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1
知己知彼不容易!
有一次,耶稣率门徒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该处有一座罗马皇帝雕像,该撒向群众举手作君临天下状。当时,这一行人一定颇有感触,而基督也在此刻向门徒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你们说我是谁?」(马太福音16:15)回应耶稣这个大哉问,彼得说出了正确的答案:「祢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马太福音16:16)
当基督尚未出世传道,祂的前锋施洗约翰先在旷野出现时,立刻撼动了耶路撒冷的宗教界。由于他原为宗教世家却抛弃了世袭的祭司,投身旷野不食人间烟火,以其清新粗犷的造型向都市中的男女发出振聋发瞆的警语,并在旷野为人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参考马可福音1:4)。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们立刻差祭司和利未人去问他:「你是谁?」(参考约翰福音1:19)约翰清楚答覆:「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约翰福音1:2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但「知彼」非常困难。彼得虽然讲出了正确答案,主却马上指出:「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马太福音16:17)门徒跟随主已数年之久,仍不知主是谁,足见「知彼」之难。 「知己」就容易吗?施洗约翰也立刻回答了询问者。
约翰天赋异禀,是要作基督前锋的人物,为千古一人。长时间在旷野中单独与神面对,约翰在站上前锋的岗位之先,已做好充分准备,清楚了解自己的使命,否则如何担当如此重大的任务。但他被捕入狱后,仍对基督感到困惑。他还差门徒去问耶稣:「那将来的是祢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参考路加福音7:18-28)施洗约翰曾在约但河为主施洗,并清楚做出见证:「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参考约翰福音1:29)但当自己遭遇打击,仍不免有此一问。
今人所景仰的德雷莎修女,教廷就要为她封圣了,但却传出她早年对信仰竟感到十分困惑与失落。可见知彼与知己都十分不易。而且这种「知」,也会随时间改变。两者相较,知己则更为困难。
老我VS.新我
人自受造之后,即具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如笛卡儿所称「我思故我在」,更充分突显出人的自我意识,于是「我」便存在了。初受造之我,原具有神所赋予的性情:如仁爱、公义、圣洁等,其中最宝贵的则是抉择的自由。这种可以自我抉择的自由,便为人之特质,是神予人的特殊恩典。神对人发出的命令,人可以自由地顺服,也可自由地不顺服;而当试探来临时,人竟作出了错误的抉择,弃神的命令于不顾,自甘成为撒但的俘虏:陷于大罪,且殃及千秋万代。而这与生俱来的原罪,便炮制成了人的「老我」。
回顾整个旧约历史,在律法之下颤栗挣扎的人们,都在等待一种救赎。祭坛献上难以数计的各种赎罪祭、赎愆祭,由不断流出来的牛、羊与鸽子的血祭中,人们都在期待着一个遥远的盼望:希望能恢复与神的正常关系!神终于宣召了祂的仆人亚伯拉罕,由迦勒底的吾珥越过无垠的沙漠与旷野,来到了应许之地的迦南,为人类的救赎确定了应许之地。神对人类的救赎即将落实,而历代的先知更不断地向神的选民宣告,要等神的时候满足,神的救恩─基督成为代罪的羔羊,拯救陷在罪恶中的旧人,使其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
但这个「新我」能否一生常与你同在,却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因为「老我」死而不僵,随时会再回来。这应是人一生的挣扎与天天要对付的功课。有时,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你心中,继续掌控你的生命,这就是人一生的战斗。我们看到使徒保罗在痛苦地争战之余,如何记下他的感受:「因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既是这样,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罗马书7:15-17)
保罗在这里描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因为他内心有两股力量相互抗衡、相互拉扯;两股力量一个来自老我,另一个则是新我。接着保罗便赤裸裸地将他心中这两股敌对的力量(律)呈现出来。「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马书7:18-33)
今天我们都在复制保罗的经验,同样也在忍受着老我与新我在内心剧烈对抗的痛苦。最后,保罗呐喊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马书7:24)这新、旧二律在人身心中惨烈斗争的结果,新我(神的律)终于胜过老我(罪的律)。保罗因而爆出了欢呼:「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马书7:25)
传承飨宴开席了
本刊主编/苏文安
1974年秋,当时才廿岁,就读台湾师范大学二年级的我(上图三排右三),参加在天母圣道儿童之家举行的「第一届基督教文字工作训练班」。
前些日子重看当年9月12日拍的结业团体照时,赫然发现,三十余年后任本刊顾问的丁远屏兄就在我左边!这张极具历史意义的相片,留下许多华人基督教文字界传播菁英年轻的身影,包括苏文峰、林意玲、梁敏夫、刘良淑、姜保真、金培基、蔡忠梅、吴世芳、颜彩琇、陈一萍等等。而当时一心栽培神国文字工人的班主任不是别人,正是前排左三那位戴着太阳眼镜,造型超酷的殷颖牧师!
时隔卅五年,我非常荣幸能以主编身分,介绍殷颖牧师这位如老木长青、「按时候结果子」,文化、文学、神学论述数十年源源不绝的文字前辈,与《神国》杂志好学深思的广大读者见面。
曾任港、台新闻周刊及出版社总编辑和社长多年,同时担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与行政主管,且长年投入牧会工作的殷颖牧师,将由「我是谁?」专栏起始,与读者作悟性、感性、灵性的深度交流。我们深信,这将是一连串美好丰盛的心灵传承飨宴。