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期
神国知行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发现爱、接受爱、分享爱

【天国行动力—亲子篇】系列2

述、供图╱陈德坚‧采访╱林敏雯

教养儿女时,父母曾否感到焦虑,深怕做错一步就误了孩子终生?可曾因网路论坛和朋友圈莫衷一是的意见、比较,压力山大?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知道管教方法,却怎么也坚持不下去?

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中提到,親子相處的根本和動力,是「因愛而信,因信而行」—父母與孩子在愛裡建立親密健全的關係,營造彼此的信任;持續鼓勵和接納,讓父母與孩子在愛與信任中,經歷改變,一起成長。

不同年龄层的孩子有不同的特性和需要,教养方式也各有着重点,然而目标不变。「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箴言22:6期许父母:期待孩子「到老」时会是什么样,以终为始,现在就以此为蓝图培养、教导。

本篇将针对孩童期的教养,鼓励父母与儿女共同发现爱、接受爱、分享爱。神就是爱,因此盼望养育儿女不再成为重担,而是与孩子一同经历上帝所应许的:主耶稣的同在、爱、管教,和祂饶恕的恩典。

让好奇心成为学习动力

孩童期的特性之一是好奇心;喜歡嘗試、探索。學步的孩子,會到處走走、摸摸,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常常拿起來放嘴裡,為的是想感覺。再大一點就開始問「為甚麼」—為甚麼天是藍的;為甚麼不可以不吃飯只吃糖果;為甚麼鳥會飛……。

父母要营造安全的环境,在不致受伤的前提下,让孩子藉由感官、经历、阅读、交谈等等方式,让好奇心成为学习动力。当然,追着小小孩跑,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地留意是否有危险,回答第101个为什么……,都足以让家长身心俱疲。父母换个角度思考:我从中学到什么?是否能像孩子,再次发现人事物的新奇美好?可否在回答不出为什么时,带着孩子一起找答案?

「教导」这个年纪的孩子,可善用他们乐于模仿的特质,以「我做你做」的方式,传递知识,模塑态度,并建立合乎真理的价值观。 (图一)

图一

以教孩子刷牙為例。首先告訴他刷牙和不刷牙的後果—牙齒健康能好好享受食物;齲齒會痛,看牙醫不舒服。再來示範具體步驟,持續實踐,每次刷完牙的清爽就是即時可感受的獎勵。親子一起刷牙,讓孩子模仿行為,也示範照顧牙齒和身體的態度。參照這個方式,可培養孩子自理食衣住行的生活機能。

试想孩子50岁时,你希望他还愿意继续学习,常以新鲜的眼光看待人事物吗?你希望他依然爱神、爱人,遇到困难不退却吗?不少父母将亲子关系视为责任或重担,错过与孩子一同经历、成长的快乐。亲子犹如车子两边的轮子,同步转动,才能前进。父母保持好奇,建立成长思维,会让孩子有样学样;亲子一起持续成长,生命更精彩。

在「信任帐户」中存款

孩童期的另一特点是信任感。父母按时按候给婴儿喂奶换尿布,以温暖的褓抱及轻柔的言语,让孩子感受安全感,因而对父母产生自然而然的信任。渐渐长大,父母设立健康界线,以温柔坚定的态度和方法「管」、「教」。孩子犯错或没有达到期望时,继续以鼓励、肯定,传达对孩子的爱与信任。

如同以對方樂於接受的愛之語,在「愛的帳戶」存款,「信任帳戶」也是如此—父母表達對孩子的信任,也讓孩子保持對父母的信任,讓戶頭充充足足。

孩童期當然會有不成熟的想法和行為,教了也不見得能很快做對、做好,也或多或少有嘗試錯誤的情況。父母可曾有「這麼大了還做不來」的挫敗感?請記得成長是個過程,需要充裕的時間和機會練習。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和願意嘗試的態度。父母如何往信任帳戶存款?—無心犯錯,溫柔卻堅定糾正後,給予再次嘗試的寬容;有意違令,也溫柔堅定地提醒,鼓勵認錯和改過。

孩子小时,给予的自由度有限;在健康界线内建立纪律,学习责任感。年岁渐长,成熟度增加,自由度也可扩大。这就是先紧后松的「漏斗原则」(图二)。以此建立信任,既不会无原则放纵,亦不致在教导中伤及孩子自尊。

图二

父母「說到做到」,幫助孩子學會「選擇帶來後果」。說了沒做到,界線就模糊,孩子容易放縱;沒說也要做,界線如隱藏的地雷,孩子容易陷入混淆和畏懼。立界線時請三思而後行,並給予適當、可執行的後果。父母要作榜樣,自己也需做到對孩子的要求;父母言行不一,例如要求孩子每天刷牙、少吃零食,自己卻沒有遵守同樣的標準,將破壞親子間的信任。

持续在信任帐户中存款,能给孩子安全感,管理情绪的能力也得以渐渐成熟。青少年期的孩子会因要求独立,与父母产生冲突和对抗。此时信任帐户的存款多少,将对亲子关系产生关键影响。

