景況好轉,需要多僱新人時,會增加一些必要的行政開銷,就得不償失了。
福音事工的目標要高瞻遠矚,且要一步一腳印地實踐,不可擴張太急。在項目進行當中,領導者要懂得及時調整,免於負債,否則風光幾年之後,便陷入衰境,甚至銷聲匿跡,水晶教堂便是一例。
作者小檔案
姜洋,曾為高級應用工程師,受聘於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IH)。在校園中服事近七年,也曾是友愛中華(COM)同工。現正攻讀工商管理學位。喜愛寫作,文章散見諸多福音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