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
談過盡千帆後的退休路
【话题篇】
轻舟已过万重山
談過盡千帆後的退休路
文/楊薛菁
▲ 何時退出職場?如何看待退休生活?重新啟動,人生的黃昏依然是滿天炫燦。
許多文學作品對人生與暮年的描述,往往帶著惆悵與無奈。例如宋代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1 以時間為縱軸,藉少年聽雨的恣情縱意,壯年聽雨時的勞碌奔波,以及老年聽雨的滄桑淡然,道出面對生命轉折的心境。然而若無意外,生命每個階段,都是無可避免的進程,人人都有衰老的一天,總會有卸下重任,轉換生活的時刻。
根據聯合國2023年公布的全球平均壽命統計,2 目前最長壽的摩洛哥人,平均壽年已達85.9歲;緊隨其後的香港、澳門、日本都可到85歲之譜;臺灣人的平均壽命在2023年是79.84。3 也就是說,如果屆齡退休,之後的人生可以長達15-20年。因醫療科技的發達,未來的暮年將更長久。如何善用這段時光?是人生課題的重中之重。
本文將從對退休的考量,來思想工作與使用才幹的態度,與讀者一起探討過盡千帆後, 如何安身立命來看待退休生活。
退?不退?在於如何看待工作
生命生生不息,不知不覺送走了上一代, 迎來下一代。雖然都在經歷相似的世代循環, 但因生活軌跡不同,如何經營退休後的人生, 和面對工作的態度息息相關。面對不同階段的轉變,心態自然也不一樣。
有人視工作為糊口謀生的手段,充滿無奈與不滿。美國歌手奧立佛‧安東尼(Oliver Anthony)〈北瑞奇門的有錢人〉(Rich Men North of Richmond)曲中,充滿撕心裂肺的痛苦:「我出賣靈魂,終日勞碌,工作超時,只為掙一點臭錢(I’ve been selling my soul, working all day. Overtime hours for bullshit pay)。」聲嘶力竭的唱腔,反應許多人的心聲。
當工作成了「不得不」的重擔與枷鎖,憧憬退休來冲淡痛苦,是在現實夾縫裡,尋找想像的桃花源。很多人是為了生存而工作,沒有工作等於斷了生計,如何能輕言退休?因此人們考量退休的第一個指標,往往是退休金是否充足。
另一種「不得不」的工作心態,雖不是囿於生存壓力,卻也出於權衡考量:為了維持生活既有的秩序和穩定,除非萬不得已,不輕言退休。
T先生是位任職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一直有著穩定的收入與生活。隨著子女長成,壓力減輕,曾希望提早退休,在體力尚可時轉換跑道。妻子卻擔心他離開公職,會無法適應其他工作環境;也害怕投資失利,影響未來老年安養;更擔心丈夫萬一賦閒,相看兩相厭。因而頻頻反對他的退休規劃。為了家庭和諧與經濟穩定,T不得不放下提早退休的念頭。
更有人以工作來定義自身存在的價值,認為職場上的頭銜,是自己辛勤得來的冠冕, 一旦失去,將找不到存在的意義而萬事皆休。某位節目主持人說:很多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投注畢生心力在工作上,退休後不知如何「長時間」與配偶、親友相處,以致更易與家人生隙,需要重新下功夫磨合。加上不再有的頭銜與光環,很快地喪失存在感。
也有人將工作視為快樂的動力。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曾表示:「我做我感興趣的工作,……最快樂的挑戰來自工作,一點也不想退休。」因為在工作中得到自我實現與滿足,若才能沒有枯竭,只要活著就繼續前進,退休是不存在的議題。
更多人覺得,工作是責任,前半生努力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退休剛好作為分水嶺,把生活還給自己。只要經濟上沒有顧慮,就為自己好好活。所以退休後必然要做想做的事:旅行;服事;轉換跑道,創造事業第二春。
不可諱言,隨著生理衰退,無論想或不想,終究要面對改變,接受一段生涯的結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據統計,從準備退休到真正退休的調整,平均需要八年。除了重新檢視經濟狀態和投資配置,為生活所需做預備,也要以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已過大半的人生,方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生理限制下,過好下半場,並賦予生命新意義。
日光之下不致徒勞
傳道書的作者所羅門王,擁有權力、財富、智慧、美眷……。可說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他都早早擁有。但提到這本智慧書,常浮現的印象是「虛空的虛空」。為何所羅門臨老還有「全是虛空,全是捕風」的哀歎?傳道書1章3節詰問:「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是呀!一生汲汲營營,又有甚麼可以長存下來?人在地上的年歲,放在上帝的永恆中,又算甚麼?如果生命沒有神,人和走獸有何不同?「因為世人遭遇的,走獸也遭遇⋯⋯,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參考傳道書3:19-20)神讓我們在日光之下,為「人」一遭,究竟為了甚麼?如何才不致徒勞?
