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守护者
電影《靈魂急轉彎》引發的心靈火花
來去人間
自古以來,東西方文學藝術與哲學論述總離不開三個人生大哉問: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我人生目的是甚麼?自《玩具總動員》(Toy Story)以來,每部動畫片都觸及生命中的失落與死亡議題的皮克斯(Pixar)動畫工作室,2020年推出了奇幻喜劇冒險片《靈魂急轉彎》(Soul),藉由一個不想死的靈魂和一個不想投胎的靈魂間的故事,將人生叩問往下深掘到靈魂深處。
故事主角是一名住在紐約市、懷抱爵士樂夢想,卻懷才不遇的中學音樂老師喬(Joe Gardner)。一次機緣下,獲得在爵士酒吧為偶像Dorothea Williams 伴奏的機會。沒想到樂極生悲,走在街道上,意外掉入坑洞,醒來後發現自己進入一個靈魂的奇幻空間。
有趣的是,他能夠從這個靈魂世界投胎回到人間,不過回到人間的通行證是必須找到屬於個人的生命火花(spark)。喬的靈魂在奇幻空間裡奮力掙扎想尋找出口,便假裝成一位靈魂導師(Mentor),潛入「人生研討會」(The You Seminar)。在那兒被告知所有的新生靈魂必須透過一位資深導師的協助,找到自己的火花,才能投胎到世間。
靈魂22號憤世嫉俗,曾經輔導她但屢次失敗的歷史名人,包括德蕾莎修女、拳王阿里,以及林肯等。身為導師的喬帶著22號體驗各項技能後仍無法幫她找到火花,本來要被送回「作古畢業班」(Great Beyond);好奇的22號不明白在人間失意落魄的喬何竟苦苦戀棧人世,於是自願協助他回到地球。結果陰錯陽差,兩個靈魂返回人間時,22號發現自己進入喬的體內,而喬自己則寄身於一隻寵物貓。
成了貓咪的喬,在成為喬的22號相伴下再次遊走人間,審視了自己原來視為理所當然的生命。
(上)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電影《靈魂急轉彎》,藉由一個不想死的靈魂和一個不想投胎的靈魂間的故事,將人生叩問往下深掘到靈魂深處。(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cn9fVLBAVHUwmrg29)
(下)電影主角喬一心一意想圓夢,卻忽略了生命中的日常,只像行屍走肉般走在熙來攘往的大街上。(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1EEcCkwzPoBa7Hj27)
人生火花
是甚麼初心和動念促使導演彼特‧達克特(Pete Docter)說這個故事?
時間回到2015年,達克特當時以《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拿下人生中第二座奧斯卡,正處於職涯巔峰時,卻感到人生並不圓滿。
「我不滿足,好像還有事情沒做。怎麼會這樣?我以為當你找到自己所愛的事而且能夠為此全力以赴時,人就會快樂?」
這個心靈危機後來轉化為《靈魂急轉彎》裡男主角喬的人生敘事。中年的他,在百無聊賴的教學日常裡,一天死亡突然上門,推著他在另一個奇幻空間裡,重新思考人生的目的與意義。
對喬來說,此生最大的夢想便是加入爵士樂團,為偶像伴奏。但一心一意圓夢的他卻忽略了生活中的鳥語花香,吃不出披薩的味道,感受不到關係裡的溫度,行屍走肉般走在熙來攘往的大街上,就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反觀從奇幻空間落入喬身體的靈魂22 號,在人間生活的第一天,就為一顆隨風飄來的楓樹種子而陶醉。細細嗅聞紐約的街頭披薩;溫柔勸慰本來要放棄長號的學生康尼;耐心聆聽理髮師傅年輕時作獸醫的夢想⋯⋯這些都激起她對人間的興趣,也讓她以為真誠生活與用心感受,可以成為自己的人生火花。
然而這些細微的瑣碎日常,在喬眼中並非人生的火花,也不能當作目標為之努力。故事發展到最後,當喬完成心願,舞台燈光熄滅,回到家中坐在鋼琴前時,人生跑馬燈歷歷在目,終於體悟到生活中受他忽略的珍貴鏡頭,如同一條條涓涓細流,匯聚成今日的他。
上進動力
喬的裁縫師母親剛開始害怕兒子步上父親後塵,無法填飽肚子,不願支持兒子成就夢想。這似乎反映了大部分華人家長(包括我自己在內)面對下一代子女申請大學時的顧慮與擔憂。
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及「不能輸在起跑點」的觀念下,孩子打出生那一刻起,作父母的就積極幫助孩子尋找屬於他個人的火花。根據自己過往的經驗與世界的標準,培養孩子的上進心與競爭力,想為他們打造未來,模塑日後的樣貌,為他們鋪一條「有意義的人生道路」。
在過程中,我們養出了許多心中有夢想,卻不敢去圓夢的孩子。
作家馬睿欣在《養育模式大逆轉》一書中,建議孩子成長必須具備七大能力。針對其中的「進取力」,她說儘管上進是一種生命的本能,它「卻像火種,若要產生光熱,必須被點燃,才能產生實踐。」因此,藏在裡面的上進心,必須透過內在或外在動機才能激發成一股外在動力。
