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期
神国邻舍Kingdom Neighbors

以大带小,以爱传承

台湾中坜真理堂

受访者/林雄坚
采访/廖美惠

图片提供/中坜真理堂

▲小姊姊恒信(左)分配到一只小羊—苡瑄,称职地陪她读书。

你看过小学生当招待的教会吗?你听过一群中学生、小学生站在讲台上带领「品格欢乐派」1 的敬拜吗?这可能是全台湾最「年轻」的教会,1500位会众的平均年龄十六岁;这也可能是全台湾惟一混龄的小组教会,150个小组,每组约十位,组员从成年人到小学生都有。


台湾中坜真理堂,把耶稣的爱化为动词,培育训练门徒展开爱邻舍的实际行动。廿一年来,从三十人开始,增长五十倍到今天的1500人,这不仅是一所持续具爆炸性、仍在成长的强大教会,更是一个热情委身、以大带小、以爱传承的教会。

▲服事儿童、青少年是林雄坚牧师与杨若君师母的热情所在,且带领教会全力以赴。

神的心意更高


1991年林雄坚牧师与师母杨若君渴慕看到台湾复兴,回应神的呼召,结束十年旅美生活,回到了自幼成长的家乡。原意是要到新竹科学园区推动社区家庭关怀工作,却因缘际会进入中原大学教授宗教哲学课程,同时接受母会台北真理堂的差派,于中坜开拓教会,夫妻就在此落地生根。


草创时期,与七位同工从大专青年事工起步,「学生工作最大的困境在于流动性大,毕业后出国、返乡,能留下来的比例不高。」教会从三十人缓慢成长,过了十多年,在120人时遭遇瓶颈,停滞不前。更何况有人见林雄坚牧养的对象清一色是学生,认为:「这是学生中心嘛!哪里是教会?」当时,林雄坚也觉得:对啊!看来不像教会,教会「该」完整地包含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爸爸、妈妈、兄弟姊妹、婴儿……,他坦承:「当时,我感觉有点自卑的!」


「现在回头看,才明白,这一切都有神的美意。感谢神,即使挫折重重,我们没有放弃,坚持下来,才能看到今天的开花结果。」原来神用前面十四年的时间,累积了将近150位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成熟门徒。当他开展儿童与青少年事工时,他们忠心地追随,作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大哥哥、大姊姊,也是以身作则的辅导(mentor,又称导友)。

投入生命来陪伴


为了与年轻人认同,敢穿尖头鞋、着牛仔裤,看不出来已经是六十一岁的林雄坚,仍散发着热力、活力与爱力。从返国之初,他就不住思考:「我所建立的教会能为台湾做什么?能给台湾带来什么样的祝福?」


回顾刚返台时,街头出现青少年的「暴走族」,他们骑机车狂飙,手拿开山刀,遇人就砍。林雄坚忧心忡忡地问:「台湾怎么变成这样子?这些孩子怎么没人管、没人照顾?」


他曾读到《中国时报》登出的专题,报导一对夫妻提前退休,将整栋自己拥有的补习班大楼改成中途之家,收容台北地区父母无力照顾的孩子,特别是孤儿。夫妻俩不仅关心孩子们生活,亦辅导他们的课业。这一则感人新闻拨动父母早逝的林雄坚的心弦,心中蕴酿着一个梦想:「嗯!我们教会有很多大学生,不是最适合帮助青少年吗?他们很有用,将来我要呼召他们,鼓励他们一起做青少年工作!」


之后几年,台湾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犯罪年龄下逼国中、小学。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来自各式各样功能不彰、父母没有能力陪伴管教的家庭,譬如单亲、隔代抚养、父母入监、酗酒、吸毒等。然而也有的小罪犯是出自看似OK、功能健全的家庭,引起社会的讶异和讨论:「问题出在哪儿?」


根据学者专家的研究分析,林雄坚了解到:孩子人格成长有段十年的黄金期,大约在五岁到十五岁之间,父母若未掌握住这个时机,当他们进入同侪期,喜爱同年朋友更胜家人时,父母错失了形塑品格的责任与良机,就不能做什么了。吊诡的是,神设计的黄金期─孩子五至十五岁时,正当父母三十至四十五岁的壮年,处于为事业拼搏之际,以致有些人疏忽了对孩子生命的陪伴,衍生出人格不健全的下一代。二十年、三十年后倘若社会交由他们管理掌舵,林雄坚严肃地问记者:「妳看出了严重性吗?」面对这个普世性的问题,迫于使命感,林雄坚有个异象:「借着『桃园县爱邻舍协会』,我们教会应该起来做,让我们以生命来『陪伴』孩子!」


二十年前,一位牧师曾经对林雄坚提出一个心中的强烈感动:「将来你们的教会会以服事儿童、青少年闻名!」这份感动正与林雄坚的异象吻合,使得他更清楚,神要教会走向儿童,走向青少年。

社区家长同赞赏


林雄坚的异象和梦想,在2002年看到了一道曙光。开始走出教会的门墙,与社区接轨。换言之,经过十一年蕴酿,才开始正式付诸实现,真正接触青少年。


「桃园县爱邻舍协会」是中坜真理堂于2002年向政府立案的一个社团法人的机构。林雄坚形容「爱邻舍协会」是教会从事社区关怀的膀臂,经由这协会容易接触到社区、企业或政府。若直接用教会的名义去接头,一般人较易筑起抗拒的高墙。


善用这个管道与当地社区结合,由社区提供活动中心作为场地,教会则提供志工,设计出弱势孩童陪读班、免费课后辅导班、青少年才艺班等爱与关怀的项目。从最初的十人,2003年达四十人,到2005年100人,现在约有700多位学生,于周末走入教会。


