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資力、助力、協力

收聽這篇文章

探索慈惠機構不同的濟助形式

濟助窮困者,是聖經裡再三出現的教訓。箴言提醒「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主耶穌訓誡「這些事(供給缺乏者、探望受監者)你們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的身上」。

於是例如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撒馬利亞救援會 (Samaritan’s Purse)、天使樹(Angel Tree)等福音機構,以長期助養或節慶禮物的 方式,給予經濟困乏者或邊緣、弱勢族群物質上的濟助。

就算不是以信仰為創設基礎,或是出於傳福音的心志,如紅十字會等全球性或地方性的慈惠機構,總在第一時間出現於災難現場,提供救急物資。

物質施予是多數人熟悉的慈惠管道,但可真是濟助窮困者惟一,或是最好的方式?還有甚麼形式,能給予有需要的人更具長遠影響力的幫助?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資力(handouts)、助力(hand-up)、協力(hand across),這些不同濟助形式的優勢及挑戰,並思考施與受之間的關係。

資力

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見的濟助方式。戰亂使人流離失所,難以謀生;制度和文化造成經濟與社會階層化,難以翻身;地震、洪災,使人頓失所有。單是開發中國家,便有一億四千萬孩童體重不足,20億孩童營養不良。1即便是美國這個富裕的國家,貧窮人口也有約3,800萬,占11.5%。

許多人出於惻隱之心捐贈財物,好滿足貧困者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當重大災害發生時,確實需要金錢和物資作為人道救援,以解燃眉之急;地區性食物銀行能給予有需要者一些幫助。畢竟食物、水、基本醫療用品,能減少後續飢餓、傳染病等的可能性。

這些奉獻能產生多大效益?財物能否解決因制度或社會機制產生的世代貧窮?長期的援助,是會讓接受者產生依賴,或者真能賦予他們改善生活狀況的能力與機會?這些來自已開發國家的「禮物」,在沒有製造任何工作機會,甚至因為得到外來物資,降低本地消費的情況下,會對當地經濟造成甚麼長遠影響?

《有毒的慈惠》(Toxic Charity, by Robert Lupton,中文暫譯)一書中說:施予 一次,製造了感謝;施予兩次,製造了等待; 三次,期望;四次,理所當然;五次,依賴。 可曾想過,慷慨的濟助會結出甚麼果子?

每年有許多教會與福音機構參與撒馬 利亞救援會的「聖誕鞋盒」(Operation Christmas Child)慈惠活動。有愛心的基督 徒在鞋盒裡放進小玩具、牙刷、襪子,還有一 張寫著經文和祝福的卡片。成千上萬的鞋盒裝 箱後,運到南美印地山區,或是非洲小鎮。當 孩子們興奮地打開,拿到從遙遠國家送來的禮物,感受到愛,因此認識神最大的禮物—聖誕孩童主耶穌。

的確,生活在缺乏中的孩子,能收到禮物,就算只是一點點小東西,會讓他們高興好久。讓孩子知道有人關心他們,這是祝福,也是基督徒傳福音的心願。然而這是否會讓接受者把福音等同於物質禮物?

孩子收到外來的牙刷、襪子、文具,讓他們的家庭省了些花費。但是對當地經濟會有甚麼影響?會不會孩子的父母就是經營販賣日常用品的小生意?

那麼對於施予者呢?會不會在伸出手的同時,不知不覺採取了高姿態,看自己為救拔人脫離貧窮的英雄?或者對接受幫助者有一定的期待,覺得對方會心存感激,在接受物資的同時,也接受福音?

人在缺乏中,到底需要甚麼?把一條魚給飢餓的人,他或許可以飽餐一頓;教他怎麼釣魚,說不定以後就能餵飽自己。

助力

在慈惠機構服事多年的章木,曾參與賑災,和在難民營建造社區中心。從經驗中他看到,給予有需要者助力,會帶來更深遠、持續的改變。這樣會比直接給予,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也不能馬上看到結果,卻可轉化人心,建造他們自己改變的能力,讓社群相互扶持。

給予助力常見的方式之一,便是小額貸款(microfinance)。

經商都需要資金,貸款能幫助周轉。然而位於社會底層、最需要資金翻身的人,或因過去不善於財務管理造成錯誤和損失,或因借貸制度的限制,往往難以得到信貸,生意規模大受限制。

