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期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鮑威廉William Bolthouse:鮑氏農場的企業總裁

【領袖人物專訪】

我八歲時信主重生得救,十三歲時再次向主獻上我的一生。我想,是上帝命定我加入這項家庭企業;從我一出生,家父就立刻宣布:「這是我的繼承人。」九歲時,他開始交給我一畝地種洋蔥,從那以後,我就務農至今了。

Q:你早年在父親農場上工作時,信仰已經是工作的一部分嗎?


應該是的,不過當時還沒有真正的委身。完全委身可能是從我參加國際基督企業團契(FCCI, Fellowship of Companies for Christ International)才開始,團契中講員魏布斯(Bruce Wilkinson)向我們發出挑戰,呼籲我們利用公司作為事奉主的講台,那差不多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Q:聽了那信息之後,鮑威廉公司有什麼改變?


有,變得比較主動。我們一向以聖經為最高準則來經營公司,重點有三方面:一、我們絕不欠債;二、我們希望人怎麼待我,就以同等態度來對待員工;三、我們始終堅持高品質的企業化經營。基本上,我們盡可能雇用基督徒員工,這項政策形塑出鮑氏特有的企業文化,即基督徒文化。因此,我們毋須特別將福音帶入公司,毋須特別向員工傳福音;大家幾乎都信主了。


然而,與魏布斯相遇之後,我受到激勵要利用我們的公司作為事奉主的講台。公司業績一直在成長中,我們經由生意往來接觸到愈來愈多的人,於是變得主動起來,開始將聖經陳列於大廳,也比較公開談論我們的信仰。我們不再自滿於「反正每一個人都知道我是基督徒,我不喝酒、不偷竊、不做惡事,這就夠了」,而是化被動為主動的福音出擊。此後,上帝開始賜福我們,儘管傳福音對我們是一項深具挑戰的重責大任—永遠都是。

Q:你們與顧客及供應商之間的來往有什麼改變?


從那以後,我曾主辦過兩三次供應商感謝晚宴,我特別邀請講員在屬靈成長及其他方面激勵眾人。大約五、六年前,我們請來魏華特(Walt Wiley),開了幾次感恩午餐會。他在夏洛特(Charlotte)主領的一項事工名為「在共勉中得勝」(Winning with Encouragement)華特是位激勵人心的講員,信息中滿了基督的愛與勸勉。那次午餐會有三名供應商當場接受主。


在員工表揚晚宴上,我們也請講員來,同樣有員工因此接受主。事實上,魏布斯來演講過一次,也有些人接受了主。


簡單說,這些改變就是我們變得更主動了。別人知道我們是基督徒公司,並非因為我們主要雇用基督徒來管理,而是因為我們將信仰真實融入企業中,我們總是開朗、坦誠,並樂於與人建立關係。我們不是做好好先生而得過且過,乃是童叟無欺,實實在在做生意。所以客戶對我們很放心,因為知道跟我們談生意,我們會履約,他們知道我們不會背信。

Q:鮑氏農場這樣的經營理念可曾寫出來?


是的,我們有一整頁的經營理念和使命宣言。那是一篇立場堅定的聲明,是很久之前在一次管理會議上規劃完成的。當時的領導階層一致肯定經營理念及使命宣言對公司至關重要,便特別商請一位知名的企業策略專家來幫助我們策劃這項會議。我登上總裁位置已有十六年,算一算那應該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多年來這些聲明仍然適用,在大方向上我們從未更改過,只有小地方會按實際需要而修正。

Q:這使命宣言是公開的嗎?它也適用於新員工嗎?


要看所雇用的人屬於什麼層級而定。至於管理階層,我則開門見山向他們表明:「我希望你讀完這個,這是本公司一篇立場堅定的聲明,若要你替這樣的公司工作,你認為如何?因為這是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大多數的人求職前早已聽聞此事,這很好—表示他們喜歡;要是他們不喜歡,那也無妨。我們不必浪費彼此的時間,因為我們行事為人就是如此,這一點與大多數的公司大相逕庭。

Q:供應食物給世人含有屬靈的意義嗎?


絕對是的。我們所提供的都是非常有益健康的商品及服務。不只是好,是真正好!大多數的食品連鎖店都算不錯,然而,他們可能會賣一些你根本不願購買或讓你孩子們看到的雜誌。或許你曾為某些公司工作,它們大致上都好,卻有一小部分令人起疑。這種事很常見,但我們的公司從頭到尾都很一致,沒有任何事能讓人提出異議,說出「我不認同你所做的」這樣的話。

Q:在報紙上應該看不到有什麼人會對胡蘿蔔「上癮」⋯⋯


當然不會,除了某些環保人士會批評我們的鮮果汁攙水太多,或說我們做了不環保的事。而即使是那些事,我們也竭力採行一切最新的科技務農,以達環保標準;例如:我們開設肥料廠,自行研發許多混合肥料的新配方等等,我們甚至逐漸增多有機產品來滿足那些人的訴求。好批評者永遠有話說,但我們只求問心無愧。


如果你受雇於本公司,在每日結束之時,一定會因自己手上的工作感到與有榮焉,因為這是一份幫助社會大眾得飽足的事業;而不像某些食品業出產對人亳無益處、不健康又帶來負擔的產品,猶如全國最好的速食連鎖店,外表好看,卻有損健康。

Q:對於想從商的年輕人你有什麼建議?


