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連接,信而順服
【天國行動力—親子篇】系列3
口述、供圖╱陳德堅‧採訪╱林敏雯
「我的乖寶寶一進入青春期,動不動就生氣,難道開始叛逆?」
「怎麼青少年的孩子那麼不聽話,這就是叛逆?」
提及青春期的孩子,相信不少家長聽過、說過類似的話。青春難道一定就叛逆?父母要如何應對似乎不再溫順的孩子?親子間又能如何互動?
其實無論孩子年齡多大,親子關係的基礎仍是「因愛而信,因信而行」,維繫關係的方式是一起「發現愛、接受愛、分享愛」。當青少年孩子表現出想要推開甚至推翻父母、權威、既定的模式,感覺他們關上房門也關上心門時,盼望父母能先打開自己的心門,讓神愛的光進來,從心與神連接。再用從神來的溫暖和愛,與孩子的心連接,使得親子在恩慈的主耶穌面前,得以重建對神和對彼此的信任,以致信而順服。
一般提到親子關係,多是讓父母「向外看」,給予各種管好孩子的方法。在此鼓勵父母「向內看」,跳出盲點,回看內心。當父母的心回轉,孩子的心也會非常奇妙地被愛醫治和改變,從而恢復美好的關係。
「青春」=「叛逆」?
你喜歡孩子「聽話」,認為這就是「乖」,就是「好」嗎?當孩子開始表達自己的意見,不再事事聽從,甚至在言行態度上反駁或頂撞,會讓你覺得不舒服嗎?到底甚麼是「叛逆」?
其實當人意識到自己有自由意志和獨立選擇權,並以言行來表達時,就有可能叛逆。有些幼兒對所有的事情說NO;廿來歲的青年選擇創業,而非找個鐵飯碗;中壯年期本該計畫退休,卻決定變賣家產去宣教……,不都是某種程度的「叛逆」?
孩子年紀小時,父母準備青菜就吃青菜,準備紅蘿蔔就吃紅蘿蔔,這並不意味順服,而是幼小尚未知道選擇;長大一點,會從青菜和紅蘿蔔中挑喜歡的吃;再大一點,問要吃青菜還是紅蘿蔔時,孩子就懂得可以選擇吃肉,或是不吃。
幼兒期可能不知道有不同選項,也不知道有選擇權,就算知道也尚未有能力為自己選擇。心智隨年紀逐漸發展,發現不但有選項,還有選擇權,甚至為了要看看自己能有多大的獨立性,故意不按常理出牌,做出與父母期待或規劃不同甚至相反的決定。
不按既定規則、異於常態的決定,並非就是「叛逆」,而是孩子慢慢成熟的過程。這種對獨立思考和選擇的渴望,其實始於內心。在完美的伊甸園裡,亞當和夏娃本與神有親近關係,神也給了他們充分選擇的自由。只不過當他們意識到有選項(園中一切的果樹與另一棵樹―分別善惡樹)和選擇權(吃或不吃)之際,做了錯誤的決定,違背了神的吩咐。
我們曾否「選擇」不做該做的事,反倒去做不該做的事?或即便不敢公開表現,卻在思想和態度上暗暗反抗?對孩子的「叛逆」覺得不舒服時,父母或許在責備之前先省視內心:我的生氣、難堪、失望等等的負面情緒從何而來?我是否也曾叛逆,有隱藏的苦毒需要得到醫治?
父母是否把親子關係看為如何改變孩子的任務,卻忽略了回到自己的內心,解決產生焦慮感和失控感的根源?與其把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的言行貼上「叛逆」標籤,把自己困在抱怨中,父母是否願意從內心接納且慶賀這些改變,發現孩子其實在成長,從而轉換思路,改為持續建造孩子的生命,並與他共同成長?(見圖一)
在13-18歲的階段,父母的角色如同球隊的教練。正如訓練多時的球員終將憑自己的力量進行比賽,孩子也期待發揮自己獨立的決定力和影響力。最好、最有能力的教練,也不能取代球員上場參賽。青少年是為進入成年預備;成年人需要為自己的決定和選擇負責,不能讓別人代勞。在此鼓勵家長,與其跟孩子爭奪選擇權/控制權,何不花心思力氣培訓、鍛鍊孩子獨立做決定的能力?
▲教練訓練球員,但不能代替球員上場比賽。父母也可成為青少年孩子的教練,訓練卻不代替孩子做選擇。
從「青春」進入獨立
父母當然想給孩子最好的,或許就認為自己經歷多,思考周全,為孩子畫出的願景也全是為了他好。曾幾何時,我們對孩子的關心,只讓他感覺像刺眼的陽光,卻感受不到溫暖?
