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有愛,家是天堂
【建造家庭祭壇三之三】
前文提要:家,既是為了讓人安居,更是為了讓人走得出去;惟當接通源頭活水,才有可能讓信仰透過血緣代代傳承。列王紀下末後十章殷鑑歷歷,告訴每位家長「兩種選擇→兩條道路→兩篇故事→兩個結局」的因果鐵律。兒女是父母的鏡子,因此家長在生活的各層面,當牢記「真誠勝於一切」。對兒女「七Q」的培育,則務必秉持「工人先於工作」的原則,並觀察神在他們生命中的作為,時時存在心裡,反覆思想。(請上網詳閱本刊41及42期關係單元中相關系列專文)
▲構築家庭祭壇和經營家庭和樂,都需要每個成員全心投入。
(圖片來源:http://thepackycompany.com/http://aquizone.net/wp-content/uploads/sites/11/2014/12/family-night.jpg)
多久一次?每次多長?
那麼,「家庭祭壇」(若家中有人未信主,為減少反彈,可以改稱為「家庭時間」,family time)要多久舉行一次?每天?每週?每個月?每次多長?程序該如何?有沒有教材可學習、參考?—這些都是大家很關心,也是非常實際的好問題。我的回答是: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家庭情況不同、需要也不同。
在我那有八位兄弟姊妹的原生家庭中,禮拜一至禮拜六清晨,先個人讀經、背經,然後聚集在父母面前背經、並接受祝福,才去上學。晚上,則用更長的時間一起唱詩,分享所背的經文如何應用於今天的生活當中;聽媽媽講聖經故事,並輪流禱告。禮拜天全家一同去教會,因此當日的家庭祭壇暫停。如此高強度、高密度的家庭祭壇,在我個人所接觸的眾多基督徒家庭中,算是相當罕見的,也不見得大家都學得來。
我所熟識的一個五口之家,是努力爭取做到禮拜一至禮拜五清晨一同手牽手禱告後再出門,禮拜天晚上則有較正式的家庭祭壇時間。根據我採訪探問許多過來人,若想要持久而又有成效,似乎一個禮拜至少一次比較恰當。那麼,每次時間多長呢?那可不一定,若是大家覺得有意義、有趣味,根本不會計較時間,所以重點在「內容好不好」,而不是「時間有多長」(其實,任何教導、課程或活動豈非都是如此?)
成功家庭祭壇黃金公式
話又說回來,到底怎麼才能讓家庭祭壇有意義又有趣味呢?說難,好像不難;說不難,又似乎很難。我在《有真有愛,家是天堂—家庭祭壇靈修教材》(真愛,2011)的前言中是這麼寫的—平日的溫馨親情+家長的堅定持守+創意的啟發引導+生活的應用實踐=闔家共享的賞心樂事。
首先,「平日的溫馨親情」—與其說「家庭祭壇」是促進家庭親密和樂的手段或工具,不如說是果實。家庭祭壇要成功,絕對不只是在舉行家庭祭壇時要讓大家心情愉快、充滿期待,而是平日就經營良好的溝通、互動模式,讓家庭成員喜歡回家、把家人當好朋友。這跟許多輔導者一直在強調「夫妻親密關係不是從臥房開始,而是從廚房開始」,是同樣的道理。若平日打打罵罵,冷戰敵對,禮拜天晚上忽然說要來做家庭祭壇,而且冀望透過家庭祭壇改善家庭氣氛、改良家人關係,豈非倒果為因、緣木求魚?
其次,是「家長的堅定持守」—剛開始建造家庭祭壇時,必定會遭遇挫折、反彈、抵制。而身為家長,要一方面經營平日的溫馨親情,一方面活出百折不撓的好榜樣,直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然也可以想一些辦法來增強參與動機。記得孩子們小時候,我和內人曾與他們共同訂立一條家規:早上七點沒有準時出席晨禱,就喪失一次週末看影片或玩電腦遊戲的特權(當時我們家平日不開電視,只在禮拜六、禮拜天各有半小時電腦遊戲時間及看一部經父母同意的影片)。
第三,「創意的啟發引導」—是指在分享真理或講聖經故事,以及整個家庭祭壇程序的進行,要生動活潑、深入淺出,而非單向式、硬碰硬的教導。這就需要多看書、多受訓、多觀摩了。《有真有愛,家是天堂》書中提供了二十六篇創意聖經教學的範例,讓大家觀察何謂參與式、互動式的聖經教學。
▲蘇家團聚中,全體為作者二哥文博即將結婚的兒子和準兒媳小倆口代禱與祝福。(攝於2014年,供圖:蘇文安)
體驗天父在家中的作為
最後,「生活的應用實踐」—是指在家庭祭壇中所學習到的聖經真理,都必須是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應用實踐的。神的道是又真又活、大有功效的,若只停留在頭腦、知識的層面,而無法將信仰落實於思想言行、為人處世,或根本不曾經歷神超自然的作為,那麼,這信仰只是理論,只是父母的宗教,不能成為兒女真正的安身立命之道。
說到在每天的生活中應用實踐真理,我不得不提起四哥文哲。在童年、少年生活中,他是我體驗天父超自然大能活生生的教材。1948年,也就是六十七年前,當他出生時,就有所謂第三級兔唇(從外面可以直接看到喉嚨),不能吸奶,聽說最多十二天就會夭折。媽媽靠著禱告、人工營養、帶他做了許多次痛苦的手術,將他救活。當時的慘烈故事,我是後來聽說的,因為我小他六歲。但是後來他在小學畢業前和高中畢業前都患了怪病,群醫束手,送回家中等死,父母親帶著我們圍在他身邊迫切代禱,就在他床邊舉行家庭祭壇。而神如何奇妙地醫治了他,這可是我親眼目睹的。
▲蘇文安牧師的四哥文哲(蘇媽媽懷中者),是他一家經歷神超自然大能的活教材。(攝於1949年,供圖:蘇文安)
更大的神蹟是,他雖然直到現在說話還是不很清楚,卻能來到美國,在賓州基督使者協會事奉三十年之久。在這當中,建立了夫妻相愛、兒女成才的家庭,而且至今全家團隊事奉,所有與他同工的,無論華人或美國人,都真心喜歡他、欣賞他。「親身經歷神超自然的作為」,是基督徒父母所能傳承給兒女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也是「生活的實踐應用」的極致。若能做到,真的不用擔心家庭祭壇做不起來,因為家人每次都有新鮮熱辣的真實故事搶著要分享呢!
