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在愛裡結伴成長

【天國行動力—親子篇】系列5

整理/林敏雯

可曾聽過父母無奈地抱怨成年子女:「做決定也不問我,管不到了」,或是「我說的話不願聽,管不動了」?可曾聽過已成家的孩子挫敗地感歎:「為甚麼不尊重我的選擇」,或是「我需要的是祝福,不是批評」?

當孩子不再需要父母的「教養」,親子間能以甚麼方式維持親近的關係?就算孩子成年、成家,不管子女在家、離家,父母是否仍然願意以信任為關係的基調,心對心溝通,持續發現愛、接受愛、分享愛?無論是身處兩地的距離,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距離,對事情看法的距離……,兩代間一定有距離。但距離不見得會成為親子關係的阻隔。當父母以愛經營關係,讓孩子能放心離家,安心回家;無論兒女年齡多大,親子仍然可以結伴,在愛裡一起成長。

▲ 當父母以愛經營關係,仍可與成年孩子結伴,在愛裡一起成長。

誠信;豐富;成熟

「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甚麼是吃苦!」相信不少父母不是想過就是說過這樣的話。的確,和上兩代比起來,我們的孩子和他們的孩子或許生長在相對富裕安定的環境。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沒「吃苦」,可能只是世代對「苦」的定義不盡相同。

父母輩經歷財務資源有限,大環境不容許發揮長才等等的限制,讓人覺得苦悶。年輕一代或許不太缺有形的資源,但處於價值觀混亂的社會,能認清真理已屬不易,要持守信仰更是挑戰重重。這是他們現在的擔子。

父母或許認為高學歷是為了找份薪資高、福利好、能穩定升遷的好工作,最好還是知名的大公司,這樣才是「榮耀主」。沒想到年輕人大學畢業就進職場,不認為碩士、博士是必要,工作一、兩年,還沒存多少錢,就辭工作去旅行。或是沒存款沒買房就結婚,或是老大不小還不願意結婚,或是年紀輕輕就生孩子,或是都要40歲了還不生孩子……。

當兩代人對工作、生活,甚至服事的態度出現差異時,還請年長的一代多以聆聽代替批評,以同理代替論斷。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苦,走冤枉路,但誰能保證父母認為最好的,就真的最適合孩子?神如何看孩子,給了他們甚麼才幹?身為父母,我們可願意跟孩子一起尋求?

我想以三個詞來鼓勵父母: 誠信(Integrity)豐富(Abundance)成熟(Maturity)。三個詞的縮寫就是I.A.M.;耶和華宣告祂是自有永有的神,就是I AM。這三個詞所代表的生活態度,可幫助父母更好地面對生活中與成年兒女的相處。(圖一)

一、誠信

盼望父母能在神和自己面前,誠實省察:我對孩子提出的建議或要求,到底是為他還是為自己?我對金錢、就業、婚姻關係所持的價值觀是否合乎聖經真理?孩子若不接受我們的建議,他是否也有道理?若說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我的方式和態度是「管理」或是「操控」?

可曾聽過、見過父母故意製造些情況,或是說些近似情緒勒索的話,為的是讓孩子多關心自己?或者不肯對自以為是的意見、自作主張的決定、沒弄清楚情況就過度反應而認錯?

我們所信的神是信實公義的,只要認錯悔改,就得赦免與接納。或許要父母放下固有觀念中的威嚴並不容易,然而向孩子認錯、道歉,會是維持和好關係重要的一步。而孩子犯了錯,請求寬恕時,盼望父母也能以恩慈相待。以這種方式與孩子相處,相信彼此的關係會越來越敞開和真實。

二、豐富

如果我們活在基督裡,就會看擁有的資源為豐足,心裡感覺平安、穩妥,這是豐富心態。反之則是貧窮心態,會常常聚焦在資源的貧乏,易產生焦慮和不安全感。資源也不單指財物、地位,也可以是機會、品格、特長。

對於有形或無形的資源,華人父母可能習於傳統「未雨綢繆」的美德,常擔心兒女落在人後。的確,箴言以螞蟻為例,讚許「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的預備。不過籌劃乃是為了管理、善用資源,而非使人憂心,因為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如果落入貧窮心態,就會聚焦在資源的有限,擔心如果別人有了,我就會失去,落入患得患失,給自己和孩子壓力。

