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期
神国管家Kingdom Stewardship

鲍伯. 班福德: 前班氏电视公司董事长及执行长

【领袖人物专访】

沒有任何人知道我們何時會死。不過,只要願意,任何人都能選擇自己的墓誌銘。我已選好我的。


我同意,當人還健在時就開始想自己的墓誌銘,真令人心裡發毛。


然而,在我心中及腦海中有一個鮮明的影像,它對我既是榮耀的啟示,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那就是:100X。


它代表一百倍,我取材自馬太福音十三章撒種的比喻。我是個企業家,我希望人記得我像粒種子,被種在好土裡,並且結實一百倍。我希望能那樣地活著;我也努力用那種方式表達我的熱情以及我衷心的委身;我就是那樣去看自己在世上的日子。


我希望我不論活著或死去,都成為高產量的象徵。


∼以上引言摘自鮑伯.班福德所著《人生下半場:改變你的比賽計畫,從成功走向不凡》,中譯本由楊曼如譯,雅歌出版,台灣,台北,2001年


—————
從成功走向不凡


鮑伯.班福德似乎要什麼就有什麼。身為班氏電視公司(Buford Television, Inc)董事長及執行長,他親眼見證這個家族事業從一間小鎮電視台成長為橫跨全美的有線電視網。


然而,在1995年,鮑伯寫了《人生下半場》(Halftime),記錄他尋求下半生的意義及方向的經過。四年後,他賣掉公司,展開一系列創新的福音事工:


領袖聯網(Leadership Network)—提供資訊給那些尋求更新突破的教會領袖,並促進聯結。此事工不僅服事大教會的領導團隊,也服事平信徒領袖、宗派領袖,並扶持下一代的新興領袖。


領袖訓練聯網(Leadership Training Network)—為當地教會中鑑定、訓練並動員平信徒領袖的聯絡網。


彼得杜拉克公益基金會(The Peter F. Drucker Foundation  for  Nonprofit Management)以及杜拉克檔案及研究所(Drucker Archives and Institute)—1988年,蘇迪克(Dick Schubert)、赫法南(Frances Hesselbein)及鮑伯.班福德說服了杜拉克(著名管理學大師,1909-2005),讓這基金會借用他的名字,採用他的理念,並請他不定期到基金會宣導。該基金會目的是「引導社會人文機構走向卓越的表現」,藉著舉辨大型集會、出版刊物及經費補助,杜拉克公益基金會幫助社會人文機構專注在他們的使命上,務實經營,不斷革新,卓然有成。


人生下半場事工—鼓舞商界領袖及企業專才懷著上帝的呼召,從成功走向不凡。鮑伯在網站 www.halftime.org 設立了「我的人生下半場教練」來幫助那些讀過他的書,認同其理念,但需要進一步協助落實的人。


鮑伯也曾活躍在青年總裁聯盟(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世界總裁聯盟(World President’s Organization),以及設在哈佛的郝氏中心(Hauser Center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董事會。後來又出版了《下半場贏家》(Game Plan,1997) 及《下半場突圍:再投資你唯一的人生》(Stuck in Halftime, 2001)。


鮑伯.班福德這一生的成就均奠基於他對上帝堅定不移的信心。


———————


鮑伯.班福德說:「我孩提時就接受耶穌基督為我生命的救主,且蒙受極大的信心恩賜。我從未懷疑『上帝是否存在』或『基督是否真的是祂所宣稱的那一位』。我一生中最大的挑戰不在於信什麼,而是我所相信的有什麼用處,信心的果效是什麼。」


以下是我們的訪談—

Q:請簡短說明你從經商至今的情況。


雖然孩提時就信靠主,但我也被商業所吸引,因此,事奉主與從商成為我生命中兩股拉扯的力量,即我要做屬神的事業?還是屬世的事業?


