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
美國2016總統大選的省思
白宮、國會、最高法院或許能主導政策,然而要影響社會趨勢,要從影響生命開始……
▲2016美國總統大選,在整整一年的白熱化競選活動中,民調幾乎皆由希拉蕊領先,但開票後大逆轉,川普成為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
選情逆轉
2016年11月9日清晨三點。紐約市中心希爾頓飯店一座大會議廳裡,熱情澎湃的紅帽軍歡聲雷動、掌聲如浪,簇擁著唐諾‧川普(Donald J. Trump)步上講台。
「我剛剛接到(前)國務卿柯林頓的電話。她恭賀我們的勝利……」
經過近一年半的競選,川普阻斷共和黨其他十六位初選候選人的企圖,也攔截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從政三十年的最終夢想。這一天,美國人民把一位地產大亨、政壇新手,從曼哈頓送進華盛頓,從川普樓推入白宮。
▲維持美國大選後表現君子風度的傳統,希拉蕊打電話恭喜川普選舉獲勝。
離開激動的人群才十五條街,亮麗的傑維茲中心(Javits Center)原要迎接美國第一位女總統,此時已人去樓空。清冷燈光下,玻璃天花板顯得高不可及。
這個結果太出人意料。幾個月來的民調,縱使數據上上下下、差距不多,總是柯林頓略勝一籌。主流媒體雖未明言,卻已將民主黨的勝利視為當然,且預測共和黨對參議院的控制岌岌可危。組織能力與行政經驗過人的希拉蕊,甚至著手進行交接計畫,思考未來內閣人選。
11月8日,投票日。夜漸漸深了,眾目所矚的「搖擺州」(swing states)一個接一個轉為豔紅。不單是向來為共和黨票倉的「聖經帶」(bible belt,指持守傳統基督教信仰的美南),連多次為民主黨得勝關鍵的「鐵鏽帶」(rust belt,指中西部工業州),也歸入川普旗下,同時共和黨將繼續擁有參、眾兩院的多數。
▲2016美國大選各州選舉人票數總結。
拖延再拖延,包括ABC、NBC、CBS、Fox News、CNN等幾個主要電視網,終於在9日清晨宣佈川普贏得賓州、威州等幾個決定性大州的選舉人票,也贏得2016總統大選。
開票結果大逆轉,川普亦已於2017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自由世界的領袖。無論此後是好是壞,美國都將進入一個新的執政風格與方向,也暴露出這個國家中對立的人心和理念。
那麼,神的國度又將受到何種衝擊?或者,屬神的子民能在如此的大環境中帶出甚麼影響?
▲民眾在紐約傑維茲中心希拉蕊的競選總部,失望地目睹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成真。
人心逆轉
得票結果的地圖顯示,希拉蕊贏得的是分散東西兩岸及中西部寥寥數州。CNN記者生動地形容:猶如洶湧紅潮中幾個孤立的藍礁岩。若再細看各縣市,絕大部分的都會區歸屬希拉蕊,而郊區、鄉間則投向了川普,其中包括許多世代支持民主黨的藍領階層和工會會員。1
對於號稱「人民政黨」的民主黨,失掉支柱便失了江山。媒體與黨團大老把原因歸於川普煽動種族情緒和浮誇的競選支票。但不可諱言地,在八年執政後,民主黨非但未能改善基層民生景況,在幾項人心關切的社會議題上推動「前進」(progressive)思維意識,使得政黨的方向受菁英份子控制,離開普羅民心越來越遠。2
這次主要兩黨的總統候選人,一位是眾所皆知的前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是當權組織的代表;一位是從未參選、從未參政,也從未涉獵外交、國安、教育、內政等攸關國情各領域的商人,是反當權組織的代表。一位深思熟慮,以冗長、多面向、隨時佐以數據與經驗的政策來回覆媒體的任何問題;一位口無遮攔,時不時在推特發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評論,挑釁少數民族、譏諷弱勢群體,個人品格與職業操守都遭撻伐。一位在三次辯論中雄辯滔滔,明顯佔上風;一位則醜聞纏身,受媒體窮追猛打。
二者擇一,有何困難?
