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期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栽培具DNA的植堂者

【教會與植堂】系列2

口述╱王彼得(Peter Wang)

採訪╱廖美惠

「植堂是一門藝術,不是機械式,也不是魔法術。最重要的是植堂者的心態與DNA。」剛邁入50歲的王彼得牧師,參與過四次植堂。最近一次是2021年從臺北信友堂出去植堂,成立林口國際信友堂。

從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他提醒讀者:透過植堂讓各處有教會,各個族群有自己屬靈的家,廣傳福音,落實門徒訓練。他要在此篇採訪聚焦植堂的特質,以及植堂者的培育。

▲教會是活的有機體,看重的是「關係」和「親密度」。

植堂不同於細胞小組

K:為甚麼如此強調小教會與植堂?植堂與細胞小組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王:上期提到巨型教會的缺點,再次表明,並非對大教會不滿。而是教會組織變大後,很容易落入僵化,有句話說「由奢入簡難」。巨型教會扼殺小教會的生存空間,但自己又很難發展出教會肢體應有的「關係」和「親密度」。

初代教會是「小而美」的小教會模式。小教會是活的有機體,沒有大教會的各種舒適與照顧,反而有機會鍛鍊屬靈成長,相對也經歷成長的痛苦。當然,如果他們夠健康,就會繼續開拓;有時也會患上屬靈疾病,最後可能死亡。死亡是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但新的生命(植堂)會繼續在不同地方湧現。因為我深信,從初代教會到現在,神絕對有能力保護祂自己的聲譽。

90年代開始盛行的細胞小組,已在許多華人教會中建立運作。植堂和細胞小組教會的共同點是增生開拓,但在本質上仍不相同。細胞小組教會最終將形成超級大教會。植堂則是從母堂獨立出去的教會,會友人數不多,一開始可以在信徒家中或租用場地。一旦空間不夠,或人數增長到一定程度,便另行開拓。且每間植堂各有其領導人,權柄直接來自基督,而非教會層層組織。

細胞小組一般仍在大型教會的架構下,只是將會友分成小組,並非具有自主獨立的教會功能。細胞小組權柄來自主任牧師,從上而下,由各小組長分層帶領。小組囿於層層限制,主任牧師的異象很難直接傳達到每一個肢體。反觀植堂教會人數雖少,仍是一個教會架構,一個身體,不斷透過植堂倍增,使福音傳遍族群。

植堂也不完全是「家教會運動」,因為不只在「家」中聚會。也可能透過網路合作達成,例如與另一教會聯盟合作,成立雙語植堂教會或某一族群的植堂教會,形式可以多樣化。

K:請分享參與植堂難忘的經驗。

王:先分享一個小故事吧!神曾經醫治我的爺爺,所以奶奶向神許願—「神啊!在我的兒孫輩當中,任挑一個去服事祢吧!」於是奶奶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叔叔王季雄成了宣教士,在泰北服事四十餘年。奶奶的孫輩中,我蒙揀選,從小就知道一輩子要服事神。奶奶與神的約定就這樣實現了!

神的家都是獨一無二的,教會植堂也是如此。每次植堂都有些基本要素,也有各異其趣之處。因為植堂是一門藝術,不是機械式,也不是魔法術。

我現在50歲,參與過四次植堂。14歲隨父母移民美國,戈登康威爾神學院畢業後回到北加州牧會,期間經歷兩次植堂。幾年前神帶領我回亞洲,2018年到中國植堂,這是一次難忘並成功的植堂模式。對這個新堂投注三年時間,看到支持經費從100%到60%再到30%逐年遞減。三年後這個教會完全自主獨立,現在已經培訓出自己的團隊,人數約在30至40人左右。即便如此,我們繼續保持聯繫,疫情期間無法實體見面,但常在網路上相聚,並鼓勵他們再繼續開拓。

最近一次的經歷,是2021年參與臺北信友堂植堂,在林口成立國際信友堂。這個植堂教會的特色就是國際化,會友幾乎都是雙語,來自不同背景與國家。這是一個國際基督徒的群體,致力將福音的真光帶進林口;在健全的關係中一同成長、受裝備、得能力;以有使命感的領袖和聖經真理轉化世界。

▲2021年植堂的林口國際信友堂,會友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致力將真光帶進社區,在健全關係中成長,以真理轉化世界。(供圖:王彼得)

植堂者的DNA

K:植堂者有何特質?教會應如何栽培、預備植堂者?

王:所有事工開展都始於人願意跟隨神;植堂不會從天而降,也不會無中生有。第一步必須從對植堂有異象與遠見的教會領袖開始。就算過去沒有植堂經驗,並不表示未來不會植堂。牧長們必須開始關注植堂的議題並認識可能參與植堂者的特質,進而栽培。我所觀察與接觸的植堂者,除了對傳福音的大使命有熱忱與呼召,還有以下七個DNA:

一)有彈性、易變通:比一般人更能接納失敗;面對不同狀況時,反應更快,做出合適的調整。

二)通才而非專才:植堂者未必是講道的牧師,但要有門徒培訓的基本功,有能力帶領查經、關懷,能規劃並執行,也喜歡接觸新的人事物。簡言之,最好是十八般武藝都會一點。不需要是博士生或神學生。