1983年,雲納斯(Mahammad Yunus) 在巴基斯坦創設貴民銀行,在貧窮地區小額放款給其他銀行不願借貸的小生意人,希望幫助 他們,不但自己的企業得以發展,也能活絡本地經濟。此舉在當時得到相當好的結果,雲納斯因此也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雲納斯經營的是營利的銀行,然而一些慈惠機構以此為事工模式。借貸的金錢等同於拉了貧窮者一把,扶持他們設立自己的謀生之道,不再依賴施予。信貸之外,並佐以管理財務和經營企業的輔導,也加上福音查經和門徒培訓,讓真理扎根於生活裡。

這會不會是比資力更有效、結果更有持續性的脫貧之道?

不少難民在重新安置之地,透過小額貸款,開設了裁縫、修理、磨坊等的店舖,也開啟安定、自立的人生新篇章。若能得到專業的企業經營知識,且有小組社群的問責,等於是不僅教人釣魚,甚至養魚,管理魚塭。小額貸款似乎是解決貧窮的那線曙光。

不過再好的制度、方式,也有短處,也難以躲避人性的濫用。

理想中,小額貸款的受惠者將使用資金經營小生意,當營業額擴大,便會為本地製造就業機會和穩定收入。然而需要小額貸款的地區本就貧困,若是居民都貸款,一窩蜂開始小生意,讓類似企業很快達到飽和。原本脫貧的願景,只是讓人陷入更深的貧困。

當然也有人只是利用過多的小額貸款來糊口,或是以債養債,甚至把輕易得到的貸款用來賭博,完全離開脫貧的原意。況且這樣的模式也只適用於較安定的地區。戰區或災區人員流動太大,貸款者一旦離開,就很難收回。

相信扶持會比單單施予財物更有長遠影響 的國際HOPE機構(HOPE International), 便是在小額貸款的慈惠模式之外,加上存款小 組、經營輔導,及門徒培訓,期許借貸者不僅得到改善經濟的機會與方法,更要活出管家的身分和責任。

機構以儲蓄小組與借貸客戶保持聯繫,並傳遞合乎真理的價值觀及財務觀。在這樣的環境中,客戶經歷的是全人的變化。例如在剛果,69%的參與者表示,因為小組中的學習,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HOPE相信,惟有在基督裡,人才能找到真正的滿足,才能有尊嚴、有盼望,成為家庭與社區的供應者。

神的國度豐盛。要使人得飽足,除了有形的物質資源,還有甚麼可用?

協力

無論提供的是物資或貸款,這些機構同工或宣教士多來自較富裕的國家。他們是否以「空降部隊」的姿態,來到有需要、所謂「落後」的地方?在異文化環境中,給予資助的人,真能了解並處理當地經濟問題?服事者和接受服事者之間,除了資源上的差異,可有地位上的不同?

當慈惠機構要在新的地域投注資源,誰來幫他們翻譯?不僅做語言的翻譯,還是文化特質、社會潛規則的翻譯,類似古代「通事」一職。若能考慮與地方領袖、團體協力,透過他們對當地體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尋求他們支持,服事者與接受服事者成為互相幫助的朋友,或許能讓慈惠事工更有果效。

服事者並非僅是錢包或發電廠,過度給予,過度強勢,提供的任何資助彷彿只是交易,讓受眾似乎只能接受服事。若是提供意見,一起尋求解決的方法,並實際去做,如此,施與受的兩方,像是共享五餅二魚的朋友,讓彼此都能得到尊重。慈惠機構不僅教人釣魚、養魚的方式,還和當地人一起找地方挖魚池,選材料建池塘。對於接受服事者,在參與的同時也得到知識、經驗,對自己放進時間、心力的項目,有更大的成就感。

長期在異文化地區服事的章木,深深感受:協力會在系統和組織層面,帶出持續的轉化。外來的慈惠組織,可在當地培訓有相同關注的人與機構,並提供資金設立有效率、能持續,且符合本地情境的更大規模的項目。

這需要時間尋找、接洽合適的人選,訓練本地的事工夥伴。他們可能有不同的價值觀、專業能力、經驗,也難以掌控未來的發展與監督。然而以耐心好好做,將會有寬廣、深遠的影響。