我無法確切說出這拉扯分出勝負的日子,不過,我倒是很清楚我不要成為牧師的確切時刻。那時,我就讀德州泰勒市哈格初中九年級,在馬米妮女士的英文課上,一個強烈的意念突然升起:「你不會成為牧師,你會進入電視業中。」


我母親堪稱電視界的先驅。1954年,電視業剛在國內起步,她就率先成立泰勒市第一家地方電視台。因此,我就這樣進入電視業發展。


上帝的呼召對當時的我而言,就像舊金山電車一樣。地下電纜終日在運作,電車與電纜一旦聯結,電車就往前走;一旦不聯結,電車就原地不動。因此,我屬靈的一面永遠在地下行走,唯有靠著作禮拜及教導聖經,才會升上檯面。這個潛伏醞釀期長達了二十至二十五年之久。


所謂教學相長,不管學員有多少收穫,教導聖經這個服事使我熟讀聖經,對我自己助益良多。由此我對聖經的體會更加深入,彷彿受過專業聖經訓練的教師。

Q:那麼,信仰有助於你的事業嗎?


從德州大學畢業後,我曾慎重決定「不當老板的兒子」。母親雖是泰勒市地方電視台的創辦人及董事長,我剛進去時,仍從最初階的職位做起。


直至1970年10月,母親過世後,我成為電視台的資深家族成員,並被擢升為總經理。那時我為公司定下每年成長百分之十至十五的目標,經營策略是併購並發展另一間電視台,再轉介賣出,使公司的淨值大大加增。


信仰對當時的我來說,始終是條平行道,就像許多人面對的一樣—信仰與教會有關,與讀經有關,與行善有關,但做生意終歸是做生意。只要守住最基本的—不要做什麼—不外遇、不說謊、不欺騙、不偷竊,似乎就是個好基督徒。


坦白說,守住基本面,我可是業界之冠。以我在電視業的影響力而言,我的見證不在於宣傳,而在於人際關係,即我待人接物的態度上。

Q:信仰與事業可曾在某一時刻有了交會點?


凡從事媒體事業,特別是電視業,一定會遇到各種誘惑。如果你曾說:「我想進入電視業,可是不想放映任何令上帝不喜悅的節目內容。」這就好像要將鹽從海中除去一般,根本辦不到。只要想一想電視脫口秀、肥皂劇或血腥暴力的劇情,就可明白這一行的掙扎有多大。


有線電視業若抽離了HBO、表演時間、電影頻道及大銀幕這些熱門頻道,就很難存活。但這些電影情節有一半以上都是限制級,因此,你必須決定是要同流合污,或是堅持能對社會貢獻些什麼?我一向選擇後者,信仰使我不斷檢視自己:我能貢獻什麼?我當做什麼,才能成為上帝有用的器皿?

Q:是這個問題促使你改行的嗎?


是的。人生是有季節性的,某一季行得通的,下一季卻不見得。因此,人所面臨的許多挑戰,就是如何適應下一季。


我在《人生下半場》書中將人生描述為一連串交疊的S形曲線。當你邁入新的人生季節或開發新企業時,都有可能走到S形曲線的下行部份,那情況看起來可能很糟糕,也許人際關係出了問題,也許你既對現況既陌生又不在行。


若是如此,你很可能是選錯了路。好比參加足球賽,球被人攔截,失誤被扣分。你忙著彌補這些錯誤,彷彿開車行駛在S形曲線向上的大彎曲,突然間,就像保險桿貼紙上常見的一句話「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汽油用光了。

Q:談到適應下一季,你是怎麼做的?


對我來說,適應有好幾種。當我二十出頭時,主要的適應是從學生身分轉為父親的身分,此外,還要學習做生意,學習在商界為人處事。


到了三十五歲左右,適應就變成找到生活上的平衡,而不是被生意有關的事所推動。那時我常問自己:在獲得這一切的過程中,我會失去什麼?


