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听你说】
《神国杂志》读者回应
整理/编辑团队
一本寫作教科書
神國雜誌是本有看頭的雜誌,文字、圖片編排很用心,讓人打開就感到賞心悅目。內容有人物專訪、新知資訊、屬靈教導,讓人從中獲益良多。總編輯是文字營的導師蘇文安牧師,他教導我們如何寫,如何訪,如何編。對我而言,這是一本蘇老師的教材的延伸,是想學寫作之人的一本教科書。
臺灣臺北‧李菽霓
信靠上帝,締造佳績
《神國》雜誌四十一期對女企業家王勵娜的訪問「憑信向前,永不放棄」,令人感動。王女士在丈夫意外過世時還身懷六甲,對丈夫生前經營的加油站業務一無所知,卻在最低谷時,辭掉大學工作,接手丈夫事業,努力學習及經營,使生意蒸蒸日上;又投資於其他事業,並熱心公益,終於成就一番事業及影響社區。她刻苦耐勞、一生學習、信靠上帝、締造佳績的經歷讓人得到很大的激勵!
美国马利兰州‧文远智
真希望那時有這報導
陪伴親人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是一件辛苦卻受祝福的事。《神國》四十二期「陪伴摯愛行過人生最後一程」的專題報導給我許多回憶與提醒,感謝貴刊的同工誠心、認真地報導這麼重要的議題。在我年輕的時候,看著父親在病中走向人生的最後一程,不知所措,不知珍惜與他相處的最後時光。真希望那時有這報導來教導我。雖然我在父親過逝後,又有機會照顧祖母,也做得不盡周全,但我卻深深感謝神給我再一次機會。此時我也願意為那些正在陪伴親人的弟兄姊妹代禱,願神賜下能力、安慰、平安與恩典在每刻的陪伴時光中。
美國紐約市‧茵茵
安寧照顧─愛的照顧
讀完專題「陪伴摯愛行過人生最後一程」後,我的心已經完全被這種愛所吸引。讀時,我總回憶起一些人去世前的場景。雖然他們得到了照應,可是已經失去了尊嚴。記得一位九十歲高齡的乾爺爺,他幾乎完全不能動了,每天只能坐在床上,或是躺在床上,上廁所也是拄著拐棍勉強起來。他非常孤單,沒人去找他說話,因為他身上總有難聞的味道。我記得每次去看他,他都會說他的生命其實已經完結了,現在就是等死,過一天算一天。沒有任何盼頭了。
其實,大部分不能動的老人都是這種狀況。人完全按照世俗的價值取向來對待他們:你有用,生命就有價值;沒用了,價值也就沒了。
我身邊也有摯愛的老人,正在走人生的最後一程。我不由想,我如何給他們文中提到的安寧照顧呢?我所摯愛的外婆,我好希望她能夠有如此的照顧,好希望她能夠認識真神。可是現在真的要做,可能我得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也得作出一個周全的安排與計畫,跟家人一起做。現在這個念頭在我心中越來越強烈了,我正準備把她接到我家,下面的事情我試試用文章中提到的思路去做。希望會把外婆帶到耶穌的懷抱。
中國西安‧崔紅
信仰長河並不憑空而流
帶領父母信主特輯,高俐理家族的信仰長河,不僅詳細描繪十九世紀臺灣社會的面貌,更讓我們後輩知道當時宣教士為福音所付的代價。所附的老照片很珍貴,連同我到淡水馬階牧師館所看的一起,讓我想起宣教士所擺上的一切。
臺灣臺北‧林秀慧
願這些見證激勵我們
四十一期「不向環境低頭的女企業家」是對我好友王勵娜(化名)的採訪。勵娜一生背負十字架,所面臨的許多打擊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雖然她不明白神在她身上的工作,但是她在逆境中倚靠神,活出了燦爛的人生!她時時鼓勵人,幫助人,把歡樂帶給人!對許多單親媽媽及對自己人生不滿的女人,她真是一個活生生的好榜樣!也提醒我主耶穌所說的一句話:「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奔騰不止的家族信仰長河」記載了馬雅各醫生入臺開展福音的經歷,他是第一位把福音帶入臺灣的人。150年後,這篇文章由他在臺灣帶信主的第一人的後代子孫寫出來,實在是一個美好的見證!這也讓我想到戴德生、馬禮遜、和受恩及許多早期外國宣教士,他們離開自己可愛的故鄉,到了中國,就把他們的一生奉獻在這異地,有如一粒麥子死了,但結出了許多美好的子粒……看到他們對中國福音的貢獻,我們還有甚麼藉口不為神的國而擺上自己呢?
但願這些見證激勵我們,讓2016年成為我們為神結出好果子的一年!
美國‧虹明
對時代脈動的回應
《神國》雜誌最讓我感佩之處是它了解時代脈動,並即時回應,且在關心下一代上付出不少。謝謝所有團隊的擺上。
臺灣臺北‧李鴻志
為KRC編輯和作者點讚
最近看到KRC有好多新的編輯和作者,都那麼專業,寫那麼榮神益人、兼具識性、造就性的文章,我為KRC團隊高興。雖然不能一一叫出每個編輯、作者的名字,但你們常在我的禱告裡,願神祝福你們。
美國佛羅里達州‧劉小六
天下有白吃的午餐
「天下有白吃的午餐嗎?」
「有,而且還是大餐。」
「在哪裡?」
「你看這本神國雜誌,可以免費訂閱!」
「怎麼可能?每一期裡面都有勵志故事、人物專訪、時局分析、文化深耕、家庭親子、真理思辨……,撰文者又都是一時之選,專業菁英,含金量這麼高,還免費提供,這怎麼辦得到?」「因為這是神辦的雜誌!」
臺灣新竹‧戴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