「內在動機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望而生發的上進動力,這個渴望可能是好奇心、興趣、自我發展和探索。外在動機是為了外在因素去追求。獎賞、懲罰、承諾、威脅或是競爭,都可能成為刺激人上進的外在原因。」
華人家庭的教育,多半是以外在動機來刺激孩子的上進心。如果孩子到了要申請大學還不知道自己要念甚麼,家長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彷彿孩子一生就注定沒戲唱了。
「為甚麼一定要知道將來想做甚麼才叫做『上進』呢?用更多時間探索,難道就不是一種積極的表現嗎?」書中指出許多孩子在家長的「督促」下,學業表現不夠出色或比賽得不到名次時,就失去了自我價值感,連帶著對追求卓越也喪失鬥志與信心。
這個世界一直用你能做甚麼來定義你人生的價值,但是在靈魂深處你很清楚,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不止於此。
永恆榮耀
你我個人的火花在哪裡?古代中國人十年寒窗苦讀,為了金榜題名,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現代父母喜歡把孩子的獎狀掛在牆上,引以為傲;軍人把勳章掛在戎裝上,感到自豪;一般人將社會成就、職位、年薪當作榮耀,面上有光。而人比人氣死人,一山更比一山高,比來比去,在更有成就的人面前,自己總是顯得黯然失色。
然而,詩篇作者告訴我們,在最榮耀的神面前,沒有一個人會黯然失色;你我在上帝面前,永遠有自己的榮耀。
上帝說,你們看,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也不種也不收,野地裡的百合花兀自綻放芬芳,我尚且養活它們,裝扮它們,更何況是按著我的形像、在愛裡被創造出來、獨一無二的你?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篇16:9)
「好叫我的靈(原文作榮耀)歌頌祢,並不住聲。耶和華我的神啊,我要稱頌祢,直到永遠!」(詩篇30:12)
「我的靈啊(原文作榮耀),你當醒起!琴瑟啊,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詩篇57:8)
「神啊,我心堅定;我口(原文作榮耀)要唱詩歌頌!」(詩篇108:1)
以上這些經文原文都有kâbôd 這個字,意思就是榮耀。欽定本聖經(KJV)譯為 “my glory”,新美國標準聖經(NASB)譯為 “my soul”,新國際版聖經(NIV)譯為 “my heart”,也就是 “the core of my being”。簡單說,你我身為人最核心的部分,是「榮耀」。當我們出生時,上帝已經把榮耀和價值放在我們裡面,這是與生俱來的,在上帝面前永遠不會失色,更何況在人面前!
你我最大的榮耀是在裡面,不是在外面;是上帝給的,不是人給的!當你我用自己的心靈和誠實去敬拜讚美神的時候,正是我們最榮耀的時刻!如同一面鏡子反射太陽光之時,是它最亮的一刻。
▲天地的主是靈魂創造者,也是靈魂守護者;在榮耀的祂面前,我們永遠有榮耀。
一旦人生的優先順序對準上帝,無論扮演甚麼角色,都以榮耀神為最終目的。切勿輕看自己的所是,低估自己的所能。人生舞台上,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上帝適量地分配給每一個人信心、恩賜與才幹,只要我們作忠心的好管家,在行事為人上披戴基督,就能讓人看到上帝在我們身上的榮美與恩典。
被尊稱為「國寶」的英國當代思想家及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86歲時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21封信,出版一本書,名字叫做《你是誰,比你做甚麼更重要》(21 Letters on Life and Its Challenges)。他在書中說,人生是一場自我發現的旅程。
「假如你一直沿著安全而熟悉的舊路前行,就不可能有任何發現。必須勇於探索,才能有所發現。」
韓第說他的書桌上放了一顆白石,源自於啟示錄2章裡的一段文字,經常用來提醒自己:「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
韓第的「白石」,與《靈魂急轉彎》裡每個投胎前的靈魂殷切尋找的第六格燈,有異曲同工之處。在永恆裡創造宇宙萬物的主,不僅是靈魂的創造者,也是靈魂的守護者。無論靈無論靈魂怎麼轉,都在祂溫柔的臂膀裡。
玲羽,前电视新闻工作者,目前为神国文字工人。期待自己能够捕捉眼角瞥见的细微人事物,用精确的语言,具体而实在地记录下来。用信仰的语言与流行文化对话,期盼带出属灵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