時不時便聽到父母不認可兒女選擇的專業或想發展的興趣,擔心他們不能養活自己。如果父母能夠保持豐富的心態,就會如本系列71期的文章中提到,作成年兒女的鼓勵者,啟發他們找到熱情。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生命意義,活出從上頭來的呼召,相信神會供應所需,因為神如此應許:「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以及「信靠祂的必不致羞愧」。

三、成熟

年紀增長,不一定代表更加成熟。擁有「成長心態」,我們的生命才會越來越成熟。是否覺得孩子都成年、成家了,我自己還能「成長」嗎?當然!作父母的,頭髮都白了,還需要「成長」?有成長的心態,一生都是學習者,能使生活豐富、精彩;不僅學習知識,還可以擴展眼光,更新觀念。

成長意味著改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我們很多時候知道改變的益處,只是對要付出的代價卻步,殊不知不改變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那麼,親子如何把知道應做的改變付諸行動?

不少人認為要改變,先要在頭腦中知道改變的好處,思考如何改變,就是「分析→思考→改變」的程序。哈佛大學教授John Kotter卻提出,改變的行動是由心開始;先看見一個改變的結果,受到感動,心生羨慕,促使自己也願意改變,這個程序是「看見→感受→改變」

在此鼓勵父母,希望看見孩子在生活中有改變,自己要先改變,讓孩子看見改變帶出的結果,心生羨慕,感受改變的益處,讓心裡的渴望推動改變的行為。如此,父母與兒女就成為共同成長的夥伴。

零和還是雙贏?

老一輩的人喜歡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表示年輕人應該尊重並接受自己的建言,因為經驗、歷練要比年輕人多了許多。然而來自臺灣的柳子駿牧師卻說:「你吃的鹽和我吃的飯不一樣」,意思是兩代經驗、歷練不同,觀點和特質不同。他還建議,不僅看見不同,接納不同,還要以彼此的不同成為相互的祝福。

親子間是否也能以這樣的態度相處?不再是誰聽誰的,而是協力互助;不再是爭「誰說了算」,而是一起思考「如何讓兩方都得益」,最終都將自己放在神的手中,使愛神的人得益處。父母欣賞兒女的長處,兒女敬重父母的建言。此時父母猶如孩子的「贊助者」(patron),相信他的潛力,幫助他發展天賦,以有形無形的資源成為他的後盾,助力兒女,而非控制兒女。(圖二)

法國畫家塞尚(Paul Cézanne)屬大器晚成型,後起之秀的天才型畫家畢卡索都已嶄露頭角,他還未踏進巴黎的藝術殿堂。然而從他年輕時便提供財力資助的Louis-Auguste,以及為已經56歲的他舉辦第一次個展的Ambrose Vollard,都是一代大師忠實粉絲,以實際行動肯定他的才華,是他的贊助者。不僅藝術家自己終於得到綻放光芒的舞台,後世的你我也才得以欣賞到這些藝術品。

身為父母,從孩子幼年期的陪伴,青少年期的鼓勵,進入成年期後的尊重,讓我們給予在自己的生活和專業領域都開始穩定發展的兒女,更多肯定。

身為父母,雖知道不該強求孩子成龍成鳳,多少希望他們成器。無論是出於選擇或情勢所至,要是孩子的生活和專業發展不如父母意,我們是否還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歎?兒女都這麼大了,叨念、責備不管用還傷感情,嘴上說不管了心裡卻還很在意,如何是好?

或許我們可以換個眼光看自己、看孩子。若說父母是園丁,職責便是按時按候澆灌、除草,確保有充足的陽光和養分,讓所栽培的花草樹木,按著神創造的特質,展現豐榮生機。孩子亦如花卉草木各有面貌,有些是繁茂的榕樹,有些是清逸的翠竹。要求竹子開枝散葉如榕樹,不可能也不合理。

主耶穌所說才幹的比喻裡,並不是每個人都領了相同數目的銀兩(talents),有5,000兩,有3,000兩,有1,000兩。銀兩多少由主人決定,只要良善、忠心、有見識地管理,都得到主人相同的稱讚。我們的孩子是領了多少銀兩的管家?會不會孩子其實從天父領了3,000兩,我們卻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以為孩子應該得到5,000兩,而因為過高的期望,反倒失去了對孩子的欣賞?

