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期

跨越门槛,迎向蓝天

【特邀专文】2

这辈子她最拿手的,就是「做」;失去独立、失去帮助别人的力量、失去与人的连结,她还剩下什么?

那天就像任何一个初春的日子,天如蓝玉,煦阳和暖。在办公室里,她照常接电话、回e-mail、准备开会……。猛然一波强烈的眩晕,直逼得她无法喘息,想要起身,却这么倒下来。


同工送她回到公寓,没想到这一进门,便在里面待了九个礼拜。


过去偶有眩晕的情况,总是靠一两颗药丸和充足睡眠,便能解决。这次不同,大大不同。只要一睁眼,天、地,和其中所有事物,便一步步向她逼近,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使她动弹不得。


精神科医生告诉她,眩晕是极度焦虑的症状,焦郁症的先兆,要她开始服用抗忧郁药物,她拒绝了。上帝可以医治,我不需要药物。她相信凭着自己的信心可以度过这关口。


然而服用治疗眩晕的药,经过几天彻底休息后,症状只略微改善。无法开车、无法出门,连在家也什么事都做不了,完完全全得倚赖别人照顾生活起居。家人和友人为她采买、准备饭食,同工带她看医生,两个成家的儿子不时带着孙女回来探望。她却只能这样躺着。


这是什么样的病?没有外在伤痕,却动弹不得;没有支架导管,却坐如困兽。几次她俯伏在地,向上帝哭喊︰「祢到底要我做什么?」

***

是啊!这辈子她最拿手的,就是「做」;最喜欢的,便是处在人群中。在福音机构里任职,她没有一刻歇息,就算是一通简单的询问电话,她除了提供最详尽的资料,还会主动关心电话线那头的陌生人,为他们祷告。认识、不认识的人,她都能自在交谈。这样的天性,让她不是帮忙牧师关怀新会友,就是开放家庭接待查经小组。家人、朋友有任何需要,她随时提供倾听的耳,扶持的手。


之前发生眩晕,亲近的家人、友人就提醒她放慢脚步,要知道自己体力与心力有限,她充耳不闻。


这一切,都是为了上帝!尽心尽力帮助人,不是一个好基督徒应该做的?


曾几何时,在安排满档的时间表后,是「让自己看来像好基督徒」的动力;当接受帮助者向她道谢时,让她觉得被接纳、受肯定。不知不觉中,在「为上帝」做这一切时,她倚靠的不再是上帝,而是自己。


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了。失去独立、失去帮助别人的力量、失去与人的连结,她还剩下什么?她还是什么?


时常,她打开落地长窗后就躺在沙发上。望出去是初春的蓝天,听得见鸟鸣,感觉得到微风。阳光下,万物耀眼灿烂。然而在她与阳光之间,似乎有道隐形的墙,阳光照不进她的小屋,她也出不去抚触阳光。

***

机构还要持续运作,人手虽精简,但是每位同工都多拨出一点时间分担她的工作。义工们也组织轮值表,每天都有人在办公室听电话、回e-mail,帮忙处理行政。有人带她看医生,接受心理辅导,牧师也时常以圣经的教导为她打开心结,并陪她一起祷告。


好友曾患忧郁症,在蜗居一两礼拜后,主动带她出门透气。坐在湖滨看着小鸭游泳,好友分享自己接受治疗的历程。一句「我懂得妳的感受」,让她泪流满面。另一位好友也曾承受焦虑症,时常打电话给她,以轻柔坚定的声音告诉她:「妳不会一直都这样。」


她开始领悟,过去人再怎么劝告也无法让她停止忙碌。彻底失去体力,会不会是要她接受─休息?完全失去能力、身分,必须仰仗别人的协助,会不会是要她接受─倚靠上帝?她仍然祈求上帝把病症拿走,但也决心走过幽径,无论需要多长的时间。


收到的诸多慰问卡中,有人这么写︰我们都希望明白为什么上帝要把这些痛苦给我们,好像有了答案,痛苦就比较能忍受。然而很多时候上帝什么也没说。但即使祂沉默不语,我们仍然可以相信,也可以感受祂的同在。


接受治疗后,眩晕症状渐渐减轻,体力也慢慢恢复。心理和属灵辅导仍继续着,因为几十年累积的思想、行为模式,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调整过来。病发后九个礼拜,医生准许她回办公室,从两小时开始,逐步延长工作时间,也叮嘱她,复原会是漫长的旅途,一次只能踏出一步。


那天就像任何一个工作天,她照常拿起钥匙,打开门。当跨越门槛,抬头仰望,她惊喜发现,天好蓝,阳光好暖。


作者简介

林敏雯,投身文字事奉,专注写作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