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期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說不完的故事

「馬禮遜入華宣教二百年」歷史圖片巡迴展側記

故事的呈現


「馬禮遜入華宣教二百年」歷史圖片巡迴展,由「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策劃製作,企望藉著歷史的呈現,化解中國人對西方宣教士的誤會,消除仇恨,進而激發教會深入社會。此一大型活動耗時三年籌備,經過詳盡的史料蒐集、合成、編排,結合歷史圖片與文字解說,製成掛圖183幅。巡迴展並包括「愛心合唱團」輕鬆有趣的說、唱、演,以及生活、文化、音樂、宣教等系列講座。


伴隨誕生了包括有關中國基督教歷史的三十本論文、二十本人物傳記和二十本童書繪本,共六百多萬字的七十本書。(註1)

說故事的人


2007年7月12日至31日,「宇宙光」團隊將圖片巡迴展帶來美國德州。在最後一站的奧斯汀(Austin)展覽現場,印入眼簾的是邊說故事邊踢動兩腿導覽的「林哥」─林治平。


臺北「宇宙光」不時興頭銜主義,同工均以哥姊相稱。「林哥」雖年近七十,卻仍是個不折不扣的「哥」字輩義工。若要仔細走完一趟圖展,少說也得花上兩個半小時。許多人還沒走完全程,就已兩腳發痠發疼,「林哥」卻自早到晚、從頭到尾在現場服事群眾。在講臺上中氣十足、聲如洪鐘的林治平,私底下卻不多話。一張微笑的臉上,不經意間透露絲許疲憊。知道他有糖尿病、心臟病,關節時常疼痛,心中便忍不住地感佩。


這次二十四位團員前來德州,不但自付旅費,有人甚至還要請長假。當林治平知道某些人經費上有困難時,便表示大家隨自己的能力奉獻就好,不足之處,「宇宙光」全部承擔。

——————————————————-


搭線
「馬禮遜入華宣教二百年」圖片巡迴展從澳門開始,陸續在美東、美西、和東南亞展出,於2007年7月來到了美國南部的德州,行程包括達拉斯、阿靈頓(Arlington)、休士頓和奧斯汀。
在主辦的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開始圖展的籌畫時,文字團契已沸沸揚揚地討論採訪帶領團隊的林治平的事項。「神國」雜誌的編輯吳仙對姊妹,數月前便追著林治平忙碌的行蹤,想安排採訪他的機會。後來獲知展出地點是她在休士頓的母會──西區中國教會,便徵詢採訪的可能性。
平易近人的「林哥」不畏辛勞,立刻答應:他在休士頓的時間完全屬於我們,任憑我們安排使用,才有了本期兩篇報導。

——————————————————-

故事中的故事


看著一張張精心編製的歷史掛圖,說起宣教士的貢獻,林治平如數家珍,也道出耶穌基督救恩如漣漪般擴散的生命影響力⋯⋯

▲丁韙良。


丁韙良(William Martin, 1827-1916),這位能說善寫的宣教士,會用流利寧波話講道,搏得當地人連聲讚歎,「聽道比看戲還有趣」。在簽訂中美天津條約、北京條約時,他曾擔任美國使團的翻譯,參與條款的文稿擬定工作。在翻譯中竟發現,中國政府不懂國際法,該答應的條件不答應,不該同意的條款卻輕易讓步!


這位比中國皇帝更疼惜老百姓的宣教士,痛心之餘,回美發憤修習國際法,取到國際法博士學位,將《萬國公法》翻譯成中文上呈清廷。他更引進西學,在中國成立「同文館」造就外語人才,教導科學技能,一生奉獻於中國,老死於中國。


你知道嗎?當創立「基督工人神學院」,現任「三谷華人聖經教會」顧問牧師的于力工老牧師,竟指認出老照片中為他接生的棣喬治醫生(George F. DeVol)!這位英年早逝的醫療宣教士,為中國接生了一位忠心事主的傳道人啊。

▲棣喬治醫生(George DeVol, 1871-1917,右圖)及法伊莎醫生(Isabella French, 1871-1920)伉儷。


其子棣慕華(Charles E. DeVol, 1902-1989)牧師是國際知名的植物學家,曾在江西廬山上發現了好幾種羊齒植物,其中一種還得到學術界肯定,定名為「棣氏羊齒草」。臺灣的稀有羊齒植物「棣慕華鳳仙花」(Impatiens devolii T. C. Huang)也是為了紀念他對臺灣植物分類學的貢獻而命名。


抗日時期,慕華被關過集中營,來到臺灣後建立教會,蓋教堂,也在臺北的臺灣大學教他所擅長的植物學,直到罹患癌症後才回美。


童書繪本《我是江蘇六合人─棣慕華的故事》作者黃迺毓,寫到棣慕華年輕時面臨學術研究與承接父親宣教之棒的掙扎:


那時,似乎有個聲音對我說:「我的孩子,你可以隨自己的意思去做,但是如果你選擇自己要走的路,你會迷失。」

我很快回答:「主啊,我要走你的路。」


走筆至此,黃迺毓激動不已,忍不住痛哭失聲,直到天明⋯⋯

▲棣慕華的故事。

————————–
宣教士面對的仇洋情緒

馬禮遜來華宣教時,中國相當仇恨洋人,誰要是教洋人說中文,就是「漢奸」,可是要殺頭的。(圖展中,兩廣總督李侍堯上呈奏摺:「設非漢奸潛滋教誘,焉能熟悉〈中文〉⋯⋯蒙聖明洞燭,將⋯⋯即行正法」)。馬禮遜雖然用重金「禮聘」中文老師來幫他,那些老師口袋裡還是藏著毒藥,以防萬一被發現,可以先自殺而免受酷刑。

