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期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真高興妳來了!

訪問生命導師龐康妮博士

採訪‧翻譯/易瑋

▲龐康妮博士順服從上頭來的呼召,謙謙和和地服事一群離鄉背井的婦女。

座落於南佛羅里達州棕櫚灘花園市的一個小區裡,四年多以來,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總會看見一位體型圓墩墩,鼻尖及兩頰微紅,穿著寬鬆 過膝、式樣純樸洋裝的老太太,有時挽著一個大籐籃出現,她雪白的髮髻透出幾縷粟色,安詳恬靜笑瞇瞇的神情,讓鄰居忍不住好奇,心想:「這位活脫脫的聖誕老 婆婆是誰啊?」


她,就是龐康妮博士(Dr. Connie Palm),從2008年7月起便擔任棕櫚灘華人基督教會跨文化聯姻婦女團契的生命導師。籐籃裡裝著示範的道具,別出心裁親手製作的禮物,還盛著她細膩溫 柔的關懷與疼惜。


龐博士曾任華頌基督學院(Hobe Sound Bible College, FL)系主任,並兼任華頌基督教學校(Hobe Sound Christian Academy, FL)校長,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她絕非等閒人物,由於在臺灣宣教十年,對離鄉背井的滋味刻骨銘心,於是順服從上頭來的呼召,謙謙和和地服事一群也是離鄉 背井的婦女。


本刊以書面採訪這位不平凡的老師,一窺龐博士風範的同時,也期盼成為有心在北美服事這類團契的教會與讀者的借鏡。

KRC:四年多來,妳諄諄教誨這些婦 女,陪伴她們成長,除了一次生病請假,從未缺席,也從不遲到,請問是什麼原因和動力讓妳這麼委身投 入?

龐:當楊德蕾莎姊妹邀約我一起服事跨文化聯姻婦女團契時,我立即怦然心動,嚮往加入。楊姊妹與楊弟兄夫妻倆都是禱告勇士,我深知從禱告出發,以禱告為基石 的外展事工,其成功率極高。


我曾經居住在文化、思維、語言、宗教……,幾乎事事都有差別的「異國他鄉」多年。當年無人教、沒人領,在跌跌撞撞中艱難地摸索度日,如今見到這群身處「異 國他鄉」的婦女,我覺得責無旁貸,甚願略盡棉薄之力,若是能因而減輕她們為多樣差異付出的代價,我便滿心歡喜快樂!


我還有一個特殊的理由─不甘在晚境之年成為無用之人,把握住神所賜的服事機會是極大的祝福,因此決定委身投入。其實,這個團契給予我的,遠勝於我的付出。


涉過人生長河,我了解有許許多多的事做不到,也做不好,然而,有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就是:持續出席!準時到達!充分預備!期盼藉此向姊妹們傳達出我 由衷的心聲─我看重妳,也尊重妳;我重視這個聚會,渴望參加這個團契,真高興妳也來了!

▲龐博士贈送團契姊妹自己寫的書,以及用一雙巧手製作的部分禮物、卡片,流露出無比的關懷與疼惜。

KRC:妳每個月教導什麼內容?為什麼選擇這些主題?

龐:四年多來,我們涉獵研討了豐富多元的內容,主題的靈感出自於─


‧   楊姊妹觀察團契的需要;
‧   這些婦女的要求;
‧    生命成長需知,譬如:溝通藝術、人際關係、認識真神等;
‧   生活藝術與常識,譬如:假期節日、美國文化中的禁忌、社會狀況、錢財處理、美國老公以及姻親的期望等等。

我在跨文化聯姻婦女團契中的教導題目包括:

  • ‧  與丈夫溝通的藝術
  • ‧  愛與尊重
  • ‧  建立美滿婚姻的祕訣
  • ‧  婚姻的殺手
  • ‧  解決衝突的妙方
  • ‧  妻子與丈夫的角色
  • ‧  東西方習俗的重大差異
  • ‧  免債與寬恕
  • ‧  寬恕自己
  • ‧  面對憂鬱
  • ‧  面對恐懼
  • ‧  有意義的人生
  • ‧  美國人名
  • ‧  色情媒體對婚姻的影響
  • ‧  與老公談錢
  • ‧  與老美親家相處
  • ‧  第二次機會
  • ‧  婚姻中有「公平」這碼子事嗎?
  • ‧  電話禮貌
  • ‧  美國的文化、習俗、禮儀、節期
  • ‧  真正的朋友
  • ‧  閒言閒語傷友誼
  • ‧  保持心靈安寧

KRC:妳對這些團契婦女有什麼期待?目前妳評估的結果?未來可能的方向?