這兒所說的「神超自然的作為」,不只是指狹義的神蹟奇事。其實,超越困苦艱難的現實環境,一心信靠神,固然需要超自然的力量;當父母願意放下身段認罪悔改,向孩子求饒恕,改掉惡習,也需要天父超自然的能力;為愛的緣故、為花時間陪伴兒女的緣故,甘心樂意放下日常生活中某些看似合情、合法、合理的權利(例如,下班回家翹起二郎腿看電視、或上網聊天玩遊戲,週末跟朋友去打高爾夫球或釣魚等等),又何嘗不需要天父超自然的能力!
▲作者的四哥文哲(右二)經歷神的醫治,至今建立愛主敬神的家庭事奉團隊,是見證神大能的活教材。
實踐有道,操練有方
若各位想更深入更完整了解如何使家庭祭壇透過「平日的溫馨親情+家長的堅定持守+創意的啟發引導+生活的應用實踐」,而成為「闔家共享的賞心樂事」,《有真有愛,家是天堂》這本書中提供了二十六篇範例,兩週用一篇,正好可以用一整年。
另外,駱玫玲老師所著的《家庭祭壇:親愛時光實作手冊》(橄欖,2010),也提供了許多有關家庭祭壇進行程序及活動的實用建議。
▲願家庭祭壇的涓涓細流,能越來越豐沛,帶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圖片來源:http://www.the-awakeningintl.com/wp/wp-content/uploads/2012/08/DSC00492.jpg)
讓我們用《有真有愛,家是天堂》書上的這一段話來彼此勉勵:「在追尋真理、操練真愛的生命課堂上,父母和子女都只是同學。真理,必須以真愛來實踐,才能塑造言行合一、表裡一致的品德與氣質。真愛,必須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方能發揮生命的影響力。」我們不只和孩子一同向主耶穌這位最偉大的老師學習,更是父母子女、甚至祖父母和孫兒女,彼此為師、互相學習。
是的,家,不只不要破壞它、還要維護它,更要美化它。更進一步,要讓家人有學習、能成長、得供應、被醫治;最後,還要能走得出去,對社區、對世界、對神國有貢獻。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讓我們從家庭祭壇的涓涓細流開始吧!「因為這水是從聖所流出來的」,假以時日,必能越來越豐沛,越來越有生命力、醫治力,至終蔚為生生不息的生命長河,河水清澈甘甜,綿延後代!(全文完)
延伸閱讀(廖肇蓉老師提供)
1. 《家庭祭壇:親愛時光實作手冊》,駱玫玲著,橄欖,2010。
2. 《家庭真理教室:青少年基督教教義問答》,駱玫玲著,橄欖,2015。
3. 《基督化家庭》,葛禮聖著,章福卿譯(The Christian Family, by Larry Christenson),中國主日學
協會,1984。
4. 《為孩子屬靈品格禱告》,劉梅蕾著,天恩,2005。
5. 〈Family Time〉專欄,廖肇蓉執筆,真愛家庭雜誌(http://www.familykeeperss.org/)自80期起。
《有真有愛,家是天堂》
蘇文安著,國際真愛家庭協會,2011。
‧可知性:在分享讀經洞見與嶄新靈修亮光的同時,示範如何以真理真愛凝聚家人,令你心領神會、深獲啟迪。
‧可行性:以生活應用為主軸,以創意式、啟發式、親情互動式的靈修帶領為範例,別出心裁、易學易做。除與家人共享外,更可作為開放家庭、帶領九○後年輕人創意查經的材料。
‧可親性:書中五位主人翁角色各異、年齡有別、性格參差,正如你我家中父母手足,栩栩如生、親近貼心。‧可讀性:以流暢簡潔的筆觸、溫馨鮮活的場景,帶你深思基督徒家庭必修的26個課題,文采斐然、讀之忘倦。
作者小檔案
蘇文安牧師,現任美國真愛家庭協會副會長,《真愛家庭雜誌》總編輯。同時義務擔任本刊總編輯、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及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文字牧者。他身為家庭祭壇的受益者,也是實踐者、提倡者。著有《有真有愛,家是天堂─家庭祭壇靈修教材》一書,並帶領團隊編寫製作《至於我和我家》和《盡忠傳家》兩部家庭信仰傳承力作,意者請向美國真愛家庭協會office@familykeepers.org 或臺灣天恩出版社(02-2515-3551)洽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