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期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我愛你們,因為神先愛了我!

專訪歐洲校園事工(ECM)同工高如珊

2006年,KRC賓州文化實務營的採訪課, 邀請當時歐洲校園事工(European Campus Ministry,以下簡稱ECM)的范錢 致渝宣教士接受訪問(請參閱本刊8期〈前進 歐洲更待何時?〉)。在那一次的營會裡,住 在紐約市,也曾是小留學生的高如珊姊妹「巧 遇」錢老師,對這些遠離家鄉的學生有了負 擔。她帶著要「煮飯給留學生吃」的心,去到 德國東部的Dresden。一次、兩次後,短宣成 了中宣,高如珊一待半年,除了去煮飯,還在 各方面協助德國的華人留學生,成為他們口中 親密的「高姊」。她的服事心得刊登於本刊12 期〈宣教士的家書〉。

高如珊已成為ECM的主要同工之一,親歷ECM的擴展,以及一代一代學生面對的不同挑戰。記者這次在臺灣與她相見,邀請她分享ECM近來的狀況。

學生不同,真愛不變

KRC:請談談歐洲校園事工ECM的成長。

: ECM從2005在德東的三個團契 (Dresden, Chemnitz & Cottbus),至今在 德國就有18個校園團契。當初的異象是「從團 契開始到建立教會」;目前已分別在Dresden, Mannheim, Köln成立三個教會;都有全時間 牧者,有幾位牧者都是過往培訓的學生,畢業 後在當地成家立業。隨著他們的成長與流動, 原本的校園事工也漸漸擴展到家庭和兒童。

當然,仍有幾個團契聚焦學生工作,大部分是工作機會較少的地區。團契繼續做學生拓展、「接生」屬靈的寶寶、培靈,盼望他們帶著信仰,到各處繼續服事,或參與教會,或開放家庭接待新來的學生,成立新的團契聚點。在德國的18個團契中,三分之二以這樣的模式建立。

從2023年底,ECM進入巴黎協助學生事工。除了歐洲,也在以色列成立了兩個據點。

目前來中宣的老師們,有些是退休教授或是專業菁英,可以在學業上幫助留學生。長宣或長駐的同工,就負責生活協助的角色。

KRC:多年來ECM有甚麼改變?學生群有甚麼不同?服事策略是否因而改變?

: 之前德國湧入許多華人留學生,最大的原因是到德國留學的花費,相較於留英、留美,低了許多。法國的學費也偏低,留學生人數也是節節高升。

2005年ECM剛開始接觸的學生,家中經濟條件比較不好,個性純樸,但有能力讀書,能克服艱難的德文課程。來德國的留學生必須要有很強的自制力,才能在一個自我推動的環境中學成畢業。

早期的學生帶著家裡的盼望及使命感來求學,生活拮据。團契打著食物的招牌,可吸引好多學生來,讓同工能藉著聚餐與生活上的協助,傳達神的愛。那時,我們除了用愛心陪伴,有時也要扮演教導的角色,例如人際應對進退,不吝與人分享等的品格。

近年來的留歐學生人數增多,來自各種家庭環境,大部分都是家中的寶貝,極受寵愛。來到自由獨立的學習環境中,若是不夠自律、不懂節制,兩三年下來才發現學位難求,也只能打道回府了。我們常在新生歡迎會中告訴學生們,雖然在德國學習環境看來要求寬鬆,但自律及不拖延,是求學的基本條件。除了幫助學生適應留學生活及不同文化,也需要幫助他們培養節制、自律。

來自富裕環境的留學生喜愛享受,慣用3C產品,聚餐已經吸引不了他們。隱身於螢幕背後的他們,雖然生活安樂無虞,心靈卻很軟弱,很容易陷入憂鬱。

過去ECM找知識、經驗都很棒的講員來傳講信息,但現在很容易在網上找到各種很好的課程。如何吸引這些零零後的年輕人,使他們能從3C中抬頭,注意到我們?我想應該是誠懇、真實的愛。過去坐著聽講道的方式,可能不適合現在的年輕人,需要以互動、創意的方式進行。不管甚麼方式,讓他們品嘗真愛及關心是不變的,他們仍舊需要能聆聽心聲的長輩。

時代變遷,學生群不同,但不變的是宣教士的初衷—像自己的孩子般地愛他們;在乎他們,就像神在乎我們一樣。前來短宣或中宣的老師們,無論是以甚麼方式來引導,也需要有柔軟的心和敏銳的靈,從跟學生的聊天和他們的眼神,洞察心思,建立關係。當我們真心關懷時,他們才會願意聽我們誠懇分享的信仰心路歷程。

希望前來短宣的老師,至少能住上三個週末,盡可能集中在迎新的時段,安排如音樂佈道或各種專題等的節目。

從神而來的膽量與保護

KRC:以色列服事之行有甚麼感動?有甚麼難忘的場景?