只不過當權組織象徵官僚和無效率,深思熟慮的回答意味著媚民與掩蔽。而所謂平權政策,核心在於偏頗給予某些群體特權,與傳統倫理與道德越離越遠,忽略升斗小民在意的價值觀。
然而政壇老將有著強大的號召力、組織力。校園、鄰里間遍佈義工站,推廣投票登記,甚至挨家挨戶登門催票。從媒體到民調,一致看好民主黨再次入主白宮,將過去八年的自由、先進議題,繼續發揚光大。
▲川普選後的勝利演說,他的治國之路才開始……。
另一方反當權組織,不按牌理出牌的言論、惟我獨尊的個性,的確使許多人倒胃口。所開出的競選支票到底能兌現多少,連許多擁護者都不抱太大希望。種種言行舉止掀動歧視、仇恨情緒,甚至被冠上「白人至上主義」(white supremacy)的惡名。
只不過每次的造勢活動總是萬人空巷,難道這些人單單是來看熱鬧?支持者中許多並未受過大學教育,許多深受經濟政策衝擊;或許是受種族情緒煽動,甚至在對手眼中是「一籮筐可鄙的人」(basket of deplorables),3 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熱情。
至終人民出聲,寧可將國家未來四年的命運交在一位狂人手中,而不願再相信當權組織。
《時代》雜誌下了一個評論:希拉蕊‧柯林頓建造了一個機器;這個國家要的是一個運動。4
而這個運動的推手之一,是福音派信徒。
福音逆轉
白人福音派向來支持共和黨,這次不僅不例外,比率更是歷年來最高(81%)。5 選戰最後數月,福音派不少知名牧師、機構負責人、神學家公開挺川普。當然,在言論自由的國家中,抒發己見原也無可厚非;再說川普代表的政黨,向來在社會道德議題上,持有保守看法。然而值得商榷之處在於這些信仰領袖們,在表達支持的同時,刻意對候選人的諸多過錯視而不見,更有人對各樣跡象「無限上綱」,硬要把他塞進「重生得救」的框架裡,好讓川普成為「自己人」。
的確,川普不僅兩度離婚,對女性的言行也幾近犯罪。信仰領袖若轉眼不看或為之找託辭,等於把以信仰為核心的家庭價值與道德倫理拋棄了。如此的「寬容」,無異於扭曲真理。而一位未曾承認自己的過犯,甚至表示不需要得到赦免的人,難道不等於拒絕了救恩?
福音是從神來的禮物,不是標籤;神白白賜下的恩典,不能硬貼在不願接受的人身上。
反觀希拉蕊,一位衛理公會信徒,向來固定到教會,曾表示信仰讓她成為孩童、女人、少數族裔等弱勢族群的辯護人。6 難道這不該是福音派信徒亦可考慮推崇的領袖?
另一方面,多年來她對許多事件的回應,讓許多人問:她到底是為公、為私?而她對墮胎與同性婚姻的看法,也使得許多信徒無法接受。甚至在最後一次的辯論中,這位女權領袖堅持一貫立場,斬釘截鐵地重申:墮胎是女人的權利。但是她為弱勢發聲的公義形象,同樣也贏得另一群信徒的支持。
「行公義、好憐憫」,「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到底該如何表現?包括同性戀者在內的「弱勢族群」聲稱不能再受制度性的壓迫而要爭取平權,難道信徒就沒有持守信仰的自由?女人有權利為自己的身體做決定,難道腹中胎兒就沒有生存的權利?
這一票投下去,是認可候選人,或是認同政黨思維意識?