—————————-

進深研究
今年(2007年)正逢馬禮遜入華200年紀念,各華人基督教會展開一連串的活動,以回顧紀念外國宣教士在中國及各華人所在地的影響及福音宣教成果。本單元企編特別介紹下列各雜誌網站,以方便讀者查詢相關資料。

.《宇宙光雜誌》【耕者心】回歸真相 認識歷史/林治平395期3/2007 http://www.cosmiccare.org/Magazine/200703.asp
.《宇宙光雜誌》馬禮遜與中文聖經/顧長聲 383期 3/2006 http://www.cosmiccare.org/Magazine/2006/200603_special.asp
.《宇宙光雜誌》馬禮遜飄洋過海來/顧長聲 381期 1/2006 宇宙光全人關懷網站:馬禮遜入華宣教200年歷史圖片巡迴展資料 http://www.cosmiccare.org/ADs/AD99_6e.asp
.《海外學人》基督教入華200年之得與失的對話(1-4)第81~84期(2-8/2007) http://www.oc.org/beta/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2308 http://www.oc.org/beta/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2852
.《舉目》基督教來華二百年大事回顧/蘇文峰 第25期3/2007 http://www.oc.org/beta/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2324
.《中華福音會》馬禮遜入華的劃時代意義──溫哥華研討會報導/呂漢良 http://www.cmi.org.tw/cmi/model_index.cfm?CONSULATENO=172 
.《基督教週報》馬禮遜來華200周年 2214期 1/28/2007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4DACTION/W4D_CWREAD/13759/CWSECTS/BACK
.《使者》普世宣教系列(1-4) 揚起風帆/白雲 1/2 2007 pg2
中國在召喚/白雲 3/4 2007 pg3
披荊斬棘 出戰告捷/白雲 5/6 2007 pg3
寶劍鋒從磨勵出/白雲 7/8 2007 pg 3

—————————–

聽故事的人


美南圖展之後,這股生命力繼續在觀眾心中熱烈迴盪⋯⋯


「⋯⋯一千兩百多人來看展,數目不多,但人心受到很大的撞擊。我們目睹多人被宣教士的精神所感動⋯⋯這次展出將激動更多的人參與或支持宣教工作⋯⋯百年一度的活動雖然結束了,我們心中卻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也親眼見證了宇宙光團隊的高度熱誠⋯⋯。」—陸曼澐


「我真是大開眼界!神真是愛中國,呼召祂無數的子民為中國人的靈魂擺上他們的生命,謝謝你們的忠心,讓我們有機會看到神的愛和祂子民的順服。」—朱繼賢


「我要帶一套回去給大陸親人和朋友看,現在知道真相後,就不能再讓基督教受到誤解了。謝謝你們把圖展帶到德州來。不要擔心來的人不夠多,這些看展的人都是神給的,神要藉著他們把這些故事傳揚出去。」—焦姊妹


「這些圖片提醒了我,對於宣教士甚至宣教士的家人的一切犧牲,人們所知與所表達的感謝實在太少了。」—史提夫


長年在中國做培訓與短宣的蔡良俊長老,來電郵鼓勵籌劃同工:「我要謝謝你們的異象、犧牲與努力,你們促成美南圖展所付出的一切心力,對於有份於此的同工和參展的觀眾皆深具意義⋯⋯。」


曾在南美及阿拉木圖宣教的邱繁治牧師也鼓勵道:「這是一段珍貴的時間,也是生命成長的時日,讓我們一起同工事奉祂。」


其他人同時捎來訊息:


「此圖展真是一個很棒的外展機會。」


「圖展讓我們看到神的手在中國所做的工。」


「你們所做的工是非常美好又蒙福的,讓我再次看到宣教的重要。」


「謝謝你們的辛勞,讓我們有機會學習,飲水思源,知道神藉先賢帶給我們的福氣。」

另一個故事的開頭


德州之行即將結束時,林治平說:「服事主就像是唱合唱,神是我們的大指揮,一個人獨唱是成不了天國大工的。」然而不可否認的,在這場圖展「合唱」中,「林哥」站在領唱的地位,他深知自己「今日的位分」,所以不問成敗,不管經濟能力,無論參展的人數多寡,只要確定是神的帶領,他就帶著團隊認真地去執行。


在人生的下半場,如飛而去的歲月中,林治平抓到永恆的真義,明白恩召的指望。為主,獻出僅存的生命,繼續把故事說下去。

註(1)馬禮遜入華宣教二百年記念文集包括論文三十本、傳記二十本、繪本二十本。詳情請查詢 http://www.cosmiccare.org/Book/morrison.asp

——————————–
無法了解的沉重

在圖展中邊看邊翻譯給身旁兩個小孩聽,經過「殉道死難,血跡斑斑」走廊時,自己哽咽無聲、熱淚盈眶。孩子說:「媽咪,這些畫面太叫人傷心了,我不喜歡。」
說完兄妹倆就跑開,玩耍去了。孩子啊,媽也不忍心再翻譯下去了。別說你們幼小的心靈裡,就是許多成年的中國基督徒,也無法了解這些悲傷故事背後的沉重啊!

口出驚人之語

「宣教士大多不得好死。」雖以平淡口吻道出,林治平卻震撼在場每個人思索生命真正的價值所在。

「宣教士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仔細一想,這兩百年來的宣教史不就是如此?這莫大的勇敢不就是來自為世人罪釘十架的主耶穌!


記者小檔案

喻真,現居休士頓。滿足於子女圍繞身邊,笑聲不斷的日子。喜愛每年難得一次的旅遊,與家人一起踏青、看雲、撿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