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义的文化挑战与对应
【解读多元主义文化】
口述╱邵聞思‧整理╱王淑斐
了解文化與世界觀的關係,便明白了解聖經的世界觀是我們能夠中肯解讀多元主義的基礎。多元文化主義(或稱多元主義,Pluralism)與多元文化不一樣;多元文化代表一種社會狀況,而多元文化主義代表一種思維和信念。
根據劍橋字典的定義,多元文化主義認為不同種族、宗教信仰和文化的人,共同存在於一個社會中是好事;大英字典的解釋是指不同社會階層、宗教、種族的人共存於一個社會,仍維持各自不同的傳統和興趣。詞典則認為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信念,乃是少數群體充分參與主流社會的狀況,但保持其文化差異。這些定義主要都認為多元狀況對社會有益。
哲學界對多元文化主義的定義,比較不聚焦在文化的群體,而是聚焦在思維和立場。多元文化主義的理念,在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
現在我們將聚焦在不可知論的多元主義,因與基督教信仰有極大的對衝。
不可知論的多元主義(Agnostic Pluralism)
不可知論的多元主義認為人不太可能知道將來會如何,這立埸對基督教信仰危害最大。這是為了多元化的利益而贊成多元性和多樣性的觀點,將多元化視為是使人類生命更豐盛的管道。但耶穌說祂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人能夠有更豐盛的生命,是神的兒子所賜,是在主裡與主聯合的生命。
不可知論的多元主義認為要有不同的觸角,使人類越進化越豐富,反對用任何的思維、觀點,或努力,使大家的看法有統一性的立場。
近代對神學界影響很大的聖經學者Kevin Vanhoozer認為,「這些多元主義產生於一個令人絕望的假設,即真理對人類來說是不可知的」,就是我們常聽見的“How do you know what is true?”。
Vanhoozer認為多元主義全力反對有統合性、有普世性連貫的真理主張。他說:「它遠遠超出我們對文化定義的任何版本。多元主義認為任何一個對真理的主張,只要是有連貫的意義,就必須被視為笑料,成為一種種族主義,和對他人的不容忍。除此以外,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直到他或她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問題,也是明顯的暴力,這只能導致一種副产品,就是我們現在已經摒棄的黨派衝突,它帶來一個更黑暗的時代。」
多元主義強調開放、寬容,和在生命的偉大奧祕面前的謙卑,這些都是真正多元化和自由社會的標誌。最主要攻擊的目標,其實是聖經關於神的創造。當基督教主張神創造宇宙天地萬物時,已經對其他宗教採取不容忍的態度,必須杜絕;不容許任何試圖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甚至想要說服對方的世界觀和思維,如此做等於思想暴力。
因此在一些對非常仇視基督教的地區,宣教士非常辛苦。在這世代,已興起反對神的大聲浪和思潮。其實詩篇第二篇及第八篇已清楚預言,在末後的時代,會有集體起來反對神的聲音。
不可知論的多元主義有三大主張,首先要求開放。要求接納不同的宗教、思想、立場,且不可試圖說服,要求不可堅持基督信仰、堅持耶和華是獨一真神,或聲稱基督是惟一救主和通往真理與生命的惟一道路。
其次要求寬容,要容忍別人跟你對立的價值觀,不可反對。例如基督徒蛋糕店的老闆拒絕做同性戀伴侶的結婚蛋糕,就被告上法庭。
第三是在生命偉大奧祕面前要謙卑。不要覺得基督教所傳的是惟一真理,因為每一個民族、文化、宗教都有其真理;真理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
這些主張都包裹在現今文化的表象裡面,我們要能分辨,也要有智慧知道如何面對。
面對多元主義挑戰的特質
D.A. Carson曾分析一般面對多元主義挑戰的四大性質。
一、多元主義的群體逐漸增多
一般對多元主義的了解,有三個趨勢。一是多元主義可能指西方文化中,日益增長的多樣性,例如各種種族、遺傳、宗教和價值體系的共存。