在選擇候選人的同時,信徒也選擇了對福音的定義。
真理逆轉
「後真理」(post-truth,另譯「後真相」):陳述客觀事實已遠不如訴諸個人情緒和理念,對公眾意見有影響力。
這個牛津辭典宣佈的2016年度代表性字彙,在此次大選中可以得到印證。
政客向來鼓舌如簧,對甚麼樣的聽眾就說甚麼樣的話,引用數據、證據上更是寬鬆。誇大過往功績,對任何疏失、錯誤,不是一筆帶過,就是以各式藉口合理化。川普的「錄影帶事件」(Hollywood Access Tape)以及柯林頓的「電郵門事件」,從當事人的託辭到擁護者的辯駁,再次揭露政客與死忠擁護者對所謂「事實」與「真理」偏好與意識型態掛帥的選擇性。
而號稱「公平、均衡」的主流媒體,多以剪輯的影音、片斷的引述來美化或醜化某候選人。這當然是為了迎合觀眾、聽眾、讀者的胃口,卻同時也助燃原有的偏見野火。
社群媒體已成為高效率的新聞傳播工具,藉由轉傳、按讚,表達對候選人的擁戴。只不過在熱切轉傳的過程中,忽略了查證訊息到底是否真實正確。選舉前後出現的消息如「希拉蕊通過pizza店經營人口販賣」、7「川普贏得大多數選票」,8 就算最後證實為「假新聞」(fake news),這些「事實」、「真相」已在選民腦海中留下印記,強化成見,也更加分化民心。
無可否認選民心中會偏向某一政黨、候選人,讀到有利的消息能加強熱情,讀到醜化、抹黑對方的消息亦更鞏固自己的信念。在情緒高漲的當下便轉傳、按讚,或許只是分享資訊、表達個人看法,沒有考慮過「傳送」鍵一按,等於為這則訊息背書。
這些「新聞」有真有假,其中許多的立場和言詞都有偏頗。若隨之起舞,不等於傳播謠言、撒下分歧種子,離真理越來越遠?
行動逆轉
《時代》雜誌以川普為2016年度風雲人物,並稱他為「美利堅『分裂』國的總統」(President of the 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9
的確,大選使這個美麗的國家一分為二。即使川普自己在勝選演說和就職演說中,皆信誓旦旦強調他要作全美人民的總統,「現在是大家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民族的時候」,10 仍舊有許多抗議遊行,許多人宣告:他不是我的總統!
然而挺川、擁柯的選民,共和、民主兩黨的議員,紅州、藍州……,該如何放下成見、歧見,同心為國家、人民的整體福祉努力?白人、有色人種,知識份子、藍領階層,基督徒、非基督徒,又該如何跨越種族、經濟、文化、信仰等差異的峽谷,讓對立雙方形成聯合陣線?
位於南佛州西棕櫚灘的「城市少年震撼力」(Urban Youth Impact,以下簡稱UYI)11 福音機構,主要服事居住於收入低、犯罪率高的城中區弱勢家庭。創始人何比爾(Bill Hobbs)的異象與使命為:愛、裝備城市少年與父母,給他們力量來活出神所賜予的生命意義。透過親職教育,父母學習如何建立愛的環境;透過領袖學院,孩子得到課業輔導、品格教育、靈命塑造。
▲「城市少年震撼力」(Urban Youth Impact)創始人何比爾(Bill Hobbs)的異象與使命為:愛、裝備城市少年與父母,給他們力量來活出神所賜予的生命意義。
何比爾所服事的對象,和他長得很不一樣,背景也有天壤之別。讓他能在近三十年前放下事業、改變人生方向,持續對這群孩子付出時間、心力,首先源於神的感動。再者,他看到極大的需要,也看到令人振奮的果效。
肯哲(Kendrick)來到UYI時,總是低著頭,不願跟人接觸。輔導看出躲藏的眼神背後那更深的問題─原來他不會認字。藉由領袖學院的課輔,六年級的肯哲學會識字,讀完平生第一本書。他的自信心加強,也願意與同伴一起做作業,甚至開始帶頭作起小領袖。
一個福音機構或許無法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一個願意順從神異象的信徒,卻能改變許多生命。
▲「城市少年震撼力」透過領袖學院,孩子得到課業輔導、品格教育、靈命塑造。
轉向耶穌
經過大選,除了看見兩黨政治演變為兩極理念,「合眾國」成了「分裂國」,信徒尚需進一步深究讓選民做出如此選擇的的動力,更應感受人心的渴求。白宮、國會、最高法院或許能主導政策,然而要影響社會趨勢,要從影響生命開始。
主流教會、黑人教會、華人教會……,都是基督的教會;種族問題、移民問題、經濟問題……,都是人心的問題。
基督跟隨者當以甚麼來應答人心的吶喊?你我可曾主動、積極在鄰裡傳播了良善?或者在選擇性堅持某些社會道德議題的同時,反倒疏忽、放棄,甚至敵視傳福音的對象?當疾呼廢除墮胎的同時,你我可曾投注時間、財力、人力,關懷未婚懷孕的婦女?
