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灵有理有情
访美国校园福音团契总干事苏文峰牧师
自1992年由《海外校園》雜誌起步的美國校園福音團契,十四年來,事工層面日益多元,事奉工場日益廣泛,影響力日益深遠。時至今日,在普世海外中國學人宣教工場中,美國校園福音團契的《海外校園》、《舉目》、培訓事工和培訓材料⋯⋯等,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夫婦同心創立此事工,並擔任總幹事迄今的蘇文峰牧師,亦是神國資源中心諮詢委員,最近在美國洛杉磯接受了本刊的訪問。
谋定而后动
问:在贵机构的事奉经验中,作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福音事工,与针对其他人士(如新移民)的福音工作有何异同呢?
答:对海外中国学生学者与对其他群体的福音工作,相同处是:
1. 都像羊没有牧人:心灵困苦流离,需要寻找、拯救、医治、牧养、引导。
2. 都是异乡游子:心情孤单无助,需要恩典、友情、关爱、照顾、能力。
3. 都具人本的世界观:心中没有神,需要向他们传布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并落实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改变中。
学人的福音工作相较于其他群体,其好处与难处是:
1. 学人的理性较强,比较喜欢思辩,比较有求知研究的精神。好处是比较愿意研读圣经,寻求真理;难处是容易落入理性的陷阱,不易由脑(head)入心(heart)。
2. 学人在学业、工作、居留上比较容易。好处是:可以固定参加教会团契和福音营会,较易接触福音;难处是学人五子登科之后,容易陷入海外中产阶级的作息中,自以为凡事亨通,不需要福音。
问:中国学人信主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有哪些信息对他们最有帮助?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特性,贵机构拟订什么样的宣教策略呢?
答:综合归纳海外中国学人接受福音的主要障碍,有以下五大类(见下表):
根据这样的观察与分析,同工团队在多年实务经验中,摸索出下列五项有效的宣教策略:
1. 先破而后立:破除其成见,建立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2. 先包容而后超越,先肯定而后引导。
3. 引发问题而后解答。
4. 由现实需要引至终极关怀。
5. 善用多元媒体。
各地景况同中有异
问:在北美、东欧、西欧、东南亚及纽澳等地留学生的心态及需要是否有所不同?如何针对这些不同而厘定不同的福音策略呢?
答: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在心灵、心情、心态上大致相同,对福音的需要也相同,但不同地区确实有些差异。例如:北美的留学生以研究生和学者居多;英、澳、纽则多为自费留学的年轻学子。德法及北欧的大学因免学费,留学生大多从语言学校或大学本科读起。德国平均留学年数是七年,博士生则长达十年以上。
由于北美的留学生相对而言较安定,因此在福音策略上可以安排周末固定的团契聚会和福音营会,循序渐进,由外而内,引领他们归主。
北美以外地区的福音策略则稍有不同。例如在欧洲,公共交通方便,可以在周间晚上聚会;因语言学习较难,开办语言班及儿童中文班是很好的福音预工。因讲员较缺,每年一次或两次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福音营会,参加者相当踊跃;因极缺优秀的中文书刊,文字及视听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布道工具。
▲苏文峰、郑期英伉俪情深,连袂服事三十余年。
问:依你在各地事奉的所见所闻,在海外信主的留学生要与新旧移民,在同一屋檐下过教会生活,是否会有难处?如何克服这些难处呢?
