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期
神国邻舍Kingdom Neighbors

欢迎千禧代回家

【突破篇】

译/子悯

现今千禧世代的基督徒,如何看待基督的新妇—教会?答案是:就像要他们学会爱自己那样困难。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呢?因为我自己就是千禧代的一份子。在与耶稣同行的日子里,我常发觉自己无法与教会同步。我爱耶稣,但是我却无法爱祂的教会!

千禧代从教会流失的最大主因是:我们不再相信教会和自己有什么切身关联。她不再是我们解决生活中种种问题的答案来源。要千禧代认同「去教会是不可或缺」的观念,比登天还难!

著名福音派基督教问卷机构巴纳集团(The Barna Group)针对千禧代基督徒的民调显示:35%坦承教会跟自己没太大关系,30%说他们能在教会以外遇见神,17%说他们可以靠自学得到信仰知识,54%的人说他们去教会是为了更亲近神,31%则认为他们去教会是要更认识神,14%的则说去教会是为了成为社区中的一分子。

巴納集團總編史蘿珊看出一個端倪:千禧代不願涉足教會的原因,和他們認為哪些人該去教會息息相關。千禧代常會這樣想:既然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去教會的目的,是親近神並更多地認識祂,那麼如果我們能在其他地方找到神,甚至靠「自學」更認識祂,提高自己的靈性,去不去教會又有甚麼關係呢?1

除非教会积极设法挽回千禧代的心,否则未来的社会将充斥着一代又一代世俗化的基督徒。数据警告,教会不能再墨守成规。如同耶稣在马可福音第二章中教导祂的那个世代─没有人将新酒灌入旧皮袋,因为新酒会把旧皮袋挣破,结果两者皆空。正如新酒灌入新皮袋的道理,福音所结的青春新果,很难在传统守旧的教会中适应生存。若想要吸引千禧代信徒留下来,教会必须操练会众间彼此怜悯,培养真诚的互动关怀,成为有异象、多代共营(赢)的大使命教会。

▲要吸引千禧代信徒留下来,教会必须操练彼此怜悯、真诚的互动关怀、转化成为有异象、多代共营(赢)的大使命教会。

安迪的出走故事

自己之所以会从教会「出走」,要回溯到大三那年。当时我的教会没有属于自己聚会的地方。原本是租用当地一家中学做聚会地点,最后决定将主日崇拜移到我所就读的大学校园内。对我而言,心情挺复杂,因为租借用来崇拜的礼堂,也是我平日上生物和大气科学课的地方。每个星期四,我在那里上「进化论」,到了星期日,我在同样的地方探讨「神的创造」。同时学习两种背道而驰的观念,并没有动摇我对神的信心;然而,令我震惊的是,教会里不但从来没人试图与学校教职员打交道,甚至表现出一副「身处敌营」的模样。这样的态度让我开始怀疑教会在社区中的角色,我们不是要爱仇敌吗?连话都不说了,何来爱仇敌的心呢?

那天,当我的朋友被「鼓励」在主日崇拜后,当着所有会众的面,公开为他同性恋的身分悔改认罪时,我与教会的关系正式告一段落。我个人认为,那样的做法相当没有智慧。牧师当众引用相关的经文,说明此举其来有自。我的朋友,独自一人站在讲台前啜泣,他因紧张,时不时搓揉手中讲稿,透过麦克风发出的细碎沙沙声响,颇让人难受。偌大的礼拜堂,除了我朋友的声音外,一片死寂。

我想我朋友之所以愿意公开认罪,是因为当时的他走投无路,感到莫名的迷失。 (但是我们当中有哪一个敢说自己是完全的,或是心中从来没有过淫念?)

崇拜结束后,令人更感错愕的是,会众并非趋前去拥抱我的朋友,相反,一股令人窒息的静默,弥漫在庄严的礼拜堂中。后来,大伙都不断抱怨,传简讯给那位公开忏悔的朋友,他怎么都不回覆?我心中不由浮现出一种抗议:我们不是多数吗?为什么就不能陪着那个少数份子,从他的处境为他设想,甚至陪他多走一里路呢?