龐:對我而言,教導這個團體是一次嶄新的探險,最初無從期待,如今我相信神賜福了這個大膽的冒險。這個婦女團契滋生出有力的歸屬感,猶如溫馨的大家庭,許 多人接受了耶穌的救恩,不少人受洗,她們敞開胸懷,都願意聆聽神愛世人的信息。


在第一代的團契裡,有人遷移他州;有人找到工作,無法按期參加每月第一個星期二,於早上十點半舉行的聚會。物換星移,第二代來到,人數與第一代相當,我可 能要重複過去教導的題材。

KRC:在陪伴她們成長時,妳最難忘的場景?

龐:回想起許多令我揪心的時刻,都是她們淌著淚水講述自己破碎的人生,特別觸動了我。這些婦女來到這個大家庭,逐漸了解她們可以敞開心扉,無需恐懼、擔 憂。楊姊妹經常溫和地提醒大家:「凡是在這裡說的知心話,都保留在這屋裡。」能使用母語說出自己在美國的糗事,深處的困窘,撕心裂肺的痛楚,那真是一種素 樸的幸福。


大夥在為彼此禱告中漸漸蘊釀出真正的友誼。曾有不少開懷大笑與悲痛流淚的場景,真讓人難以忘懷!

▲第一代團契的婦女與服事同工一起回顧來時路,不禁驚歎在神與人的愛裡,生命成長得如此快速,猶如大夥燦爛的笑顏。

KRC:談談妳遇到的挑戰。

龐:我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面對「不被接受」的感覺。我是團契裡惟一的「老外」,這些婦女不太可能一開始就喜歡我、信任我,甚至聽從我。有一段時間,我甚至 感受到少數幾位姊妹的敵意,然而我下定決心保持喜樂的心,做該做的事。若非甘心樂意,所付出的心血就失去了意義。幸好,這「不被接受」的感覺隨著時間與禱 告,如今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KRC:神若是允許妳為這些婦女祈求三個願望,妳會求什麼?

龐:我誠心向神懇求─


‧   她們來到神的面前,真實地經歷神的愛,知道自己是祂的寶貝。
‧   由於認識神的愛,從而了解婚姻中愛的真諦;婚姻並非盡義務而已,更不是獲利的途徑。
‧   她們在美國幸福地過日子。

▲在第一代婦女熱心的推薦帶領之下,第二代步入這個「家」開始學習與成長。

KRC:根據妳的觀察,這些婦女於團契學習後如何影響她們的丈夫或家庭?


龐:每逢中國舊曆年時節,楊姊妹總會策劃一個溫馨的家庭團聚,邀請所有的丈夫與孩子們參加。我們一起頌唱詩歌、聆聽見證與領受教導,接著歡聚一堂,大快朵 頤,享受盛筵。歷年從他們丈夫的見證分享裡,不難聽出跨文化聯姻婦女團契對婚姻與家庭已經產生了正面積極的影響。

▲2012年中國舊曆年時節也是團契成立四週年的紀念日,跨文化聯姻的家庭齊聚教會;夫妻、子女、父母與公婆闔府受到牧師、師母及同工 熱忱歡迎,並同享盛筵。

KRC:請給有心從事跨文化聯姻事工的教會或福音團體建議與忠告。

龐:以下是我的經驗談─


‧   必須從穩固根基的禱告起步。
‧   你們需要尋求一位「楊姊妹」─這人看見需要而且領受事工的異象;她疼惜每個人,為她們禱告,讓每個人都深知自己是被愛的;她甘心樂意開放家庭,而且為她們 調理午餐;堅守聚會日期,不輕易更改,所以大家能提早並預留時間來相聚。
‧   要安排人看顧幼兒,好讓母親安心聚會。

KRC:妳認為教導這類團契的老師該有哪些特質?

龐:跨文化聯姻婦女團契的老師─


‧   最好要有居住在陌生異地的經歷和體會。
‧   誠摯地深愛著耶穌。
‧   尊重這團契婦女們的文化、語言、背景與各個層面的生活。
‧   樂於花時間禱告以及認真準備教材。
‧   必須極為堅忍,因為常會面臨令人真想放棄的艱難時刻。

KRC:妳對這個事工的遠景有何期許?

龐:靠著神的恩典,相信這項事工會是所有參加婦女的莫大祝福,也將為教會以及服事的同工帶來豐盛的祝福。

▲老公在家庭日這天也與妻子一起聆聽美好信息,享用美食,樂在其中。

點擊閱讀更多以愛相挺跨文化聯姻婦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