二是多元主義可能指對這種文化多樣性寬容的價值。也就是不可堅持惟一真理,因為人相信的都可能是真理,我認為有理的,適用於我的,就是真理。
三是多元主義是指哲學立場。這種立場堅持認為,寬容是必須的,其理由是「在多樣性的海洋中,沒有任何水流有權優先於其他水流。」即在多種文化共存裡,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或思維,可以宣稱優於其他的文化或思維。多元主義惟一絕對的信條,就是多元主義本身。它不容許有任何的思維,或任何的宗教,宣稱是惟一的真理。
第三種趨勢對基督教信仰危害最大。如Carl Henry所言,當一個文化或文化族群,失去絕對真理的信念時,實用主義就成為核心。但聖經所啟示的信仰,範圍比實用主義大,如果局限在實用主義的範疇,最終將失去神所啟示的絕對真理。
信徒若以自己為中心,以是否滿足個人需求,或是否滿足內心的空虛來判定他的信仰,就落入實用主義的範疇,如此的基督教信仰並非聖經所傳達的福音。當社會或文化以實用主義為主要的定奪依歸時,會形成混亂。多元主義並非邀請不同信仰、理念的族群有敞開的理性對話,促進彼此了解,共同探詢真理,而是要找到對話的結論。若結論不是接受多元主義,就是得罪他們,侵犯了他們的思維。
二、多元主義的限制
第一個限制是那些堅於「所有觀點都同樣有效」的人,已經大大削弱了前述第二種趨勢的彼此寬容、聆聽與尊重別人立場。他們對第三種意義上的多元主義持教條主義態度,從而驅逐了第二種意義上的多元主義。因此,在開放和多元主義的名義下,有時會發生不能容忍的行為。
第二個限制是美國文化中並不完全是活躍的多元主義,因為多元文化中各種思維和族群彼此爭競可信度,可以相處融洽,卻無共同信念,惟一的共同立場是沒有信念,這並非多元主義。一個文化之所以能源遠流長,是因有一個信念框架,共同的價值觀為凝聚力,形成一個民族,如以色列民族。但多元主義的群體沒有這個凝聚力,因為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只有排斥力,排斥不接納他們的任何群體。
第三個限制是媒體對於整個社會生活的掌控。媒體傳播的思想,影響社會甚大。根據研究,媒體使人產生一種比實際情況更多元化的印象。通過教育、媒體、娛樂和主流宗派領袖的推動不斷助長多元化,有助於形成推進多元化的印象,但這種印象可能被稍微高估了。
第四個限制是關於「美好生活」的概念,已經變得越來越自戀和物質化。多元主義灌輸的價值觀,使人以為個人權利不可受侵犯,使人認為過好日子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自戀主義和物質主義成為普遍的價值觀。世俗化的壓力雖不意味著廢除宗教,卻將宗教擠壓到生活和思想的邊緣。
基督教信仰被縮小成為僅僅滿足個人需要,和幫助家庭穩定的代理人。教會觀與救恩觀都漸漸離開聖經的教導,忘了上帝在祂的恩慈裡呼召悖逆之人與自己和好。惟有回歸上帝,重新回到上帝的榮耀,才應是教會思想的核心。
三、寛容的焦點改變
在所謂開放的社會裡,最好的寬容形式是對人的寬容。即使你的思維與別人有強烈分歧,也要寬容。西方多元主義的思潮,其實越來越重視思維的衝撞,你和我的思維發生衝撞,我不能容忍你,但你必須容忍我。
多元主義認為,基督信仰與多元主義者的思維產生衝撞時,基督徒不可以堅持,必須接受多元主義者的思維,也不可以要求他們接受基督教的思維。過去尋求以對話彼此了解,讓對方能夠明白基督教的思維,也讓我們了解對方。以前對話注重的是人的思維,可是現在反對基督教信仰的多元主義群體,注重的是思想的爭奪戰。
思維定奪文化的價值觀;文化價值觀的定奪影響教會整體方向。若把與聖經啟示相反的價值觀和思維帶進教會,將會成為從內瓦解教會的力量。
四、憲法規定的政教分離正在改變其重點
長久以來,美國司法界透過憲法提到的政教分離,限制基督教在社會的影響力。當穆斯林、佛教徒、猶太人、東正教徒、羅馬天主教徒、自由派新教、福音派、不可知論者、撒但教徒和無神論者充斥美國的主流文化時,司法限制促成了虛無主義,成為多元主義第三種群體的公共美德。結果是雙重標準:本質上是世俗信仰得到國家支援,但其他信仰得不到容忍,美國已漸漸遠離以基督教立國的初衷。
▲多元主義灌輸的價值觀,使人認為過好日子是最重要的追求,充斥物質主義和自戀主義。
基督徒的對應
面對多元主義的挑戰,基督徒當如何對應?