: 2023年5月底到6月初跟著幾位同工,應以色列宣道會華人事工之邀,前往帶領福音營。當地同工是早期去到以色列創業或工作的華人,眼看留學生人數逐漸增加,但是對學生事工還不熟悉,請我們去支援。那裡的學生程度都相當好,很多菁英,讀博士或博士後的學者也不少。

去的時候,雖然以巴戰爭還沒開始,但以色列上空時不時有導彈飛過來干擾,我們在租的房子裡聽到警報,也不知道要躲在防空洞裡。從來沒經歷過打仗,完全搞不清楚狀況,打開窗戶看到導彈飛過,還對著照相,當是看煙火一般。後來還是鄰居來「曉以大義」,才知道每一棟樓都有防空洞,這種時刻不去防空洞是違法的。

以色列的交通不像歐洲這麼發達,天氣炎熱,物價不便宜。學生分散居住,要像在德國校園中定期聚會很困難,這是學生事工的挑戰。因此我更感謝在德國的同工,他們都是之前的學生,一屆一屆傳承下來,現在辦營會都由學生負責行政工作。

KRC:這麼多年來,有甚麼印象深刻的經驗?

看到學生的改變:從拒絕到接受,到現在成為同工;對愛的真義不明白,在行為上「亂愛」,直到被神的愛觸摸。每一個故事、見證,都深深打動我。

有些學生在自由的校園生活中常翹課,沒有好好學習。信了主之後,整個生活習慣改變了,從「學渣」變成「學霸」,非常激勵人。也有學生沉迷賭博,同工把他找回來,輔導他脫離賭癮。但在做這些事之前,對他們要愛得夠,才有辦法讓他們接受輔導。

對我來說,「趕鬼」是個非常特殊的經驗。過去沒有接觸過或受過任何訓練。一位學生對我說,有邪靈在他的房間內,弄得他生病、頭痛、住院,看了醫生也無解。病發時都是三更半夜,我還曾帶他到急診室,也查不出甚麼原因。聖靈提醒我問他有甚麼問題,他說每晚有個「女鬼」到房間來,讓他睡不著,直到天亮才能入睡。

我聽完大吃一驚,又不知道要如何處理,身邊也無有經驗的牧者。我迫切禱告,帶著幾位學生同工到這男孩的宿舍。大家先悔改認罪,求主寶血潔淨、遮蓋,邀請聖靈同工,求上帝派天使天軍保護我們,奉主耶穌的名趕走不潔淨的靈。那個初夏的白天,室外晴空萬里,房間內卻起大風,暖氣嘎嘎作響。在我們不斷宣告、禱告、讚美中,一切漸漸平靜。

回到住處後仔細想想,著實嚇了一跳。為甚麼會有膽量,敢去做這樣的事?可能是為「母」則剛吧!這也見證了在我們裡面的主,比甚麼都大。這一次的體驗,讓大家見證神的大能與真實,這位學生現在也成為校園團契的負責人。

神所賜的膽量與勇氣剛好是我當時需要的。現在要再來一次,可能沒有膽量帶著幾位靈命年輕的學生去執行。

把華人留學生帶回天父的家

KRC:談談ECM目前的挑戰,以及將來的走向?

: 大環境及時代的改變是一大挑戰。過去的學生物質生活並不富裕,但是有飢渴慕義的心。這一代的孩子卻不知渴、不知餓,同工仍要以全然的愛與接納來告訴他們:其實你們也渴望真愛!

這群留學生從家中受寵的港灣到外地求學,好似船往大海行駛。希望他們能因著團契,在這充滿變數、時有風浪的大洋中,感覺有愛、有家。也許愛會帶來壓力或傷心,但愛能打開人心,也讓人安心。我和其他校園同工們都願以無條件的愛包容他們,盼望他們來認識神。

現在歐洲的華人留學生很多,除了德國,我們也往巴黎開展校園事工。這是個不同的環境;德國的學生事工是直接進入校園,法國則是跟當地華人教會配搭。早期去法國的華人從事各行各業,因此教會對校園事工比較不熟悉,但擁有不少硬體資源,只是缺少長駐的老師們。感謝神拓寬ECM的境界,同工也學習與不同教會一起服事。

相信事工要能走得長遠,需刻意傳承。盼望服事內容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因為老師們不可能總在一旁督責。常駐的同工也不可能一直在同樣的位置不退,要及早做傳承的打算。就像我現在因為父母的健康,需要很多時間留在臺灣照顧他們。但相信學生們會擔起責任,認真繼續校園裡的服事,用心維持團契。

盼望歐洲校園事工成立的每個校園團契,不只成為傳福音的聚點,在團契中得著好處的學生,也能因著工作或家庭,去到不同地方成立團契、教會,繼續信仰傳承。如同這些年來ECM同工的耕耘、經營,他們也散播信仰種子,遍地開花,把華人留學生帶回天父的家。

欲更深入了解、參與歐洲校園事工,歡迎上網 https://www.ecministry.net/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