主人對管家要求的是良善、忠心、有見識,這些好管家的品格和紀律,不也需要父母從小培育?或許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從小事學習,把起初的1,000兩妥善管理,為主人賺得1,000兩;主人若把利潤再交由管家,繼續以好管家品格,讓2,000兩再賺2,000兩。當孩子的努力有了成果,盼望父母能成為第一個稱讚他們的人。

當親子都以良善、忠心、有見識的品格,實踐神的呼召,這就是卓越,就是雙贏的成長。

▲ 在孩子人生賽場上,父母願意成為他們的啦啦隊、贊助者嗎?

和好,永遠不會晚

親子關係若是像數學公式,按部就班行就能保證得到正確答案,那就太好了。相信還是有父母抱著這樣的遺憾:我盡了一己之力,該做的都做了,能說的也說了,為甚麼孩子依舊偏行己路?

神的選民以色列人,經歷了出埃及的拯救,領受了曠野中的供應,多次立誓專心跟隨神,卻依然選擇背棄神的誡命,無視多少先知的警告。並非神的管教不足,這實在是人的悖逆。神在審判之前以憐憫呼喚他們回頭,而他們承受了悖逆的結果後,神給予修復、更新的恩典。

讓我們以盼望來守候這些「浪子」,相信神能改變人。也讓我們活出因信靠而得的平安與喜樂,當孩子看見父母真實的信仰而受感動,就有改變的動力。

有些父母可能在孩子犯了違反聖經真理的重大錯誤時,以切斷關係表明拒絕接受他的選擇。想想,要是關係斷了,我們又如何影響孩子?維持關係並不等於認同行為,就像參與監獄事工,探望受刑人,為他們禱告,向他們傳福音,並不表示認同他們的行為。反而是願意等候上帝的恩典臨到,使他們悔改。

如果關係已經破裂了?讓我們尋求和好吧!身為長輩,讓我們先省察自己是否有不當的反應或過激的言行,承認自己在說話的態度或者某些行為上,也有不對的地方,尋求重建關係,讓孩子知道可以安心回家。期待親子關係的恢復,能讓孩子領會—與上帝的關係需要恢復,也可以恢復。

使徒保羅曾對他的屬靈子女這麼說:「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致被引動失去福音的盼望。⋯⋯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參考歌羅西書1:23, 28)這應該也是給父母親很好的提醒。

以盼望守候「浪子」歸家,和好永遠不嫌晚。

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man-night-streets-city_15275185

從「心」作父母

親子關係的建立和培養並不容易,但可以找到很多資源,幫助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操練。然而親子關係不僅在於見招拆招,孩子一有情況就用這個那個方法處理。得到了各樣的知識和技巧,不見得行得出、行得通。

讓我們再次回到神的真理。讓我們相信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以管家的態度來照管。讓我們看見孩子的特質與才幹,良善、忠心、有見識地來培育、肯定、贊助他們,好讓兒女也成為良善、忠心、有見識的才幹管家。讓我們成為有耐心的教練,鼓勵孩子學習獨立思考。讓我們以愛和信任,持續心與心的溝通,讓孩子能放心離巢,也能安心回家。

願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以諸般智慧,引他們完完全全來到神面前。而我們自己也需要完完全全來到神面前,因為父母本身也是神的孩子。

期盼在「作」父母的旅程中,親子結伴同行,彼此扶持、打氣,在愛裡一起成長。


思考與行動

•請從遠處,回看自己的內心,誠實面對神,面對自己。

•自己尋找,也建議兒女尋找生命中各種角色的幫助者:老師、教練、導師、贊助者。偕兒女一起成長。

陳德堅,Executive Leadership領導力碩士,史丹福大學Dr. BJ Fogg教授認證的Tiny Habit Life Coach。國際真愛家庭協會特約講師及青少年團契的總教練。是一雙成年子女的爸爸、教練,和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