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上
【恩典篇】1
采访、图片提供/易玮
有一家国际性、跨宗派、总部位于美国西岸的华人福音机构。以创建年数而论,她仿佛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年人,然而若以负责同工们的资历与经验而论,她却仿佛拥有数十年的稳健和功力。
这家从事社会公益的服务机构,总部仅有少数几位支薪同工,TS为负责同工之一。然而,在美国各地,以及散布全球的分会,再加上网路事工,总共网罗了超过六十位专业人员为特约同工,另外还有近四十位文字、行政、推广义工,她俨然是个百人大团队。
越冷越开花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衰退,大多数教会与福音机构的奉献收入一路下滑,哀鸿遍野之时,她却未曾受波及。直到2009年,原本1000美元以上的大笔固定奉献者锐减,这才开始感受到冷风寒气吹袭,幸好到了感恩节、圣诞节期间,再度涌入充裕的奉献,这才收支平衡。进入2010年,事工扩展频频,反观收支竟然平衡,这意味着奉献不但并未减少,反而增加了30%以上。
在这人心忧危,惶惑不安的大环境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挺住站稳的呢?
TS表示:「是危机意识!风雨飘摇,反而提醒奉献者更忠心不懈地支持;催促我们更认真努力地事奉。」
节流开先机
机构开创之初就订立了明确而严格的节流原则─
1.组建有效率肯委身的义工团队,尽量精简支薪同工人数。TS认为,义工是非营利机构的命脉,因为人事经费是所有机构和教会「烧钱」最厉害的一项支出。不仅如此,TS回顾,许多人是在参与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时,目睹同工的品格生命、感受他们的亲和馨香,因而建立感情、认同异象、肯定机构的价值,进而委身为义工。义工们出钱、出力、出时间,成为最忠诚的伙伴。如此「这边进,那边省」,成效可观。
总部只有屈指可数的支薪同工,要推动主办众多知性感性灵性兼具、口碑广传的事工,谈何容易?然而,因为有高品质的义工团队支援,使每位支薪同工都能尽量专心以策画、领导、牧养为先,不需事事一脚踢。至于一般义工无法承担的专业事务,若是能外包的,就外包出去,不需什么都聘人在自己办公室里面(in-house)完成。
2.鼓励各地分会从自立自足起步。总会仅提供教材、讲员、策略的支持,由各地分会各就自己特性充分发挥,行政财务完全独立。如此总会不但不会被庞大的海外「金援」需求拖垮,还能不断欢迎志同道合者加入大家庭。
3.专注于特色事工。专注于机构同工最擅长、最具特色事工,绝不贪多。当有人求助,或提出事工点子,只要是其他机构已做得很好的,一定转介给他们,化竞争为合作,省掉战线无限拉长后,巨大的粮草(经费)供应重担。
全方位募款
筹措经费是种艺术,TS乐意分享他睿智的宏观经验:「募款(raise fund)在于赢得朋友(raise friends),更在于赢得同心的伙伴(raise partners),而最后在于讨神的喜悦(please God)!」
募款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每年举办一、两次热闹的募款餐会。举凡机构所有的课程、活动或是事工,都是赢得朋友、同心伙伴,以及甘心乐意奉献者的契机。不是吗?好朋友往往是最忠心的代祷者、最无怨无悔的同工,也是最慷慨解囊的支持者。
TS最佩服一位领导某北美华人福音机构的前辈,称道他是深谙这份艺术的佼佼者,当那些「随时待命」的支持者接到他的募款电话时,竟会欣喜地说: 「神又差天使来祝福我了!」在这背后,包含了多少深度牧养、深切互动的善性循环啊!
TS再次强调,当举办营会、特会、研习会或是任何活动时,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要呈现出机构特色与异象;要具有创意与前瞻性;要流露亲切与温馨;要发挥生命影响力,好建立长远的关系。打比方说,募款,绝非从开口或寄信、发电邮的那一刻才开始,就像领人归主,绝不是从开口邀人参加布道会才开始。毕竟,具有生命影响力、能建立长期归属感的事工,才是募款的头号利器呀!