三)敏的觀察者:能融入處境化、在地化植堂,尤其是對跨文化族群,能靈敏指認需要,進而牧養。

四)不拘泥於循序漸進:不少年輕人喜歡打破陳規,建立適合自己的規定。這裡所謂的循序漸進,指的是在想法和做法上遵守線性過程,完成第一步後才有第二步。牧長們最好有心理準備與雅量,接納跳躍式或螺旋式的前進,不按前人途徑而行未必是壞事。

五)受苦的心志:植堂者願意離開舒適圈,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這是對所有基督徒發出的挑戰,包括我自己在內。

六)行動派:如果沒有行動力,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根據有迅速倍增教會經驗的植堂者表示,六個月內完成植堂是挺合適的時間長度。行動派植堂者有快與準的優勢。

七)結交非基督朋友的能力:這一點看似簡單,卻是關鍵。根據非完整統計資料,基督徒信主後約18個月,就會漸漸脫離非基督朋友圈;一旦離開非基督朋友圈,就會長期習慣在基督徒朋友圈的泡泡裡。植堂者必須養成主動並刻意結交非基督朋友的能力。

發掘且栽培植堂者,並非一蹴可幾。教會領袖需刻意育成植堂者,給予一定的自由度,支持他們開拓教會。以下是實際作法的建議:

•  從中、短宣開始:植堂者對傳福音有極大熱忱,牧長應主動支持,邀請參與家門口宣教,或跨文化短宣、中宣,並給機會主持佈道會與相關培訓。

•  輪調與實習:仿效大公司儲備主管要到不同部門實習,了解公司運作。同樣,讓植堂者參與教會五大部門(宣教、敬拜、教導、團契、事工),從不同歷練中學習服事。

•  製造機會:介紹福音班的慕道友,或剛信主的基督徒與植堂者認識。植堂者在新人圈子裡,開始佈道性的討論小組。隨著越來越多人信主並成為門徒,發展成具新教會的模樣,就是植堂的契機。例如,一位新住民成為信徒,再帶領家人和朋友來參加活動聚會,繼續傳福音和門訓,逐漸成形後,就是以新住民群體為骨幹的植堂。

植堂是為了興旺主道、神得榮耀

K: 如何評估植堂是否成功?植堂者應具備甚麼心態,守住甚麼原則?

王:植堂的成功不能用數字評估。不是教會椅子數量增減,不是經濟能否獨立;而是基督的身體持續成熟,在神的旨意和帶領下成長。

植堂的核心是神在其中施行大能。經歷植堂的同工都會不約而同地承認:是神在其中成就大而可畏的事;神才是主導者,人只是配合者。植堂是神吸引廣大失喪者來到祂面前,進入得救群體的一種方式。我們最終盼望的是神得榮耀,而非教會得擴展;重心是基督的救恩,而非方法或模式。

植堂者的心態與原則,可歸納為以下三個「不是」:

1.植堂「不是」教會另一個項目:而是教會DNA的一部分;看到哪裡需要福音,就在那裡建教會。教會分裂不能算植堂。植堂需要的是捨己的態度;植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途徑之一。植堂者必須注意,不要因為太興奮而得意忘形,把開拓新教會當作偶像,結果是災難一場。

2.植堂「不是」教會增長運動:如果以教會規模越大、事工越多為目標,那就搞錯方向了。「小而美」才是植堂者應謹守的原則。

3.植堂「不是」只有一個模式:植堂可能有基本的SOP,但不表示每次都可沿用相同方式。教會是有機體,需要根據群體的對象、地理、文化背景等諸多因素,調整相應外展方式,沒有標準模式可以套用。

K:請給華人教會領袖植堂的建言。

王:我特別關注北美華人教會的發展歷程,也在亞洲看到教會的成長。想再次強調並對世界各地的大型華人教會牧長們呼籲:感謝他們在過去幾十年間,服事那一代人。趁著他們還有影響力之際,幫助下一代,成全下一代,重視植堂,開拓植堂。植堂永遠不嫌多,需要有遠見的牧者,由上而下帶領、尋找有植堂DNA的一代人,盡早投注資源植堂。感謝前輩牧長們協助搭好了舞台,就讓這些有熱忱的植堂者繼續為主發光發熱吧!如經文所說:「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使徒行傳19:20)

植堂對信徒和社區有何影響?可能遇到甚麼困難?敬請期待王彼得牧師在下一期【教會與植堂】系列的分享。


王彼得(Rev. Dr. Peter Wang)牧師
戈登康威爾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學位。有20多年的牧會經驗,對情緒健康的靈性、教會領袖領導力和組織發展、後現代主義的福音外展、植堂等有很大的負擔。在各教會、神學院和基督教機構參與教導、提供諮詢並協助擴展。王牧師與妻子Ann育有一女。
現任(美國)中華聖經差傳協會(Chinese Bible Mission,簡稱CBM)總幹事暨理事長;基督教國際信友堂協會創始人暨理事長;臺灣基督教傳教士協會理事;臺灣先鋒青少年發展協會理事;(美國)基督工人神學院(Christian Witness Theological Seminary)客座教授;(香港)恩典聖經神學院(Grace Biblical Seminary)客座教授。


廖美惠,本刊特約撰述。來自臺灣,蒙特梭利認證教師,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紐約獨立媒體深度報導首獎得主。26歲完成「留學夢」,36歲實現「移民夢」,56歲蒙主呼召進入「宣教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