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去自己的教会;但我却没有停止跟从耶稣。我开始造访社区中其他的教会,或者说白了,就是到不同的地方打盹。不少人来问我为什么,牧师也特别来探访。内心深处,我知道是因为无法认同教会「硬」要我朋友「公开认罪悔改」的做法。难道离开一间教会有错吗?我是否应该留下来,想办法扭转乾坤?我很清楚,「出走」会让我心里好过一些,因为教会那样做,实在让当事人太难堪了!听说接下来的几年,渐渐也有人相继离开。

其他人也「出走」了

第三世紀,埃及一名富有青年聖安東尼,年輕時就認識了神。聖安東尼大約十八至二十歲時,父母相繼去世,留給他龐大的財產。有一次,他到教會去做禮拜,牧師講到富有少年官與耶穌的對話。耶穌對富有的少年官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9:21)這句話深深激勵了聖安東尼,最後他居然真的將全部財產變賣,毅然搬到沙漠去,成為後來有名的「沙漠教父」。2

或许从今日社会标准来看,圣安东尼的行为太过极端,但是神却喜悦青年安东尼的信心。后来圣安东尼不仅成为「基督教隐修生活」的先驱,他火热追求主的行动也成为许多人的楷模。

《基督教人類的歷史》(A People’s History of Christianity)一書作者白黛安,說聖安東尼為主奉獻一切的行為稱得上是「義無反顧,甘心樂意」。安東尼選擇效法耶穌,退到曠野,渴慕在安靜中尋求神的行為,在當時的社會宗教主義氛圍中,算是突破革新。雖在聖安東尼之前也有修士、隱士,但是他卻是第一個遠離自己熟悉居所,到沙漠中過「隱修」生活,專心在禱告與獨修中與神相遇的人。3在第三世紀,基督教算是宗教中的小群,基督徒往往要為信仰付上代價,甚至殉道。許多基督徒發覺追求物質豐富和跟從耶穌是有牴觸的,而退隱到沙漠,則會幫助掙扎中的信徒與神有更深的連結。

圣安东尼所处的世代与现今千禧代所处的大环境都有一个共同点:社会正处在一个关键转型阶段。 「沙漠」对第三世纪的基督徒而言,宛如一处避难所。然而在那几十年之后,基督教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改变。 《身处沙漠》(In the Heart of the Desert)的作者克约翰,如此形容当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基督徒:「到了西元300年左右,基督徒不需要再为性命担忧。」不久之后,基督教便成为罗马帝国认可的宗教之一。

然而,就当受洗人数不断向上攀升的同时,基督徒的标准却在无形中愈变愈低。教会开始在「上帝」与「凯撒」之间游走,试图在二者中权衡折衷。 3当时的基督徒可能常会自问:「我如何能一面持守单纯的信心,跟从耶稣,又能舒服地居住在强盛的帝国中,不遭受生命危险?」很难说何者是最正统的基督教,是那些跟随圣安东尼、自称为「沙漠之父、之母」的人?还是那些在罗马帝国残暴逼迫下,仍凭信心放胆传福音的基督徒?很显然,神同时使用以上两个族群。

▲「沙漠」对第三世纪的基督徒而言,宛如一处避难所。

沙漠之父、之母

因着许多流传已久的故事,大众对「沙漠之父、之母」都不陌生。印象中,这些早期基督徒的生活严谨自律,对罪一丝不苟,抛弃俗世中的一切,独自住在旷野,刻苦己身,约束己心。然而,这样的解读并不完全正确。即使这些信徒在隐修生活中,对付罪时有挣扎,但他们以「怜悯」为外袍,彼此帮补。

有一个故事,叙述一个年轻人如何在淫念中挣扎的经历。这名住在修道院的青年,有一天选择把自己的难处告诉他的辅导,希望得到帮助。没想到,这名自认从未有过淫念的辅导,当场指称这名青年道德沦丧,有辱修院。听到辅导如此尖锐无情的批评,年轻人立即羞愧地离开修院。我自忖:这样的场景,是否也反射今日教会对待千禧代的态度?当年轻人渴望自身的问题能从教会中得到解答,却反被泼了一桶冷水,只有戚然离开?

青年在离开修院的路上,遇见了修院牧长亚波罗。难掩心头重压的青年,委屈地对亚波罗说出刚才所发生的事,亚波罗心同此理地说:「你相信吗?在我这个年纪,我还会常在这样的念头里打转,你的挣扎,我完全理解!」在两人的对话间,亚波罗特别引述彼得前书中的经文:「你们存这样的心,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4:2)

換句話說,年輕人的經歷一點也不足為奇。這是罪,是許多人的共同掙扎。亞波羅對青年說,惟一能救人脫離淫念的方法是來自神的憐憫心,而非靠人的血氣。他後來與青年一起為那名輔導禱告,希望上帝賜給他一顆憐憫的心,能設身處地為在罪中掙扎的人著想。在亞波羅身上得到安慰後,青年聽從亞波羅的建議,坦然回到修院。4