戴德生与以利亚同行
TS分析,华人教会与福音机构所采取的募款方式可大致分成两种类型─
▲戴德生募款模式:绝不举债,也不公开募捐,而是去祷告,让神亲自感动人来补足需要。
戴德生模式
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Hudson Taylor, 1832-1905)的名言:「神的工作,用神的方式,绝不缺神的供应。」
戴德生凭着信心,按照神的呼召去事奉。当出现财务缺口的时候,绝不举债,也不公开募捐,而是去祷告,让神亲自感动人来补足需要。
▲以利亚募款模式:清楚并积极地讲明自己的需要,并鼓励对方以实际行动来回应。
以利亚模式
在旧约的时代,当先知以利亚遵照神的吩咐到达撒勒法,看见一个穷寡妇出来捡柴,他就迎上去,清楚并积极地讲明自己的需要:「请妳给我拿些水喝好吗?」、「请再给我拿块饼好吗?我饿极了。」
遍地饥荒,这位姊妹也已经很久没吃过饱饭了,她为难地述说自己的困窘。 「不要怕,」以利亚鼓励她,而且指出参与他的事工将得到神的赐福,「神会看顾妳和妳的儿子的,因为耶和华说:『坛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短缺,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
妇人进屋做了一个饼,跑了出来,递给以利亚。并且惊喜地宣告她经历了神的大能、诚实与慈爱(参考列王纪上17:8-16)。
TS说,两种募款方式都是美好合宜的,其实不必偏废其中某一种,相反地,却可以结合并用,「我们既可以主动积极地出去分享异象、事工、使命与需要;同时也可以恳切祷告,祈求神将我们带到愿意回应的人的身边,也将愿意回应的人带到我们身边!」
TS认为,评估一个机构的事奉是否有果效?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奉献绝非唯一的指标,然而,「足够的奉献收入」,往往能具体反映出该机构的健全生态。正因如此,TS建议,若是奉献不足,机构要正视现实的挑战,检讨反思陷于穷乏的原因何在?
‧负责同工的品格典范以及生命影响力够强吗?
‧对经费需要的诉求有否足够的说服力?
‧是否提供与潜在奉献者切身相关,对教会、社区及家庭有贡献的事工?
‧事工是否具有创意与前瞻性?或者,只是老生常谈,可有可无?
有效的创意经营
就实务角度而言,TS指出,不论中外,许多机构都会推出一份刊物成为旗舰,通过这个橱窗来展示特色,建立能见度与影响力,借此让自己的异象被认同,读者群则成为最忠实的奉献者。 TS形容,一份品质优良的期刊,广受欢迎,不啻该机构最长期、固定、有效的另类「募款文宣」。
比如,在北美华人福音机构中,「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的《神国》杂志;「真爱家庭协会」的《真爱》家庭杂志,其他如《使者》、《海外校园》等等亦然,TS所属的福音机构当然也不例外。
▲一份品质优良的期刊,可以建立能见度与影响力,借此让自己的异象被认同,是长期、固定、有效的另类「募款文宣」。
港台、北美出版的基督教书籍,尤其是婚姻家庭、亲子教养类的,汗牛充栋,重复性极高。 TS的机构有鉴于此,于2007年起陆续策划推出具有特色的实用教材系列─精美生动的手册,附加课程大纲、讨论题目,含CD;适用于自修,以及教会小组、团契、主日学、读书会的阅读讨论。而这些产品是只「送」不卖的─只当作送给奉献者的赠品。读者家庭及教会需要教材,机构则需要奉献,这不是双赢吗?若经营书房,就不能只卖这几样,故必须耗费大量人力与资金来建立库存规模和维持营运,且产品的「附加价值」也不会这样高。据TS观察,少数几个如此做的机构,似乎成果都相当丰硕。
根本核心原则
最后,TS诚挚地提出忠告,他坦承,因各机构事工性质、神学立场、负责同工性向的不同,募款当然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做法。然而,有几个核心原则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时时儆醒,作神忠心有见识的管家。不要忘记,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没接到任何奉献;机构只要开门一天,就不断在花钱─花神所交托的钱。因此,随时掌握机构的财务状况,常常将需要带到神宝座前恳求,并诚实面对数字来检讨与前瞻。财务处理透明化,按照圣经原则来处理是蒙神赐福的。
‧不要一味诉苦缺乏了什么,更要分享完成了什么。其实,仍然有许多人等着奉献,他们在分配奉献金额时,总会优先投资于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工,而且是经营得法的事工,以确定自己的奉献是交在忠心又有见识的神国管家手中。
‧机构财务稳定的根本之道:在于健全体质;开源节流;妥善管理。
记者小档案
易玮,文字工作者。关心社区生态与互动,尤其是残障、弱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