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政经奇迹与基督徒影响力
從1960年代開始,南韓、臺灣、新加坡和香港都不約而同地學習日本採用擴張出口的政策,經濟快速成長。1960年以前,這四地人均國民所得與當時最貧窮的非洲和南亞相當,但在1989至1995期間,人均國民所得先後超過1萬美金,被世界銀行及聯合國組織列為先進的高所得國家。
1993年世界銀行還出版《東亞奇蹟》一書,肯定南韓、臺灣、新加坡和香港的經濟不但快速發展,人均所得不斷提高,而且重視所得分配,力求貧富差距縮小,正邁向「大同世界」的境界,其經濟發展模式亦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的榜樣。1
除了香港為自由貿易區,政府很少去干預經濟外,日本與其他三國(韓、臺、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強力主導及輔導國內產業,使自己國家朝向政府認為最有利的方向前進。韓國和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就是政府推動的結果,造就了今日南韓和臺灣在高科技產業的龍頭地位。
因應本期焦點,本文擬先分析南韓經濟貿易快速發展的趨勢和面對的挑戰,並且點出南韓能迅速擺脫政經情勢危機,與教會快速增長的相關性,進而分析該國基督徒對韓國未來政經發展的可能影響,盼與眾教會與社會各階層基督徒領袖互勉。此外,亞洲四小龍中,香港與新加坡是小島經濟,而南韓與臺灣最為相近,因此本文也將韓、臺經濟發展加以適當比較。
朝鮮半島兩國落差
朝鮮半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分裂成兩個國家: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北韓)及大韓民國(南韓)。其中北韓佔地12萬1千平方公里,南韓9萬8千500平方公里。即使中國、越南及前蘇聯等國都改弦易轍,進行資本主義式的經濟改革,以致各國經濟及人民生活水準都大幅提升改善,但北韓和幾個少數國家(例如古巴、緬甸)至今仍堅決實行社會主義,使北韓2350萬人口仍陷入極度貧窮之中,2007年人均國民所得才1900美元。
南韓土地面積不如北韓,人口卻比北韓多一倍以上(4920萬)。由於全體國民的努力,戰後至今(特別是1960年代之後),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因而大幅提高,與臺灣、香港、新加坡被稱為「東亞四小龍」,從貧窮落後的國家(1960年人均國民所得不到100美元)到了1995年�w成為世界高所得國家。
政治上,南韓也有大幅進展:1952到1988期間,南韓政府由軍人主政;1988年發生民主運動,修改憲法;1992年開始民選總統,使南韓成為多元黨派的民主國家。
南韓和臺灣經濟局勢
南韓土地是臺灣的2.7倍,人口是臺灣的2.2倍(據2008年資料,4923萬對2298萬)。兩者都有稠密的人口和從事製造業的土地。在經濟發展方面,從發展早期開始,韓國企業界大都被大企業壟斷,而臺灣走的是中小企業(近年來也有許多家族財團出現),因此在2000年之前,臺灣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大致一直領先南韓。
2000年臺灣政權輪替之後,新政府經驗不夠,又對中國採取鎖國政策,經濟管理不善,加上政黨惡鬥,經濟發展很多方面的表現開始落後南韓。2
1982年韓國成為全世界第15大出口國(臺灣排名14),1990年代中葉,韓國正式加入先進國家的俱樂部─國際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雖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使韓國經濟陷入困境,所幸應付得宜,很快就重整旗鼓,經濟攀升,成為以高科技生產為主的工業化國家。
以下是最近兩年南韓的國民所得數據:3
*人均國民總所得:2006年,美金17690元,在全世界兩百一十個國家中排行第51名(臺灣16036美元約為52名);2007年,估計為19220美元,到2008年則將近20000美元。