答:留学生与新旧移民在教会生活中相处的难处是—
1. 不同的经济、教育、文化、身分地位。
2. 不同的生活话题和关心事物。
3. 不同的教会背景和经历。
这些不同,往往导致留学生与新旧移民之间各自为群,不相往来。因此,我们在刊物中经常提出,要克服这些难处,必须教会中有几个人或几个家庭挺身而出,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
例如:教会中最好有一、两对大学教师或专业人士夫妇开放家庭,邀请留学生到家中聚会,带领他们归主受洗,然后引介他们融入教会的其他团契,这是最理想的模式。在这过程中,教会中的牧长及其他同工若常来支援关心这个留学生团契,他们信主后融入教会就容易得多。
留学生团契的同工们也必须建立正确的教会观。不要只知有团契,不知有教会;也不要存有知识分子的骄傲,而是以宣教的心志去做新移民的福音工作。
《海外校园》的普世触角
问:《海外校园》是一份很受海外中国学人欢迎的刊物。请您谈谈它的特色、编辑经验及它的发展前景。
答:《海外校园》是一份以时代性的信息,有灵、有理、有情的风格,向中国学人传福音的刊物。
在《海外校园》的编辑经验中,我们发现知识分子很容易落入理性思辩的习惯中,想要以理服人;另有一些作者则是有感而发,但缺乏信仰的深度。因此,从1992年创刊起,我们不断强调情、理、灵并重,求圣灵带动作者的理性和感性,写出「心灵对心灵说话」的作品。我相信这个特色是《海外校园》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我们另一个重要的体验,就是文如其人,培养作者比单单编辑作品更为重要。在《海外校园》编辑的心目中,与作者的沟通、交流不是一种工作,是一种使命。若是一些作品不符理想,我们会尽可能与作者讨论,帮助他改进;若是一些观点不同,我们会在编辑、作者、咨询委员之间,借email多向交流,让作者在讨论中宽广视野。我们极重视这项作者的培育工作。
《海外校园》发展的前景是:
1. 已决定2006年6月起发行简体字欧洲版。让更多在欧洲的作者,反映在欧洲信主、成长、生活的见证。
2. 若是将来在中国大陆可以公开出版发行,则开创中国版,表达国内学生学者的心灵探索和信仰经历。
▲在海外校园的培训营会中,众人齐心为神国福音广传迫切祷告。
事奉路上的珍贵回忆
问:能否请您分享全时间事奉这三十五年来,有哪些最让您难忘的场景呢?
答:在过去多年的事奉中,有太多的场景至今难忘,我只提到三处—
■1995年10月在欧洲一次聚会后,一位中年学者眼中含泪向我述说他的婚姻故事。他和妻子面临家庭破裂的边缘,上帝将他们挽回过来。他当天表示愿决志信主,夫妻破镜重圆,今天他们已是全时间的学生工作者。
类似这对夫妇的场景,在《海外校园》北美及各地作者中常会出现。我们因常和作者联系,常会听到许多生命改变的奇妙故事,这是我们在事奉中最大的喜乐。
■2002年8月3日海外校园╱美国校园福音团契十周年感恩聚会时,也是我们新购的办公室开放之日。犹记得那一天在办公室外,许多的场景在脑海中重现:回顾1992年本刊创办时,用家中一个房间做办公室,一切从简;十年后有了新办公室,同工已增至十几位,事工已增广为多元化。十几年来不断看到上帝引导,每一位同工、每一处办公室、每一处聚会中听到读者的肯定,都是上帝给我们的祝福。
■2005年12月15日,在泰国宣教近十年的刘智钦牧师夫妇到本刊办公室访问时,向我们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泰国中央监狱(关重犯和死囚的监狱)寄来一封信,向他索取《海外校园》。原因是中央监狱有一栋囚房是专属华人囚犯的,曾有基督徒去探望时送他们《海外校园》,没想到这本杂志竟成为这栋囚房中最受欢迎的读物。他们要求刘牧师的教会固定寄送《海外校园》给他们,作为他们囚房中读书会的材料。
刘牧师也分享,在泰国的中国留学生中,《海外校园》是最抢手的刊物,当地华人教会在《海外校园》贴上教会的地图后,分发给留学生,借这方式开始了留学生团契。
对文字人的劝勉
问:根据您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文字工作是美国校园团契整体事工的主轴,您本身从台湾校园团契、基督使者协会直至今日《海外校园》,都是在文字工作的根基上栽种建造,你对我们这些较为资浅的文字工作者有何劝勉?
答:对于文字工作者,我想用Philip Brooks的一段话共勉:
Do not pray for easy lives, pray to be stronger people!
Do not pray for tasks equal to your powers, pray for powers equal to your tasks.
Then the doing of your work shall be no miracle, but you shall be a miracle.
Everyday you shall wonder at yourself, at the richness of life which has come to you by the grace of God.
不要求神给你安逸的生活,乃要求神使你成为更坚强的人;
不要求与工作相等的能力, 乃要求那与能力相等的工作。
若这样,不是你所做的成为神迹,你本身就是神迹。
每一天,借着神的恩典,你所拥有的丰盛生命必会令你惊奇不已。
文字工作是一条「不求掌声,但求献身」的迢迢长路,不像其他事工较快见到回报,但这是一项深阔广远的事工,我们的摆上,必蒙纪念。
当然,认真进修、接受培训,也是有心于文字事奉者绝不能忽略的。每年夏天在宾州举行的神国资源中心(KRC)文字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造就装备机会。
问:KRC杂志的读者们可以怎样为你们代祷、与你们同工呢?
