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期
神国邻舍Kingdom Neighbors

落地生根

专访加州核桃市长苏王秀兰谈如何关怀新移民

采访/林敏雯

受访者小档案
苏王秀兰,生长于台湾,定居加州。于1997年创立核桃学区华裔家长会。 2006年以最高票当选第一位华裔核桃女市议员,连任两届,2009年并成为该市首位华裔女市长,目前出任第二任市长。 2009年荣任南加州华裔民选官员协会首位女会长。


服务家长会期间,苏市长深感移民家庭面临的特殊挑战,便定期举办亲子关系和升学计画等讲座。她多年来也热心于慈善募款活动,关怀残障、老人等弱势团体。


苏市长身为基督徒,以社区为服事工场,投注心力于教育组织及社区服务多年,深受当地居民敬重。她并且接受许多荣誉表扬,其中包括圣盖博谷(San Gabriel Valley)基督教女青年会2011年杰出女性奖,以及于2003年和2011年获加州参议员推选为年度杰出女性。

身为第一代移民,居住于亚裔人口占58%的核桃市(Walnut, CA)逾廿年,苏王秀兰(Mary Su)亲身体会融入迁徙地的社会、文化之不易与必要。自2006年进入市议会后,荣任两届市长,她投注无可度量的心力及时间于新移民社群。

移植异乡


但在参政之前,秀兰是位母亲。孩子才入学,秀兰便常在学校担任义工。一天看见一位亚裔家长与学校接待人员之间的交流似乎不甚顺畅,秀兰主动上前询问。原来,这位才移民此地的华人妈妈要求校方为女儿提供课堂翻译,但英语表达能力不足,接待人员实在难以理解,应对态度便不那么友善。秀兰不仅立刻帮助她与校方沟通,还发现儿子和那名女孩同班,恰好可以担任她的翻译。


秀兰不禁忆起当初自己与夫婿双双来美留学,即使已有语言基础,但要在听、说、读、写完全使用英文的环境中,仍觉吃力。加上对此地文化认识有限,总觉得美国人就像当地的生菜沙拉一般冷冰冰,不如华人好客、热情。离开故园移植他乡,秀兰和大部分的留学生难以避免的,都经历过一段孤单又失落的时光。


之后在学校的学习中心结识已退休的长辈格林先生。他特别喜欢帮助留学生,充当免费家教,帮忙修改报告,还带着留学生们看表演。他的热诚在秀兰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不禁自问:为什么格林先生要这样做?让秀兰更纳闷的是,周日都找不着他。后来得知老先生是虔诚的基督徒,这天一定是在教堂敬拜神。


此外,秀兰也和邻居夫妇建立深厚的情谊。他们的关怀给予初成家的秀兰鼓舞和安慰,把苏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儿般。在这对夫妇邀请下,秀兰走进教会,感觉就像找到了适合成长的好土,从此往下扎根。

▲身为第一代移民,苏王秀兰(立者右三)投注无可度量的心力及时间于新移民社群。图为2011年所举办的敬老送暖活动。

华丽的门面下


因着基督徒的扶持,秀兰一家适应了移民环境;更因曾接受帮助,她也极乐意帮助别人。自从接受耶稣为救主和生命之主,神的爱便成为秀兰关怀移民社群的动力。


她观察到新移民初来乍到,因语言、文化隔阂受到多少不便和委屈。他们对教育体系不熟悉,与学校、学区缺乏沟通,若没有在地人为他们发言,争取应得的权利,新移民实在无处申诉,也无从解决遭遇的难题。


由于这体认,苏王秀兰1997年创办核桃学区华裔家长会,为移民家庭与学区搭起桥梁。不仅协助华裔家长和子弟认识学校、课程,好善用资源,更在政府削减教育经费时为学区筹款。秀兰也积极向学区介绍中华文化和中文课程,更促成核桃学区与上海宝山学区结为姊妹学区。

▲苏王秀兰(二排左五)于1997年创办核桃学区华裔家长会。她建议教会适当引导、教导新移民家庭中的青少年,帮助这些孩子长成健全的个人。


正因为长期与家长、学生相处,秀兰看出新移民的一些独特需要。加州大洛杉矶地区越来越多的华人家庭中,多有缺席的成员。有些家庭是「内在美」,妻子带着孩子在美生活,父亲为事业留在亚洲。还有些家庭是「孩子头」,十来岁的兄姊当家照顾弟妹,父母则留在原居地。


如此的安排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前提: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认为美国的学习环境好,孩子在这里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将来有更大成功的可能。


