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期
神国知行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三看」定关系

【屏鏡中的關係】系列3

在人與神的關係上,如前兩期〈具有再造力的静默〉及〈进入神圣的空间〉兩篇所談,神聖的相遇有許多方式,包括走入靜默及走入自然。

而不論是以哪種方式與神相遇,這些相遇都非同凡響,一旦發生,人的一些核心元素在天光觸及下產生實質性變化,生命翻轉,人生境界不再一樣。而若沒有被觸及,與聖者之交就不是「相遇」,而是「擦肩而過」。

在我看來,與神(特指三位一體的神,世界的創造者)相遇的人所被觸及的核心元素在於思想和觀念,重點體現在下面這「三看」:我如何看神,我如何看神如何看我,我如何看自己。

為甚麼「如何看」那麼重要?因為所謂「看待」、「看待」,如何「看」決定如何「待」。「待」是關係的外在表現,「看」是關係的內在基礎。當神已經主動向人張開了雙臂,如何看神,決定了我們與祂建立關係的意願及意願的深淺;如何看神如何看我,決定了我們與祂建立關係的膽量和心態;如何看自己,則既影響我們如何看神,也是我們如何看神如何看我的結果。

▲如何「看」神,決定了如何「待」祂。

一、我如何看神

如何看神,來源不外乎別人的眼光和見證,自己的經歷與思考,以及聖經的啟示,大致可以歸為以下幾類:

1.         認為沒有神。
2.         不確定有沒有神。
3.         相信有神,但與自己沒甚麼關係。
4.         相信神,相信基督是人類(包括自己)的救主。
5.         相信神,相信基督是救主,並以生命敬拜祂。

儘管神愛世上每一個人,但神─人關係不能由神單方形成,因此,前三類人由於內心對神的看法,不會與神發生實質的個人關係。

後兩類人是基督徒光譜的兩端,許多人介於二端之間,而整個基督徒光譜中的人都與神建立了直接的個人關係。

位於前端者,雖然對神有一定的認識,卻未必能發生感情層面的聯結,當初決定成為基督徒時,或有一時的感動,但那感動在日常的瑣碎和現世的追求中很快被淹過去了。對許多人而言,基督的存在只限於教會大牆之內,或者像個不太來往的遠親。

而另一端者,在情感層面與神發生密切關聯,對神充滿敬愛和渴慕,心靈與神有頻繁的互動,耶穌基督就像有救命之恩的朋友,可敬可親。這樣的人打心底相信:

1.         神是創造天地的主,萬有靠祂的法則運行,人生亦如此。
2.         神是愛。祂未應許人生平順,但應許了人生的豐盛,無論如何曲折,祂讓萬事相互效力,讓愛祂的人生命受益。(約翰一書4:8;羅馬書8:28)
3.         神值得依靠,祂是人生的歸宿。
4.         神配得信從,祂是人生的道路。
5.         人的好處不在祂以外(詩篇16:2)。沒有好處是超越神的,但神超越人生的好處。
6.         神不在遠處,祂無處不在;神不在過去與將來,祂即在過去,也在將來,更在現在。所以與神的交流可以隨時隨地,而且祂喜悅人與祂隨時隨地聯結,猶如葡萄枝子不間斷地連於葡萄樹。
7.         儘管我會犯錯,神還是疼愛我。

對神的這些認識,讓他們的心靠近神,心裡的話不說給人也要說給神聽(即禱告)。他們真誠地想與神親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見神跡,一花一草都帶有神聖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個人可能在不同時期因對神的不同看法與經歷,與神有以上所提的不同關係。要與神有深厚的關係,越來越深地敬慕神是必要條件。我自己就從無神論者,到懷疑論者,到成為基督徒,到渴望與神更親密。

▲要與神有深厚的關係,越來越深地敬慕神是必要條件。

二、我如何看神如何看我

神如何看待我們,主要來自聖經。這方面的經節非常多,神發出的核心信息卻只有一個:「你是貴重的,是我所愛的。」

首先,我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14)。

神說,我以自己的形像創造了你(創世記1:27),賜予你生命的氣息(創世記2:7),你未成形就在我的眼中(詩篇139:16)。你是我創造的巔峰之作,當我創造了萬有之後,我以榮耀為你加冕(詩篇8:5;創世記1:26),賜你天下地上的管理權(創世記1:26、28;詩篇8:6-8)。

其次,儘管我們嚴重得罪祂,神依然愛我們愛到捨命,不離不棄。

神說,雖然受造後你很快虧缺了我的榮耀,犯罪辜負了我(羅馬書3:23),在靈上進入死亡(以弗所書2:1),然而,我那麼愛你,讓我的獨生子基督為你而死,使你因信他而脫離死亡,得到永生(約翰福音3:16)。我通過基督的救贖重生了你,再造了你,舊事已過,一切都是新的了(哥林多前書5:17)。

▲當我們被別人貶低、被失敗踐踏時,你我相信自己的貴重與價值嗎?是相信人言,還是相信神言?

耶穌的寶血洗淨了你所有的不義(約翰一書1:7,9),你在我裡面絕對安全,沒有甚麼能使你與我的愛分開(羅馬書8:39),沒有誰能將你從我手中奪走(約翰福音10:29)。我將永遠不會離開你,也不會拋棄你(希伯來書13:5)。

然而,聖經充滿神的「情話」,關鍵是,你我相信嗎?相信到甚麼程度?