三種方式,三個階段

章木分享了自己的經歷。1996年雲南麗江發生七級地震,超過300人喪生,16,000人受傷,18萬人無家可歸。幾天後,一國際基督教救援機構到達現場,開始評估災難程度,特別是對孩童的影響。機構很快地送來米、毯子、遮雨的篷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免費給予災民。這是資力階段。

在提供物資的過程中,機構觀察到地域性公路、學校等基本設施的缺乏,以及未盡理想的教育系統和農耕方式,讓本地村民陷入長期的貧窮。機構在分送物資的經驗中,與當地政府及社區建立好的關係,由此看到10-15年發展計畫,會帶來更有效、更具持續性的影響。於是開始組織村民成小組,分享他們的資源,和機構能提供的資源。接下來幾年間,村民主動修建道路,婦女成為社區衛生人員,種植新品種農作物,透過小額貸款開始小生意。這是助力階段。

再經過五年,村民和政府都了解持續經營的重要性,而非一直倚靠外來資助。在政府協助下,本地註冊成立一非政府組織(NGO),繼續之前的工作。此時國際機構提供資金,幫助本地NGO,由他們與村民直接合作。這是協力階段。

把資源投在哪裡?

不同慈惠方式能滿足不同情況的需要,帶出不同程度的影響,沒有哪一個機構或方式是最好的。身為基督跟隨者,要如何按著主耶穌的教導,以合祂心意的方式「做公益」?

首要原則是尋求神的呼召,知道祂要你我為哪種慈惠方式、哪個機構奉獻。如哥林多後書9章所說「捐得樂意」;神豐富賜予有形無形的資源,我們當以感恩的心分享。

分享資源時,也需要以良善、忠心、有見識的管家態度,找資料或與機構同工談談,多認識慈惠機構的宗旨和使用奉獻的方式。選擇時,可考慮人事、行政經費少,將很大比例的奉獻直接投在接受幫助者身上的慈惠機構。同時,人事、行政經費少的機構會遇到另一重挑戰,便是難以留住好的同工,事工不容易拓展。因此需要進一步了解財務結構,分辨能否在機構運作和實際服事上取得平衡,有效率、有成果地,以正直持續經營。

此外也可考慮常受忽略的事工,例如服事身心智能障礙者。即使情況艱難,長期投入卻不容易看到成果,他們依然需要尊嚴和扶持。此外,可選擇對接受幫助者賦能的機構,鼓勵他們自己尋找、執行問題的解方。

從慈惠機構的宣傳影片或文案,看到、讀到好比飢餓的孩子、被販賣的人口等的苦難大眾得「拯救」時,是否深受觸動?這些機構,以及為他們捐獻的我們,講述的可是救難英雄的故事?然而現實中的「救援」可能沒那麼戲劇化,多數時候是與政府協商,與文化、制度抗衡,這些不怎麼精彩的工作。

濟助也不需限於財物,人的特長、專業知識與經驗,也都能成為慈惠方式。服事戰亂地區的Habibi機構(https://www.habibi-international.org/),就需要醫護人員、電腦工程師、社工、心理輔導員等的參與。

耶穌以奴僕的樣式行走、居住在人的中間,與受苦的人同起居、同坐席。祂給予的,是完全的自己。基督的跟隨者在分享資源,幫助有需要的人之時,如何能獻上全人,並從服事者和接受服事者身上,學習作門徒?

祈願你我在更多認識慈惠方式的同時,也分享生命。


  1. Christian Microfinance Stays on a Mission,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11/may/stayingonmission.html.
  2. https://www.census.gov/content/dam/Census/library/visualizations/2023/demo/p60-280/figure1.pdf.
  3. Why I Won’t Be Filling a Shoebox This Christmas, by Brian Howell, https://trainingleadersinternational.org/articles/618/why-i-wont-be-filling-a-shoebox-this-christmas.
  4. Rethinking Microfinance, https://econreview.studentorg.berkeley.edu/rethinking-microfinance/.
  5. A Hand-out, Hand up, or Hand Across?, by Jean Johnson, https://www.missionfrontiers.org/issue/article/a-hand-out-hand-up-or-hand-across.

李杰明(Derek Lee),目前任職於國際救援委員會的Airbel 影響力實驗室,致力於幫助面臨人道危機的人們,求生、恢復和重建生活。

雨往,喜愛從觀察社會、文化、國度的動態,發現神的作 為,書寫「冬天已往,雨水止住」的盼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