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手的勇气
【事工】2 台湾贫穷的希望之光
图片提供/基督教恩友中心
「神不曾创造贫穷,贫穷是世人所造。在神面前,我们都是穷人。我们不应该可怜他们,而应该以同理心对待他们。」─德蕾莎修女(引自王樵一着,《以爱领导的实践家:德蕾莎修女》)
许多人以「贫民窟的天使」、「爱的天使」来称呼德蕾莎修女,她在印度加尔各答照顾穷人,为要服事他们,让自己成为穷人,仅仅拥有三套粗布纱丽和一双凉鞋,住处除电灯外,惟一的电气用具是电话。毕生照顾穷、病、无依、汉生病(为避免误解与歧视,台湾现将麻疯病更名为此)及垂死之人,一位平凡弱小的女子,却拥有不凡的强大生命力,她是位用慈爱与怜悯领导世界的实践家。
献上自己,成为贫穷人的牧师
在台湾就有这么一位矢志学习德蕾莎修女榜样的人,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曾为知名建筑师的李政隆牧师,现在是全台湾二十七间「基督教恩友中心」的负责人。他舍弃优渥的报酬,放下如日中天的古迹维修事业,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神,对那不可爱的人看如自己的儿女,带着一群人救贫济穷,有人称他为「贫穷人的牧师」,而他习惯别人以执事之职称呼他,「叫我『执牧』就好!」,他表示从事救贫工作的确需要勇气,「基督徒对贫穷人要有回应,不能佯装没看见。」
试着想像一下这个画面,在寒风凛冽的季节里,公园里躺着一位衣衫单薄褴褛、全身蜷缩的人。他是个街友,全身肮脏、发出恶臭,正当多数人纷纷快步路过时,一位文质彬彬的绅士友善地蹲了下来,视他如家人,亲切地和他对谈,对他付出爱与关怀,这个人就是李政隆执牧。
李政隆感性地指出贫穷不只是没有食物吃、没有地方住,更是被人轻贱、不蒙关爱,特别是不被了解,遭世人遗弃,才是最可怕的一种贫穷,这些人其实就生活在我们的四周。穷人需要的不是可怜的眼神,他们需要的是实质的帮助,李政隆秉持雅各书二章15至16节的叮咛,深信惟有亲自去触摸他们、服事他们,我们才会活得更像耶稣,成为神怜悯世人的管道。
福音为主,行善救济为辅
2003年第一间「基督教恩友中心」在板桥成立,当初以聚会为主,会后供应一餐。之后为了彻底解决街友的温饱需求,开始全年供应每日午、晚餐,并依圣经的教导订立「恩友公约」规范街友一些不良的习性,「恩友」是个「以福音为主,行善救济为辅」的教会。
▲教会是个家─「基督教恩友中心」教会,愿作绝望者可倚靠的最后一面墙。
▲我饿了,你们给我吃─全台每年有超过四十万人次的贫寒者,来享用恩友中心供应的午、晚两餐。
▲我流落街头,你们留我住─恩友中心从事无居收容的事工。
救济贫穷,必须能面对他人的异样眼光,板桥「恩友中心」刚设立时,邻居看到全身肮脏、随地便溺的街友,几乎每天都有人过来抗议,要求他们搬迁。李政隆说:「有一次,又有街友随地大小便,邻居怒气冲天过来反应,要我们搬走。我马上赶到现场清理,亲手捡起地上的大便拿去丢掉,低声下气地跟对方道歉,拜托再给我们一些时间,邻居反而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渐渐地,看到「恩友」所做的,有些人从开始的反对,到后来主动投入其中,也让原本租约到期要把房子收回的房东改变了心意。
李政隆说明:「很多贫穷人误以为『恩友』只是做街友事工,不敢来要求帮助。其实我们二十七间『恩友中心』只有五至七间是做街友工作,其他都是救济贫穷事工,街友是大都市独有的现象,乡下地方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乡下地区如果有人三餐不济,互相熟识的街坊邻居,多半主动提供照应。」例如2005年南投设立「恩友中心」,南投社会局曾经提出协助需求,「恩友」去探访了解,发现仅有一位街友。当「恩友」对他伸出援手后,引来邻里间的抗议,有人表示这是他们的亲戚,于是接回去照顾了。
十多年前,为更加了解街友,李政隆探视被街友称之为「六星级饭店」的板桥车站,亲眼目睹数千名街友在此吃、住、拉、撒、睡,以车站为家,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恶臭,看见这么多活在悲惨无望中的人,李政隆深有感触地说:「教会就是家!台语说:『四面壁』,当没有一面墙可倚靠的时候,教会一定要扮演那最后的一道壁。」他期望「恩友中心」是绝望者的教会,是他们的家,是那可倚靠的最后一面墙(壁)。
据保守估计,大台北地区有近4000名的街友,他们大致可分十三类,包括老人、肢体障碍、贫穷、通缉犯、更生人、吸毒者、酗酒者、精神病患、忧郁症病患、躁郁症病患、离家出走者、家暴受害者、弃婴,其中以精神病患占最大多数,约占了七成。李政隆表示:「起码一天提供两餐,解决了肚子饿的问题,住的地方还可以将就一些。」「恩友中心」在十年期间设立的教会,提供免费供餐、无居收容、贫穷救济、以及免费医疗。
生命翻转欢喜快乐服事主
赖同(同,音童)弟兄曾当过乩童,做过法师,多年来饱受僵直性脊椎炎的折磨,每天三次服用止痛药、抗生素及类固醇来控制病情。因为病痛,耗尽家产,被妻子抛弃离婚,日子难熬,生不如死,曾经自尽十次,喝了农药及老鼠药却活了下来;上吊踢开椅子,绳子断掉没有死成……
最后一次,回到宜兰老家海边,躲在海水退潮的岩石洞中,等待涨潮了结生命,在生死攸关时刻,手机突然响起,是以前认识的板桥就业服务中心社工人员打来的电话,劝他离开岩石洞,且向他保证,一定会找人来帮他。半信半疑之间,他爬出岩石洞,在荒田草堆中果真有位警察出现,警察问他为什么在这里?了解原因后给了他一个便当和搭车到台北的四百元费用。
