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泰族的孤兒
蒙福的使女
受訪者/利百加‧寧山(Rebecca Ningshan)
採訪/新意
源起……
認識利百加‧寧山是在就讀研究所的時候。她來自印度,住在我曾住過的梅媽媽(Joanne May)家。我們主修科系雖不同,卻常被教授誤以為是同一個人。她畢業後,也在我所參與的各各他教會(Calvary Church, Lancaster, PA),於教牧輔導部門服事。自然,又有人誤以為我是她、她是我。
怎會如此呢?原因很特別,也很有趣:她是個長得像華人的印度人!是的,印度人可粗分為南、北印度,她來自東北部與緬甸為鄰的曼尼普力省(Manipuri),相傳其王室來自唐朝,那裡的人就長得像中國人。至於為何相像?大概是我們都有一張大餅臉吧!
印度,對外人而言,是個帶著神祕色彩的國家。就如她的婦女穿著一樣,在光鮮的紗麗下,隱藏著遠古孔雀王朝的魅惑,深沉難解。印度人中只有2.3%是基督徒1,那利百加怎會成為基督徒,又怎麼會在美國教會服事?
神懷的意念是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我有機會訪問利百加,才發現她父母結婚沒幾個月便離異了。她在外婆家出生,母親隨後改嫁,有時會去探望她,父親則對她不聞不問。舅舅和舅媽後來收養了她,但因家裡已有三個孩子,無法供她讀書,便將她送到宣教士朋友創立的孤兒院。利百加回憶說:「我一週大的時候,舅舅便將我獻給神,為我取了這個聖經名字。他的教養,奠下我屬靈生命的基礎。」
在那樣的年代,信主的印度人不是很希奇嗎?她坦承:「舅舅是家族中第一位信主的,因而被趕出村落,甚至有生命危險,還好有部落的人來搭救,護送他到基督徒的村落隱藏,後來更推薦他進入聖經學校接受裝備,成為梅泰族(Meitei,曼尼普力的平地人)的第一位牧者,目前牧養著六、七間教會。」
我被攪糊塗了,打個岔問:「村落(village)和部落(tribal people)有什麼不同?」利百加解釋:「印度有明顯的階級制度,是以村落為單位來建立關係。同階級的村人,不論婚喪喜慶,全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他們看不起住在山區的部落人,認為這些土著封閉落後又不潔淨。但實際上,主耶穌的門徒之一多馬,就曾在印度的部落中傳福音、建立教會。因著宣教士前仆後繼的幫助,有些部落反成為教育程度和信主比例較高的一群。」利百加接著說:「當村人得知舅舅信主後,就到處追殺,與他斷絕所有關係。印度教徒迫害基督徒之劇烈,連死後也不放過。他們很迷信,若有基督徒葬在村落附近,懼怕遭受咒詛,他們會挖出屍體,使死者不得安葬。」
利百加是否也曾受到迫害?她若無其事地笑著說:「我曾被嘲弄過,但能在基督徒的環境長大是幸運的,即使孤兒院的條件不好,至少也是個受保護的地方。我舅舅後來冒險回到村落,見外公最後一面。外公臨終前,承認了舅舅所信的是真神,並為舅舅祝福。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村裡已有兩間家庭教會。」
與利百加的交談中,我了解在印度,可以用姓氏來辨別階級。她的家族是屬於政府官員級,但她的姓氏卻屬於部落級。原來,舅舅收養她後,舅媽為了她的教育前景,讓利百加冠上自己的Ningshan,一個部落的姓氏。這有何差別呢?她聲稱:「能進印度前十名的好大學,獲得政府為弱勢部落保留的大學名額。我也不負舅媽期望,帶著榮譽生頭銜畢業。若要我用自己的本家姓申請大學,恐怕機會不高,因為我是在部落長大,對本家的梅泰語並不精通。要進大學,成績好是一回事,精通梅泰語也非常重要。所以,我感謝主,藉著如此坎坷的經歷來領受祂的恩典。」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談到信主的經歷,她接著說:「我十一歲在孤兒院的一次福音聚會中決志信主,隨後受洗歸入主的名下。我相信神愛我,也願意接受祂成為我的救主,但並不是像當初以為信了主,一切事就全解決了。沒有,這反倒是我屬靈成長坎坷路途的開始。」她曾經失落迷惑過,「起初我按著自己與親身父親的經歷來理解神,也不了解為何慈愛的神,會讓我的父母離棄我?更是一直認為我的存在僅是偶然,只是別人的負擔。」於是,為了取得人和神的愛與認可,這個孤女努力在各方面做到最好,但是生命仍然空虛乾涸。直等到去南邊中學時,一對加拿大籍宣教士夫婦成了她的監護人,才看到無條件的愛,初嘗主恩的真喜樂。