其實多元主義的挑戰從舊約時代就有,以色列人在埃及面對的,是埃及的多元宗教信仰。他們進迦南之後,生活在多元文化、種族和信仰環境裡。南北國分裂後,不斷與多元主義融合。被擄到亞述和巴比倫,面對多元主義的挑戰,其層面更深更廣。新約時代,初代教會在希臘羅馬的社會文化中,面對當代多元主義的態度是堅定相信一主、一信、一洗。
其次是要認清當代多元主義對基督教信仰最主要的爭議,在於神的教義(Doctrine of God)。近15年來,神學界最新、最活躍的研究主題是三一真神的教義(Doctrine of Trinity)。學者發現教會普遍軟弱,尤其是新教,不知不覺流失核心教義―神的教義,也就是所認識、相信的這位神,到底是誰。
一些教會只認識主耶穌:苦難時得耶穌拯救、醫治。譬如在缺乏醫療設備的村落,人們生重病無法就醫。聽說別的村裡有信耶穌的人,去找他們禱告就能得醫治,去了也真得了醫治,結果整村的人都信了耶穌。
若只知道耶穌,對聖經整體脈絡和主題信息缺少連貫的認識,如何形成有穩固根基的信仰?面對這樣的世代,最重要的是回到聖經,聆聽關乎神的概念。
宗教的多元主義對於三位一體的神,也有各種不同的論點和看法。人相信的神的教義,會大大掌控生活和思維,它對於人和人能力的眼光、罪的本質、福音本質,和靈性本質,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再來,關於多元主義的討論不可能迴避啟示。基督徒對於神的看法,與對啟示的理解息息相關。舊約裡很多事件焦點在於啟示神是誰。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的啟示,是神至終的啟示,聖經全文也在啟示神的屬性和作為。然而啟示在多元主義的公共論壇不被接受。
最近的論壇裡,啟示和真理的議題已訴諸釋經的實際做法,而這種做法成為多元主義挑戰中最困難的領域之一。以前的神學界相信,藉著系統性研究可以正確解釋聖經。有些當代釋經學卻認為聖經本文沒有一定正確的解釋,乃是根據讀者或解釋者對本文的看法。
多元主義主張沒有絕對真理,不同的人對真理可以有不同的定義。即使彼此看法有衝突,卻有可能都是正確,甚至還主張聖經文本都應該根據當時文化處境的投射來解讀。他們也認為真理是系統性而非絕對性。
然而在神可以啟示祂自己的大前提下,我們需要明白聖經本文擁有超越文化的立場,所有的問題應當從這個立場出發,來建構對現實的觀感,並建立解析的方法。
要對多元主義充分回應,必須從對聖經故事藍圖有深刻和深化的掌握而向外展開。基督徒傳福音時,單單要求對方信耶穌,是有欠缺的。基督徒的見證越發需要以整全聖經故事,引向福音高潮,來面對令人困惑的世界觀。
面對重重挑戰,我們仍可有積極正面的回應。首先可從新約學習如何面對多元文化。其次是認清全球化的事實,可以幫助教會有全球性的思維。再是在全球化的土壤中,教會領袖和學者,在尊重聖經權威的原則下,真誠交流且互相糾正。而經歷多元主義的風浪,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了解福音的核心真理。
思考问题:
• 你看到當代多元主義的哪些特點?對你的家庭、職場、社交生活,有何影響?
• 你觀察到教會如何受到多元主義的影響?
• 你如何回應多元主義?
参考书目与资料来源:
• Carson, DA, and John D. Woodbridge, ed. God and Culture.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1993.
• Larkin, William, and David Cashin. Culture and Worldview Course Curriculum. CIU, 2006.
• Sire, James W. The Universe Next Door: A Basic Worldview Catalog.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04.
• Smart, Ninian. Worldviews: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of Human Belief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00.
• Vanhoozer, Kevin J. “The World Well Staged? Theology, Culture, and Hermeneutics,” in God and Culture.
邵闻思师母,现与丈夫牧养教会并进修神学研究哲学博士;曾任职专业企管、财税和电脑通讯。在家教育儿女成长期间,完成道学硕士;曾致力于神学教育、在家教育、婚姻家庭事工、门徒训练、圣经教导、欧亚宣教与植堂,以及传道人训练。育有成年三子一女,有四个孙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