答:
1. 举起笔
写稿(写作、翻译、采访、书介)
写回应(给编者、给作者、给同工)
写奉献(支票、信用卡、股票、汇票)
2. 举起手
索阅(为自己、为教会、为亲友)
打电话(建议、鼓励、推介)
传送(将本刊传送给你最关心的人)
3. 举起心
关心(为同工、事工、作者、中国、普世代祷)
同心(互相配搭、互助合作)
用心(积极参与、成为义工)
同心同行美不胜收
问:最后,可否请谈谈你们夫妇两人多年同工同行的甘苦?
答:1976年我和郑期英结婚后,按照台湾校园团契的原则,开始夫妻同工同行的生活和事奉方式(夫妻两人均是全职同工)。 1980年我们应邀到美国使者协会开办书房并主编使者杂志,在异地他乡插队落户,更是相依为命。 1992年创办《海外校园》杂志时,先用家里做办公室,可说是工作、家庭、生活完全合一。
多年来这种夫妇形影不离的工作方式,有许多甘美之处。我们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有不断交流、沟通、成长的时间,有共同面对危机与转机的刻骨铭心,有二人成为一体的生活体验。由于我们从大学时期就已清楚蒙召,也同样对文字工作有强烈的异象和使命感,因此,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困难。有时工作忙碌,出版期限迫在眉睫,家事常无暇兼顾;每到国定假日或长周末,往往必须去参加营会,两个女儿常会埋怨:「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别家一样有正常的假期?」有时夫妻二人对工作上的意见不同,如何面对冲突?如何把工作上的角色和夫妻间的关系分辨清楚?这都是一些夫妻同工要学习的功课。
今年(2006年)是我们结婚三十周年纪念。回顾上帝给我们的恩典,真是美不胜收。时光仿佛宾州爱密实人(Amish People)的马车在高低起伏的道路上答答驶过,我们挚愿有生之年继续让上帝控缰导引,迈步前行。
美国校园福音团契异象、使命与各项事工
●异象和使命
借文字、资讯及培训,在华人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国学人中,传扬耶稣基督福音,塑造基督徒的灵命,培育校园事工人才,传递「福音进中国、福音出中国」的宣教使命。
●主要事工
以文字为主轴,网站、培训、宣教、研究等事工配搭并行。例如:各地培训课程乃根据我们所出版的七大培训材料—信仰、神学、圣经、事工、生活、领导、宣教为课本。亦即「文字先发,事工随之」,这样就不会顾此失彼,而是相辅相成。
1. 海外校园杂志:以时代性的信息,有灵、有理、有情的风格,向中国学人传福音的刊物。
2. 举目杂志:针对参与事奉的中国学人和海外华人基督徒,在两者之间建立桥梁,共同面对时代和使命。
3. 中国学人培训材料:出版七个系列的中国学人造就课程。
4. 丛书、小册、事工手册、聚会材料:出版针对学人及适合校园事工的各类出版品。
5. 网站、影音、光碟、网路函授课程:发展有助于学人事工的多元媒体。
6. 培训事工:以献身者、作者、校园及教会同工为对象,注重小组查经、灵命塑造、事奉之路(蒙召、事奉观、家庭、宣教);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纽澳。
7. 宣教事工:祈祷团契、推介人才、编写材料。
8. 研究:学人事工、护教专题。
苏文峰的服事得力经文
1. 在确定蒙召时: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以弗所书二章10节)
2. 在软弱无力时:
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哥林多前书十二章9∼10节)
3. 在世界观交锋时: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 (罗马书十一章36节)
4. 在需要智慧时: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祂,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祂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 (以弗所书一章17∼19节)
5. 在灵命塑造时: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约翰福音十五章4节)
————-
欢迎查询美国校园福音团契事工及培训材料:
Email:info@cefocm.org
Website:www.oc.org
记者小档案
余国亮,广州出生,香港长大。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赴美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目前于美国太空总署从事研究。文章常刊在《飞扬》杂志,近作为与高俐理合译、飞鹰出版的《教会大地震》;与文字营师生合着、天恩出版的《晨曦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