於是,我為自己訂下六大人生目標或方向,基本上,這影響了我未來人生的旅程。


第一,藉著服事別人達到服事上帝的目的。我知道這是上帝的心意,也符合聖經的教導。


第二,使公司按一定速率成長,每年百分之十至二十五的獲利,並致力於達成最高目標。


第三,忠於配偶並矢志維護婚姻,相敬如賓,而不是「相競如兵」。


第四,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並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表率。


第五,在文化及才智上終身學習—不要放棄做學生的權利,從商者應避免從學校畢業後就呈現「腦死狀態」。


第六,當時機來臨時,將我所賺到的金錢投資在我夢想中最遠大的福音事工上。


我是在四十出頭時邁入我的「人生下半場」。四十出頭的人,若生意已經成功,通常會開始產生「生意做夠了」的感覺。正如《人生下半場》的書名副題:改變你的比賽計畫,從成功走向不凡。


我們活在一個非凡的時代,許多人都很成功,至少從中產階級的眼光來看是如此。他們是成功的學者、醫生、企業家或高階主管等。說真的,若是你夠聰明、勤奮、專注,想在今日的美國功成名就,應非難事。


目前,美國有許多卓然有成的中年人,約有七千八百萬名二次大戰後出生的人正屆滿五十歲,他們都在追問與思考:「人生到此為止嗎?」

Q:你在中年時期發生了什麼事?


我四十出頭時就開始嚴肅思考這個問題,隨後也因此開展了平行事業。平心而論,在電視業要完成那些遠大的夢想根本就不可能。生意就是生意,你可以換另一種遊戲,卻不能更改共通的遊戲規則。


如果打算留在有線電視業生存,就必須播放MTV。我們從未在自己的電視台放映它,可是,如果買到一個上演MTV的系統,就必須履行契約上的責任,否則大眾會起來抗議。因此,你只有上演限制級電影;去做許多在主日講道會譴責的事。


所以,按生意的觀點,我的見證是不說謊、不欺騙或不偷竊、不做別人可能去做的惡事—上演色情或有害的影片—當我有合理的原因選擇「不」時,就不播映演MTV。但是那樣仍然不由自主牽涉到了相當多的罪,需要恩典來遮蓋。


我想任何事業都是如此。你若是經營旅館業,會不會讓沒有結婚的人住在一起?你若是馬比爾(Bill Marriott)這位善良忠誠的摩門教徒,會不會經營像 Spectra Vision 這樣百分之八十的利潤來自成人電影的事業?在各行各業都有類似的道德衝突,我想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脫困,達到百分之百的純淨。

Q:你如何重新分配並發展出平行事業?


在開始成立平行事業之前,我曾逐一找過公司裡其他的經營者商量。


第一步,我跟我的兩個兄弟談,我們各自擁有三分之一股權。我坦誠表示:「我感到上帝正呼召我做不同的事。我願意在一段時間內重新分配調整,使我從百分之八十的事業、百分之二十的事工轉變為百分之八十的事工、百分之二十的事業。我不會讓公司倒閉,只不過,公司不一定會繼續成長。」


當時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即公司年成長率為百分之二十八,如此輝煌業績已有十二年,都是由我訂下策略,談妥交易及其他事;我是會生金蛋的鵝。


我嘗試問自己,也問他們:「如果這事業由一年成長百分之二十八降為百分之五,你們能接受嗎?」我的意思是,那將損失為數可觀的錢─數百萬美元。


我的兄弟們實在夠仁慈、夠智慧、夠饒恕人的,他們對我說:「若你感到蒙召去做那事,我們願意與你站在同一陣線。」


接著,我去見公司裡非家族成員的行政主管,對他們說:「我們現在彷彿來到岔路口,要選擇其中一條路,因為我強烈地感到蒙召去做我已經啟動的事。或許,我們應當賣掉公司,各奔前程。或許,你們提出一個計畫,讓我用大部分時間去做另外那些事,而由你們來經營這公司。」他們就那樣行了。


當時大約是1984年,接下來十五年之久,我成為董事會主席,訂下基本政策、人事安排、立下標準,擔任顧問。至於公司每天的經營,則由他們完成。不過,我們最終還是在1999年賣掉了公司。

Q:做了那樣的決定,你是否高興?