孩子做出不同選擇時,我們曾否說過、想過:十幾歲的孩子懂甚麼;這樣做以後會吃虧……親子進行意志拔河,爭奪決定權,在我對你錯的心態下,讓步就是輸。然而就算孩子一時屈服,卻損傷關係,他到了獨立自主的年紀,便迫不急待要掙脫父母「管轄」,最後誰輸誰贏?
始祖在伊甸園違背神心意的選擇,以致世世代代的人類深陷罪中,錯用神給的自由意志。若是亞當先來到神面前求問:「神啊,祢喜悅我怎麼做?」「吃哪棵樹上的果子對我最好?」情況會不會完全不同?
讓我們先求問神:「祢喜悅我成為怎樣的父母?」「甚麼才是對孩子以及親子關係最好?」和神保持親密的溝通,不僅幫助我們成為合祂心意的父母,按著神賦予孩子的特質,幫助他發揮天賜才幹,也給孩子榜樣:坦然來到神面前與父母面前,尋求溝通。
以家庭旅行為例。父母說去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玩;孩子不願意,寧可跟朋友一起。你會如何反應?「不行!我花了心思計畫,你還不合作?」親子關係弄僵了,就算孩子「聽話」,全家去了國家公園,在美景前擺著一張臭臉,旅遊意義何在?
或者換個回應,「說說為甚麼你想跟朋友一起。也許可以與家人去優勝美地,另外也安排你和朋友一起玩的時間。」以家庭會議的方式,跟孩子一起策劃行程、研究景點,給予每個人適當的任務,成為全家都參與的旅行。當然,說好讓孩子跟朋友一起玩,也不要找藉口推託,讓孩子覺得父母言而無信。
要求孩子做父母喜歡的事(去國家公園),那麼父母是否也願意做孩子喜歡的事(跟朋友一起)?過去我對棒球一竅不通也不感興趣,兒子參加了棒球隊,就勉為其難坐在場邊看。起初懵查查,花了點工夫認識規則、技巧,且持續看他比賽,也可以跟他聊上幾句,不至於完全在狀況外。現在我已成了半個棒球迷,很欣賞兒子對球隊和比賽的熱情,兒子也因此更願意與我溝通和分享他生活與學習的狀況。曾有位爸爸為了跟女兒有共通語言,還去學了化妝、穿搭,成了女兒和閨蜜的時尚參謀。
對於移民父母,親子間還有語言、文化隔閡,怎麼辦?沒有捷徑,只能付出代價,熟悉他們的語言和喜歡的事物,尋找共通話題和喜好。很家常地在晚餐桌上、接送途中,分享生活、討論議題,會是理解和接納的開端。
▲從某個時候開始,我們對孩子的關心,對他們來說,猶如刺眼的陽光,不如過去般的和煦溫暖。
在此也提醒父母:以聆聽贏得說的權利。就算孩子的論點不成熟,甚至離經叛道,也不需要當下教訓或爭辯。「這個看法很有意思」,可以給父母一點時間反應;「請說說怎麼有這樣的感覺」,邀請孩子繼續對話,也是父母訓練同理心的最好機會。
孩子的意見不是聽聽就好。在合適的界線內,容許他執行選擇權,能鍛鍊「獨立」肌肉。如同上期文章所提,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放寬自由度和信任度,也要容許孩子承擔選擇的結果,在恩典的環境中,讓他學習自制力與責任感。鼓勵他培養思考、做決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就算錯了或是不完美,也幫助他從中學習、成長,回到神面前尋求幫助。
青少年可以在學業上表現優異,物理、化學、微積分都難不倒他們。但是身心靈的發育尚未穩定,仍會有衝動的、看來「不經大腦思考的」言語行為。就像任何能力與技巧,父母可幫助正處於發展獨立思考階段的青少年,建立批判性思維,增加控制情緒的能力,並鼓勵他清楚表達想法感受,對孩子的成長、成熟很重要,也會給親子關係加分。[註]
我們和青少年孩子一樣,都以三個問題來表達三種基本需要:
1)我可以自由選擇嗎?(存在感);2)我有用嗎?(價值感);3)我可愛嗎?(安全感)。親子可從自主(讓孩子感到有選擇權)、勝任(讓孩子建立自信)、聯繫(讓孩子感受家庭和團隊的接納與溫暖)三方面,來滿足這些需要。
▲父母是否願意付出代價,進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面對挑戰,共同成長?