年轻人的故事嘎然而止,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我很想知道,他是不是怀着盼望回到修道院?如果连修院院长都能在终日与罪摔跤中,不放弃追求神,年轻人更当如此。藉由这个故事,盼望成为许多从教会中出走的年轻人重回教会的借镜。只要教会的弟兄姊妹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怜悯宽容,少一些谴责定罪,千禧代重回教会指日可待。

那位在众人面前认罪的大学朋友,如果能找到一个像亚波罗那样的辅导,结果就不一样了。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以为青少年面临的挣扎,成年后就不会再发生了。实际上,许多内心挣扎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另一个常见的谬思是:属灵的成熟=不再犯罪!其实真正的属灵成熟所表现出的生命是:不论处于哪一个年龄段,都勇于坦承自己的软弱,并且大方地面对情欲争战的真实性。

▲只要教会的弟兄姊妹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怜悯宽容,少一些谴责定罪,千禧世代重回教会指日可待。

教会需要做什么改变?

我们不想看见千禧代继续从教会中流失!老实讲,当初我也不想离开自己的教会;但是,心中总觉得基督的新妇,无法和基督的心意同步同调。我在此不是说教会不好,而是给予一个客观的建议,或许可以考虑「重新定位」。正如之前提到,能吸引千禧代回家的基础,是要有一份在基督里的怜悯与同理心。这份同理心会培养出彼此真诚的关系,在多层次的互动中维持教会的身分,强化多代共营的认知与实践。

▲耶稣吸引人的方式是:怜悯、更新和完全接纳。

身为千禧代的一份子,我归纳出六方面,谨供教会参考应用,以期更能照顾到千禧代的需要。

‧ 同理心:最具吸引力的教会,是其中的人都存怜悯的心。

‧ 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千禧代的共同点是大量依靠网际网路来学习,包括认识神。虽然教会被赋予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以神学知识来装备圣徒,但这却不是惟一的工作。如今从网路上,知识技能瞬间垂手可得,教会不能仅靠神学知识来吸引千禧代,而应该有一种以真理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让人寒心的是:可能有些人在熟悉所有圣经知识后,却还不认识耶稣。耶稣吸引人的方式是:怜悯、更新和完全接纳。

‧ 彼此教导:那位青年离开修道院后,因为在路上遇见懂得劝慰的牧长亚波罗以同理心辅导,使他最后还愿意回到修道院。我们的教会需要将各个不同年龄层的辅导连结起来,积极学习彼此教导,让每个人都受惠。耶稣在马太福音中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20:25~27)彼此教导的立足点是平等,当亚波罗辅导那名年轻人时,运用最高招的疗法便是:真诚+同理心。当他自承依然常常犯罪时,无形中拉近了与被辅导者的距离,使对方重担脱落,愿意敞开心房。

▲千禧代人的共同点是大量地依靠网际网络来学习,包括学习认识神。

‧ 有形有体:当千禧代进入成年后,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世界,与过往世代所经历的大相径庭。以前一份工作可以维持到退休的光景已不复见。如今的教会若能适时给予就业辅导,那么会让这个族群感受到教会与生活的「真实连结」。举例来说,如果教会中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作家,那么他就可以就近指导一些想要从事写作的年轻后进,实践梦想。

‧ 渗透关系:这是一个多变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经常要和不同背景的人接触。教会眼前有一个棘手的任务:千禧人希望教会可以一面维持教会的功能,又一面不断扩大自己的帐幕,把触角深入社区各个非基督徒族群,比如,学校中教授科学的教师、无神论者等等。如何有效地建立起这样的网络,并且期望开花结果,需要祷告、策略性的计画与布局。

资料来源:
1. Barna trends 2017: What's New and What's Nex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Faith and Culture.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2016.
2. Chryssavgis, John, and Zosimas. In the Heart of the Desert: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Desert Fathers and Mothers: with a Translation of Abba Zosimas Reflections. Bloomington, IN: World Wisdom, Inc., 2008.
3. Bass, Diana Butler. A People's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New York, NY: HarperOne, 2010.
4. Waddell, Helen. The Desert Fathers. New York, NY: Vintage, 1998.


作者小档案
卡安迪,居住在美国麻州波士顿,是一名作家和编辑。工作之余,喜欢爬山、逛漫画书店、阅读、享受与妻子共处的二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