當人貶低我們時,你我相信自己的貴重嗎?是相信人言,還是相信神言?

當失敗踐踏我們時,你我相信自己的價值嗎?是相信自我感覺,還是相信神的話?

當親友背叛、辜負我們時,你我還相信人生嗎?人生的意義到底由甚麼決定?甚麼定義人生的價值?

還有,當我們做了讓自己都看不起的事,你我還相信自己值得愛嗎?我們的「所做」與我們的「所是」,它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聯?即使犯了重大錯誤,真的是一失足就千古恨了嗎?有沒有第二次機會?人生是不是還可以重來?

如何看,決定如何待。任何時候都相信神的眼光,祂的眼光就能建立我們,以至我們不自驕,不自棄,可以專注在生命的成長,沐浴永恆之光,體驗祂所賜的生命恩典和滋味。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人生都屬於人眼中的「平凡」,但「平凡」不是神的詞彙,祂看我們是「兒女」。在與神的關係中,人間的對比性詞彙「平凡」還是「不平凡」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與祂相愛。惟有相愛的關係是非同尋常的。「平凡」的勞倫斯弟兄1和小德蘭2就是這種動人關係的代表。

▲在與神的關係中,重要的是:是否與祂相愛?

三、我如何看自己

如何看神,如何看神如何看我,決定了我如何看自己,關鍵有三點:

1.         我有罪性,然而是已然蒙恩、蒙救贖的。這讓我們謙卑但不自卑。
2.         我有來自神的固有價值,獨立於人間所有的看法,超乎別人和我自己的貶損。這讓我們內心篤定,有深度的平和。
3.         靠著神,我可以活出祂所賦予的內在價值。這讓我們內心有力量、寬容和善意。

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孩童時期如何被對待;自我價值的保持,也需要不斷有外界的正回饋。

可惜,太多人有破碎的家庭關係和早年生活,太多人在低自尊的泥潭裡浮沉,不知不覺想以迎合的辦法來獲得或留住別人的認可與讚許,以維護那份脆弱的價值感。

而當如此行,別人的認同和讚許卻失去了真正的意義─因為如果不自欺,我們在心底就會知道被認同和讚許的不是真正的我,而是有特定面具的我。真的我還是沒有被肯定。

當然,許多人早年的自尊是得到呵護和培養的。不過「外界」終究不可靠,生活中的「地震」大大小小,發生在所難免,甚至是明星,今日被粉絲追捧,明天就被他們拋棄。以人的眼光為自我價值的準則,往往導致心理問題,甚至悲劇。

▲在神眼中,不論男女、年齡、地位、國籍、文化、財富、職業等,天下蒼生靈魂同值,都是按祂的形像所造,基督的血為每一位而流。

對神而言,我們那些在人面前有意無意的假裝與迎合,實在毫無用處,因為「被造的,沒有一樣在祂面前不是顯露的;萬物在祂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參考希伯來書4:13)有意思的是,這也正是人的幸運之處,「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參考撒母耳記上16:7)祂知道我們是甚麼樣子,依然深愛,先將祂的生命氣息和形像給了我們,後又願意用基督無瑕疵的生命來換贖我們犯罪的生命。這就是人在祂眼中的貴重。

舊金山灣區常有地震,隨著科技發展,許多大型建築可以通過加固的辦法來防震,讓建築遇大震而不倒。人的價值感也類似。神的眼光就是那防震的加固裝置,而且比那些加在建築上的強很多,因為那加固是加在人的心魂之上,是加在人的內核之處,所謂靈魂的「定海神針」─祂自己成為人心中不能震動的國(希伯來書12:28),用祂的生命,支持我們人生價值的大廈。

人間有等級與貴賤,有貧富與高低,有性別與國界,但在神那裡,不論男女、年齡、地位、國籍、文化、財富、職業等等,天下蒼生靈魂同值,都是按祂的形像所造,基督的血為每一位而流。這就是你我「天(神)生麗質」的證明。天生麗質難自棄,更難被棄,你我不比別人高,也不比別人低,我們不過在這地球上同享生命之恩,一起在時間線上沐浴來自永恆的光輝。

持定這一點,寬容他人及寵辱不驚成為可能。

持定這一點,以感恩的心去回愛那愛我們的神,人─神之間愛的舞蹈,來來往往編織成相愛關係的錦緞,它源於愛,成就愛,在人生過程中天人相悅。


1.     勞倫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1611-1691,原名尼古拉‧赫爾曼,法國人,在修道院任職普通廚工,過著隨時隨地愛神、與神交流的生活,其言論、信件被編輯成書《與上帝同在》(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成為靈性生活的經典。
2.         小德蘭:里修的德蘭(Therese of Lisieux ),法國人,在世僅24年(1873-1897),15歲開始過著平凡的修女生活,把細小的事情都看成愛主的機會,死後《靈心小史》(The Story of A Soul)出版,影響後世靈修。


李文屏:作家、生活教練、豐榮網刊主編、本刊特約撰述,曾任本刊執行編輯。認為自己是旅者—身旅,心旅,靈旅。旅程也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