「青春」與信仰
對信仰認真的父母,一定關心如何讓孩子也有堅定信心,尤其看到許多研究指出,上了大學的年輕人,離開教會或信仰的比例很高。父母如何持續「信仰傳承」?
敬拜、靈修、短宣、服事……都是幫助孩子打穩信仰基礎的磚石。然而父母在生活中展現對神的信心,誠實面對自己的軟弱、挑戰、疑問,也讓靈修、敬拜,不僅成為規律的日常,更是渴慕的享受。讓孩子看得到也感受得出父母真實的信仰。
遺憾的是,父母的言行不一,常是孩子形成真實信仰的阻礙。
當孩子質疑神學觀念、信仰實踐、教會傳統時,親子能否對話、討論,甚至理性和平地爭辯?我們若以權威劃定是非黑白,是否因為自己不曾想過,沒有答案?若是父母人前人後有不同態度、主日和週間有不同表現,又如何要求孩子有真實信仰?
要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浪子」期,也不需要責備自己。我們當中不少是「信一代」,若是大能的福音能感動我們在青年甚至中年才接受耶穌為救主和生命的主,當然也可以挽回一時偏行己路的孩子。我們所信的,也希望孩子信的,是「救贖」的神―拯救、贖回;而神為了救贖,付出極大代價。
本刊管家單元企編林豐樑長老和我帶領一個父母線上讀書會,參加的人不少是非基督徒。藉著討論《用心做父母》一書,林長老和我坦承在親子關係上曾有的難處,以及從中的學習。看見我們敞開,書友們也願意分享各自的挑戰,彼此鼓勵把所學的付諸實行。
鄧先生夫婦的青少年兒子沉迷於手機和網路遊戲,成了中輟生,也不喜歡與父母講話。我們鼓勵從改善夫妻關係開始,讓孩子看見爸媽相互溝通和對彼此的敬愛。父母也不再對孩子嚴苛要求,從言語行動上表現出真實、溫暖的關懷。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一天爸爸特地帶孩子出門兜風。回到家,甚少開口的兒子說出:「爸爸,你辛苦了!」這對夫妻在錯愕中大受感動。爸媽的付出,兒子看到也感受到;當孩子接收了愛,他就會以愛回應。
就像主耶穌「必須經過」撒馬利亞,遇到井邊的婦人,進入她的世界,我們是否也願意「必須經過」青少年的世界,進入他們的心?耶穌指出婦人不光彩的景況,卻完全不帶嚴苛的論斷,反倒向她宣告「彌賽亞」的身分,讓她感到受重視,也因此得到醫治。
要與孩子的心連接,讓我們先看到自己的心,若也是緊閉的,怎能要求孩子敞開?或許是想維持父母自己「完美」的形象,不願也不敢承認錯誤和不足。如此,不僅把孩子關在心門外,也把挽回、修復的恩典關在門外。
當父母願意付出代價,貼近孩子的心,進入他的世界,孩子看到和感受到的,不再只是刺眼的陽光,而是帶著溫暖的愛。
惟有自己先敞開心門,讓光進來,在公義恩慈的神面前尋求饒恕,讓神聖的愛恢復我們正直的靈,讓我們的內心得到神的醫治,才能釋出愛與溫暖,吸引孩子打開心門。通過親子的實踐和行動,父母「向內看」,盡力作成長的父母。
父母真實回轉歸向神,孩子清楚看見我們對神的信任和愛,也會真實從心裡悔改歸向神。親子都歸向神,因此能如聖經所說,父親(母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母親)。親子以心連接,重建信任,進而順服。
註:
關於青少年大腦發展,請參考:https://www.nimh.nih.gov/health/publications/the-teen-brain-7-things-to-know。
思考與行動:
1. 是否相信並看見神在你生命中所給的愛?
2. 以愛回應周圍的人,從夫妻/家人開始。
3. 父母和孩子都要盡量尋找追求生命成長的團體,得到同伴的鼓勵。
4. 只要不違背真理,加入孩子的「隊伍」,一起做他喜歡的事。然後再邀請孩子加入你的興趣。
更多資源:
【如何帶領青少年】系列講座:作者在羅馬磐石教會的10次分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amBVOl144&list=PLlWS5uvhg9rlXC0bynHkMOcI42m9e35fb)。
陳德堅,Executive Leadership領導力碩士,斯坦福大學 Dr. B.J. Fogg 教授認證的Tiny Habit Life Coach。國際真愛家庭協會特約講師及青少年團契的總教練。是一雙青少年子女的爸爸、教練,和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