*國民總所得(或國民總生產):2006年為8565億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12位,甚至低於印度和巴西(中國為第4位,臺灣3938億美元約為第21位)。
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南韓首當其衝,外匯存底大量流失,韓幣急速貶值,不得已向國際貨幣基金求援。1998年經濟成長率因此下跌7%,史無前例。人均所得從1997年的12190美元下降至1998∼1999年的9200美元。但韓國經濟從2000年開始又迅速回升,其人均所得在2005年已經與臺灣相�瞴A且在2006年開始領先臺灣(參見圖1、圖2之比較)4。
驚人的出口成長率
歷年來南韓和臺灣出口貿易的成長率與數值表現都很亮麗(參見圖3、圖4之比較)。但南韓因為歷年成長率高於臺灣,自1994年後就超越臺灣。這與當時大陸改革開放,各國爭相到大陸投資設廠,臺灣卻漸漸採取鎖國政策(政府呼籲臺商不要一窩風到大陸),兩岸情勢逐漸冷凍有關。
2006年韓國出口值高達3320億美元,成為全世界第11大出口國(德、美、中、日分居第1至第4名;香港、臺灣則分別為12、16名)。造成韓國出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是中國市場的崛起及大量韓商到中國投資。1998至2006期間,韓國對中國的出口及雙邊貿易都分別增長6倍,中國超越美國成�偭�磪X口最多的國家,主要出口項目是中間產品,如半導體、電腦零件、半製品及製成品。
過去四年,韓國出口成長率每年超過10%以上。從1990年開始,韓國的製造業逐漸從「低附加價值」的產業如紡織,轉移到「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例如汽車、造船及電子產品。韓國目前擁有全世界前三大造船公司,鋼鐵產量位居世界第三、汽車業第六,另外電子業的記憶體、手機、液晶銀幕(LCD)等都處世界領先地位。
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出口佔總出口的50%。南韓在高科技產品出口佔製造業出口的比例,從1990年不到15%到1999年後逐年超過30%,可看出南韓在高科技產品方面的努力。南韓造船業表現一枝獨秀,2000年超越日本成為全世界造船業產量最高的國家,船隻出口佔總出口的7%,2004年以來每�~造船出口成長率為25%。目前造船新訂單佔全球40%,中國與日本則各分得25%。
挑戰與應變
不過快速進步及增長也帶來不利因素,例如韓圜實質匯率在2004年底迄今已升值20%,通貨膨脹率相對高居不下,加上中國經貿的崛起,使韓國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下滑,面臨中國、日本及其他貿易伙伴的競爭(衝擊最大的是電子與汽車業),以及韓圜升值速度比日圓快,壓低韓國廠商的利潤等問題。5
面對競爭,韓國和臺灣一樣在經濟政策上必須有所因應,例如:加強研究發展,提升產品品質及附加價值、改變產業結構等。回顧過去韓國面臨很多挑戰,特別是1997金融風暴,都能化危機為轉機,相信韓國的經濟仍能往前朝向歐美先進國家之林邁進。
南韓的經濟能轉危為安,重新出發,迅速成長,其政治體制也由軍人當政改為多元民主制度,背後的原因可能與該國基督徒人數迅速增加有關。我們回顧近代工業革命以來,先進國家除了日本以外,都是基督教國家可看出端倪(而日本明治維新也是師從英國之典章制度)。以下我們分析基督徒對韓國政經的可能影響力。
教會快速增長
南韓是教會增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其基督徒比例在亞洲名列第一。根據南韓政府的普查資料顯示,基督徒人口佔總人口比例:1985年為20.7%;1995年上升到26.3%(共1120萬,其中更正教19.7%,天主教6.6%;另外佛教徒23.2%, 沒有信仰的49.3%)。2005年基督徒比例為29.2%,其中天主��10.9%,更正教18.3%(見表1)。
但據《為普世禱告》(Operation World)一書統計,2000年南韓基督徒比例約為總人口的31.7%,約1480萬人。表2為該書對2000年南韓的宗教信仰統計,可能是較為可靠,也較為詳細的統計。