大學畢業後,神為利百加開了一扇門,於2001年秋,讓她隨著「世界兒童國際合唱團」(Children of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Choir)來美巡迴十一個月。她回憶著:「與一群來自世界不同角落、和我有相似背景的孤兒同工,促使我開始認真思考神在我生命中的目的。祂把攻讀聖經輔導的感動放在我心中,但我卻不知會如何開始?神行了奇妙的工,把我帶到蘭城聖經書院(Lancaster Bible College and Graduate School, PA),住進梅媽媽家。這當中,凡是簽證、學費及住宿的需要,祂都一一供應了!」
提到我們共同認識的梅媽媽,利百加帶著感恩的口吻說:「記得小時候很怕做錯事或打破東西,即使是一點小事,總要被捏、被打。梅媽媽給我自由、安全和無條件的愛,使我生平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能和如此敬虔的婦女一同生活,真是莫大的恩典。神在這裡開始醫治我、恢復我,祂也使用學校的教授和各各他教會的教導,不斷幫助我成長。我開始求神幫助我更深地認識祂,求神改變我,使我得到醫治和接納,更求神賜我一顆憐憫失喪靈魂與傷心人的心。」
利百加於2004年底回到印度探親,除了向母親敞開自己多年來的感受,還首次與父親見面。她感觸地說:「這是我一生中無法忘懷的時刻,五味雜陳的情緒全湧上來。過去,我難以原諒父親多年來的遺棄,我曾苦求神用祂的愛來取代我心中對父親的恨,使我可以用祂的眼光來看父親。就在相見那刻,神回應了我長久的禱告,我與父親終歸和好。隔年,父親便去世了。」
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利百加回顧這一路走來,神使用曾在孤兒院裡學的許多經節和詩歌來帶領、安慰並鼓勵她。她說:「神很奇妙。誠如羅馬書八章28節所勸勉的,在我們看來不好的,神總在祂的時候將其變為美好。祂讓我享受豐盛的福分,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我們雖在北美,身邊總有機會向印度人傳福音。利百加介紹兩本書供我們參考2,並提醒:「可以先和他們做朋友,請教他們所信的。當他們開始信任你時,便可分享你所信的;或讓他們讀讀聖經,看看有何不同。最近我在電話中與一位印度朋友作決志禱告,她剛剛受洗了。這是神藉著許多人長期付出的愛與關心的結果。」
回首2004年那趟回印度的路,利百加靠著神,解開多年來的心結,也就在那時,認識今日的夫婿吉甸‧新(Jiten Singh)。他們夫婦二人雖身在北美,仍支持印度當地的一些事工。當問及是否打算回印度?利百加肯定地說:「我們目前已在接受跨文化訓練,等吉甸自基督書院畢業後,我們將到印度北邊的福音未得之處服事。盼望能藉著扶貧事工、婚姻教導、門徒訓練……等方面來幫助當地人認識主,並與主同行。」
註
1. 根據Voice of the Martyrs 2010報導:印度人信仰的比例為印度教 79.83%, 伊斯蘭教12.50%, 基督教 2.40%.
2. 利百加介紹的兩本書:
‧Madasamy Thirumalai, Sharing your faith with a Hindu, Bethany House 2002(暫譯《向印度人傳福音》)‧Ravi Zacharias, New Birth or Rebirth? Jesus Talks with Krishna, Multnomah 2008(暫譯《復活的耶穌與印度至尊快樂神對話》)
記者小檔案
新意,居賓州。喜愛文藝、享受生活、學習成長,與夫婿育有一調皮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