到台北后,赖同打电话给这位好心的社工,社工告诉他可以到「恩友」求助,赖同在这里获得了供餐及收容,有了一个像家的环境,再次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也是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圣经,开始勤读诗篇及箴言。
短短两个星期,赖同决志受洗成为基督徒,从受洗那一刻起,身体好转,完全摆脱了药物,在恩典中感受到落地生根的喜悦,就这样待了下来,喜乐地参与服事,目前被差派至中坜「恩友」担任干事。在各地的同工中,像赖同弟兄这样经历的「恩友」故事,还有许多,因着无条件得到帮助,现在也尽心尽力无条件地献身助人。
▲我寂寞,你们关心我─李政隆执牧(中间打领带者)的阳光笑容,暖和掌心,支持老人展出生命最大价值。
解决病痛恩友义诊联盟待命
俗语说:「穷人更有病来磨」,李政隆常遇到贫病交迫的人。有位穷人因付不起,无法就医,躺在沙发哀号最后死去,历经一、两个星期的痛苦折磨,夜半时发出的哀号声让邻居听了都为之鼻酸。他深刻体会必须解决就医的问题,台湾的健康保险制度备受国际推崇,但再完善的制度仍有不足之处,无力缴交健保费的民众,生病了不是咬紧牙关忍耐就是到药房买成药,耽误就医的结果,小病成大病,一看就是一堆病。因此,在2010年曾经设立「恩友诊所」,提供穷人免费看病,但负担不起庞大的经费,只维持了半年。
解决病痛,现在有「恩友义诊联盟」的协助,凡贫寒无健保者生病,可至各地中心申请「恩友卡」,持卡人可详阅参照恩友手册内提供的资讯,前往「爱心诊所」免费看病。若「爱心诊所」发现病重须转诊者,便以电话或书面转知各地「恩友中心」,转诊病患即可住进「恩友中心」,等候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心会联络相关医疗单位或社工接管转诊病患,直到病愈。
▲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没有钱缴交医疗保险费,遭到「锁卡」无法看病。恩友中心连结多家诊所组成「义诊联盟」,提供免费医疗。
各地「恩友」一天供应午、晚两餐,并提供盥洗场地、收容等服务,每日供餐前的半小时,同工带领大家读经、祷告、赞美后才开始供餐。会不会有人不参加,只想来吃东西呢? 「不愿参加的我们照样供餐,吃久了,自然会不好意思而来聚会。」以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贫穷者,是「恩友」服事的方式。
▲我衣衫褴褛,你们给我穿─贫寒救济探访时,孩子们抱着新衣,快乐地欢笑。
笔者来访这天,唱完诗歌后,同工带大家读《圣经》创世记里约瑟遭兄长所害被卖给以实玛利人的历史故事。会友低头默默听着讲道,聚会以中老年人居多,也有几张年轻的面孔,男性约有八成。衣着样式虽旧但整洁,空气中散发少许霉味,我想一般人要爱他们是不容易的,因人们喜欢看到成功人生族群的光鲜亮丽,而他们脸上多半没有表情,行动也稍嫌缓慢。在这里,却有一群基督徒了解他们的痛,愿意善待他们,希望他们好好活下去。
▲我渴了,你们给我喝─李执牧(蹲下者)满脸真诚笑容送来的救济食品里,有孩子渴想的饮料,让贫穷的童年存留下闪亮的回忆。
同工语末勉励会友:「有时候,我们不晓得为什么会受苦,《圣经》提到义人也会受苦。当我们面对苦难的时候,不要哀怨、不要灰心,受苦当时有神的心意,受苦背后有神的祝福。如同耶稣被钉十字架,受尽痛苦后,成为世人的盼望。」
《圣经》里记载了二千年前耶稣很重要的讲道─「登山宝训」,祂一开始就说:「心灵贫穷的人有福啊!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3,吕振中译本)神的话语带着安慰与建造的能力,让疲惫枯干的心灵得以安息,成为天国的子民,得已恢复生命的尊严。
救济贫穷燃起希望的烛光
「恩友中心」遵照神的吩咐「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走入社会底层和贫穷,最重视的是马太福音二十五章35至40节,主耶稣的教导:「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台湾社会的穷困人,每天面临饥饿、金钱、居住、工作、家人等压力,产生物质及精神上的问题,承受难以想像的生存难题。 「恩友中心」不是金钱富裕的教会,无法解决每个困难。诚如看来羸弱的德蕾莎修女,「恩友中心」完全依靠顺服神,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穷困人对人生不抱任何希望时,为他们点燃起希望的烛光。
「基督教恩友中心」教会
http://www.good119.org/
求助专线(02)27751712 如有感动奉献,请上网并点击右上角捐款栏目。
「基督教恩友中心」负责人小档案
李政隆执牧原本是一位名建筑师,为台湾中、南部大寺庙古迹维护修缮专家,成就有目共睹。他同时也是大学建筑系教授,曾荣获教育部团体颁发「金铎奖」,并且是历史学家,着有《新台湾史》、《台湾基督教史》,以谦卑的心和妻子李雀美牧师投身在教会和社会公益,夫妇二人同心服事主。
作者小档案
林碧云,热爱文字创作,居住台湾内湖,育有一女。以黄襄为笔名著有《 幸福的条件》等书,现为《中信月刊》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