在那一段時間,公司年成長率下降為百分之九。所以,我常自問:「為自己、為兄弟以及非家族的行政主管賺到比之前少很多的淨利,這樣我甘心嗎?」雖是做上帝呼召我去做的事,但我可能成功,也可能搞砸。誰知道呢?不過,我心中仍有些懊悔,畢竟那是很可觀的數目。


有一次我與杜拉克談論此事。他說:「不錯,懊悔是難免的。不過,若不如此,在那十五年中,你就不可能過著你要過的那種生活,也就不會有領袖聯網對大型教會的服事,以及領袖訓練聯網、人生下半場研習會、杜拉克公益基金會;更不會寫出《人生下半場》、《下半場贏家》及《下半場突圍》這些暢銷書。」

Q:請你解釋《人生下半場》書中的概念。


書中我利用一場三局的比賽來說明,大多數人在中年的經歷就像這樣。第一局非常緊張,大多數人一心追求的,都是怎樣才能成功,「人生下半場」是指你的選擇機會多一些了,成功使你得以做各種選擇,計畫餘生。然後,下半場就是你現在至少有機會重新分配自己的資源和時間了。


《人生下半場》在毫無廣告的情況下,已在全美銷售出十七萬本,可見許多人在探詢這類問題。我得到一個結論,即百分之八十或九十的人都「陷在下半場」,他們似乎渴望不平凡;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吸收了聖經真理,認真上教會,有心奉獻並服事神。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呼召,那是上帝放進人裡面的屬靈基因(參考以弗所書二章10節)。在以弗所書前三章相當沉重的教義之後,於四章1節,保羅說:「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不過,百分之八十或九十的人忽視了他們的呼召,他們說:「啊,那是對教會說的」,他們沒有實際地使成功轉變為不凡。

Q:我們要如何將信仰融入經商生活中?


確實很難。來到人生下半場時,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更多的成功。它的理論是「我就是這種人;我就是知道這種事;它替我賺大錢;我得到許多賞識;我在這一行是明星;我在這一行夠久了,已有二十至二十五年了。」他們基本上退回到成功裡。


第二個選擇是逐漸將自己推向他們所認定的「不平凡」,不管是在墨西哥蓋房子;或是像我,幫助大教會建立效率,這就是領袖聯網這十七年中所專注的事。


第三個選擇是休閒世界,過著各式各樣的退休主活。若用學業來比喻,我想大多數人在四十或五十歲時差不多就停在陳舊的課堂筆記上。這在商場是行不通的,「陳舊的課堂筆記」相當於單憑過去在某方面是專家,就以為將來勢必穩坐寶座;只用百分之五十的精力,就想唬住別人,很多人都是如此。

Q:關於退休及休閒又如何呢?


基督徒是否應該退休?


許多人以為「退休即休閒」,但聖經上的比喻重新挑戰我對這點的看法。1988年10月10日,我寫下「我的人生目標」。這目標專屬於我,並注重全人平衡發展。十年前我又再次仔細研讀了聖經上兩個比喻,對我影響很大,即撒種(馬太福音13:18-24)及才幹的比喻(馬太福音25:14-30)。


我們這一生都在做不同的投資,用永恆的眼光看人生,我們現在過的這一生不過是短暫一瞥。人必須說:拿永恆與短暫一瞥中相比,我願意過什麼樣的人生?每一個人都必須有這樣的看見,知道將來都要為自己的人生向上帝交賬。


想想看,當我走到人生盡頭,與主面對面時,彷彿期終考交卷般,必須回答兩個基本問題。第一:「鮑伯,你這一生如何對待耶穌?」第二:「你這一生如何使用我給你的恩賜?這恩賜不是我給葛理翰或德雷莎修女的,是我給你鮑伯的!」


對於「退休即休閒」,我認為那好像人得了一千兩銀子卻完全埋藏它,不把自己投資在服事別人的事工上,或只是將自己分出一小部份參與教會,好比奉獻收入的百分之二,那樣做不必付出太多代價。


至於我,則受到撒種比喻的影響。我想到四種土壤,路旁、淺土、荊棘地與好土。我認為多數人的土壤屬於比喻中的第三種,荊棘代表信徒裡面基督的生命,不能適當地生根發芽,如耶穌所說:「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美國經驗在許多方面是基督徒經驗,就像歐洲一般。不過它有很多不結實的「荊棘」,生活在忙、忙、忙之中,或是生活被錢所佔據。耶穌常用「迷惑」一詞來描述金錢,意指它答應兌現一些它做不到的事;金錢會欺騙人,看來像真的,實際上毫不真實。