要有耐心。今日多數年輕人希望立即致富,那是世界的方法。你若是基督徒,上帝又賜給你聰明智慧的話,就別為你的雇主付出百分之百,為他付出百分之一百一十吧!遲早會有人注意你的,不過你一定得有耐心;多數年輕人就在這兒跌倒,他們只想走成功的捷徑。不過你必須學習腳踏實地,甘心付出百分之一百一十,若今年得不到報酬,你還得學會等一等,上帝必定會看顧你的。


若你為某公司工作,不知為何沒有提昇你,很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沒有空缺;二、是你不如你所自許的那樣聰明;三、你還沒受到賞識。若是最後這個情況,只要你有十足耐心,終究會受到注意。領導階層不僅注意工作品質,更看重良好的工作道德。那可是生意之道,一切都脫不了人才、人才、人才,就好像房地產,一切關乎地段、地段、地段。在商界,人品是成功的命脈。


有些公司以交易上的祕密或專利作為自我保護,其實經營者本身的能力並不強,他們即使犯了錯還能翻身,是因為受到商業法規的保障。


然而,不論是我們這種大型產銷業,還是小企業,大都經不起虧損。世上總是有好人願意工作、願意服事,希望提供好的產品,並且每日孜孜不倦,對經辦的事保有熱誠與衝勁,真心希望多替自己的顧客服務。許多公司卻不循正路,這是他們走下坡的原因。

Q:鮑氏農場還有其他致勝祕訣嗎?


感謝上帝給了我們家族和領導階層一個策略上的異象,並賜我們勇氣為持守異象而甘願冒險。只要我們看到局勢有變,就試著事先計畫未來。就在受訪前二十分鐘,我剛與一位經理談到未來的經營方針。這些想法可能會實現,也可能不會實現,但我們很清楚,落實它至少還需要四年的時間,因為現在已經有太多事要做了。


處理日常事務並規劃思考未來,兩者都需要花時間。所以經營者當每日反躬自問:「我們的優勢在那裡?我們有那些弱點?還有什麼機會?如何能跑在別人的前面?」


的確,我從不敢自居大冒險家,也不認為我們像某些公司那樣瘋狂。我們很保守,每個決定都經過深思熟慮,每次新發展之前都先做過危機評估與分析。

Q:做長遠規劃時,你是否會因信仰而受到影響?


我想不會。策略上的決定應當就事論事,非基督徒也是如此。我不知道這跟「是不是基督徒」有沒有絕對相關,但我相信,策略就是策略。


不過,當你付諸行動之前,不妨切入信仰的角度,再做決定。


舉個例子,多年前我們在做墨西哥境內位於美、墨邊界以南的設廠評估時,聖經真理的觀點就派上用場了。因為當我們看得愈多、探討得愈深入之後,我們得到的結論是:若不行賄,無法在墨西哥做生意。根據我們的使命宣言,本公司無法在那兒營運。


為什麼呢?因為當地若不行賄就不能開工,這與我們的運作方式大不相符。何況,本公司絕不做任何令人質疑的事,我們並不是在製造酒品。

Q:因此,別想在不久的將來看到鮑氏農場晶瑩剔透的「胡蘿蔔酒」囉?


不錯,保證找不到。不過,你倒是喝得到香純又新鮮的胡蘿蔔汁。

——————–
經營理念
本公司矢志在商業往來、產銷服務及人際互動中榮耀上帝。從與員工、供應商及顧客的相處當中,我們更願藉著遵行上帝的話彰顯耶穌基督的榮耀。不論是企業方向、重大抉擇及爭議處理,鮑氏農場皆以上帝的話語、啟示—聖經,作為一切行事為人的最高準則。

使命宣言
我們是一個市場導向、整合運作的農產品公司。我們在農業及包裝技術上不斷革新。根據我們的「經營理念」,我們致力於以最低消費供應高品質產品,藉著一流工場、高品質原料,並且維護與顧客、種植者及員工之間的信任及信用來達成。

———————
企業簡報
相傳四代的基督徒企業

鮑氏農場是世界第一大胡蘿蔔產銷公司,其規模與業績都令人刮目相看。農場共有2,400名全職員工,每月須處理及運送3萬5千噸胡蘿蔔等相關農產品,若平均分給美國每戶人家,相當於每家每月吃掉一磅的胡蘿蔔!要成就這個了不起的事業,須由五個巨型工廠,一年五十二週、一週五至六天,日夜不停地出產堆滿了25,000個足球場的新鮮胡蘿蔔。


此家族企業於1915年在密西根州創立,現由鮑家第三代子孫鮑威廉經營。在鮑氏農場的努力不懈之下,胡蘿蔔產銷邁向現代化,從胡蘿蔔葉切割到玻璃紙(Cellophane)包裝的統一化作業,都是創舉。事實上,雜貨店至今仍稱整袋胡蘿蔔為〝Cellos〞呢。


第二代接班人老鮑威廉(William H. Bolthouse),為滿足美國人對胡蘿蔔全年不停的需求,於1972年將家族農場大舉遷至加州貝克市(Bakersfield)。到了他的兒子小鮑威廉(William J. Bolthouse)時,於1990年起推出去皮洗淨、切割完好的胡蘿蔔新品,大受歡迎,在短期內擴增了三處新加工廠。自此以後,第四代的鮑家子孫也投入了這項家族企業。


不過,最驚人的統計數字可能是鮑家四代以來所有的人都以耶穌基督,而不是利潤,來作為他們企業的中心。今天,口才流暢的小鮑威廉還擔任基督信仰的發言人。他每日歡歡喜喜來工作,認認真真參與使眾人得飽足的行列—他相信這是一種神聖的呼召。

*摘自《企業鉅子》一書(Corporate Giants: Personal Stories of Faith and Finance, by Bob Darden, Robert Darden, and P. J. Richardson, published by F.H. Revell, 2002),中文版為莫卓宜娟翻譯,高俐理審訂,將在近期由美國飛鷹出版社出版,蒙允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