或者有人覺得自己在這片土地上仍是異鄉人,對斯土斯民保持一定距離。試想,既然語言、文化的不同不曾阻撓我們謀生,又怎可阻撓我們行善?
耶穌點出「愛鄰舍」的重要,僅次於「盡心、盡性、盡力愛神」;祂用來說明「鄰舍」的例子─好撒馬利亞人,是與聽眾不一樣的人,是受他們鄙視的人。
而祂的行動,見證了所傳的道。
▲希拉蕊在選後演說中所引用的聖經經節:「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可用以提醒基督徒:轉向耶穌、行所當行。
耶穌「必須」進入猶太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撒馬利亞,在井邊等候一位受人輕看的婦人,向她宣告自己彌賽亞的身分。祂接著「在他們那裡住下」,與受猶太人鄙視的撒馬利亞人同席飲食、同屋起居,以致許多人信了祂(參考約翰福音4:1-42)。
美國大選結果出乎意外,有人說「神出現了」,有人說「神離開了」。其實無論哪一黨勝選,無論誰入主白宮,神一直都在,祂仍然掌權。
只是你我是否願意轉向耶穌,讓祂在生命中掌權,放下成見與隔閡,模仿祂進入與自己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生活圈,甚至受鄙視的「撒馬利亞」,宣告禧年,好讓人心也能轉向耶穌、信從不變的真理?一家教會、一個政黨、一位總統無法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但一個順從神的生命,卻能改變許多生命。
註1: http://www.npr.org/2016/11/14/501737150/rural-voters-played-a-big-part-in-helping-trump-defeat-clinton
註2: http://thedemocraticview.com/index.php/2016/09/26/has-the-party-of-the-people-become-the-party-of-the-elite/
註3: 希拉蕊在一次餐會中以此稱呼部分川普支持者。參考http://www.politifact.com/truth-o-meter/article/2016/sep/11/context-hillary-clinton-basket-deplorables/
註4: Time Magazine, November 21, p58.
註5: 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6/11/09/how-the-faithful-voted-a-preliminary-2016-analysis/
註6: http://www.unitedmethodistwomen.org/news/wake-up-the-world!
註7: http://www.nytimes.com/2016/11/21/technology/fact-check-this-pizzeria-is-not-a-child-trafficking-site.html
註8: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he-fix/wp/2016/11/14/googles-top-news-link-for-final-election-results-goes-to-a-fake-news-site-with-false-numbers/?utm_term=.a85c6407b468
註9: Time Magazine, December 19, cover.
註10:http://www.nytimes.com/2016/11/10/us/politics/trump-speech-transcript.html?_r=0
註11:有關UYI機構詳細資料與支援方式,請參考https://urbanyouthimpact.com/。
註12:http://www.cnn.com/2016/11/09/politics/hillary-clinton-concession-speech/index.html
作者小檔案林敏雯,願以文字述說神的信實,傳遞屬天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