▲ 一口田旁有神就是福。無論累積多少資產,有神在生命中就能蒙福。
每個人都是神手中的工,祂透過環境、際遇形塑我們。神也賜人才幹,在歷練中越發成熟,好教我們互為肢體,在基督裡彼此關顧,合而為一。祂的心意不會隨著人們老去而改變,反而要我們在世上的歲月,因老練而去蕪存菁,更符合祂的心意。接受神給的環境,留意要學習的功課,可以教我們繼續作有用的器皿,無論在哪個階段,都盛載豐盛。
神曉喻摩西,要他吩咐利未人「50歲要停工退任⋯⋯只要在會幕裡,和他們的弟兄一同伺候,謹守所吩咐的。」(參考民數記8:23-26)神體恤利未人壯年時的勞碌事奉,要他們從繁重的崗位退下後,轉入輔助的角色,一方面休養生息,一方面做好世代傳承。
同樣,我們在職場按神的心意經營如巴拿巴、保羅、提摩太這樣的關係;欣賞、提攜並把經驗與智慧教給下一代。從職場退下,可看為給年輕人讓路,慷慨傳承,使他們有機會成長提升。若能在職場、事工上滋養代代人才,繼往開來,這是神所喜悅的。
成為光鹽祝福人
上帝讓我們辛勤一生後,有更多屬於自己的閒暇,重新整理生活節奏。在退休後更多與家人親友相處時,仍可「作鹽」,調和彼此的生活,享受在一起的快樂。也願我們仍然「作光」,以過去累積的知識、經驗、專長,輔助下個世代,照亮他們的腳步。
然而如何才能讓鹽不走味?光不黯淡?
臺灣曾做調查,86%的人不希望複刻上一代的退休生活。4 究其所以,長輩沒有興趣愛好,病痛不斷,過度依賴家人,及愛嘮叨抱怨,是兩代發生隔閡,老人成為負擔,退休生活走味的原因。
人年紀漸長,體能漸衰,但並未立刻失去享受生活的心智。若放開眼界與心胸,仍可學著接受和學習新事物,經歷新體驗。例如在逐漸數位化的生活方式中,了解並使用新科技。甚麼都不學,甚麼都不會,真會錯過不少美好的人事物。
有人說,「錢和健康」是退休生活的兩條腿;發自內心,想做、會做、喜歡做的「職志」,則如同軀幹。這當中退休金的準備,原就是退休計畫最基本的步驟;保持身體健康,更是享受退休生活,不為家人帶來負擔的要素。上帝賜人才幹,退休後豈能自癈武功,任其蒙塵,成為年輕人口中「老而不死」的賊?其實認真探索,仍能找到「用武之地」,無論是服事、兼職、當義工,還是發展興趣,都能賦予生活意義。領導力教練陳德堅用四個問題來發掘生命新意義,是轉換跑道時很好的工具(參閱本刊63期管家單元)。
也當提醒自己,不要「固步自封」,帶著倚老賣老的心態,扶著犁往後看,老是提當年勇,恣意批判、教訓年輕人。而應「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參考羅馬書12:2),不僅讓自己維持活力,更是不負日日更新我們的主。
更重要的,是把生命緊緊繫在和神的關係上。中文「福」字,蘊含了特別的寓意:一口田旁有神(礻),就是福。「田」可視為人努力累積的資產或賴以為業的一切。如果沒有神在生命中,如何蒙福?期許大家在人生下半場,作鹽作光,作神百般恩賜、資源的好管家,繼續祝福人。
▲ 退休可以是精彩人生的延續。任何階段的經歷,都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重新啟動,找到獨特的意義
最美好的事奉,常常在最細微的地方。有些人雖有退休的夢想和計畫,但因父母老病或配偶體弱,必須在家人身邊親奉湯藥,照顧起居。有人在育兒教養上協助青壯年子女,減少他們後顧之憂,使之能在職場上盡情發揮。
H曾是美國知名企業的總務主管,也是教會的長老執事,退休前計畫到神學院進修,成為傳道人。退休之際疫情正熾,許多活動停擺;再加上臥床多年的岳母病逝,高齡90多歲的岳丈及H的母親,健康每況愈下,迫切需要親人協助。
於是他和妻子回到臺灣,扛起照顧陪伴的責任。問他是否因對家人的負擔,無法圓夢而感到遺憾?他說:「我倚靠神的帶領,相信神會為我開路。不論那條路是甚麼,我相信都是神的心意,都是最好、最美的。」
這些對家人的服事,看似理所當然又微不足道,卻蘊含耶穌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如同18世紀神學家St. Alphonsus所說:「屬靈的道路在於愛神,愛的完全在於願意神所願意的,沒有其他。」只要按著神的心意,人生階段的每種事奉,都彌足珍貴,不需要轟轟烈烈和華麗的舞台。最觸動人心的光芒,往往是暗夜照路的微光。
也有人在退休後,繼續發揮神所賜的才幹,延續職場光芒,積極傳承,為後起之秀引路。