秀兰盼望信徒与教会能望穿「事业有成」、「豪宅美屋」、「孩子进名校」的华丽门面,真切看进许多妻子和孩子受伤的心灵。

▲苏王秀兰(右四)鼓励信徒与教会真切关怀移民家庭,藉由温馨团聚时刻,传递基督的爱。图为2012年核桃市府举办母亲节餐会。

恩慈款待新移民


苏王秀兰看到在丈夫缺席的家庭中,妻子或以购物来满足空虚的精神生活,或把莫名的苦闷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她也看到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即使成年,甚至进入中年,仍会承受突如其来的不安所困扰。秀兰知道只有神的爱是这些家庭恩惠平安的来源。她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实际协助,鼓励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进入教会。过去家长会常与飞扬协会配合,邀请李顺长牧师带领以圣经理念为本的亲子关系讲座。


此外,秀兰和教会小组一起关怀移民家庭。弟兄们成为孩子的叔叔、伯伯,姊妹们成为妻子倾诉的对象。汽车维修、庭园整理,甚至税务咨询等,都是个别信徒和教会整体能做的。团队服事不仅让具有不同才干与资源的弟兄姊妹提供各样帮助,同时也避免弟兄与丈夫经常出远门的妻子单独相处的尴尬场面。


逢年过节是异乡人最感孤单的时刻,信徒可在节庆时邀请移民家庭聚餐。期盼在享受华人传统大家庭的热情与温暖的同时,也传递基督的爱。华人对「名牌学校」趋之若鹜,信徒除了提供新移民不同学校的资讯,更可以传递以圣经为基础的价值观,鼓励父母亲按孩子的特长与天赋栽培他们。


多年在家长会中服务华裔家庭,也曾在教会长期担任儿童主日学老师,秀兰语重心长地表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教会若能适当鼓励并教导新移民家庭中的青少年,让他们享受一个大家庭的爱和肯定,就能帮助这些孩子长成健全的个人。她甚至认为教会能投入青少年事工,可以减少许多社会问题。她自己曾关怀、辅导一些华裔子弟,从帮派边缘把他们拉回来。再没有比看到他们之后努力向学、走上正途更让她感到喜乐的。

▲苏王秀兰感谢神让她步上核桃市长岗位,看自己为基督使者,享受源自神的爱心来关怀众人。图为2010年市长就职宣誓,由国际大使命教会陈腓利牧师监誓,儿子手捧圣经为见证。

融入主流


苏王秀兰在核桃市议会中更关心社区里的移民家庭,也深切感受在异地生根的难处。市府举办各样活动,例如羽毛球、乒乓球、英文课,期盼居民借此结识新朋友,吸收新知识,早早跨越语言和文化隔阂,融入主流。


秀兰曾遇到一些案例,移民对交通法规不熟悉,不知道当警察闪灯时,驾驶必须停靠路边;加上英语能力不足,无法与警察沟通,演变成极大误会。市府如今聘用具双语能力的警官和职员,希望提供更好的服务。秀兰再三强调「入境随俗」,新移民要学习当地的法规与文化,加强沟通能力。若是把自己囿限于华人圈子,看中文电视、听中文广播……,不仅可惜了周边丰富的资源,还可能失去扩大生活领域的机会,甚至误触法规还不知道。


苏王秀兰认为教会可以借助会众的专业知识,举办各样讲座,为新移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讯息。她也提醒信徒,这些讲座目的在于服务社区,而非为自己的企业招揽生意。特别是关于申请移民的诸般手续,最好交由律师办理,教会要知道自己的分际。

接纳移民,落地生根


苏王秀兰市长步入政坛后,人气节节高升。她不断感谢神给予这个岗位,看自己为基督使者,享受源自神的爱心来关怀众人。


她回想华裔家长会草创之初,核桃学区教育局长赫雷博士(Dr. Ron Hockwalt)乐意听取秀兰的提议。当时许多校长和老师反对,说是华人搞小圈圈,他客观衡量这个组织对学区可能的贡献,和对新移民家庭的帮助,至终力排众议,全力支持。后来赫雷博士两次前往中国,寻求对中国文化更深一层的了解,再把这样的经验和认识带给核桃市师生。


身为基督徒的赫雷博士心胸与眼界一样广阔,自己有两个子女,又领养四位不同族裔的孩子。不仅希望为他们提供爱的成长环境,更期许自己学习不同的文化,好帮助学区里不同族裔的孩子。


他的博爱让秀兰相信,当教会与信徒愿意敞开心怀、伸展双臂,接纳移民社群时,移民家庭就能在神的家中落地生根。当他们扎根于神的爱土中,福音的种子亦在他们心中生根成长。


记者小档案

林敏雯,投身文字事奉,专注写作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