尤其是周末上午的领袖训练及下午的「品格欢乐派」,都是以基督信仰为根基,以品格态度为优先,来打造装备这群儿童、青少年成为新世代的CEO 2。孩子们脱胎换骨的表现,获得了社区的认同与赞赏。看到教会无怨无悔地照顾孩子,感动了许多抗拒基督信仰的家长,走入教会,信了耶稣,后来也当志工,开动了良性的循环。


林雄坚欣慰地说:「我们认真照顾的孩子,普遍地课业有了起色,品格也大幅提升了;顶撞父母的不再顶撞,会自动认错,会和父母谈心……,让家人无比震撼。」林师母也分享一个小故事:教会内一位有自闭症的孩子,受了同学欺负,妈妈想去学校报告老师,那个自闭症孩子却说:「妈妈,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我愿意原谅他!」

▲四岁到国小四年级的儿童从「品格欢乐派」中学习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改变世代的少年CEO。

关键的清晨五点半


「四十岁回台湾才开始植堂,如果要生孩子,可能就无法专心牧会了!」林牧师与若君师母商量,决定不生育自己肉身的孩子,而视教会每个孩子为自己属灵子女般疼惜教导。


林雄坚学习心很强,「只要是对教会、对会友有益,我都愿意去尝试、去学习、去改变。」


2005年,是中坜真理堂的关键年,也是该教会爆炸性成长的起始。前一年,林雄坚到香港观摩,该教会的晨祷,让他留下深刻印象。 2005年元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清晨五点半,大地还在沉睡,天下着细雨,气温只有摄氏8度(华氏46度)左右。林雄坚心中忐忑不安,「我的野心或许太大了吧?选择最冷的一月天开始推行晨祷,会有人愿意来吗?」


没想到,第一天居然来了五十几位,还有一位年轻妈妈推着娃娃车来呢!林雄坚大受激励,此后就以准备主日讲堂的干劲来准备晨祷信息。对神的热情是能感染的,渐渐地,来了100人、150人……,加上网路线上的,有三、四百人参与。就这样,中坜真理堂在晨祷中,心意日日更新变化,爱神、渴慕神,传福音的心更迫切,青少年事工也与晨祷会一起火热开展起来。八年后的今天,晨祷会的火仍然持续在烧着!


晨祷是每个礼拜二到礼拜五,连续四天早上五点半开始。祷告完后,林雄坚花四十分钟,用解经式的讲道,扎扎实实深入神的话语,让人特别看重这个训练教会领袖的摇篮。林雄坚表示,就算再忙再累,也不轻易请假,请别人代劳。 「讲台是神圣的,讲道是牧师应尽的职责,但也会有固定时间让会友上台分享生命改变的见证。」


七点钟晨祷结束,大家解散,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会众一大早就吃饱了新鲜的灵粮,对于一整天的活动、工作、求学都大有帮助。


不可小看他们年轻


1990年代末,林雄坚到新加坡城市丰收教会观摩,看到教会里充满了青少年、大专生,非常有活力。 「回来之后,我不再自卑了,觉得我挖到宝,年轻人太重要了!」


一般教会的青少年工作,通常是找一位年轻的传道人来带领青少年,但在中坜真理堂,前十四年,神先预备了一百多位委身国度的精英,作为青少年的辅导,这个力道强劲无比。只要一名青少年进来,一定有一位基督徒大哥哥或者大姊姊陪伴他。


「神赐给每一个教会的主任牧师不一样的热情与感动。儿童和青少年工作这一块是我的热情所在,也是我们教会弟兄姊妹的热情所在。」


是的,热情是会感染的,林雄坚的热情,的的确确已经感染一大群年轻人─今日已有500位高中生、大学生、二十五到三十多岁的社会青年、家庭主妇……,由于林雄坚经年累月的牧养、修剪、调整、更新,使得他们成长为称职的辅导大军,携手致力于儿童与青少年事工,整个教会展现出了不凡的活力。


有一句谚语:「如果教会不导正我们的孩子,就任由世界牵引这群孩子了!」(If the church does not discipline our children, the world will do it for us.)


当你走入中坜真理堂3,在会堂里外、电梯间,遇见周到有礼的小学生招待;在影音控制间看到全神贯注的青少年;在婴儿室有温柔细心的小保姆;在戏剧演出时有全情投入的小演员;看到那些认真打扫教堂卫生的孩子,以及竞背经句的儿童(不是只背一节、一段,是背整章喔!)……时,你就知道与世界争夺下一代的这场战役中,谁先驰得点,谁是赢家!

这是为打造下一代神国栋梁,值得支持的事工!若您有感动奉献,请立即行动!

台湾地区:
银行汇款帐号:221-03-001031-7
收款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北中坜分行
户名:社团法人桃园县爱邻舍协会
邮政划拨帐号:19817448

北美地区:支票抬头请写:KRC,并注明「外展事工」,KRC即代转。

1. 品格欢乐派活动,以竞赛、游戏、故事、体验、分享等生动活泼的多元方式,教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原意为公司的执行长,此处为培育出具有品格力(Character)、领导力(Effective leadership)、解决问题能力(Overcomer),三力俱全的卓越青年。

3. 一睹此精彩的教会请上网http://cltc.myftp.org/


记者小档案
廖美惠,自小就立志当记者,现任新州《汉新月刊》特约记者,曾获纽约独立媒体协会(Independent Press Association)新闻报导首奖,并数度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