過去對南韓基督徒人數的估計因為沒有考慮雙重會籍的問題(以更正教與獨立教派之間的情況最多),因此可能高估。6值得華人教會效法的是,韓國差派出非常多宣教士到海外宣教,2000年估計就有一萬兩千人分佈在一百五十六個國家(資料來源如表2)。
又據另一份資料,2005年韓國已有一千九百萬基督徒(佔總人口39.3%),會員超過一萬人的大教會有十五間。7這數字和上述2000年的宣教士資料較為相關。不論採用哪種數據,我們都可以說,目前南韓基督徒佔總人口比例30%以上,約在一千五百萬至兩千萬之間。
信仰帶來力量
基督徒人口的增加對政治及社會風氣顯然有正面影響,特別是韓國信徒對牧師長老的服從性頗高,且勤於禱告。2007年12月總統選舉,新任總統李明博獲勝,有人說是因為佔全國人口30%的基督徒支持,因為他是南韓最大教會之一「所望長老教會」(Somang Presbyterian Church)的長老。�篞|議員中基督徒也佔多數,可以影響各種政策。
除了政治與社會影響力外,韓國基督徒也在公司企業佔重要地位,據調查,韓國十大企業的老板都是基督徒。調查中也發現,一半的基督徒認為應該關心政治與社會問題,三分之二的基督徒認為政治領袖應該有堅定的信仰。8
肅清貪污歪風
但也有人質疑基督徒雖多,影響力卻不如所宣稱的那麼大,因為韓國貪污盛行。在南韓1980年代開始民主化過程中,歷任民選總統好幾位本身或子女都因貪污罪被判刑。盧泰愚為第一位直選總統(任期1988∼1993);繼任者金泳三(1993∼1998)以肅貪為號召之下,在1996年8月,法院將盧�P賄賂罪入獄服刑,而前任總統全斗煥(1980∼1988)也同時因1979至1980年間發動政變及血腥鎮壓示威暴動而被判刑。
但金泳三在經濟上卻放縱財閥任意擴張,企業行賄官員的貪污風氣及銀行濫貸盛行,導致1997年金融風暴;在他執政最後幾週,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會等機構請求紓困580億美元,其子也因貪汙罪被捕入獄。繼任者金大中(1998∼2003),是南韓第一次由異議分子當選總統;曾因推動與北韓�M解政策獲諾貝爾和平獎,但執政最後一年卻因企業醜聞飽受輿論撻伐,兩個兒子也以賄賂和逃稅罪被判刑。
盧武鉉(2003∼2008)經濟政策不當,使韓國經濟在他當政期間進展大不如前,但民意認為他在擺脫金錢政治及建構透明制度上有貢獻。新任總統李明博雖是基督徒,但也被人質疑他操守有問題(操弄投資不當行為),儘管後來法院還其清白,韓國人對其仍有疑慮。
蛻變中的韓國
「國際透明組織」在1995年開始從事國際貪污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簡稱CPI)的調查,被調查的國家從1995年的41國到2007年的179國家,幾乎涵蓋全世界的國家。表3列舉幾個相關國家的CPI排行,依序包括新加坡、香港、美國、日本、臺灣,以及韓國。
上述國家中,韓國的貪污最為嚴重。1995年韓國CPI指數在41個國家中排行第27,落在半數國家之後。1998年之後排行都在43至50名之間,最近一次2007年的調查,韓國在179國家間排行43,仍然落後臺灣,更大幅落後領先的清廉國家新加坡。不過自2005年以來,韓國的貪污似乎已開始大幅改善(見分數欄),可能與盧武鉉總統的新政策及基督徒的影響力有關。
國際透明組織另外一個賄買指數(Bribe Payers Index, BPI)指出口國家的企業向海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官員賄賂以獲取出口利益的程度。2002年賄買指數調查21個出口國家,排行最後的倒數四個國家依序是俄羅斯(21,最差)、中國、臺灣和韓國,表示這些國家的企業行賄國外以獲�o出口利益的情況最為嚴重。
2006年賄買指數調查30個出口國家,賄買形象最差的國家依序為印度(30,最差)、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和臺灣(26),但韓國已經進步到21名。相較於清廉的國家日本(11)、新加坡(12)還有一段距離,但已擺脫最差幾個國家的形象。
讓我們虛心檢討
