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期
神国家人Kingdom Families

让美丽再续: 关怀的艺术工作坊

【2007文化實務營新班熱烈迴響】1

關懷也是藝術嗎?陪人走傷心路還有特別的講究嗎?帶著疑問、帶著需要,同學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學習和探討。


「什麼是關懷與輔導?關懷與輔導就是生命的流露,是用生命來影響生命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是首屆「關懷的藝術工作坊」蔣海瓊老師的開場白。

▲講師/蔣海瓊

認識自己


生動的遊戲和問卷測驗,讓學生們更多認識自己,了解在溝通技巧上有待改進之處。有的同學說:「我原以為我的個性很敞開,一測試才知道不夠。」還有的說:「這個『自我表白』和『接受批評』的結果,將我們每個人的底牌都掀開了。」


認識自己是關懷工作的基石。蔣老師舉例說明:飛機起飛前,都先教導乘客遭遇危險時應先戴好氧氣罩,再去幫助旁人。也就是說,自己先裝備好,才能輔導他人─我們無法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

了解別人,加強溝通


蔣老師請同學把所有想得到的「感覺」詞彙都寫在黑板上,再一一分析並釐清哪些是正確的感覺。如此既可幫助我們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亦可抓住別人的感覺。


與人溝通時,首先要考慮到對方的環境、背景,甚至原生家庭,還要注意對方的肢體語言。原來,了解自己固然不易,要走進別人的心靈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同理心非常重要,這寶貴的禮物是人際關係的滑潤劑,更是和睦相處的必要條件;透過同理心,許多傷害皆能得到了解和醫治。

悲傷處理


學過「憂傷的深谷」,有的學員感慨:「想起自己過去對人關懷輔導總是達不到效果,學了這一課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不了解她們經歷重創後的心情起伏,只是站在局外人的立場,以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以及認為可以幫她們做到的方式來幫助別人。可想而知,結果總是『事與願違』,甚至有『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其實,問題不在被我輔導的人,而在於我對關懷的認識和學習不夠。」

饒恕的力量


教學中,蔣老師以電影《美麗待續》(An Unfinished Life)讓我們領悟,每個人生命中都有影片裡的那隻「大熊」─某些無法釋懷的傷痛,而每個人也都需要被關心、被接納、被愛。那破碎不完全的生命,在神的模造下,永遠有改變和成長的空間。


影片中還教我們「饒恕」的功課。正如蔣老師常引用的話:「不能饒恕別人,就好像拿著一杯毒酒,一點一點地喝下去,心裡卻希望別人去死。」如此,學習關懷需要先建立自己;承受得起重擔與壓力,滿溢了神的愛,才能除去對別人的偏見,進而助人。


蔣老師更以親身經歷來激勵我們。她經歷了失婚、單親媽媽隻身在美國、憂鬱症、不明原因的腳傷導致行動受限等憂傷的深谷,仍克服重重困難,創立「溪水旁關懷單親家庭事工協會」。此次也忍痛遠離臺灣病重的母親,回美上課,實在出於培育關懷輔導者的迫切需要。她是以生命來見證主的大愛!

關懷五訣


蔣老師特別強調,關懷是一種生活型態,「時時有真愛,關懷處處在」。當我們操練關懷如同呼吸一樣自如時,我們就成了一個散播真愛的輔導者。蔣老師送給我們的關懷五訣,甚願我們自己和所關心的人們,生活中美麗再續!

作一個傾聽者,而非多話者。
作一個接納者,而非定罪者。
作一個安慰者,而非打擊者。
作一個守密者,而非渲染者。
作一個禱告者,而非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