孔雷漢卿長老在事業巔峰從AT&T總監一職退休。她談到為何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刻急流勇退:「我原先沒想要退休,也在事業上努力經營,希望達到設定的目標和成就。然而2016-2017這兩年工作非常忙碌,服事機會也多,一位朋友說我是蠟燭兩頭燒,給了我一個提醒。於是藉著禱告,以尋求神心意五步曲,5一步步領受神的帶領。……很奇妙的,我發現這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不論是時間、金錢還是才幹, 都像是神的預備,在我考慮退休的時間點,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都預備好;我們知道去哪裡退休、如何退休、怎麼繼續事奉神。…… 我體會到,只要尋求神的心意,祂就會開路。人生每個階段都是神在帶領,無論順境逆境,神都有祂的目的。退休不是retirement,而是reFirement重新燃燒。」
孔雷漢卿認為人生階段如同四季,各有豐富,退休可以是精彩人生的延續。Calling呼召、Career事業和Community社群是合一的;人生不同階段的經驗,都可應用在不同季節。如今她和丈夫致力於傳福音、門徒訓練,也是Called to Work職場使命創辦人、WAMSA職場事工策略聯盟主席、使者協會董事;更將過去的訪談、演講和經驗,陸續整理成書,6做到榮神益人的智慧傳承。
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會務顧問林豐樑長老,曾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多年前買下Payless Car Rental,發展為全美六大租車公司之一。曾為董事長兼執行長的他,談到當年退休的契機。7
林豐樑為了公司進軍中國,準備了20年。2011年以為環境已然成熟,帶著大兒子遠赴中國,卻在過境日本時,遇到311地震。抵達西安,又處於核能外泄的疑慮,到處因缺鹽而充滿不安與混亂。這令他想到:「聖經說我們是世上的鹽和光,我們在世上的身分和角色到底是甚麼?」
花了兩個禮拜繞行回美國的時間,他不斷向神求問:「神呀!祢到底要啟示我甚麼?」藉著禱告,神感動時年60的他,省思摩西的故事和自己的生命歷程。他想到摩西第一個40年在埃及皇宮,第二個40年在曠野牧羊, 直到第三個40年,神才認為摩西成熟,大大用他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當時林豐樑正值人生第三個30年的開端,他相信神藉由遭遇的環境和事件,讓他明白:「時候到了。」而今,他以個人才幹和影響力,在許多事工領域持續發光發熱,也帶給年輕一代服事的榜樣,展現一個有神同行的蒙福生命。
從這些見證看到,不論哪個階段,只要願意跟隨神,獻上信靠尊崇,都能找到獨特的意義。退休可以是精彩人生的延續,接受當下的狀態,享受神所賜的每一刻,做好財務規劃,保養身體,無需過分憂慮。
下期文章將為「如何在各方面做好準備」,提供具體、實用的建議。相信人生暮年,不會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惆悵,而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豐富。
- 注: 1. 宋代蔣捷〈虞美人‧聽雨〉全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2. 2023年全球平均壽命排行:https://www.ctdsb.net/c1476_202301/1648475.html。3. 2023年臺灣人平均壽命: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282793。4. ETtoday 健康雲: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872036。5. 尋求神心意五步曲:神的話語、神的靈、神的子民、神的環境、神的主權。請參考:《神國》雜誌69期【天國職場人】專欄:http://www.shen-guo.org/career-ladder-advance.html。6. 孔雷漢卿已出版作品:《職場溝通八達通》、《三全其美的人生》、《職場使命》職場門訓系列。精彩視頻和資源分享:https://calledtowork.org/%e5%ad%94%e9%9b%b7%e6%bc%a2%e5%8d%bf%e8%b3%87%e6%ba%90/。7. 參考林豐樑〈夕陽無限好——基督徒的退休規劃〉視頻:https://youtu.be/6zlFHwsl7PA?si=OsdkePoe4PlS7CW5。
杨薛菁,曾任廣告公司企劃文案、高中國文教師,來美後定居德州,參與當地中文教育工作。希望藉由文字,讓更多人認識福音,使天國價值觀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