成为孩子的属灵导师

在教导生活技能和情绪管理的同时,父母也要成为属灵导师,「牧养」孩子。这不是教会的责任吗?教会的确能提供许多资源,但父母永远是孩子最亲近和信任、相处时间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老师、教练、牧者。

孩童期的好奇心和信任感,让亲子可以一起探索:学习圣经故事也学习上帝的话,认识祂的属性;不单谈论圣经知识,也在日常中付诸实践。父母向孩子示范合乎真理的行为,以及与神的关系。

若说上帝是爱,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受、经历爱?若说上帝有恩慈怜悯,父母如何示范恩慈怜悯?若说上帝同在,孩子可真感受、经历祂的同在?

父母若非灵命100分的基督徒,如何牧养孩子?其实就是作榜样:学习认识并经历上帝;向主耶稣求智慧、恩典、能力来作父母;犯错了,来到主耶稣面前请求饶恕和重新来过的机会。对于养育儿女,父母该做的很多,实际能做到的有限,结果如何也没人敢保证。在上帝给予「作」父母的身分时,我们也是祂的孩子;上帝教养、对待祂儿女的心意、方式,我们也可模仿。父母对上帝的渴慕和信靠,正是启发孩子以好奇心学习真理,并保有对上帝的信任。

有恩典也有真理

成长背景教我「百炼成钢」,因此对一双儿女严格管教。他们小时候服从威权,年龄渐长就开始「叛逆」,顶嘴、不听话、闹脾气……。我陷于苦恼:孩子到底怎么了?在参加亲子课程,学习领导力后,我开始改变教养的态度和方法。

许多父母可能认为「管教」就是纠正、处罚,让孩子不再犯错。其实不止于此,还要教导、训练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除了条条规规的「不能做」,还要佐以正面积极的「可以做」与「应该做」。父母不再是随时随处取缔违规的纠察员,而是温柔坚定的老师和教练,有恩典(容许犯错后改过)也有真理(不放纵)。孩子不仅学到正确的行为,更在爱与信任中成长。

女儿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我才懂得这样的道理。要替换根深柢固的教养招式和观念并不容易,但我知道这是对的方法,便一直坚持。女儿高中时,一次和我在谈话间产生误会,一生气跑进房间。我向来以温柔且坚定的方式和她相处,就没有刻意在当下找她解释。不到十分钟,她自己从房间出来,态度不一样了,很友好地向我道歉,并愿意继续沟通。

这就是与孩子建立长期信任的结果。她从心里了解爸爸爱她,若是爸爸做错了,会主动道歉;她觉得自己错了,也会如此行,主动修复关系。 2022年8月女儿就要进大学,感谢主,过去几年我们就在爱与信任中成长,经历不愉快也经历和好,为她在大学独立生活,打下稳固基础。

▲以温柔坚定的态度教养孩子,亲子在爱与信任中一起成长。图为作者和一双儿女。

以爱与信任为厚垫

体操选手练习各种动作,从起初的生疏到技巧熟练、协调性增加,身体越来越有力。再有天赋的运动员,也会失手。教练不仅示范、指导,也要铺上厚厚的垫子,吸收一次次摔跌的冲击。

父母也要如此示范、指导,并以爱与信任为厚垫,承接儿女成长时摔跌的冲击。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亲子都需要耶稣。在一次次的摔跌中,承认过错,请求饶恕。因着主耶稣怜悯的赦免与恩慈的指正,父母和孩子一起发现、接受神无条件的爱和恩典。

父母需要与孩子分享这份爱,也需要和其他父母分享这份爱。作家Paul Scott 曾说:「人需要师傅,不然人生太寂寞了。你需要有人告诉你:『继续走下去。』」无论哪个年龄层,教养孩子都不容易;无论家庭是否健全,亲子相处都有挑战。父母可与其他父母,彼此扶持、鼓励,一起来到主耶稣面前,经历祂的医治、管教,和无条件的爱。

這樣做,正是我們向孩子示範—發現愛、接受愛、分享愛。


思考与行动:
1. 你是否真的认同爱与信任比世上财富和成就更重要?
2. 你愿意在生活中做出什么改变,好持续投资于爱与信任的帐户?如果这么做,你觉得孩子到了50岁时会不会感谢你,并以你为傲?
3. 找到有爱与信任的团体,经历并实践发现爱、接受爱、分享爱。

延伸读:
• 《用心做父母》(Parenting with Heart: How Imperfect Parents Can Raise Resilient, Loving, and Wise-hearted Kids, by Stephen James and Chip Dodd),2019,时报出版,台湾。


陈德坚,Executive Leadership领导力硕士,斯坦福大学Dr. BJ Fogg 教授认证的Tiny Habit Life Coach。国际真爱家庭协会特约讲师及青少年团契的总教练。是一双青少年子女的爸爸、教练,和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