貪污指數與賄買指數的排名進步也許與基督徒人口持續增加有關,但也和國家成為多元民主國家有關(例如日本和臺灣是非基督教國家,但排名都在韓國之前;美國是基督教國家,排名卻在香港之後)。不過筆者相信,民主政治的監督機制加上快速增加的基督徒人口,可以使一個國家各方面進步更快。韓國的貪污指數目前仍然落後臺灣,但假以時日,相信能因基督徒的正面影響而大幅改善。
看到南韓基督徒人口快速增加、大舉差派宣教士到海外宣教的復興光景,反觀臺灣的基督徒人口始終徘徊在3%左右,華人教會除了虛心檢討,真心向韓國人學習外,也要為臺灣(及中國大陸)多方禱告祈求。因為從南韓的政經發展中,我們看見不變的定理:
「有耶和華為他們的神,這百姓便為有福!」(參詩篇144:15)
注
圖1-5 資料來源:臺灣:臺灣政府統計;南韓:世界銀行網站。
1.World Bank (1993): The East Asian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韓國今日的經濟成果,很大程度上與政府早期積極栽培「財閥」有關。少數財閥長久以來壟斷國家經濟。1995年全國最大的四個財閥分別為:現代集團、三星集團、大宇集團及樂喜金星集團。但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一方面由於政府主導的改革,使財閥失去原有的依靠;另一方面,舊有的財閥領導人去世,家族的不和使財閥家族內部分裂,導致財閥集團勢力日漸削弱。在2003年,原來的18個財閥,只餘下4個,但他們到現在仍在主導韓國的經濟發展(見網路維基百科資料,「韓國經濟─財閥」欄zh.wikipedia.org)。不過很有意思的是臺灣經濟發展後期,出現幾個�™似韓國財閥的家族企業,規模日大,也逐漸主導臺灣的經濟發展。
3.本文統計資料來源─南韓:根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以及韓國政府相關網站。臺灣:政府相關網站、美國CIA、國際貨幣基金網站。
4.本文所用的名詞:國民總所得(GNI-Gross National Income)指一國人民一年內所有國內外之總收入,或總產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國內總生產(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國內生產,不包括國外要素淨所得。GNI(或GNP)與GDP通常差距不大。為國際比較方便,通常將GNI或GDP換算成美元,一般用官方匯率換算。但考慮物價變動因素,以美國物價為基準換算各國的購買力,即成為以購買力平價(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的GNI或GDP。由於PPP基礎不同,因此國際間以PPP計算出來的數值會有差異。由於南韓通貨膨脹比臺灣高,因此即使以�x方匯率所計算出來的人均GNI或GDP已經超過臺灣,但以PPP計算出來的人均所得,臺灣仍然比南韓高。例如2007年,國際貨幣基金所估計以購買力平價為基礎的人均GDP,臺灣為30126美元,在全世界排行28,而南韓為24783美元,排行35。以官方匯率計算之人均GDP,臺灣為16790美元,南韓��19751美元(資料來源不同,數字會有出入)。
5.本國貨幣升值對出口廠商不利,因為將外幣換回本國貨幣的價值減少。
6.這統計看來比1985年差不多,但2000年的統計將雙重會籍的人口(17.7%)去除,而1985年的資料還沒考慮雙重會籍的問題,可能高估,因此不列入本文中。
7.Michelle Vu, S. Korea Presidential Election Highlights Christian Influence, Christian Post, 12/13/2007. http://www.christianpost.com/article/20071213/30491_S._Korea_Presidential_Election _Highlights_Christian_Influence.htm8.同上註。
作者小档案
溫英幹,現任臺灣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經濟系教授;世界銀行退休資深經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