接下來耶穌描述第四種土壤,它是為了神國的目的。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善用生命達三十倍、五十倍及一百倍的果效。我呢?我想成為可以結實百倍的土壤。


因此,我在四十出頭時,將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我重新分配到那一目標上。當我年屆六十一歲時,我賣掉公司,近乎百分之百地分到那目標上。除了分出一部份錢作為自己及家人所需之外,我打算將我的金錢完全投資在神的事工上,這樣,當我年屆七十五歲時,我希望身無分文而離世。

Q:卡內基(Andrew Carnegie)說:


富有而死是為罪,你同意嗎?


卡內基曾經發揮很大的影響力。若南美洲及非洲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費是一天一美元或更少的話,你不必回顧歷史,就可以看到美國的情況是特例。先不談富人,單單以中產階級來看,美國大部份人民都是中產階級,與歷史上任何其他時代相比,美國都是個特例。卡內基說:如果你所擁有的金錢多過於你所需要的,你有三個選擇:


第一, 留給子女,但他認為,這樣做若超越某個程度並不妥當,因為你將阻擾子女追求他們自己的生活。


第二, 留給律師或遺產代理人,但這樣做表示你將金錢留給那沒有同樣呼召的人去分配。我不認為上帝召喚律師來執行我們的呼召,特別是在我們去世之後。


第三, 趁你還活著時,利用上帝祝福你的一切才幹及各種能力,將金錢投入福音事工中。


我不知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當然,可以歸給政府,那是不作任何安排就會自然發生的情況。依我看,付稅是富足的人不主動去幫助他人,而推給政府的社工單位去照顧他人的方法。


十五年前,我改變了我生命中最核心的事,從賺更多的錢轉為事奉基督。不過這並非指我脫離了事業,只是代表我在事業上投入較少。等到六十一歲時,我開始想全職投入善工,服事上帝。即使我在一個少數人持有的公司中只佔小股,我也不可能全心投入事奉。因此我賣掉公司,為了神國的目的使用它,將我的生命投入其中。

Q:年輕基督徒若想從商,你有何建議?


我盼望年輕人知道,人生是有季節性的。第一季可能會落在結婚、養孩子及事業這個非常緊張的時期。這季節裡,最重要的很可能是你的第三項重點—事業。因為前兩項能使你看清楚「你是誰」及「你工作的方式」,有助於大展鴻圖。


不過,在某一點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問:「人生就到此為止嗎?在這場比賽中哪兒是終點線?」應該將終線往前移,像我那樣在四十來歲時重新分配自己,將自己逐步轉移到屬神的事業?還是留在事業中,讓它繼續佔有我們?


在我看來,真正的成功屬於那些從成功變為不平凡的人。我真的相信人生下半場應當致力於不平凡的事,而非仍然在意比賽積分,因你早已跨過終點線,遙遙領先。


這將引導你思考下一個問題,那就是:「我能做些什麼對人有益的事?」不要只是過著積攢財寶在地上的生活,而要積攢財寶在天上。我見到的那些成功的人在中年時期發展出平行事業,他們不說:「有一天當我老到不能再做我現在所做的事」;「當我退休時」;「當我被制度強迫退休時,我才去服事他人」。說「有一天要怎樣」的人,多半做不到,他們說歸說,但真正去做的,少之又少。


因此,我的建議是:人生不止於事業成功—我曾經如此—事實上,它遠比那多得多,並且,事業成功對多數人而言是季節性的。所以,你要認清你的未來,不要等到年屆六十五歲才開始重新分配自己。


*摘自《企业巨子》一书(Corporate Giants: Personal Stories of Faith and Finance, by Bob Darden, Robert Darden, and PJ Richardson, published by FH Revell, 2002),中文版为莫卓宜娟翻译,高俐理审订,将在近期由美国飞鹰出版社出版,蒙允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